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论坛》2015年总目录
2015-03-09
《江淮论坛》2015年总目录
孔子的本相——《论语·述而》篇前五章集译黎红雷(1)
张申府和张岱年的价值哲学及其差异——从“中和”转为“兼和”的时代精神[韩]金周昌(1)
论孔子“为仁由己”思想的道德价值宣云凤江学(1)
消解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马克思货币批判研究雪婷(1)
论哈贝马斯科技思想对马尔库塞科技意识形态的理论拓展杨丽艳鲁力(1)
制度自信与中国比较政治学体系的构建高奇琦(2)
试析执政生态环境变迁对党的执政文化建设的影响程增俊卢少求(2)
干部选拔任用如何突破部门化的“瓶颈”——关于打破干部部门化的调查与思考杨根乔(2)
中国传统学术中的治理学和治理哲学周可真(2)
老子、韩非子的“自然”观念及其政治蕴含宋洪兵(2)
从胡适的戴学研究看他的反传统谢艳霜(2)
“道”在日常生活中——从艺术说起严荷菱(2)
从冯友兰论孔子看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论问题高秀昌(3)
论陈望衡环境美学体系的内在逻辑伍永忠(3)
从儒家到儒教——以朱子礼学重建为中心周叶君李方泽(3)
中国哲学的特质是实用理性还是实践理性?彭鸿雁(3)
“仁者寿”——儒家“道德养生”思想探析王晓宏(3)
陈独秀民主思想的嬗变及其当代启示郑丽平(4)
研究邓小平理论务实可持续发展——兼论综合规划宏观协调的基本要领赵营波(4)
中国警务外交与海外利益保护李志永(4)
开放尚和精神与唐朝乐舞繁荣陈望衡(4)
戴震与儒学哲理化进程的终结陶清(4)
梁启超视界中的谭嗣同魏义霞(4)
言意之辨在王弼经典诠释中的运用及其方法论意义暴庆刚杨小华(4)
马克思误解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吗?——对弗雷泽命题的批判与“黑格尔-马克思”思想关系难题的求解代利刚陈永杰(4)
治理中国要“以道莅天下”李景源(5)
国际规范建构中的二律背反现象及其解决路径探析张全义(5)
论方东美对原始儒家和原始道家的阐释柴文华李绍坤(5)
历史唯物主义的道德维度何以被遮蔽及其当代观照余京华(5)
市场逻辑与新闻生产——论中国传媒的“异化”现象及其扬弃芮必峰房金环(5)
“道德恐惧”辨周维功(5)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的整体性李康平李杨(6)
论马克思学说的绿色生态思想胡梅叶(6)
集成视阈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治理探析李红革唐佳海(6)
《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章疏解韩星(6)
朱陆异同论的历史形态考察徐公喜(6)
朱子晚年工夫思想的发展与完善——以“已发未发”为中心陈林(6)
心性论视域下朱熹“致知”理境探析郭文李凯(6)
论程端蒙对朱子学的体认与阐扬周茶仙(6)
纪念朱陆鹅湖之会84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吴勇(6)
经济管理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战略思路研究肖金成黄征学(1)
平原农区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建设的理论思考谢培秀(1)
我国城乡资本流动研究:1981—2012——基于城乡资本边际生产率的分析周月书王悦雯(1)
收益抑或损伤:我国农民工的区域回流与职业福利万国威(1)
中国新型城镇化应“新”在哪里?方建国陈廉洁(1)
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四大风险周勇邓子纲(1)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再思考:困境及对策卢江蔡棕宇葛扬(1)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部城市群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王哲沙国杨桔(1)
基于排斥理论的边疆地区金融包容发展创新研究——以新疆地区为例雷汉云(1)
基于危机理论的企业成本预警管理系统构建——以煤炭企业为例张国兴(1)
大城市周边准生态敏感区的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路径研究——以杭州建德市为例陈建军周维正(2)
金融结构、劳动力市场特征与就业——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唐时达巴曙松刘睿侯敬雯(2)
社会资本是资本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域中的社会资本界定郑红(2)
道德、决策与信息结构:一个三阶段关系模型董红星(2)
环境规制、政府投入和技术创新——基于演化博弈的分析视角孙伟江三良韩裕光(2)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创新效率测度与评价研究阮素梅甄欣(2)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企业培训讲师行业研究张朋松袁伦渠(2)
股权性质、企业社会责任与审计收费——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朱敏刘拯施先旺(2)
推进农民集中居住与城乡一体化健康发展叶继红(3)
长江中游城市群建成世界级智慧城市群的进程与路径研究梁本凡(3)
论经济学与医学的共性和差异——中、西医的思维和命运比较及其启示朱富强(3)
出口贸易与制度变革——一个理论分析史晋川马俊英罗德明(3)
网购体验质量对消费者行为意愿的影响机制——概念模型的构建和假设提出吴泗宗朱家川(3)
地区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王可侠吴美琴(3)
