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良姜中挥发油成分的GC-MS 研究

2015-03-09董丹丹蔡宝昌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34期
关键词:高良姜药理挥发油

董丹丹 蔡宝昌

1.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郑州 450014;2.南京中医药大学 国家教育部中药炮制规范化及标准化工程研究中心,南京 210023;3.南京海昌中药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南京 210061

高良姜,别名膏凉姜(《本草经集注》)、良姜(《局方》)、蛮姜、佛手根(《履砏岩本草》)、小良姜(《中药志》)和海良姜(《药材学》),为姜科植物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 的干燥根茎,主产于云南、广东和海南等地[1]。其味辛,性热,归脾、胃经,具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等功效,主治脘腹冷痛、胃寒呕吐、消化不良和嗳气吞酸等[2]。

高良姜主要含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还含有糖苷、苯丙素、甾醇类[3-8]。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高良姜及其提取物具有抗溃疡、解热镇痛抗炎、抗菌、抗肿瘤、抗氧化、抑制脂肪酸合成酶等药理作用[9-11],其中挥发油是其主要的活性成分,具有解热止呕的功效。高良姜不仅可以作为药品治疗疾病,还可作为保健饮品及化妆品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高良姜的挥发油进行提取,采用GC-MS 方法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高良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鉴别,为研究其药理、药效及药用价值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药品

美国安捷伦公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型号:5975C MSD);高良姜购自南京海昌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经南京中医药大学鉴定为姜科植物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 的干燥根茎。

1.2 挥发油的提取

称取高良姜饮片100 g 粉碎过20 目筛,置于圆底烧瓶中,加蒸馏水800 ml,浸泡4 h,按《中国药典》(2010 年版)水蒸气蒸馏提取6 h,经无水Na2SO4脱水后得到挥发油,挥发油得率为3.4%。

1.3 色谱条件

色谱柱:5%苯甲基聚硅氧烷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 m×250 μm×0.25 μm)(安捷伦型号19091s-433HP-5MS,);程序升温:起始温度30℃,维持2 min,之后以3℃/min 升至150℃,维持20 min;载气:He;流速:1 ml/min。

1.4 质谱条件

接口温度:260℃;电离方式:EI;电子能量:70 eV;离子源温度:230℃;四级杆温度:150℃;溶剂延迟:4 min;进样量:1 μl。

2 结果

采用GC-MS 法,测得其总离子流(图1),使用Nist 11.0 标准谱图库进行检索分析,共得到115 个特征色谱峰,其中鉴定了匹配率为90%以上的成分共36 种(表1)。

图1 高良姜挥发油总离子流图

表1 高良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3 讨论

目前对1,8-桉油精作为高良姜挥发油的质量控制指标性成分的报道较多,高则睿等[12]报道,1,8-桉油精为高良姜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含量为38.54%。王辉等[13]报道,高良姜挥发油相对含量最高的为1,8-桉油精,含量为30%~50%。两者与本研究结果较为一致。

从高良姜挥发油中分离出来的成分共有115 个,匹配度在90%以上的成分共有36 个,含量最高的为1,8-桉油精(45.71%),其后依次为β-蒎烯(4.42%),莰烯(3.54%),樟脑(3.51%),(-)-4-萜品醇(3.10%),对异丙基甲苯(1.13%),苄基丙酮(1.07%)。

由表2 可以看出,高良姜挥发油成分多为小分子化合物,以不饱和烯烃以及醛类等不饱和含氧化合物为主,其中含量最高的是1,8-桉油精。报道显示,1,8-桉油精可以减轻慢性气道炎症,降低气道上皮的损伤,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而且对急性肺部炎症有很好的疗效[14-15];其还可用于药草型香精,配制精油、牙膏、牙粉、口腔清凉剂、药皂等中的香精,与樟脑组成的复方临床上用于治疗头痛。本研究为高良姜挥发油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1]李军.高良姜小档案[J].饮食科学,2009,(9):22.

[2]Hideji I,Hirosi M,Ikuko M,et al.Diarylheptanoids from the rhizome of 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J].Chem Pharm Bull,1985,33(11):4889-4893.

[3]祝永仙,李尚秀,赵升逵,等.高良姜的化学成分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2(4):239-241.

[4]杜丽霞,姜子涛,李荣.天然调味香料高良姜挥发油的研究进展[J].中国调味品,2012,37(3):22-25.

[5]赵玲,杨博,梁敬钰.高良姜根茎的化学成分及抗口腔菌活性测定[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12,31(31):6-9.

[6]周改莲,辛宁,黄陆良.高良姜的化学成分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6):1376-1378.

[7]朱家校,何伟,马建春.高良姜的研究进展[J].食品与药品,2009,11(9):68-70.

[8]胡佳慧,闫明.高良姜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0):2544-2546.

[9]黄慧珍,杨丹.高良姜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09,36(1):77-80.

[10]吕玮,蒋伶活.高良姜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J].中国药业,2006,15(3):15-21.

[11]李洪福,李永辉,王勇.高良姜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7):236-244.

[12]高则睿,阴耕云,芦燕玲,等.高良姜的挥发性成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247-12249.

[13]王辉,翟红莉,梅文莉,等.12 批海南高良姜挥发油GCMS 分析[J].热带生物学报,2014,5(2):182-187.

[14]Juergens UR,Dethlefsen U,Steinkamp G,et al.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of 1,8-Cineole(eucalyptol)in bronchial asthma: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ed trial[J].Respir Med,2003,97(3):250-256.

[15]Santos FA,Silva RM,Campos AR,et al.1,8-Cineole(eucalyptol),a monoterpene oxide attenuates the colonic damage in rats on acute TNBS-colitis[J].Food Chem Toxicol,2004,42(4):579-584.

猜你喜欢

高良姜药理挥发油
黄芩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探讨
黄芩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探讨
大型学术著作《药理研究方法学》出版发行
金莲花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GC-MS法分析七十味珍珠丸中挥发油、脂溶性成分
治脾胃虚寒
牛扁挥发油的提取
石菖蒲挥发油SFE-CO2萃取工艺的优化
治胃寒痛
应用rbcL条形码鉴别高良姜及其伪品大高良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