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图式视角下的英汉十二生肖属相名词对比
2015-03-09答珊
文/答珊
文化图式视角下的英汉十二生肖属相名词对比
文/答珊
不管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有关十二生肖属相中的动物名词,其用法都是丰富多彩的,同一名词的涵义会因不同文化内涵而不同。本文从认知语言学中文化图式理论的视角对英汉十二生肖属相名词的对比,分析不同认知视角下对翻译的影响,从而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图式的不同造成的语言障碍。
认知语言学;范畴化;文化图式;十二生肖属相名词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中的“认知”指的是语言学习与应用中的认知,在这点上不同于一般性的认知。它是语言研究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在认知语言学中,范畴化这个概念很重要,所以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范畴。范畴是认知主体对外界事体属性所作的主观概括,是以主客观互动为基础对事体所作的归类[1]。根据认知语言学,基本范畴跟文化图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基本范畴词在汉语和英语中的文化内涵差异是由文化图式差异引起的。
二、文化图式
近年来对图式理论的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许许多多的学者开始热切关注这一理论。很简单的例子,同样的餐桌礼仪,西方人的餐桌礼仪要求男士要绅士照顾女士,但是东方尤其是古代,女子是不能跟男子同桌吃饭的。那么面对一样的餐桌礼仪,不同的民族、宗教、文化的理解就会有不同的文化图式。文化图式是人类通过先前的经验已经存在的一种关于文化的知识组织模式。[2]由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生活经验构成的文化框架对译文读者对原文的正确理解有很大的影响。人是在群体生活中的一个个体,那么群体的环境以及群体对他本身的影响就是跟随他的文化。在翻译前,必须了解民族文化,宗教信仰以及生活经验,只有这样翻译的过程才会做出正确的表达。文化与图式就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研究文化图式以及研究它对翻译过程的影响都是意义深远。根据不同的认知情境,三种表现形式可以反映文化图式。第一种表现形式是文化图式对应的反映,第二种是文化图式冲突的反映,最后是文化图式缺省的反映。以十二生肖属相名词的英汉对比作为研究对象,本文尝试用三种表现对其翻译过程进行解析。
三、英汉十二生肖属相名词的文化内涵差异
不同国家不同风俗甚至不同宗教对事物的认知不同解释了英汉十二生肖名词中理解的不同。下面分别从文化图式对应、文化图式冲突和文化图式缺省三个不同的认知视角来阐述英汉十二生肖属相名词的文化内涵差异。
(一)图式的对应
中西方语言文化中词义基本一样的语言现象称之为文化图式对应。中西方不约而同的都认为乖巧听话容易被人驯服的动物就是羊。经常听到这样一个短语,as quiet as a lamb翻译成汉语就是像羔羊一样驯良。“三阳(羊)开泰”,意味着春天来临,万物生机勃勃。羊常常处于弱势的地位也是因为羊性情温顺善良。表示处于险境“替罪羊”和“羊落虎口”。语言有种普遍性,那就是一切人类语言都具有共同的性质。对于某些共同的经历,使用某种共同的文化意象就是英汉两民族共有的。所以羊和sheep就是有共同的文化意象。
在中国,很多人多听过寓言故事蛇和农夫,忘恩负义是蛇留给我们的印象。另一方面,蛇也象征吉祥。农历二月初二上是龙抬头,也是因为蛇结束冬眠,出洞活动,人们认为很吉祥。西方人认为是蛇是邪恶的,这是因为圣经里的介绍,夏娃如果不是被蛇诱惑,就不会去偷吃禁果,分辨了是与非,也正是因为偷吃禁果上帝将夏娃赶走,这是宗教对文化图式的影响。如:a snake in the grass翻译成潜伏的敌人或危险。双方感知对方的思维形式和情感反应以及认知方式可以通过文化图式重合进行交流,这样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就可以顺利完成。
(二)图式的冲突
当文化图式重合没有办法充分表达,语言有冲突的时候文化图式冲突就应运而生。鼠目寸光、胆小如鼠虽然都带有一个鼠字,在汉语中可都是实实在在的贬义词。但是用英语表达机灵可爱的时候会用到鼠。就像米老鼠(Mickey Mouse)和唐老鸭等出现在动画片里,是很多年来最受欢迎的迪士尼明星。人的言行举止自然而然的带着文化的烙印人这是因为人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成长。
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这使中国人自古崇尚龙。我们都知道古代只有帝王才能穿龙袍,因此,很多关于龙的词语在汉语成语中出现,像龙凤呈祥、望子成龙。但在英语中,龙被认为是怪物。龙在《圣经》中可是罪恶的象征。恶魔撒旦与上帝处处为敌,所以在英语中称作”the great dragon”.不管是英语还是汉语,还是其他语言,对同一种事物接受跟认知理解都是不同的。
(三)图式的缺省
跨文化交际中,当图式在一种文化中能找到而无法在另一种文化图式中找到,就会出现文化图式缺省的现象。
英汉十二生肖名词并没有涉及到这一方面,但是在其他的动物名词中有类似于这样的文化图式缺省,例如鸳鸯翻译成英语是mandarin duck。鸳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代表着白头到老,有句话说的好“只羡鸳鸯,不羡仙”。另外还有“鸳鸯戏水”等说法,这在英语文化中没有此意,出现了不存在的情况。其他动物词语的对比没有一一阐释,在以后的研究中会继续涉及。
四、结语
本文根据不同的文化图式视角对英汉十二生肖翻译过程进行解析,认为这种以文化图式视角阐述名词翻译过程的意义重大,可以用来分析对比其他英汉名词翻译,对学习词汇以及文化有很大的影响。只有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语言,才能从根本上揭示语言在不同文化的内涵差异。从认知的角度对十二生肖动物名词文化内涵的对比,有助于分析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因文化背景差异和文化图式的认知不同而导致的交际障碍。
(作者单位:西安培华学院)
[1]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Yu le,G.Pragmatic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128.
答珊(1986-),女,陕西西安人,西安培华学院教师,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