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分流术和断流术疗效比较
2015-03-09闫伟涛
闫伟涛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分流术和断流术疗效比较
闫伟涛
目的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分流术和断流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10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分流术治疗, 观察组患者给予断流术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自由门静脉压力(FPP)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均显著降低, 且观察组治疗后FPP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曲张消失率、腹水消失率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好转率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一例肝性脑病,对照组患者发生5例肝性脑病, 发生率为9.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采取断流术, 能够有效止血, 降低肝性脑病发生率, 可作为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首选术式。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分流术;断流术
门静脉高压发病率为0.6%~2.1%, 栓塞发生程度、位置以及持续时间等会对肝脏血液供应产生影响, 提高门静脉压力, 降低肝脏供血, 损害肝功能, 并提高消化道出血率[1]。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作者对本院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分流术和断流术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 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6月~2012年8月收治的10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本文所选患者均满足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 其中男65例, 女41例, 年龄41~74岁, 平均年龄(58.4±4.8)岁;肝功能Child分级:40例A级,35例B级,31例C级;经X线、钡餐或者纤维内镜检查, 均不同程度存在脾功能亢进、脾大等;食管静脉曲张程度:85例重度症状,21例中轻度。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 术前首先给予全身麻醉, 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52例患者给予分流术治疗, 治疗过程中, 经胃网膜右静脉插管运用玻璃水柱法检测自由门静脉压, 其中35例行脾肾分流术治疗,17例行脾腔分流术治疗;观察组54例患者实施断流术治疗,35例运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19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食管横断吻合术治疗, 治疗过程中, 要保证高位食管支和冠状静脉主干完全离断, 主要在食管下方约8 cm位置进行游离。
1.3 观察指标 以水柱法对患者治疗前后FPP进行测定,判断两组治疗后肝功能Child分级情况, 以此反映两组患者治疗效果[2], 患者治疗后肝功能由C级变为B级或由B级变为A级为好转;治疗后肝功能仍为原来的等级为无变化;治疗后肝功能由A级降为B级或C级, 或由B级降为C级为减退。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肝功能、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以及腹水等症状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 对所有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 两组患者无一例死亡。两组治疗前FPP分别为:对照组(31±7)cm H2O (1 cm H2O =0.098 kPa), 观察组(30±8)cm H2O;治疗后分别为对照组(26±5)cmH2O, 观察组(21±4)cm H2O;两组治疗前FP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均显著降低, 且观察组治疗后FPP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曲张消失率为50.0%,腹水消失率为35.2%, 肝功能好转率为55.6%;对照组患者的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曲张消失率为65.4%, 腹水消失率为65.4%, 肝功能好转率为51.9%;两组患者的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曲张消失率、腹水消失率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好转率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一例肝性脑病, 对照组患者发生5例肝性脑病, 发生率为9.6%。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对比(n, %)
3 讨论
门静脉高压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指的是由于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导致出现的临床表现, 为一个临床病症,受到各种原因导致门静脉血循环障碍的临床表现。门静脉循环系统侧支大范围开放后会引发脾大、脾功能亢进、腹水以及静脉曲张等临床症状。一定程度上, 该疾病会导致患者食管胃底出现静脉剧烈曲张, 导致发生出血症状, 如情况比较严重, 会导致患者死亡。由食管静脉曲张导致的出血是导致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要以预防为主。切断贲门周边联合脾切除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有效方法, 其能够有效控制门静脉血流形成。外科手术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 要加强预防、控制,进而有效避免发生大出血, 减少或者控制腹水, 解除脾功能亢进;采取手术方式时, 要根据患者的手术情况、个人习惯确定。如单纯运用分流术进行治疗, 那么会明显降低患者的门静脉血流量和肝血流量, 提高肝性脑病发生率, 肝性脑病发生率达到30%。给予断流术治疗, 具备较好的止血效果,且不会导致发生发亮肝性脑病, 但会增加胃壁静脉曲张情况,导致产生新侧支, 最终导致再次出血;治疗门静脉高压患者采取分段流联合术治疗, 不仅能够降低门静脉压力, 减少血流量, 控制出血, 而且还能够降低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 保证血流灌注到达肝部。临床对断流术与分流术的联合应用具有较高肯定[3]。
以往临床治疗采取断流术治疗, 主要用来阻断经门奇静脉间侧支循环, 有效预防、控制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的破裂;分流术能够使门静脉系统内血液分流入体静脉内, 进而能够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 并改善胃黏膜血液循环, 恢复胃黏膜具备的屏障能力, 缓解胃黏膜的充血水肿情况[4]。
综上所述, 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采取断流术,能够有效止血, 降低肝性脑病发生率, 可作为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首选术式。
[1]李松蔚.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研究进展.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1(9):844.
[2]袁宏森.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分流术和断流术疗效比较.临床医学,2014,34(3):24-25.
[3]陈炜.门体分流术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中的地位.腹部外科,2014,14(2):85-88.
[4]孙隆慈, 徐庆.不同术式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影响.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3,1(11):473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5.042
2015-04-03]
462500 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医院外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