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感叹句的语气搭配模式及句间语义关系
2015-03-08周毕吉
周毕吉
(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现代汉语感叹句的语气搭配模式及句间语义关系
周毕吉
(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现代汉语感叹句与另一个小句搭配有七种搭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这七种搭配模式,最常见的是形成因果关系,其次是形成突转关系。从语义关系多样性的角度来看,以“陈述+感叹”模式组配的复句或句群,句间语义关系最为丰富;而以“感叹+祈使”或“祈使+感叹”模式组配的复句或句群,句间语义关系最为单一,都是因果关系。
感叹句 搭配模式 句间语义关系
一、引言
以往的语法研究,大多只关注单句的语气类型,对于复句或句群中小句和小句之间语气类型的搭配问题,鲜有人关注。其实邢福义先生很早就注意到了复句或句群中小句的语气搭配问题,他认为复句中充当分句的小句和句群里包含的句子都各有自己的语气[1]。句子按照语气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类,那么一个由两个小句构成的复句或句群,理论上可以形成16种搭配模式,即:
陈述句+陈述句 陈述句+感叹句 陈述句+疑问句 陈述句+祈使句
感叹句+感叹句 感叹句+陈述句 感叹句+疑问句 感叹句+祈使句
疑问句+疑问句 疑问句+陈述句 疑问句+感叹句 疑问句+祈使句
祈使句+祈使句 祈使句+陈述句 祈使句+感叹句 祈使句+疑问句
如果一个复句或句群由三个小句组成,那么会形成64种语气搭配模式。如果是由四个小句组成,那么会形成256种搭配模式。依此类推,可以想见,最基本的搭配模式,即两种语气类型互配的模式肯定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而语气类型越多的话,在语言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实例的概率就越低。正因为如此,我们研究的着重点是最基本的语气搭配,即两种语气的搭配。另外,因为本文的论题是感叹句研究,所以只有由感叹句参与构成的句子才是我们的研究对象。
二、感叹句的语气搭配模式
(一)感叹句与其他句子的语气搭配
这里只介绍感叹句与另外一种语气类型的句子相搭配的模式。在上述16种搭配模式中,与感叹句有关的搭配模式有7种,即:
感叹句+陈述句 感叹句+疑问句 感叹句+祈使句 感叹句+感叹句
陈述句+感叹句 疑问句+感叹句 祈使句+感叹句
这7种搭配模式从我们收集的语料来看,都存在。
第一,感叹句+陈述句。
(1)“她可真会说话,怪不得老七跟吃了迷魂药儿似的。”(郭宝昌《大宅门》[2])
第二,感叹句+疑问句。
(2)颖宇不禁抬头道:“嗬,真乐嗬!这是哪位呀?”(郭)
第三,感叹句+祈使句。
(3)“真棒,教我吧。”占明说着上前拿过根耍着。(郭)
第四,感叹句+感叹句。
(4)景琦:“嗬——行啊!毁东西你可真有两下子啊!”(郭)
第五,陈述句+感叹句。
(5)贵武:“你小子没死大狱里,命他妈真大!”(郭)
第六,疑问句+感叹句。
(6)杨九红环视着屋内:“你就住这么个破地方?真难找!”(郭)
第七,祈使句+感叹句。
(7)“别开玩笑了,关旅长才真是财大气粗呢!”(郭)
从搭配结果看,感叹句与其他句子搭配后,形成的句法单位要么是复句,要么是句群。这些复句或句群可以是一重关系,也可以是多重关系。例如:
(8)槐花:“当着那么多客人,闹这事儿,多丢人!”(郭)
例句的语气搭配模式是“陈述句+陈述句+感叹句”,前两个句子的句间关系是并列,感叹小句和前两个句子之间是因果关系。这是一个二重关系的复句。
从感叹句所处的位置来看,有这样几种情况:
第一,感叹句居于一个复句或句群的开头。例如:
(9)何芸:“真是缘分,昨儿洛甫回来,一个劲儿地夸您的小姐人品好,性情好。这件婚事,我就可以做主!”(郭)
(10)白文氏:“真不懂事!那赌场都是设好了局叫你上他的套儿!可十几万也不至于打折一条腿呀!”(郭)
