结肠靶向滴丸克癌素中槲皮素体内药动学研究
2015-03-10孙忠杨董培良张晓燕
孙忠杨,于 莹,谢 宁,马 伟,董培良,张晓燕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中医药研究院,哈尔滨 150040;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 150040;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科技产业处,哈尔滨 150040)
结肠靶向滴丸克癌素中槲皮素体内药动学研究
孙忠杨1,于 莹1,谢 宁2,马 伟3,董培良1,张晓燕1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中医药研究院,哈尔滨 150040;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 150040;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科技产业处,哈尔滨 150040)
评价克癌素结肠定位包衣滴丸有效成分槲皮素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采用HPLC法测定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中健康家兔体内槲皮素的血药质量浓度,DAS2.1软件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槲皮素质量浓度在0.004~0.4 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包衣滴丸的体内吸收时滞为5 h左右,AUC仅为参比制剂的17.6%,其Cmax为参比制剂的75.6%,二者间均不具生物等效性.该口服结肠定位制剂符合pH敏感-时间控释双重机理,具有良好的靶向结肠定位效果.
克癌素;结肠靶向;滴丸;药动学
克癌素结肠定位包衣滴丸是以姜黄中的姜黄素[1]、槐米中的槲皮素[2-3]为原料药,根据pH敏感-时间控释双重机理制备的新型中药结肠靶向给药系统[4-5],提高结肠病变部位药物浓度,有利于结肠癌的治疗[5].本文主要是对克癌素结肠定位包衣滴丸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药动学参数和在药时曲线上的差异来评价pH依赖-时间控释型结肠定位包衣滴丸制备效果,也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1 实验材料
参比制剂:未包衣滴丸丸芯(自制),规格:42 mg/丸,代号为R.
受试制剂:包衣滴丸(自制),规格:55 mg/丸,代号为T.
槲皮素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批号:100081-200406,供含量测定用);乌拉坦Urethane,又名氨基甲酸乙酯(上海山浦化工有限公司);甲醇、高氯酸、三乙胺、磷酸、磷酸二氢钾均为分析纯,南京化学试剂厂生产;甲醇(DikmaPure,色谱醇).
2 方法与结果
2.1 动物分组、给药方案及给药时间
参比制剂组R和受试制剂T,每组3只家兔,共6只,随机分配.将禁食12 h和自由饮水的家兔,分别单次约50 mL水送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120丸,按下面所需采样时间颈动脉取血2.5 mL,离心15 min,分离血浆,用4.0 μg/mL高氯酸沉淀血浆样品.
T组:给药后0、1、3、5、6、7、8、10、12、14、16、18、20、22、24、36 h采血.R组:给药后0、0.5、0.75、1、3、4、5、7、9、1 2 h采血.
2.2 含量测定方法
2.2.1色谱条件及系统适应性
Diamonsil C18柱(4.6×200 mm,5 μm),填充剂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流动相∶甲醇-磷酸(0.2%)=60∶40;柱温:25 ℃;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60 nm.
2.2.2检测方法的专属性考察
取空白血浆80 μL,按“血浆样品预处理”项下蛋白沉淀法进行处理,溶液浓缩蒸干,加甲醇溶解定容,经0.45 μm的微孔滤膜过滤后,进样20.0 μL,HPLC测定分析,见色谱图如图1.
图1 色谱图
2.2.3标准溶液的制备
精密吸取质量浓度为20 μg/mL的槲皮素对照品甲醇溶液1 mL,用甲醇稀释成2.0 μg/mL的槲皮素标准溶液,备用.
2.2.4血浆标准曲线的制备
分别精密吸取的槲皮素标准溶液加入空白血浆80 μL,涡旋混合1 min,按血浆样品预处理进行处理后,配制成槲皮素质量浓度为0.2、1.0、2.0、4.0、10.0、20.0 μg/mL血浆标准品溶液,经0.45 μm的微孔滤膜过滤后,取20 μL进样测试,得质量浓度与峰面积的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399 585X+ 0.008 7,相关系数r= 0.999,说明槲皮素在0.004~0.4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3 实验结果
2.3.1药时曲线
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药时曲线如图2所示.
