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外反搏技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2015-03-09熊春霖余木生许通文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34期
关键词:充血性心室步行

熊春霖 余木生 许通文

广东省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内科,广东中山 528425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功能性疾病及心脏结构导致射血功能受损或心室充盈而造成的[1]。近年来,其发病率高达50.0%以上,严重制约着患者生命安全。临床常采用地高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利尿剂等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欠佳,未能满足临床上的需求。近期报道指出,体外反搏技术可有效改善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心肌缺血症状,从而改善左心功能[2]。体外反搏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技术治疗方案,是通过降低主动脉中收缩期血压,升高舒张期血压,协助患者心脏做功,从而增加患者心脑等重要脏器血流灌注的循环手段,最终改善患者心肌缺血。本文研究我院体外反搏技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床旁脑钠肽(BNP)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 年5 月~2014 年8 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8 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病例。整个实验均在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下完成。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心、肝、脑、肾功能不全等系统性疾病。将所有患者简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9 例,男21 例,女18 例;年龄25~84 岁,平均(61.7±4.2)岁;病程2~9 年,平均(5.7±2.4)年;疾病类型:冠心病12 例,心脏瓣膜病14 例,扩张性心肌病13 例;心功能分级:Ⅱ级7 例,Ⅲ级14 例,Ⅳ级18 例。对照组39 例,男19 例,女20 例;年龄24~82 岁,平均(61.9±4.5)岁;病程3~9 年,平均(6.0±2.1)年;疾病类型:冠心病11 例,心脏瓣膜病13 例,扩张性心肌病15 例;心功能分级:Ⅱ级9 例,Ⅲ级13 例,Ⅳ级1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疾病种类、心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地高辛(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0381)、ACEI、利尿剂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体外反搏技术,其中气囊的充气压力为0.3~0.5 kg/cm2,体外反搏装置为P-ECP/T1 型氧饱和度检测式体外反搏装置(重庆普施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 次/d,1 h/次,共反搏10 d。

1.3 评价指标

治疗前、治疗后10 d 均进行心脏彩超检查,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BNP、6 min 步行距离、LVEF值、临床疗效及用药过程中出现的心悸、头痛、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血浆BNP 采用荧光免疫测试法(心衰诊断仪,美国Biosite)进行检测;6 min 步行距离检测后,采用Borg scale 分级评价患者呼吸情况。显效[3]:各项临床症状均得到显著缓解,心室功能提升2 级;有效:各项等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呼吸困难下降1 级,心室功能提升1 级;无效:各项临床症状均未得到缓解,心室功能及呼吸困难均无变化,甚至更加严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BNP 指标变化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NP 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NP 指标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BNP 下降更为明显,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BNP 指标变化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BNP 指标变化的比较(±s)

2.2 两组患者6 min 步行距离、LVEF 值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6 min 步行距离、LVEF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6 min 步行距离、LVEF 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6 min 步行距离、LVEF 值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6 min 步行距离、LVEF 值的比较(±s)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晚期共同具有的一种较为复杂的综合征,病情具有进展性。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临床上常表现为呼吸困难、下肢水肿、急性肺水肿等症状[4]。BNP作为一种由心室肌细胞分泌和合成的肽类激素,其分泌合成受室壁张力及心室前负荷的制约,因此BNP水平可以作为检测心室功能的重要指标。BNP 具有抑制血管平滑肌、成纤维细胞增生、心肌纤维化等作用,同时还可降低室壁的硬度[5-7]。因此,血浆内BNP 水平越高,预后效果越差,心室功能越差。有研究表明,给予患者地高辛、ACEI、利尿剂常规西药治疗,对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疗效[8]。其中地高辛作为一种中效强心苷,对改善急慢性心功能不全、室上性心动过速等疾病具有一定功效[9-11]。ACEI作为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的化合物,可以用来治疗高血压、心衰及肾小球疾病[12]。地高辛、ACEI 联合利尿剂对提高患者6 min 步行距离、LVEF 值具有一定效果。本次实验数据显示,常规西药治疗后患者的6 min 步行距离为(434.6±32.4)m,显著长于治疗前的(391.3±36.5)m,说明常规西药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有学者指出,常规用药不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左室功能,且患者恢复较慢,预后效果较差[13]。

