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末端B型脑钠肽原的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2015-03-09王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6期
关键词:B型分级心功能

王丽

N末端B型脑钠肽原的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王丽

目的探讨N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BNP)的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7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实验组, 同期75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B型脑钠肽原和NT-proBNP差异, 同时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B型脑钠肽原和NT-proBNP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B型脑钠肽原和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B型脑钠肽原和NT-proBNP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 B型脑钠肽原和NT-proBNP水平也呈现增加趋势。结论B型脑钠肽原和NT-proBNP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检测具有方法简便、灵敏度和特异性强的特点, 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N末端B型脑钠肽原;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又被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 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 近年来发病呈现增加趋势,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1]。慢性心力衰竭是指因心肌病变、心室压力增加, 导致心脏搏出血液量不能满足静脉回流和机体的组织代谢需要引发的疾病[2]。部分患者因伴有合并疾病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通过定量检测指标判断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及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3-5]。临床常通过超声、X线、核影像技术诊断, 但上述诊断缺乏特征性, 可能出现漏诊情况。B型脑钠肽原和NT-proBNP是心肌细胞合成及分泌的激素, 研究显示, 其对呼吸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7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75例健康成年人进行分组比较, 讨论NT-proBNP的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重要意义, 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7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实验组, 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75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实验组男40例, 女35例, 年龄52~87岁, 平均年龄(72.57±4.72)岁, 按照心功能标准划分, 心力衰竭Ⅰ级9例, 心力衰竭Ⅱ级14例, 心力衰竭Ⅲ级29例, 心力衰竭Ⅳ级23例, 患者临床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气喘等, 同时排除高血压、糖尿病、严重肝肾损害、心绞痛等。对照组男37例, 女38例, 年龄49~86岁, 平均年龄(73.57±3.85)岁。两组调查人员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检测方法为免疫层析法, 应用多功能免疫检测仪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B型脑钠肽原和NT-proBNP水平。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B型脑钠肽原和NT-proBNP差异, 同时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B型脑钠肽原和NT-proBNP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B型脑钠肽原和NT-proBNP水平对比 实验组患者B型脑钠肽原和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B型脑钠肽原和NT-proBNP水平对比 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B型脑钠肽原和NT-pro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 B型脑钠肽原和NT-proBNP水平也呈现增加趋势。见表2。

表1 两组B型脑钠肽原和NT-proBNP水平对比(±s, ng/L)

表1 两组B型脑钠肽原和NT-proBNP水平对比(±s, ng/L)

注:与对照组相比,aP<0.05

组别 例数 B型脑钠肽原 NT-proBNP实验组 75 239.24±52.81a 912.64±109.35a对照组 75 81.05±14.47 92.83±21.69

表2 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B型脑钠肽原和NT-proBNP水平对比(±s, ng/L)

表2 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B型脑钠肽原和NT-proBNP水平对比(±s, ng/L)

注:不同心功能分级间两种指标比较, P<0.05

心功能分级 例数 B型脑钠肽原 NT-proBNP心力衰竭Ⅰ级 9 133.28±15.92 352.37±29.62心力衰竭Ⅱ级 14 225.37±23.46 826.25±45.39心力衰竭Ⅲ级 29 973.24±95.03 2392.59±195.56心力衰竭Ⅳ级 23 1882.31±129.62 4185.23±243.82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包括左侧心力衰竭、右侧心力衰竭、全心力衰竭, 高血压、心肌炎、肺源性心脏病等疾病是导致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6,7]。临床传统诊断方法为: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腹水、下肢水肿、肺部啰音, 超声出现相应病理变化, 左心衰竭, 心肌炎等诊断, 但上述诊断易产生误差[8]。随着医学发展, B型脑钠肽原和NT-proBNP逐渐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B型脑钠肽原存在于人体心室和脑组织中, 当机体出现心室功能不全时, 因心肌扩张, 使血液中B型脑钠肽原含量增加, 其可有效反映心室舒张和收缩功能障碍情况[9]。NT-proBNP由心肌细胞合成, 室壁张力增加, 容量增加均可促进NT-proBNP分泌, 其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体内含量明显增加[10]。

本研究显示, 实验组患者B型脑钠肽原和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B型脑钠肽原和NT-proBNP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 B型脑钠肽原和NT-proBNP水平也呈现增加趋势。

综上所述, B型脑钠肽原和NT-proBNP有助于慢性心力衰竭诊断, 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1] 谭卫. N末端B型脑钠肽检测在老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5):177-178.

[2] 陈珏通, 张建勇, 丁静, 等. N末端B型脑钠肽检测在老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中国医药科学,2012,2(10):130.

[3] 李亚瑞, 白丽红, 陈亚红, 等. N末端B型脑钠肽在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分析.中外医疗,2013(25):11-12.

[4] 刘永梅, 申小梅, 张向君, 等. N末端B型脑钠肽原的检测在舒张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山西医药杂志,2013,42(6):649-650.

[5] 李斌永, 黄林艳, 董静.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浅析.中国实用医药,2012,7(14):125-126.

[6] 蒋翔宁, 吴捷华. N-末端B型利钠肽原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7):793-795.

[7] 苏显都, 孙京花, 唐庆业, 等.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2,33(11):1114-1116.

[8] 孙青雯, 陈焕芹, 王全珍.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和肽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的关系.中国循环杂志,2013,28(7):511-514.

[9] 佟翠艳, 刘剑立, 刘雪虹, 等.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末端脑钠肽前体的变化及脑钠肽治疗观察.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1,13(3):189-191.

[10] 刘勇. N末端B型脑钠肽原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其检验的注意事项.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8):158-15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026

2015-03-20]

466700 淮阳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猜你喜欢

B型分级心功能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验 血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参蛤散对腹主动脉缩窄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临床表现为心悸的预激综合征B型心电图1例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三位一体的浙江分级诊疗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