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辨证治疗Sweet综合征1例

2015-03-10王善纬李萍

关键词:前臂红斑皮疹

王善纬,李萍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上海 20007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7 岁。因四肢及面颈部皮疹加重2 周,于2013 年6 月3 日来我院门诊就诊。约1 年前因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后,颈部、前臂、面部遂见以丘疹、红斑为主的皮疹,大小不等,初起不以为意,未规范治疗。后皮损加剧,至上海市皮肤病医院诊治,病理诊断为Sweet 综合征,排除肿瘤、麻风等病因后,即以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后症减,药停即发。后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住院治疗, 口服中药(活血合剂)后皮疹好转,但仍反复发作。2 周前四肢及面颈部皮疹加重,自觉干绷作胀,时有烧灼感及瘙痒,无明显压痛,大便干结,小便黄。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肝炎等慢性病及其他系统免疫性疾病。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肿瘤实验室指标无异常。皮肤科检查:面部、双侧颈部,见图1-1、双上肢见数个大小不一的丘疹、红斑,左前臂近腕侧见1 个直径约4 cm 大小的钱币状水肿性红斑,见图2-1,隆起高出正常皮肤,厚度向中央递减,边界清楚,内有细碎糠状鳞屑。右臂见散在大小不等的红斑及色素沉着印,部分出现假水疱样皮损,口腔黏膜未见明显损害。舌偏红苔薄白腻,脉弦细。左前臂病理切片:左前臂真皮浅中部致密以嗜中性粒细胞为主炎症细胞浸润,并伴有血管受损,胶原轻度变性增生,见图3-1、3-2。(病理号BL12-2457)

诊断:Sweet 综合征。

中医辨证:禀赋不耐、外感风热毒邪、郁于肌表而发病、病久热伤阴血。

治疗法则:祛风清热、解毒消疹、佐以养阴。

首方:荆芥炭9 g、防风炭9 g、山栀炭9 g、净蝉衣3 g、牛蒡子12 g、白藓皮15g、白花蛇舌草15 g、牡丹皮15 g、炒赤芍9 g、生紫草9 g、生地黄15 g、熟地黄15 g、肥知母9 g、川黄柏9 g、飞滑石9 g、生米仁30 g、生甘草9 g。1 剂/d,分早晚饭后1 h 温服。药后2 周,患者肿退痒减,皮疹色仍红并稍扩大,结节未平,自觉口干伴咽喉疼痛;舌红降苔薄白,脉弦滑。证属:风邪渐减、热毒蕴结、伤及营血。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收敛。上方去熟地、生米仁、白藓皮、滑石加金银花9 g、蜀羊泉15 g、生槐米9 g、仙鹤草30 g、乌蔹莓9 g、乌梅6 g、青黛9 g。继服2 周后,患者面色华而正气实,舌淡红苔薄白,脉微弦。营分热邪已衰,赤肿消退,法当守方,随症稍作加减治疗2 周,皮损大部分消退,原皮损处遗留少数淡红色斑。本例患者中医治疗1 个月余,疗效显著,见附图1-2、2-2,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图1 -1 颈部治疗前皮损

图2 -1 左前臂近腕部治疗前皮损

图2 -2 左前臂近腕部皮损治疗1 个月余后

图3 -1 见真皮浅中部致密以嗜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并伴有血管受损,胶原轻度变性增生(染色HE×40)

图3 -2 同图3-1(HE 染色×100)

2 讨论

Sweet 综合征又名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1964 年由Robert Douglas Sweet 提出,以发热,四肢、面、颈部有疼痛性红色丘疹、斑块或结节,组织病理见真皮有密集的中性粒细胞浸润,末梢血中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要特点。本病除了皮损表现外尚可累及黏膜、肌肉、内脏各器官、骨骼、骨髓、中枢神经系统并造成损害。该病病因不清,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炎症反应、肿瘤或药物有关[1]。目前西医治疗本病的主要手段是应用糖皮质激素, 另外碘化钾和秋水仙素也是治疗本病的一线药物, 其他报告有效的药物有雷公藤、吲哚美辛、苯丁酸氮芥、氯苯吩嗪、环磷酰胺、环孢素、氨苯砜、维A 酸、干扰素-α2、萘普生等但都不属于首选药物[2]。而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皆具有相关不良反应及复发率高的缺点。

中医称Sweet 综合征为”火丹毒”,多由风热伤肺,湿热内蕴而成[3]。也有人认为此病类似于中医“腿游风”、“风毒肿”;主要以发热证及湿热证进行辨证施治[4],中医中药治疗本病临床报道较少。该患者病已两年余,曾以多种中西药物治疗,症情未控。此乃风热邪毒夹湿结聚肌表而成,久病伤阴,治以祛风清热、解毒消疹、佐以养阴之法。方中用荆芥炭、防风炭、山栀炭等,以降低生药偏寒、偏热的药性并能使药入血分,凉血止血,实验室证明上药炒炭后有明显的止血作用,并有一定的抗菌、解热等作用[5];蝉蜕、牛蒡子、白藓皮、疏散风邪,通滞而散结,使营血分之热毒透解外出,与白花蛇舌草共起清热解毒、祛风止痒之功;牧丹皮、赤芍、紫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令肿胀消退,古人治疗皮肤瘀点、红斑等一类病症时多用丹皮、赤芍,能收良效;病久伤阴,以生地黄、熟地黄、知母、黄柏养阴兼以清热;滑石、甘草、薏苡仁助渗湿利水兼以养胃。药后2 周,肿退痒减,皮疹色仍红,结节未平,并觉口干咽痛,舌红绛,苔薄,脉细略数,证为风邪渐减、热毒蕴结日久入营,故去熟地、生米仁、白藓皮、滑石易金银花、蜀羊泉、乌蔹莓,以增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之效;生槐米、青黛凉血止血,共起抑制炎症、过敏反应及出血的功效[5];二诊重用仙鹤草,取其既能收敛止血、解毒疗疮、又能扶正补虚,实验室研究表明本品有促凝止血及抗凝活血的双向调节作用,还有抗疲劳、增强免疫、抗癌、抗菌等作用,用于本病例则起到去瘀生新,补虚健体的功效[5];乌梅酸平为治疗虚热口渴之要药。中医辨证,药症对应则未复发。

[1] 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875-876.

[2] Cohen PR, Kurzrock R. Sweet’s syndrome: a neutrophilic dermatosis classically associated with acute onset and fever[J].Clin Dermatol,2000,18:265-282.

[3] 范瑞强,邓丙戌,杨志波,等.中医皮肤性病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555-557.

[4] 王魁亮.Sweet 病治验体会[J].新疆中医药,1994,12(4):63.

[5] 沈丕安.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 276-279, 281-284, 297-299, 354-356, 601-606, 772-774,810-812,835-837.

猜你喜欢

前臂红斑皮疹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前臂长度测量值偏差对前臂骨密度值的影响
木星的小红斑
1例氨溴索注射液致皮疹的病例分析
木星上的大红斑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及前臂皮肤缺损47例分析
新生儿毒性红斑的护理体会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A Doctor’s Visit
儿童出皮疹应考虑哪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