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药品库存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
2015-03-10蔡冬明朱建国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江苏苏州215006
蔡冬明,张 卫,朱建国(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江苏苏州 215006)
随着目前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药品“零差率”的出现,对药品的购销提出了新的要求。减少药品采购成本、提高药品周转率、促使医院合理控制药品库存成了当务之急。随着品管圈活动在医院的各项质量管理工作中的成功开展[1],笔者结合我院的药品管理实际情况[2],配合科室目标建设,顺应《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中第15.2.1条款“85%以上药品库存周转率少于10~15 d”的要求,以传统上的控制药品总金额的管理模式为基础,采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以提高药品周转天数在15 d内的品种比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1 组圈及主题选定
圈员的组成包括5名药库工作人员以及3名分别来自门诊药房、住院药房、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二级库管理人员,通过投票评选出圈长1名,药库组长任辅导员。全体圈员通过运用“脑力激荡”确定圈名为“优库圈”,旨在通过制订优良的质量管理规范以优化药品库存、创立优质药库。以评价法从上级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各项指标中选定“提高药品周转天数在15 d内的比例”作为本次品管圈活动的主题。
2 拟定活动计划
在确定了主题后,依循品管圈方法的10大步骤及时间分配比例原则,拟定了从2013年4-12月共9个月的活动计划,期间定期召开圈会并就相关的活动做记录。活动计划拟定详见图1。
3 现状把握与目标设定
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收集2013年1-3月每种药品的每月出库(消耗)金额、药品期初库存金额、药品期末库存金额,按以下公式计算周转天数[3](以月为计算周期):库存占用金额=(期初库存占用金额+期末库存占用金额)/2,药品周转天数=(计算期的天数×库存占用金额)/销售金额。按上述公式计算出2013年1-3月每个月各种药品的周转天数,再分别得到周转天数在15 d内的品种比例:1月72.51%、2月70.13%、3月73.47%,平均品种比例是72.04%。故确定目标值为85%。
图1 活动计划拟定Fig 1 Preparation of activity plan
4 解析与对策拟定
我院药品采购计划是按ABC分类法[4-5]来制订的,即将占总价值约75%左右的药品作为A类药品,其品种数约占库存总数的18%左右;占总价值约20%左右的药品作为B类药品,其品种数约占20%左右;占总价值约5%左右的药品作为C类药品,其品种数约占62%左右。为增加资金周转,主要针对A、B类加强管理,采购周期设定为A类药品每周采购1次,B类药品每2周采购1次。通过对2013年1-3月数据分析发现,A、B类药品周转天数都在15 d以内,与采购周期相符,而C类药品中仅有约60%左右周转天数在15 d以内,所以要提高周转天数比例的关键是加强对C类药品的管理。为提高库存周转率,加快资金周转和减少药品积压[6],全体圈员从人员、药品、方法及其他4个方面展开分析,绘制出特性要因图(鱼骨图),并根据要因进行讨论和确认,详见图2。
图2 鱼骨图分析Fig 2 Fishbone diagram analysis
5 对策实施与检讨
由图2可得到致药品周转天数高的各项原因,针对人员、方法、药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改进。
5.1 人员因素
针对二级库领药人员不固定的问题,圈员拟订相应的对策并报请科室以制度的形式执行,即固定各小组领药人员,减少不同人员由于领药习惯等引起的数量上的差异。
5.2 药品因素
5.2.1 针对“医技用药申请后未及时领用”的问题 确定先由医技科室提出申请并填写请领单后再采购,到货后及时发放出库。
5.2.2 针对急救储备药品备药过多的问题 对急救药品库存设定适当的上、下限,每天对目录上的药品品种、数量进行巡查,一旦发现低于下限则及时采购;并与供货单位签订突发事件急救药品配送合同,规定急救药品一旦需要必须在2 h内配送到位,以保证这类药品的及时供应,同时又避免其储备过多。