中国海陆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研究动态陈秋玲于丽丽(3)
中美小麦期货价格波动的长记忆性研究钱瑞梅鲍婷(3)
信任、公司成长性与现金持有水平——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分析毛腊梅王娟杨艳文(3)
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研究:以安徽省为例何刚吕金梅衡连伟张宏(3)
稳步推进问题导向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对晋江三个村庄的调查危薇杜志雄(4)
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支农问题研究郭军孔祥智(4)
我国创意产业促进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理及效应分析杜传忠郭美晨(4)
人民币国际化趋势与路径选择研究及对策潘莉翟元鑫(4)
节能低碳视角下的我国工业行业效率张臻刘金兰陈立芸于伟杰(4)
社区基金会的美国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崔开云(4)
中原经济区空间就业格局演变研究伯娜殷李松贾敬全(4)
南方石漠化变化影响因素分析:县域石漠化治理视角——基于第二次石漠化监测并以贵州省为例蔡志坚蒋瞻陈岩张黎明(4)
转型社会中我国公共组织伦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姚吉祥(4)
转型时期社会性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张乃仁(4)
中国农业发展的问题、趋势与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姜长云(5)
安徽农村金融综合改革研究张亨明(5)
国家环境与中国高铁产业竞争优势骆革新杨继国(5)
长江经济带城市经济效率比较研究——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视角徐晓红汪侠(5)
综合成本上涨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文献综述杨青龙刘启超(5)
外汇储备、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SSM分析王三兴陈帅吕效能(5)
从战略的视角思考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陈芙徐洁(5)
新常态视域下的生态旅游:问题与对策周娟范星宏(5)
中国城市大气污染加重的关键原因分析李佐军盛三化(6)
城市治理现代化:理念、价值与路径构想计永超焦德武(6)
中国城市治理评估模型的建构与应用李宪奇(6)
综合评价法在城市治理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应用顾辉(6)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创新驱动与转型调整黄剑黄卫平(6)
家庭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自欧债危机国家的证据何丽芬许丽娜(6)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任雪萍潘星星万伦来(6)
论大学智库的功能定位及其体制性供给路径——基于广东省内5所一本重点大学25个校级以上人文社科基地实证调查的分析张玉李小龙(6)
投入服务化对工业行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方鸣(6)
基于集合分析框架的金融制度边界与中小企业融资难研究解传喜邢乐成(6)
区域经济复杂适应能力差异的测度与实证研究——基于全国主要城市及苏锡常的数据谢忠秋(6)
法律社会
在秩序与自由之间:刑法父爱主义之提倡姜涛(1)
优化行政程序的相对人维度方世荣谭冰霖(1)
“大一统”思想下的民族自治政策邵方唐犀(1)
韦伯思想与当代中国经济伦理的建构汪潇杨东涛方辉振(1)
“雾霾”引发的深层法律思考及防治对策宫长瑞(1)
论实施性地方法规创制空间及其保障金黎钢张丹丹(2)
对现存"小产权房"分类处置的构想刘行健黄茂钦(2)
论行政行为检察监督及其制度优势唐璨(2)
从尊长主婚到婚姻自主——基于中国礼、法和惯习的考察王跃生(2)
医患关系的演变对当今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启示何成森(2)
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历史演进脉络及其规律探析李净戴钢书(2)
老年人社会参与困境及政府责任研究马倩张术松(2)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困境与政策分析王玉峰(2)
国家变迁的财税法观察——以税收观念演进为线索刘剑文陈立诚(3)
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之我见:兼评《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曹明德程玉(3)
我国非全日制用工制度完善研究李坤刚乔安丽(3)
论法院对权利公平原则的实施金玉(3)
担保物权实现程序问题研究邱国侠张红生(3)
农业人口转移与社区服务支持吴业苗(3)
论传统孝道中的养老思想及其对当前中国农村养老的启示潘剑锋刘峰(3)
论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管辖权的冲突与协调廖诗评李若楠(4)
广告管制中的问题和对策——兼评我国《广告法》首次修改邵国松(4)
借名买房行为法律问题初探翟业虎程婉秋(4)
本土语境中帮助犯处罚根据新论——共同引起说之提倡江澍(4)
行政立法的合理性审查:中国语境下的路径选择殷明(4)
社区治理中的集体消费——以特大城市的三个基层社区为例李强葛天任肖林(4)
我国城市规划中的人本主义思想研究王晓晓施瑞婷(4)
加快建设和发展社会法学科肖金明相焕伟(5)
社会法的诉讼机制:特性及其限制余少祥(5)