在例(9)中,感叹句居于一个复句的开头,并且和多个分句构成了一个多重关系复句;在例(10)中,感叹句居于一个句群的开头,并且和多个单句构成多重关系句群。
第二,感叹句居于一个复句或句群的结尾。例如:
(11)“荒唐!那不是把大格格、二格格的事儿全抖落出来了,那才真是要了她老人家的命呢!”(郭)
(12)杨九红环视着屋内:“你就住这么个破地方?真难找!”(郭)
在例(11)中,感叹句居于句尾,并且和前一个分句构成一重关系复句;在例(12)中,感叹句居于句尾,并且和前一个单句构成一重关系句群。
第三,感叹句,居于一个复句或句群的中间。例如:
(13)景琦惊讶地:“啊?怎么一个女孩子也掺和这事儿,多悬呐,听说抓了不少的学生?”(郭)
(14)他得意地说:“好物事多着哩,许许多多绸子花布,织的真漂亮,红红绿绿,像天上的彩霞一样。”(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感叹句居中时,一般都形成多重关系的复句或句群。感叹句前后的句子数量是没有限制的,句子的语气类型也是多变的。如例(13)感叹句的前后各有一个小句,而且这些小句都是疑问语气。例(14)居中的感叹句前边是一个感叹小句,后边是两个陈述小句。
(二)感叹句语气搭配模式的特点
第一,从搭配方式来看,一般不用关系标记,属于意合。
据我们观察,感叹句与别的句子搭配成复句时,在多数情况下都是采用的意合法。例如:
(15)杨九红变了声音:“爷爷,我可真想你呀!三年零一个月了!”(郭)
例(15)是“感叹句+感叹句”的语气搭配模式,句子间具有因果关系,即“因为有三年零一个月了,所以我可真想你呀”,但是这种关系并没有使用关系标记来标明。
第二,感叹句在与别的句子搭配构成复句或句群时,常见的位置是开头或结尾,居于中间的情况较少。例如:
(16)雅萍:“这是太气人了,我叫他去!”(郭)
(17)瑞娴大叫:“不好不好,正张嘴吃东西呢!真讨厌!”(郭)
我们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查,调查的对象是郭宝昌的《大宅门》中含有感叹标记“多”“多么”“多少”“真”构成的所有感叹句,以及它们的分布情况。结果如下:
表一
由该表可见,感叹句在与别的句子搭配时,比较倾向于居于一个句组的开头或者结尾。这也比较好理解,因为一般来说,不管是句组的开头位置还是结尾位置,都是最受关注的位置,用在此位置的句子能够得到额外的强调。其次,感叹句是抒发强烈感情的句子,人在受到外界刺激时,只有越及时地反映这种刺激,感情的强度才越高,从这个角度看,感叹句居于句首是常位。但是当感叹句居于句组的末尾时,整个句组往往呈现出有理有据的特点,因此传达的感情也更能引起别人的共鸣。
句组的开头位置,感情强度比较高,还体现在有的复句或句群的开头位置经常采用独词的形式甚至是一个叹词。例如:
(18)景琦:“你少跟我这儿装这份儿假贤惠,不领情!”
黄春生气了:“活该!爱管你这闲事呢,把她一个人儿扔到济南受委屈,关我屁事!”(郭)
例(18)是副词“活该”独立成句,表示说话人黄春的气愤。
当感叹句居于句组末尾时,通常前面有叙述铺垫的文字,说话者的情感在这个铺垫的过程中逐渐升华,到最后顺势而出,给人的感觉往往更加真实可靠,所以这样一种抒情方式也非常常见。例如:
(19)白文氏:“哪儿比得上你们老五,法国留学,多出息!”(郭)
例(19)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是用于叙述说明的文字,也是引起后边赞叹的原因。有了这两句话的铺垫后,后边的“多出息”的发出就是水到渠成的,不会显得突兀。
由上边的分析可知,不管感叹句是用于一个句组的开头还是结尾,都是很常见的。用于开头时,情感表现较为突兀、激越;用于结尾时则显得自然真实,能引人共鸣。至于感叹句在复句或句群中间出现的例子,相对较少。我们认为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感叹句在一个复句或句群的中间时,位置不显著,表情功能被削弱。
三、感叹句语气搭配模式下的句间关系
小句语气搭配模式下的句间关系,观察的主要视角是看属于不同语气类型的小句在联结后,可以形成哪些语义关系,有什么特点,以及句子间的层次关系。例如:
(20)①二奶奶真是好心肠, |②听说这位三爷没少给你添麻烦, ||③你还替他求情?