5.2.3 针对其他备药过多的药品 在C类药品中选出只在门诊药房使用的非急救紧缺药品,将此类药品作为直接配送品种。共整理出53种,包括奥替溴铵片、地衣芽胞杆菌活菌胶囊、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枸橼酸铋钾替硝唑克拉霉素片、枸橼酸铋雷尼替丁片、牡蛎碳酸钙胶囊等。对此53种药品药库实施零库存管理[7],门诊药房设定合理的上、下限,药库根据门诊药房开具的请领单再作采购计划。
5.2.4 针对“麻精”药品备药过多的问题 对其配送次数进行调整。这类药品约有30个品种,以前是每个月配送1次,由此造成其中某些药品周转天数较高。通过与药品供应商进行协调,在确保“麻精”药品运输安全的前提下,将“麻精”药品的配送次数调整为每个月2~3次,从而提高了“麻精”药品的周转率。
5.3 方法因素
5.3.1 对领药采用手工计划的方式进行改进 圈员对二级库的请领计划设定每种药品的动态上、下限,由HIS自动生成计划,经二级库管理人员整理审核后上传药库请领。HIS自动生成请领单界面见图3。
图3 HIS自动生成请领单界面Fig 3 Interface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an application form in HIS
5.3.2 提高采购程序单的准确性 对于药库采购计划的生成,圈员结合药品ABC分类管理,在关注各二级库药品的库存和使用情况的同时,以C类药品请领数量、频次、时间间隔作为参数,借助计算机编制采购程序,以避免对部分请领频次低、间隔时间长的药品过早采购,减少了这类药品的在库时间,提高了周转率。药库药品采购订单的自动生成界面见图4。
图4 药库药品采购订单的自动生成界面Fig 4 Interface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an purchase order of drugs
5.4 其他因素
5.4.1 针对滞销药品未及时退回公司的问题 对药品加强养护,及时汇总分析滞销药品。首先根据药品在不同小组使用情况,利用部门之间的药品调拨而使其内部调配使用。若某药品在各小组都滞销且超过3个月以上,则及时联系供货单位作退回处理。
5.4.2 针对医药公司重复送货的问题 要求缺药补货必须由采购人员确认,其同意后方可补货。另外,在计算机验收程序中增加采购清单与验收药品清单的信息匹对功能,防止无计划品种误送。
6 效果确认
6.1 有形成果
经过拟定对策的实施,西药库所有药品平均库存稳定在4 d左右,药品周转天数在15 d内的品种比例稳步上升,从7月份开始已达目标值85%以上,9月份由于国庆放假备药等因素比例有所回落,但仍在合理范围之内,详见图5。
图5 2013年1-12月药品周转天数在15 d内的品种比例Fig 5 Percentage of the drugs with the turnover days within 15 d from Jan.to Dec.of 2013
经计算,目标达标率(%)=(活动后-活动前)/(目标值-活动前)×100%=107.9%,进步率(%)=(活动后-活动前)/活动前×100%=19.42%,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6.2 无形成果
品管圈为每个圈员提供了成长空间,从责任心、积极性、荣誉感、和谐程度、团队精神、沟通和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品管手法等方面对圈员进行评价:8名圈员以自评方式评分,每项每人最高分为5分,最低分为1分,总分为40分。以计算得出的活动成长率[(活动后得分平均值-活动前得分平均值)/活动前得分平均值×100%]为指标评价本次活动的无形成果。结果表明,各位圈员责任心、积极性、团队精神、沟通与协调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升,详见表1。
表1 品管圈活动前后无形成果比较Tab 1 Comparison of invisible achievem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activities in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6.3 标准化处置
对以上实施效果良好的对策,将其方法形成标准化操作文件(SOP),并将一些参数写入采购程序,优化采购流程,固化成果,不断保持对采购工作的持续改进。
7 检讨与改进
通过品管圈活动,提升药品的管理水平,优化工作流程,形成了一套标准化的操作体系,进一步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7.1 采购管理
