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

2015-03-10郭峰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舆情预警监控

郭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02249)

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

郭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02249)

随着中国社会变革的深入以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舆情事件频发,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活跃、热衷参与,网络舆情事件在高校传播迅速并造成严重后果。高校管理部门应该在一定的原则下,构建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正确处理网络舆情事件,保障高校的正常教学生活秩序。

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概述

1.高校网络舆情的概念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者言论的情况。而高校网络舆情因为其群体的特点而具有其特殊性,可以认为是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的群体通过互联网对学校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校园管理以及其所关注的其他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所表达的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

2.高校网络舆情的内容

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来源不同,校园网络舆情可以分为校内网络舆情与校外网络舆情。

(1)校内网络舆情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突发事件,例如:学校的奖学金政策、学生住宿环境的问题,这些问题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有人在校园网络上刻意造谣,捏造事实,造成校园内的网络舆情突发事件。

(2)校外网络舆情是指社会上的一些突发事件,这些事件在校园内进行传播而对校园秩序产生影响,比如一些政治事件、社会矛盾引发的冲突事件以及一些国际上发生的敏感事件等等,学生群体思想活跃,对这些事件比较关心,但社会阅历少,对这些事件的看法较为激进,容易在校园网络形成一些消极的情绪,造成负面影响。

3.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1)舆情制造主体的特殊性

在校学生,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活跃的思维,以及展示自己意见的欲望,学生们关注舆情并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互联网作为时下最为流行的平台,获得了在校学生的青睐。

(2)舆情制造主体的少数性

在校园的信息平台上,关注以及阅读的学生数量要远远大于发表观点的学生数量,发表观点的学生占的比例很低,这也就是形成了少部分学生意见代表。

(3)网络舆情影响的迅捷性和广泛性

如今,电脑的普及以及手机上网的便利性,使得信息的获得和传播变得简单,因为人群相对聚集以及行为特点相对统一,学生作为一个思维活跃、行动力相对较强的群体积极推动着网络舆论的传播。

(4)网络舆情内容的多元性和目的的多样性

网络作为现在最受欢迎的信息平台,具有包容性强以及进入门槛低的特点,各种各样的信息都会在网络上传播,既有宏观方面的时事政治、社会新闻,又有个人的情感表达等各个方面。这些信息具有负面情绪的发泄、争取自我实现、形成意见领袖的需要多种目的性。

二、高校网络舆情预警能力分析

1.高校网络舆情预警迫在眉睫

网络的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促进了社会极大的发展,但网络上一些消极的、负面的消息也对社会秩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郭美美炫富事件”使中国红十字会陷入了巨大的信任危机。除此之外,一些暴恐信息在网络上的流传也使得民众陷入巨大的恐慌之中,高校因其高知识性、包容性以及敏感性,成为推动网络舆情事件传播的重要力量,高校青年师生对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政治改革等事件极为关注,热衷于参与。但由于社会经验不足,资历尚浅,容易产生极端观点,被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利用,从而危害高校的正常教学生活秩序。

2.高校网络舆情预警与处置能力严重不足

目前,由于高校管理理念以及方式的落后,使得高校网络舆情预警能力严重不足,往往错过了处理事件的最佳时机。高校网络舆情事件一旦发生,高校管理者往往采取封堵消息的方法,试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将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但这种管理方式已经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而落后,信息传播技术的提升使得人们可以快速地从不同渠道获得信息,如果不能从官方迅速地得到信息,那么各种小道消息以及恶意造谣言论就会成为主流。

三、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设计

1.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含义

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是指尊重高校网络舆情民意方面的一致性、共同性、指向性特点,借助现有组织机构或者渠道,建立适当的监测机制,做好舆情收集、分析,总结出高校网络舆情的理性成分和趋势性分析,据此对管理政策进行理性调适,或者根据高校网络舆情规律对即将发生的社会变动进行预先把握,以指导人们对校园事物做出科学、理性的判断和应对。

2.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作用

(1)掌控网络舆情,过滤不良信息

网络上各种信息混杂,学生群体对于事物好奇心强,接触范围广,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建立,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在校园网络监控网络,控制网络信息,掌控网络舆情,同时,可以通过预警机制删除各种不良信息以及反社会言论,保障高校的正常教学生活秩序。

(2)整合管理系统,优化资源配置

网络舆情事件在高校发生,学校多个部门都会做出反应,例如:学生工作处、宣传部、信息技术中心、心理咨询中心、各个学院学生工作队伍等等,如果没有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产生,那么各个部门就会各自为战,形不成整体系统,势必会造成管理手段的重复,造成管理资源的浪费,而预警机制的产生会整合这些部门的相关力量,优化程序,节约管理成本。

(3)提升管理能力,引导网络舆情

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建立,可以有效防范各种能够影响校园秩序的信息的发生与传播,推动高校稳定地发展,推动高校整体管理能力的提升。高校网络舆情机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引导网络舆情,在网络舆情事件发生时,利用学校官方网站以及官方微信号、调动学生意见领袖的方式引导网络舆情,让真实阳光的言论占据主导地位,消除网络舆情影响。

四、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突然性与不确定性,因为扩散载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网络舆情事件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对于学校相关管理部门而言,控制和管理的时间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建立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首先要采取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提高高校日常管理的水平与工作的细致程度,做到防微杜渐,尽可能避免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与发展。