因果 转折
例(20)中①②③三个句子的语气搭配模式是“感叹句+陈述句+疑问句”,其中①②间是因果关系,②③间是转折关系。全句的第一层在①②间,第二层在②③间。
感叹句与一个小句搭配后,形成的是一个一重关系的复句或句群。我们知道,句群的关系类别,跟复句的关系类别是大致相同的。就基本关系而言,也可以分为因果类、并列类和转折类。所以我们在考察由感叹句构成的一重关系复句或句群的时候,不区分复句或句群,而是放在一起来看复句或句群间存在什么样的语义关系。
如前所述,感叹句与另一个小句联结后,可以形成七种搭配模式。在我们讨论这七种搭配模式的句间语义关系之前,有必要对我们这里讨论的感叹句做一个说明。我们知道,感叹句是一个原型范畴,最典型的感叹句在语义结构上有致感因子、感叹中心和标量成分[3][4],在语表上有语气词、程度副词、感叹号等标记成分[5],但大量的感叹句是没有这些形式上的标记的。我们在下边的讨论中,主要以有标记的感叹句为讨论对象,而对于在特殊语境中才具有强烈感情的句子不当作感叹句看。
另外,叹词、叹语构成的独词感叹句以传达感情为主,没有语义内容,所以它们和别的句子搭配时句子间没有逻辑语义关系。我们对其不讨论。
下边我们就来看看感叹句与其他语气类型的句子所形成的七种搭配模式以及句间的语义关系。我们在讨论句间关系时主要参考的是邢福义先生建立的复句和句群三分系统[6]。
第一,感叹句+陈述句。
根据我们的考察,以“感叹句+陈述句”模式构成的复句或句群,句间主要是因果关系和转折关系。
因果关系,如:
(21)董大兴一下子呆住了:“二奶奶,真高明,我服了!”(郭)
前边一个感叹句“二奶奶,真高明”是因,“我服了”是果。
转折关系,如:
(22)小爷叔,你真够朋友;不过人家姓杨的不像你。(高阳《红顶商人胡雪岩》)
这里的“感叹句+陈述句”形成的转折关系属于突转式,转折标记是“不过”。
第二,感叹句+疑问句。
以“感叹句+疑问句”模式构成的复句或句群,句间主要构成因果和转折关系。
因果关系,如:
(23)景琦:“我也这儿发愁呢!这么年轻就守寡,怎么说呀?!”(郭)
前句感叹句“这么年轻就守寡”为因,后句疑问句“怎么说呀”为果。
转折关系,如:
(24)试题那么容易,怎么还有那么多学生不会回答?[转引自袁明军(2006)[7]]
第三,感叹句+祈使句。
感叹句在前,祈使句在后的复句或句群很少。它们一般也只形成因果关系,并且一般总是感叹句表示“因”,而祈使句表示“果”。例如:
(25)景琦坐下:“没辙了!咱们把济南泷胶庄抵押了吧!”(郭)
两句间的因果联系体现为:因为没办法了,所以请求把济南泷胶庄抵押了以渡过危机。
第四,感叹句+感叹句。
以“感叹句+感叹句”模式构成的复句或句群,句间主要可以形成因果、并列、递进关系。
因果关系,如:
(26)“跟你说话真费劲,整个儿一个书呆子!”白萌堂怨气道。(郭)
“感叹句+感叹句”的语气搭配模式,可以是前边一个感叹句表示原因,后边一个感叹句表示结果,如上例;也可以倒过来。例如:
(27)可笑,居然落了个革命的导师的称号!(老舍《骆驼祥子》)
句中“可笑”是果,原因是“居然落了个革命的导师的称号”。
并列关系,如:
(28)德先生掏出手绢擦了擦鼻子,又擦了擦手:“太臭了。太不像话!”愤愤出屋。(郭)
递进关系,如:
(29)这个小区的蚊子好多啊!而且个儿还真大!