图2 药时曲线图
2.3.2药动学参数
采用DAS2.1.1软件对每个给药对象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见表1、2.
表1 受试制剂药动学参数
表2 参比制剂药动学参数
续表2 参比制剂药动学参数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家兔单剂量口服未包衣丸芯的槲皮素血药质量浓度显示,药物不经历体内时滞,而且血药质量浓度上升很快,1 h就达到了最高血药浓度水平.而当家兔单剂量口服等量的结肠定位包衣滴丸后,药物的体内时滞约5 h,明显延长.同样,达峰时间也有显著性延迟.鉴于人体内胃的平均转运时间分别为2 h,小肠转运时间 3~4 h,以及人与家兔在消化道转运方面的种属差异,此时包衣滴丸可能已在回肠末端或进入结肠.
3 结 语
用DAS2.1.1版药物动力学程序处理丸芯与结肠定位包衣滴丸的平均血药质量浓度数据.结果表明:丸芯的血药质量浓度数据用程序中的一室模型,无滞后时间,权重为1,进行拟合结果较好;结肠定位包衣滴丸用程序中的双室模型,有滞后时间,为权重1,进行拟合结果较好.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采用Surlease水分散体[7-9]包衣工艺制备结肠定位滴丸后,制剂具有典型的缓(控)释特征,姜黄素、槲皮素类成分结肠段高度浓集,显示出理想的结肠定位能力,这对于今后开展中药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于冬青, 邓华聪. 姜黄素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山东医药, 2005, 45(2): 72-73.
[2] 孟德胜, 汪仕良. 槲皮素的抗癌作用[J]. 中草药, 2001, 32(2): 186-188.
[3] 翟莺莺, 周 蕾, 赖永洪. 槲皮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5, 11(1): 18-20.
[4] 季 文. 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研究进展[J].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2006, 15(10): 727.
[5] 栾立标. 结肠吸收及结肠靶向给药[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0, 20 (11): 679-680.
[6] 谭赛男, 陆彩玲, 崔 熠, 等. 槲皮素对结肠癌细胞生长的影响[J]. 细胞生物学杂志, 2008, 30: 105-108.
[7] 陈 挺, 陈庆华. 乙基纤维素水性包衣技术Ⅰ. 水分散体与有机溶液包衣方法的比较[J]. 国医药工业杂志,2000, 31 (1): 7.
[8] 张 瑜, 孙茂峰. 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包衣技术[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2, 22(1): 49-50.
[9] 黄成钢,闫新佳,邹晓祺,等.青龙衣的化学成分和抗肿瘤活性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服:自然科学版,2014,30(5):517-521,541.
Study on pharmacokinetics of quercetin in anti-cancer medicine colon-specific target dropping pill
SUN Zhong-yang1, YU Ying1, XIE Ning2, MA Wei3, DONG Pei-liang1, ZHANG Xiao-yan1
(1. Research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150040, China;2.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arbin 150040, China;3.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Department,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150040, China)
To study the pharmacokinetics and absolute bioavailability of quercetin in rabbits.A HPLC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and contrastive curcumin in the healthy rabbit plasma.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was obtained in the range of 0.004~0.4 μg/mL.Tmax=5 h, AUC was 17.6% of the reference product, andCmaxwas 75.6%of that. There was no bioequivalence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and reference product. The oral colon positioning preparation conforms to the dual mechanism of pH sensitive- controlled release time, and had good positioning to colon targeting effect.
anti-cancermedicine; colon targeting; dripping pills; pharmacokinetics
2015-05-17.
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LBH-Z10029);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创新基金项目(B201006);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051241)
孙忠杨(1989-),女,硕士,研究方向: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新型给药系统开发.
张晓燕(1978-),女,博士,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新型给药系统开发.
R285
A
1672-0946(2015)05-05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