社会法的本质:“扶权论”的理论视角汤黎虹(5)
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中“私”的范围付大学林芳竹(5)
私人推动下的环境法治——美国经验视角下的环境行政合理性与司法审查沈灏(5)
新时期农村家庭养老的可持续性思考韦加庆(5)
我国困境儿童托底性保障制度的建构李莹韩克庆(5)
论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基于城镇散居少数民族需求的视角向运华(5)
失独家庭扶助制度的问题与出路研究——基于全国22省《失独家庭扶助制度实施方案》的分析谢勇才王茂福(5)
婚姻家庭法定位及其伦理内涵薛宁兰(6)
论乡镇政府与农民关系的优化——从改善制度环境的角度切入杨海坤樊响(6)
论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法律保障机制——基于余额宝发展为视角丁国峰(6)
以法治方式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绩效评价吴楠(6)
城市房屋征收行政诉讼中对征收补偿争议的司法审查彭超(6)
文化传媒
社会化媒体:媒介融合的深层影响力量彭兰(1)
中国与世界的精彩对话:传播与社会转型张国良吴佳玲(1)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政府干预及其悖论——基于三元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张勇刘军(1)
文化创意企业价值评估MCS、AHP应用探讨——以影视类企业为例姜惠宸(1)
论区域文化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李月云杨文艺张彪(1)
论国家话语体系的建构陈汝东(2)
民国上海广告的现代性特征探讨孙梦诗(2)
高校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及对策研究史铁杰余妍霞(2)
新媒体视域下网络舆情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关系及治理路径——基于博弈论的视角马荔(3)
论文化空间视界下的黄梅戏传承与保护邵敏(3)
都市文学镜像中的都市异化与主体重建——以朱天文、朱天心作品中的台北书写为例陆沁诗(3)
美国爵士乐美学的意识形态性陈昌文盛霞(3)
经济学视角下民间艺术一般产业化发展研究——以安徽美术为例汪海燕(3)
数据新闻生产的难点与创新研究申玲玲(4)
当前社会舆情的结构性特点与分析性发现——基于2014年中国社会网络舆情的大数据分析喻国明(5)
微信中舆情表达和传播特征:一个新舆论场的产生和作用王来华(5)
国家文化软实力影响指数测评模型的构念刘江(5)
民族艺术旅游价值评价体系及其应用研究——基于贵州苗族舞蹈的调查吴子钟柏贵喜(5)
新闻本体观念再检视丁和根(6)
传统报业盈利路径及其当下融媒境遇王天根(6)
政务微博与政府形象建构王慧常松(6)
论媒体融合时代新型主流媒体的内涵、价值与构建杨晓强(6)
文学教育
《儒林外史》可作认知中华传统文化的形象教材李汉秋(1)
文本逻辑的阐释力度——读商伟教授新著《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儒林外史〉研究》廖可斌(1)
文学史书写与《儒林外史》的经典化秦军荣(1)
论《儒林外史》中的经济关系叶楚炎(1)
身体书写:小说的诗学与伦理——以郁达夫《沉沦》为个案张晓东(1)
基于观念小说视阈下的北田薄冰《白发染》考察胡蕾(1)
论江湖诗派的诗论与严羽《沧浪诗话》之异同朱志荣(2)
论明清三曹诗评的特点及其成因王莉(2)
论王禹偁仕隐观的演变及其吏隐诗林晓娜(2)
对话·狂欢·多元意识:莫言小说的复调叙事艺术彭正生方维保(2)
国内商务语用学研究特点与学科建构徐珺肖海燕(2)
新常态下修辞学的学术生态和发展前瞻林旻晖罗渊(2)
社会学视角下的大学礼仪教育新探高媛媛郭淑新(2)
论宋型文化视阈下的宋代文体学谷曙光(3)
安徽灵璧马家皮影戏考述王夔黄锐烁(3)
论汉语俗语资源的多重价值与活态保护马启俊(3)
基于“比德”视阈下的古代松柏君子人格象征考论王颖(3)
从朱光潜画论看他艺术观的中国本位孙延利(3)
现代社会“摩西”的困惑——《万有引力之虹》中恩赞的“出埃及记”瞿宁霞(3)
面貌伦理与情景化道德教育刘孝友吴先伍(3)
阐释的限度:从话语权的角度重新认识文学史发展规律曹顺庆范利伟(4)
近代戏曲史的跨度及其分期问题郑传寅(4)
略论吕本中的诗歌创作韩酉山(4)
十年磨剑,终成名器——读朱万曙先生《徽商与明清文学》唐明生(4)
情将万物羁,情把三涂系——论蒋士铨剧作的情感世界张小琴(4)
家庭结构对青少年学业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2)上海数据的分析曹谦(4)
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基于五所高校的问卷调查王弘查桂义张宁(4)
试论孔尚任的桃源情结赵山林(5)
论创作中移情的三种状态:投射、自居和感通缪丽芳(5)
风格与疾病——浅析文学风格与作者隐秘人格的关系武超骆冬青(5)
汉英友谊认知隐喻启悟诠索孙毅周婧(5)
“向”的“时-空”词义系统跨语言共性的认知阐释张彧彧(5)
大数据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对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探讨夏娟郭书法(5)
《五伦镜传奇》作者考王汉民(6)
清传奇《再生缘》作者吴巽艹考于小亮(6)
档案史料所见清中叶文人曲家稽考三题黄胜江(6)
先秦乐教美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王维圣(6)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刘新跃(6)
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思路与举措——基于大学文化的视角计国菊徐枞巍伍李春(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