运用制造业的物料需求计划(MRP)理论和方法制订药品采购计划,以采购计划制订日前推90 d为1个周期,并以最近一定次数(15次)领用数量、领用间隔(频次)为基准进行加权平均,建立加权平均模型,计算出在下一个采购周期内预计领用数量和预计领用时间(采购量=预计领用量+安全存量-现有库存量;采购时间=预计领用时间-安全周期),最终自动整合产生采购订单。这样既保证了药品的正常供应,又避免了药品的积压;另一方面订单的自动生成又节省了人力成本,使工作人员回归药学服务、监测分析药品使用情况和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7.2 养护管理
每月对在库药品领用情况进行分析,对连续3个月未领用的药品(抢救药品除外)作为滞销药品进行公示并清退,以避免积压;每月逐个检查药品效期,对有效期低于6个月的药品给予警示,根据其使用情况作出清退或跟踪观察处理,杜绝药品的损耗。
7.3 验收和发放管理
严格执行药品的验收入库和发放出库制度,入库药品必须票物相符,票据及时入账;出库药品认真复核,及时出账,保证在库药品账物相符,防止发生采购计划重复和未及时补充采购的情况发生。
7.4 局部“零库存”管理
通过对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出在一段周期内消耗量相对稳定的品种,实施直接配送至二级库即实行局部“零库存”管理的措施。由于受季节、用药习惯等因素影响,部分实行“零库存”的品种可以灵活调整。
7.5 供应商管理
为了既降低药品的库存、减少资金占用,又要保证药品及时供应,必须择优选用符合要求的药品供应商。因此,每季度对供应商的供货配送情况、药品质量、服务体系、紧缺药品的供应、响应度等主要方面进行考核,将考核分数作为选取供应商的参考。
7.6 二级库管理
药品的管理涉及全院,所以在主要针对西药库的药品周转天数的持续改进活动的同时,还协同二级库管理人员按ABC法分类管理二级库的药品,整理药品内外包装尺寸、包装数量以及二级库区面积,根据各二级库区的上、下限量(3~7 d),设定一次领用数量和领用周期,保持合理的库存量(平均7 d以内),以免药品积压或缺货。
8 讨论
品管圈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是一种自动自发、自下而上、卓有成效的质量持续改善机制。活动的主题选定原则必须是在自己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并且是上级政策、可行性、迫切性以及自身能力可及的。本次品管圈活动主题的选定以等级医院的评审为契机,顺应“85%药品的周转天数在10~15 d内”的评审要求,确立此次品管圈的主题。由于西药库的库存周转情况必然要涉及各二级库房,若只有药库人员参加,圈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这次活动邀请了门诊药房、住院药房、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二级库管理人员参加,由于是跨小组活动,所以除圈内每周1次常规的所有圈员参加的沟通例会外,每月安排1~2次包括二级库组长参加的药事管理沟通会,以协调各小组请领药品的数量、频次、近期药品和滞销药品的调拨、退换等各项工作。
药品的使用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应科学地分析药品消耗以制订合理的采购计划,保持合适的库存,以保障临床用药需求。在国家新的医疗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处理好库存、周转、成本的关系,通过各种手段找出最佳的平衡点,加快周转降低成本,是药库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1]张幸国,赵青威,李盈,等.品管圈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9,12(4):233.
[2]周玲,缪丽燕.浅议“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药库药品周转天数中的应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4(4):68.
[3]颜耀东,王楠,刘东麟,等.医院药品库存管理系统的构建与效果评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33(7):578.
[4]周万森.仓储配送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294.
[5]蔡冬明,朱建国.ABC分类法结合90日出库数法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血液流变学,2010,20(4):671.
[6]谈瑄忠,丁毅.医院药品库存的最佳控制探讨[J].中国药房,2005,16(10):742.
[7]黄丽华.医院药库实施零库存的探讨[J].中国药房,2005,16(16):1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