2.把握信息公开原则

高校网络舆情事件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一旦发生,高校管理者往往采取封堵消息的方法,试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将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但这种管理方式已经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而落后。所以,高校应该认识到信息公开的重要性,及时地将舆情事件的真实情况以及处置情况进行公开,同时对谣言进行澄清,稳定高校的正常秩序,消除社会危害。

3.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原则

有效的沟通对于化解高校网络舆情事件非常重要,这种沟通可以分为两方面:首先,高校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和事件发生的当事人与关注者进行有效沟通,清晰事件的真相,在符合原则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进行安抚和劝导。其次,高校因为其地位特殊,很容易成为社会的聚焦点,也是政府管理的重点区域,当高校有突发事件发生时,应及时与当地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各方力量迅速处置突发事件。

4.牢记以人为本的原则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权的认知水平已经迅速的和国际接轨,尤其是高校青年学生,他们作为时代发展的先锋,渴望尊重,注重对个人权利的追求。要求高校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兼顾事件的快速解决与实现对人权的尊重与维护。将学生权益作为处理事件的基础,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尽可能地维护大多数学生的自身权益,完成对学生的培养过程。

五、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内容

高校网络舆情的处置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系统,它是由六个子系统构成的,这六个系统相辅相成、相互衔接,共同作用。

1.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机制

对于高校的管理者而言,网络舆情监控机制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网络舆情监控机制的存在可以有效地掌控网络舆情事件的内容、发展趋势与造成的影响。网络舆情监控机制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日常监控,学校利用自身管理校园网络的便利优势,通过技术后台对网络进行监控,因为高校学生都是通过学校提供的端口上网,所以对于高校来讲,这种监控手段非常有效。另一种是重点监控,在一些特殊的时期,例如重大政治性事件期间,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人力去24时监控相关网站、BBS等,及时发现端倪,迅速采取措施。

2.高校网络舆情信息汇集机制

高校网络舆情信息汇集机制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人的问题,就是哪些人来干这件事情,用怎么样的组织方式将人组织起来。高校网络舆情的参与者主要是学生工作处相关人员、二级学院学生工作组辅导员,采取“学校——学院——辅导员”三级体系,由基层学工干部辅导员通过监控学生班级动态,将网络舆情事件信息报送给学院,学院再汇总上报给学工处的模式。二是怎么干的问题,执行什么样的制度。高校应建立一般收集与重点收集制度,从上报周期上讲,应建立周上报与日上报制度,在网络舆情事件高发的时间段采取重点收集制度与日上报制度,在平时采取一般收集制度与周上报制度相结合的制度。

3.高校网络舆情分析与舆情警报机制

高校网络舆情分析机制是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机制的重要环节,收集到信息后,要对信息进行系统的分析,这种分析分为两类,一种是定性分析,另一种是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是指对于收集的网络舆情事件信息总的进行归纳整理,判断网络舆情信息的种类,对于不同种类的网络舆情事件要采取相对应的策略去处理。定量分析是在确定了网络舆情事件的性质后采取技术手段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技术处理,采用数据模型以及案例分析等具体方法去精确分析数据。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对网络舆情事件进行等级分类,分别是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及一般四个等级,在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之后确定网络舆情事件的等级,采取舆情警报机制。

4.高校网络舆情预控演练机制与事件处理跟踪机制

真正影响高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在实际生活并不多,由于网络舆情事件的不确定性使得相关管理人员很有可能会放松警惕,造成工作的懈怠进而造成严重后果,制度性的经常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网络舆情预控演练机制非常重要,它可以使相关工作人员时刻保持工作状态。网络舆情事件处理完之后并不意味着结束,建立网络舆情事件处理跟踪机制,对于相关管理者而言,网络舆情事件事后反馈措施也是非常必要的,关注事件结束之后相关人员的动态以及情绪发展,避免事件死灰复燃,做到彻底消除事件影响。

六、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模型

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六个子系统相互作用,构成了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模型。

该模型的运行流程图如下:

1.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机制

协调学校相关管理部门构建网络舆情监控系统,负责校园网络舆情的监控事务。

2.高校网络舆情信息汇集机制

通过网络信息汇集机制,收集信息。

3.高校网络舆情分析

对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将有价值的信息导入信息数据库,对数据库中的信息利用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4.高校网络舆情警报机制

经过信息分析后,将信息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及一般四个等级,达到一定等级后启动舆情警报机制。

5.高校网络舆情预控演练机制

对预警后的信息进行及时的干预,定期信息预控演练,将各个环节融会贯通,做到业务熟练,张弛有度。

6.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处理跟踪机制

网络舆情事件处理完毕后,做好事件处理后期反馈及跟踪机制,防止死灰复燃。

综上所述,转型期的社会高速发展使得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不可避免,对于高校管理者而言,必须意识到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在坚持预防为主、把握信息公开、建立有效沟通机制、牢记以人为本这些原则的指导思想,建立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机制、高校网络舆情信息汇集机制、高校网络舆情分析与舆情警报机制与高校网络舆情预控演练机制与事件处理跟踪机制,保障高校的正常教学生活秩序。

[1]刘毅.突发性群体事件中舆情信息的汇集与分析[J].学术交流,2005(10):134-135.

[2]王来华,温淑春.论群体性突发事件与舆情问题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2006(5):63-65.

[3]曾润喜,徐晓林.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警系统、指标与机制[J].情报杂志,2009(11):52-55.

G64

A

1673-0046(2015)2-0091-03

猜你喜欢

舆情预警监控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消费舆情
舆情
舆情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