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想“我不如”少想“不如我”

2015-03-10桑林峰

政工学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鲍叔牙虚心管仲

●桑林峰

多想“我不如”少想“不如我”

●桑林峰

现实生活中,少数党员干部总有“不如我”的想法,看自己“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看别人“东施效颦、嫫母搽粉”。有的夜郎自大、自以为是,看不见优秀人才;有的独断专行,以自我为中心,不愿用比他强的人;还有的抬高自己,踩低别人,不善于吸取他人优长。如此常想“不如我”,视野狭窄、度量狭小、见识狭隘,不仅个人不会有太大进步,也不利于党的事业发展。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常想“我不如”,少想“不如我”,正是一些人成功的秘诀。瞿秋白在29岁时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负责人,他在一次会议上恳切地表白:“搞农运,我不如彭湃、毛泽东;搞工运,我不如苏兆征、邓中夏;搞军事,我不如叶挺、贺龙。”正是这种谦虚谨慎,博采众长,善用人长,使他成为我党早期的优秀领导者。当然,“我不如”也是一种现实存在。隔行如隔山,一个人能力再强、涉猎再广,也难免有“我不如”的地方。论种菜,孔子曰“吾不如菜农”;论识弓,唐太宗承认“吾不如工匠”。你有屠龙之术、杀虎之力,他有开山之功、过河之计。接纳别人优长,自觉学习借鉴,既是增智之术,也是育德之径。如果像周瑜那样,纠结于“既生瑜,何生亮”,被活活气死,大可不必。党员干部学习成才、推荐人才、科学用才,最是需要“我不如”的境界。

常想“我不如”是一种智慧。党员干部要成就一番事业,仅靠个人之力远远不够,还应善用比自己强的人。汉高祖刘邦在总结楚汉之争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美国钢铁工业家卡内基也因善用比他强的人,使其钢铁事业迅猛发展,其墓志铭写到:“一位知道选用比他本人能力更强而来为他工作的人,安息于此。”

常想“我不如”是一种胸襟。党的事业不是某个人的事业,总认为自己是“人才”,就可能看不到身边的人才。领导干部乐于直身为梯、俯身为桥,乐于推荐比自己优秀的人才,才能不断推进党的事业蓬勃发展。在这方面,鲍叔牙是典范。当齐桓公决定鲍叔牙为相时,他却说:“我不行,我有五个方面不如管仲:宽厚爱民,我不如他;治国不失权柄,我不如他;忠信以交好诸侯,我不如他;制定礼仪以示范于四方,我不如他;披甲击鼓,立于军门,使百姓勇气倍增,我不如他。主公若想建立王霸天下的万世功业,那非用管仲不可。”举荐人才、培植新人,党员干部应学学鲍叔牙“我不如”的精神。

常想“我不如”是一种清醒。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即使再有本事的人,也不会是无人能及的全才,只有明白自己的不足,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才能促进自己全面发展。自诩“老子天下第一”,往往会成为“倒数第一”。顾炎武在《广师》中一连写了十个“吾不如”:“夫学究天人,确乎不拔,吾不如王寅旭;读书为己,探赜洞微,吾不如杨雪臣;独精三《礼》,卓然经师,吾不如张稷若……”正是这种清醒,使他成为“一代通儒”。

泰戈尔有句名言:“当我们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多想“我不如”,少想“不如我”——多一点自知之明、少一点自以为是,多一点虚心谦卑、少一点骄傲自满,多一点甘拜下风、少一点盛气凌人,无疑是党员干部不断成长进步的重要保证。

【作者系解放军报社评论部编辑】

猜你喜欢

鲍叔牙虚心管仲
管仲买鹿
管鲍之交
虚心乃成功之要
管鲍之交
管鲍之交
管仲:我给你们唱个曲儿
骄傲与谦虚
——读《龟兔赛跑》有感
鲍叔牙与管仲
巧布阵拜师
点点和小e / 管仲之器小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