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DCA循环的门诊药房自动化系统优化
2015-03-10苏克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药剂科上海200127
方 羽,陈 彬,孙 琳,苏克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药剂科,上海 200127)
PDCA循环管理法又称戴明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于1954年根据信息反馈原理提出,是一种目前已广泛应用的标准化质量管理和科学化循环管理体系,是近年来备受推崇的一项科学管理方法[1]。随着自动发药设备在门诊药房的推广应用,给药房管理带来了诸多新的变化和挑战[2]。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调剂差错,我院将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到门诊药房的自动化建设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根据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药房的工作记录,以及从自动发药机管理软件系统导出的汇总报表,利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数据内容主要包括补药和落药差错、每月机损药品汇总、自动发药机故障情况和日均补药盒数的各项统计记录等。
1.2 方法
PDCA循环包括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行动)4个阶段[3],分8个步骤进行:第1步,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第2步,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或影响因素;第3步,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第4步,针对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制定措施,提出行动计划;第5步,实施行动计划;第6步,评估结果(分析数据);第7步,标准化和进一步推广;第8步,提出这一循环尚未解决的问题,将其转到下一个PDCA循环。
2 PDCA循环的应用
2.1 计划阶段(Plan)
2.1.1 分析自动发药机使用的现状(2013年7-9月),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1)补药过程:①补药品种差错;②药师补药耗时较长,补货速度慢;③补药机械手会损坏药品。(2)发药过程:①自动发药机调配时发生差错,如不落药、少落药、冲药(冲药是指补药过程中药品冲出轨道落到前台的药品传输皮带上)等现象;②自动发药机的落药翻板突然失灵,造成系统死机;③提升机故障。
根据发现的自动发药机存在的主要问题,我院制定了评估的项目和具体量化指标,同时设定了通过此次PDCA项目的预期目标值,具体见表1。
表1 评估数据与目标设定Tab 1 Setting of the estimated and targeted values
2.1.2 分析产生问题的各种原因或影响因素 针对发现的问题,联合自动发药机设备的厂家工程师,组织开展“头脑风暴”,分析查找可能的各种影响因素,得到主要原因。(1)补药过程:①一品两规、外观相似、药盒大小相近的药品,补药时非常容易产生差错;②系统导出的补货清单是按照药品名称的首字母拼音排序,而非药品存放的货位码,取药过程浪费了较多时间和体力;③部分药品包装上没有条形码,无法提供扫描确认信息,需通过手工输入拼音检索,影响补药的速度;④一些药品的轨道可加药容量数不够精确,满轨后最后一盒药突出轨道,机械手在补药过程中会损坏药品,造成系统“复位”。(2)发药过程:①一些包装扁平的药品会发生“冲药”现象,落到正在调配的处方中,干扰药师的工作,增加差错的可能性;②由于发药机内的库存数量不正确,会造成实际落药数量与理论数量不符;③发药机通过检测点来控制翻板运动角度,而检测点容易发生故障,引起死机;④提升机的药斗容量有限,单张处方中的药品数量过多(如超过10盒)时会卡住提升机,使系统暂停工作,且损坏药品。
2.1.3 找出影响工作质量的主要因素 分析总结各类影响因素后,归纳找出主要的、直接的影响因素。(1)软件:系统导出补货清单的药品排序不科学;机内的药品库存不够准确,补药机械手“复位”频繁,影响补药速度。(2)硬件:发药机的翻板检查点容易发生故障,影响整个自动化系统工作;提升机的药斗容量无法满足发药量较大的处方要求。(3)其他:一品两规、外观相似、药盒大小相近的药品,补药时非常容易产生差错;一些药盒的包装扁平,容易造成“冲药”,干扰药师工作。
2.1.4 制定措施,提出行动计划 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法,提出行动计划和相应的资源,详见表2。
表2 行动计划Tab 2 Action plan
2.2 执行阶段(Do)
按照既定的计划,执行措施(协调和跟进)并收集数据,联系自动发药机的厂家工程师,安排软件与硬件的改进,开展实施,监测效果。
2.2.1 措施一 在发药机补药系统中建立相似药品库,包括包装、大小、规格相似的药品,拍摄药盒图片,设定补药再确认步骤(见图1),以减少补药差错的发生。
图1 补药再确认步骤界面Fig 1 Interface of reconfirmation of added drugs