大量研究表明,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体外反搏技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室功能[14]。体外反搏作为一种无损害性的治疗缺血性疾病的技术,通过脉动式震动作用,主要应用电脑将人体的心电波作为和心脏同步的触发信号,之后将气囊安扎在患者的四肢和臀部[15]。升高主动脉中舒张压的机制为:当电脑指示心脏进入舒张期时,给气囊进行充气,向患者四肢和臀部加压,此时血液返流向患者主动脉,最终使得舒张压升高[16]。此外,体外反搏可以快速降低外周阻力,降低心脏负荷,从而加快血流速度,改善心肌功能和心肌缺血等[17]。本次实验数据显示,体外反搏技术治疗后,患者的BNP 水平仅为(437.4±387.8)pg/ml,显著低于常规西药治疗方案的(678.2±436.3)pg/ml。此外,体外反搏技术可以显著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改善内皮组织细胞的功能,加快血液循环,恢复患者的左心室功能[18]。本次实验数据显示,体外反搏技术治疗后,患者的6 min 步行距离、LVEF 值分别达(467.3±36.4)m、(49.3±8.1)%,显著优于常规西药治疗方案的(434.6±32.4)m、(42.4±5.7)%,说明体外反搏技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同时体外反搏技术经过冠脉供血、降低心脏负荷后,可有效改善心功能,缩短患者左室内径,最终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本文结果显示,总有效率高达87.2%,显著高于常规西药治疗方案的76.9%;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相符。

综上所述,体外反搏技术可显著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心室功能恢复较快,值得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1]关秀军,邓斌.五苓散加减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ET、BNP 影响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8):1906-1907.

[2]朱平,冯青俐,孙新帅,等.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钠水平与神经内分泌激素及脑钠肽水平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26):90-92.

[3]唐尔闻,刘浩,朱立光,等.右室感知触发左室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4):3334-3335.

[4]黄小梅.硝普钠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健康教育对策[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7):4474-4475,4479.

[5]Capoccia M,Bowles CT,Pepper JR,et al.Evidence of clinical efficacy of counterpulsation therapy methods[J].Heart Fail Rev,2015,20(3):323-335.

[6]杨伟,赵锋仓,杨永彦,等.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抗利尿激素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3):200-202.

[7]崔玉惠,贾连婷,娄锦连,等.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高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8):1872-1873.

[8]吴炎,蒲红.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Toll 样受体表达的影响[J].上海医学,2012,35(3):228-230.

[9]余意君,刘涛,李春霞,等.体外反搏对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作用及患者左室功能的变化[J].广东医学,2014,35(15):2367-2369.

[10]蔡兴明,张爱霞,谢强,等.增强型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0):1622-1625.

[11]中国体外反搏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起草专家委员会.中国体外反搏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2,10(2):81-92.

[12]刘洪军,向睿.体外反搏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11):1324-1325.

[13]AlHabib KF,Kashour T,Elasfar AA,et al.Long-term mortality rates in acute de novo versus acute-on-chronic heart failure:from the heart function assessment registry trial in Saudi Arabia[J].Angiology,2015,66(9):837-844.

[14]李吉刚.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药物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J].实用医药杂志,2012,29(11):977-978.

[15]谢玉谦,陈亚利,刘晓康,等.体外反搏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6(8):773-774.

[16]王肖群.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的观察和护理[J].全科护理,2011,9(21):1892-1893.

[17]刘荣,廖晓星,李欣,等.增强型体外反搏增加心脏骤停犬颈总动脉血流量[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2,28(6):1124-1127,1131.

[18]金功文,李华平,薛成年,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8):4378-4380.

猜你喜欢

充血性心室步行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魔方小区
起搏器融合波排除的心电图表现
步行回家
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估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87例临床疗效分析
『孙爷爷』谈心室为孩子上网撑起『保护伞』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RDWTNF-α及UA水平变化的临床观察
谈心室温暖青少年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8例——附西药治疗52例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