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静脉营养支持疗法治疗早产及危重新生儿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探析

2015-03-10李德邵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9期
关键词:脂肪乳危重早产

李德邵

全静脉营养支持疗法治疗早产及危重新生儿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探析

李德邵

目的对危重或早产的新生儿采用全静脉营养(TPN)支持疗法进行处理的不良反应与临床疗效分析探究。方法100例早产及危重新生儿, 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 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支持治疗, 试验组给予全静脉营养支持疗法对患儿实施治疗, 对两组治疗后患儿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患儿的62.00%;试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患儿的32.0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静脉营养时间、住院时间、恢复出生时体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静脉营养液在早产低体重及危重儿的营养支持治疗中, 能加快体重增长, 减少并发症,降低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提高生存质量。

早产;危重;新生儿;全静脉营养支持疗法

本院为进一步研究危重或早产的新生儿采用全静脉营养支持疗法措施进行处理的不良反应与临床疗效, 特选取100例患儿的治疗资料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早产及危重新生儿100例, 其中早产儿72例, 危重儿28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RDS)6例, 新生儿肺炎7例, 胎粪吸入综合征(MAS)6例,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3例,新生儿吞咽综合征2例。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 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24例, 女26例, 胎龄28~37周, 平均胎龄(32.5±2.5)周, 试验组中男23例, 女27例, 胎龄29~37周, 平均胎龄(31.8±3.1)周。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在入院后予吸氧、保暖、抗感染、补液等治疗。对照组予胃肠内营养和静脉输注葡萄糖为主要供能方式。试验组于入院后2~6 d用“全合一”营养液作为营养支持。有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的患儿待纠正后或病情平稳后再行胃肠外营养。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支持治疗方法对患儿实施治疗, 试验组给予全静脉营养支持疗法对患儿实施治疗, 方法如下。PN热卡量分配为:碳水化合物占50%、脂肪占35%、氨基酸占15%。当口服热卡为85 kcal/(kg·d)时可停止静脉营养。PN配方中葡萄糖浓度11%~12%, 输注开始速度4~6 mg/(kg·min)渐增至6~8 mg/(kg·min);剂量由6~8 g/(kg·d)开始, 若尿糖阴性, 增加1 g/(kg·d), 渐加至14~16 g/(kg·d)。5%复方氨基酸首次量0.5~1.0 g/(kg·d), 增加0.5 g/(kg·d), 至足量2.5~3.0 g/(kg·d), 使用时配成≤2%的浓度, 可从生后24 h开始使用。脂肪乳用10%中/长链甘油三酯(MCT/LCT 50∶50), 开始量0.5~1.0 g/(kg·d), 增加0.5 g/(kg·d), 渐增至2.5 g/(kg·d),配成≤2%的浓度使用, 供热量≤总热卡的30%, 脂肪乳一般在PN 2~3 d给予。维生素和电解质:水溶性维生素(水乐维他)及脂溶性维生素(维他利匹特)各1 ml/(kg·d), 钠、氯按生理需要量供给, 生后5 d内如无低钾血症一般不补充钾。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的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静脉营养时间、住院时间、恢复出生时体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 对患儿实施支持治疗后,试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62.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静脉营养时间、住院时间、恢复出生时体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 对患儿实施支持治疗后, 试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32.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s, d)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s, d)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 例数 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 静脉营养时间 住院时间 恢复出生时体重时间试验组 50 8.56±1.78 10.56±1.78 12.63±1.73 5.56±1.38对照组 50 10.20±1.65 12.15±1.69 14.15±1.64 7.65±1.78 t 4.30 4.13 4.05 4.20 P<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早产儿生后应用静脉营养对保证生后早期的能量需求起重要作用。且危重新生儿往往呼吸、消化功能有障碍, 较长时间不能经口喂养而影响营养的补充, 甚至危及生命[1-3]。静脉营养可提供足够的热量, 保持正氮平衡, 支持免疫功能,还可以保证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充, 保持体液平衡、电解质平衡和代谢功能的稳定, 使患儿度过呼吸衰竭、出血等难关[4-6]。本组病例均于生后第1天开始使用静脉营养,结果表明, 试验组患儿静脉营养期间平均日体重增加20~30 g,体重下降时间缩短。国内传统静脉营养为生后48 h后, 加用氨基酸, 72 h后加用脂肪乳, 而国外则是提倡早期静脉营养,即生后第1天即给予氨基酸和脂肪乳。研究证实传统的静脉营养于生后前几天若依靠单纯应用葡萄糖作为能量输入, 每天可丢失储存蛋白质的10%, 若给予1.5~2.5 g/(kg·d)氨基酸和脂肪乳即可避免内源性蛋白质分解, 给予3.0 g/(kg·d)氨基酸和脂肪乳即可达到与宫内相似的蛋白质增长速率。脂肪乳剂在外周静脉营养中能够减轻血管内皮的损伤, 推迟营养液发生外渗的时间, 本研究结果提示早期应用氨基酸和脂肪乳能够提供早产儿及危重新生儿足够的蛋白需求和能量需要, 避免了早期能量的消耗, 使生长发育更接近宫内生长发育水平。在本研究中针对各项肝功能安全性指标进行分析,未发生代谢性酸中毒、高胆红素血症、仅1例发生高氮血症。关于脂肪乳早期应用, 脂肪乳剂会影响胆红素代谢, 但是只要白蛋白供应充足, 脂肪乳剂不会影响胆红素代谢, 其应用也是安全的。

[1]梁永吉. 探讨全静脉营养支持疗法在治疗早产及危重新生儿中的临床作用效果及不良反应.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 24(1):126-127.

[2]肖斌. 全静脉营养治疗早产及危重新生儿50例临床观察. 中外健康文摘, 2011, 8(18):7-8.

[3]蔡威, 汤庆娅, 吴江, 等. 危重新生儿营养支持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32(9):1214-1217.

[4]李里, 陈雯霏, 杨利平, 等. 肠外营养中氨基酸对新生儿临床结局的影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 13(20):3974-3977.

[5]陈艳华, 秦徽. 新生儿机械通气时早期微量喂养与全静脉营养支持的对比.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21):226-227.

[6]郑丽丽, 王素枝, 崔瑞芳, 等. 静脉营养在儿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探索.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3, 23(3):121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9.065

2015-05-12]

545200 柳城县妇幼保健院

猜你喜欢

脂肪乳危重早产
脂肪乳在药物中毒解救中的应用研究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精氨酸谷氨酸注射液与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想要早产丰产 果树应该这么管
脂肪乳生产过程中粒径的影响因素研究
胎儿免疫反应可能是导致早产的原因之一
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例的护理体会
静滴脂肪乳注射液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分析
早产“黄宝宝”的家庭看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