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人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研究

2015-03-08徐伟忠傅延导陈红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7期
关键词:苯磺酸血氧氨氯地平

徐伟忠 傅延导 陈红梅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人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研究

徐伟忠 傅延导 陈红梅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人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180例老年高血压病合并夜间睡眠有呼吸暂停现象的患者, 随机分为三组, A组为安慰剂组, B组为氨氯地平组, C组为指导睡眠组, 经过4周后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三组患者再次接受24 h动态血压监测及夜间血氧饱和度监测。结果B组与C组均优于A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高血压病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治疗应采用正规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 并采用预防和干预治疗等综合措施, 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苯磺酸氨氯地平;高血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病率为2%~4%, 患者上呼吸道发生阻塞, 睡眠时打鼾、呼吸暂停, 同时伴有缺氧症状, 长期反复发作引起多器官损伤[1]。国外研究发现, 至少30%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其中50%以上是独立于遗传、年龄、体重、饮食等原因外的高血压发病因素之一,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价和治疗的全国联合委员会第7次报告已将睡眠暂停列为高血压发病原因的首位[2]。通过预防及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能使老年高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国外在10多年前已经关注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老年人高血压的关系, 是对人类健康有重要影响的疾病之一[3], 并开展了系列研究, 但是在国内有关此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 特别是在广东省内、梅州地区未见有此方面的研究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6月~2013年5月前来本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合并夜间睡眠有呼吸暂停现象的180例患者。其中男90例, 女90例, 年龄60~78岁。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 各60例, 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为安慰剂组, 即不接受氨氯地平又不接受睡眠指导的患者(服安慰剂维生素B1片,1片/次,1次/d), 共60例(男女各30例);B组为氨氯地平组(口服氨氯地平5 mg,1次/d), 共60例(男女各30例);C组为指导睡眠组,包括减肥、戒烟、睡眠前禁酒、禁服镇静催眠类药物、改为侧卧位睡眠等, 共60例(男女各30例)。经过4周后, 三组患者再次接受24 h动态血压监测及夜间血氧饱和度监测。

1.3 观察指标 通过测量血压值与夜间血氧饱和度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60例, 老年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情加重,2例发生脑溢血,1例并发心绞痛。B组60例,40例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收缩压<140 mm Hg (1 mm Hg= 0.133 kPa), 舒张压<90 mm Hg],16例血压仍偏高(142~152/96~98 mm Hg),4例血压较高(170~180/90~100 mm Hg),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未改善。C组60例,20例血压接近正常(130~146/90~95 mm Hg),40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得到改善, 血氧饱和度正常达97%。B组与C组均优于A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s)

表1 三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s)

注:与A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收缩压(mm Hg) 舒张压 (mm Hg) 夜间血氧饱和度(%)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A组 60 131±10.6 160±11.6 82±5.7 90±5.2 80 57 B组 60 132±10.8 120±10.9a 83±5.4 76±5.8a 82 87aC组 60 133±10.7 130±11.2a 81±5.1 78±5.9a 81 97a

3 讨论

合理应用降压药物可明显降低合并症的发病率, 苯磺酸氨氯地平是目前一种广泛用于治疗老年高血压的常用药, 它是钙离子的长效拮抗剂, 对降血压以及治疗动脉硬化有显著的疗效[4,5]。高血压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临床上两种常见病, 尤其在老年群体中具有较高发病率[6,7]。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作用机理相互影响, 互相促进病理发展。呼吸反复暂停产生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可以引起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和衰竭[8]。机体周围组织缺氧可使周围血管扩张, 中枢神经系统缺氧可致交感神经兴奋使周围血管收缩, 这些作用均可使血压升高, 参与高血压发病并维持[9]。24 h动态血压监测是观察血压变化的金标准。夜间血氧饱和度监测是通常用于评估OSAS的严重程度。可以广泛应用于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脑血管疾病的筛查, 以便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10]。本研究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夜间血氧饱和度监测可以反应临床治疗情况。

本研究表明老年人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治疗, 应采用正规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B组), 并采用预防和干预治疗(C组)等联合措施, 才会取得理想疗效。

综上所述, 联合的治疗方案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病死率低、价廉, 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1]赵普庆, 邓兵, 毛玉, 等.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动态血压临床分析.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1,38(4):253-256.

[2]汪迎春, 李南方, 王新玲, 等. 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的研究.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1,20(3):217-220.

[3]王大刚, 韦福起.伴有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的高血压患者术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血压控制的研究.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4):45-46.

[4]宋素莉. 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观察.河北医学,2013,19(12):78-79.

[5]李文安.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当代医学,2010,16(33):56-58.

[6]刘志辉.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100例临床体会.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9):89-90.

[7]贺外信, 王恬.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前后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分析.中国社区医师,2014,30(15):56-57.

[8]陈冰, 张涛, 朱云华, 等.老年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特点.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9(10):32-33.

[9]张怀金.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联合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评价.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3):89-90.

[10]刘水平, 张茁. 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并存患者脑血管功能状态的TCD初探.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9,26(6):32-3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7.084

2014-12-18]

514100 梅州市蕉岭县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苯磺酸血氧氨氯地平
重烷基苯磺酸的生产与工艺研究
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及对舒张压的影响分析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Pathological abnormalities in splenic vasculature in non-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sion: Its relevance in the management of portal hypertension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胸外科中的应用
基于无线技术的医用血氧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HPLC法测定氢溴酸西酞普兰中的基因毒性杂质对甲苯磺酸乙酯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