图2 补货清单中的药品货位码示例Fig 2 Drug location code in the replenishment list
2.2.2 措施二 将药品货位码导入自动发药机系统,使在每张补货清单上都能显示每个药品的货位码(见图2),实现补货清单按照货架顺序打印,缩短后台的取药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2.3 措施三 记录并统计出经常发生“冲药”的药品品种,进行防冲药轨道的加装。
2.2.4 措施四 改进发药机翻板和提升机的药斗系统,由原来的翻板式换成闸门式(见图3),其电机以固定距离运动带动闸门,技术成熟、稳定性高;另更新为第二代提升机的药斗,最大容积可达4 500 cm3,单次发药运动时间为6 s,从而可减少机械故障和药品损坏。
图3 发药机翻板系统的改进图示Fig 3 Improved flap of drug dispensing machine
2.2.5 措施五 制作相似药品专题培训的PPT并互相学习;邀请厂家工程师开展调整机内库存、常见故障排除的相关培训,组织员工讨论学习。
2.3 检查阶段(Check)
完成原定计划的所有改进后,跟踪各项实施措施,经过近半年(2014年2-7月)的效果考察和数据收集,得到以下评估结果(完成值为2014年5-7月平均值),见表3[注:目标完成率=(1+│完成值-目标值│/目标值)×100%;改进率=(完成值-原值)/原值×100%]。
表3 PDCA循环管理评估结果Tab 3 Evaluation results of PDCA cycle management
2.4 行动阶段(Action)
2.4.1 标准化和进一步推广 采取措施以保证长期的有效性,包括将新规则文件化,交流经验、分享成果。(1)根据改进后的补药步骤和注意事项,更新修订补药的操作流程,进行相关人员的培训。(2)制订定期盘点计划,由专人负责盘点发药机内库存,及时调整轨道内的药品数量。(3)发药机工程师列出维修保养计划,按时间表对发药机的机械手、提升机等重要部件进行检测保养工作。
2.4.2 提出这一循环尚未解决的问题,将其转到下一个PDCA循环 在本次PDCA项目实施过程中,又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有待转到下一个PDCA循环:(1)补药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造成机械手“复位”的情况,减慢补药速度,影响工作效率,有待整理汇总复位的原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2)在药房的繁忙高峰时段,发药机会出现处方落药的延时,约10 s,有时甚至死机,需要重新启动系统,正在与厂方工程师联系,查找分析原因。
3 结果
通过此次PDCA循环,各项设定指标均全部达标,药房继续保持快速、稳定的处方发药速度,而日均补药盒数大大提高,补药差错次数、每月机损盒数、机器故障率、落药差错率显著降低。在系统软件、硬件设备、人员培训等方面完成优化后,药房自动化系统的使用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4 讨论
随着越来越多的医院药房使用自动发药设备[4],处方调配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均得到提高,但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诸多问题,需要根据实际工作情况不断作出调整和优化[5]。
PDCA循环管理法是一种强有力的阶梯式管理工具,在药房的精细化科学管理中已经被广泛应用,方法成熟[6]。自动化系统的优化步骤烦琐、涉及面广,包括软件系统、硬件设备、人员培训、药品管理等内容,而PDCA循环管理法可操作性强、效果评价严谨[7]。我院实践证明,在门诊药房自动化系统优化过程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当然,还有降低补药复位率、查找高峰时段的系统死机原因、提高发药自动化率等尚未解决的问题,需要转到下一个PDCA循环,以不断推进药房自动化系统的优化工作[8]。
[1]谈超,孙继敏,江小四,等.PDCA循环在病区药品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房,2013,24(41):3 888.
[2]谢明华,葛敏,彭佳蓓,等.自动化发药系统在我院门诊药房的应用实践与体会[J].中国药房,2014,25(41):3 889.
[3]邵立新,俞珍.PDCA循环管理法在门诊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12):77.
[4]王晓萍,周红成,熊存全,等.门诊药房智能化管理系统应用的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2014,7(12):173.
[5]高善荣,田佳鑫,李培红.EIQ-ABC分析方法在药房自动化方案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药房,2014,25(33):3 118.
[6]沈志华.PDCA循环法在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6):560.
[7]司继刚.PDCA循环在促进我院基本药物优先合理使用中的应用[J].中国药房,2014,25(44):4 129.
[8]计佩影,顾瑾.医院实施自动化门诊药房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药业,2014,23(2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