第五,陈述句+感叹句。
以“陈述句+感叹句”模式构成的复句或句群,句间关系最为多样,主要有因果、假设、条件、目的、转折、并列、递进等关系。
因果关系,如:
(30)白文氏叹了口气:“唉!平时作孽,出了事儿也没人心疼!”(郭)
假设关系,如:
(31)“这要是抖落出去,事儿可就大了!”(郭)
条件关系,如:
(32)白萌堂一把抱起景琦站起身,向上房院走去,边走边说:“什么时候掰得过我,你就是小伙子喽……”(郭)
目的关系,如:
(33)“这口气我憋了半年多了,就等这一天呢!怎么着?我假装不知道?!没那么便宜!”(郭)
转折关系,如:
(34)“有出息!年纪不大,一肚子学问!”(郭)
并列关系,如:
(35)颖宇:“姓韩叫韩荣发。这小子,反正不是好人,整个儿一个混头巴脑,无赖加地痞的下三滥!”(郭)
递进关系,如:
(36)“可万一叫二婶儿知道了你没走,那麻烦可就大了……”景怡说道,“不光你一人儿倒霉,大伙儿都得跟着吃挂落儿!”(郭)
第六,疑问句+感叹句。
以“疑问句+感叹句”模式构成的复句或句群,句间主要是因果和并列关系。
因果关系,如:
(37)景琦愣了一会儿,忽然“嗬嗬”地笑了:“打了日本兵?你们这帮小子胆儿够大的!”(郭)
并列关系,如:
(38)景琦:“你们那窝头?整个儿一砖头!他们家蒸的窝头那叫暄腾。将!”(郭)
此句是用设问形式构成的对照式并列关系句群,相当于“你们那不是窝头,而是砖头”。
第七,祈使句+感叹句。
以“祈使句+感叹句”模式构成的复句或句群,句间主要是因果关系,而且在语表上通常是“果—因”的形式。例如:
(39)花房中,景琦趴在白萌堂腿上,白萌堂把一个黄绫包袱交给白文氏:“千万收好了,这是咱们的命根子!”(郭)
四、结论
本文考察了感叹小句与一个其他语气类型的小句搭配后,在语表上具有哪些搭配模式及句间通常存在哪些语义关系。下边我们把考察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反映如下:
表二
续表
由该表可以看出,一个感叹小句与一个其他语气类型的小句搭配后,最常见的是形成因果关系,其次是形成突转关系;它们一般不形成推断因果关系、连贯关系和选择关系。而从语义关系的多样性的角度来看,以“陈述+感叹”模式组配的复句或句群,句间语义关系最为丰富,几乎可以表达除推断因果关系、连贯关系、选择关系以外的各种语义关系。而以“感叹+祈使”或“祈使+感叹”模式组配的复句或句群,句间语义关系最为单一,都是因果关系。
另外,上述由感叹句参与构成的各个复句或句群,都可以表示因果关系,但是感叹句在其中的功能不一样。在有的语气搭配模式下,感叹句既可以表示原因,也可以表示结果;而在别的语气搭配模式下,感叹句可能只能表示原因或结果中的一种。如下表所示:
表三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汉语因果复句多样性与倾向性实证研究”【13YJC74011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汉语词汇和语法关联互动的理论探讨与专题研究”【14JJD740006】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汉语假设性虚拟范畴及其句法实现方式”【11YJC740020】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 邢福义:《汉语语法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5页。
[2] 郭宝昌:《大宅门》,北京:作家出版社,2001年。《大宅门》约42万字,是以北京话写成的剧本样式的小说,里边有大量对话,口语性很强。本文大部分语料引自该作品,为求简便,下文仅标记“郭”。
[3] Zanuttini,Raffaella & Paul Portner,“Exclamative Clause:at the Syntax-Semantics Interface”,Language,79(3),2003.
[4] 周毕吉:《小句中枢视点下的现代汉语感叹句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39~55页。
[5] 徐晶凝:《也谈感叹句——基于句类的研究》,《语言学论丛》2006年第33辑,第318~319页。
[6] 邢福义:《汉语复句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38~55页。
[7] 袁明君:《小句的语气类型与小句之间语义联结类别的关系》,《汉语学习》2006年第3期,第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