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解析

2015-03-08徐栓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8期
关键词:支气管炎住院满意度

徐栓红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解析

徐栓红

目的分析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9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5例。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实施护理, 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6%高于对照组的71.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显著,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护理路径;应用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 临床症状主要有呼吸困难、咳嗽等, 是由支气管、气管黏膜以及周围组织发生非特异性炎性反应引起的。临床护理路径主要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为其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 提高护理工作的预见性与整体性, 在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1]。本院为研究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 选取收治的9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模式与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 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5例。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 平均年龄(47.1±4.4)岁, 平均病程(8.3±4.7)年;对照组男26例, 女19例, 平均年龄(48.2±4.7)岁, 平均病程(8.5±4.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干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 具体内容包括:①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小组一般由主治医师、科主任、护士长以及责任护士等人员组成。②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内容:一般是以横纵轴形式为慢支住院患者建立慢性支气管炎日程计划表, 纵轴主要内容为患者入院指导、检查、诊断、用药、治疗以及护理等, 横轴为时间。③临床护理路径内容实施。详细记录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入院时间及治疗、护理内容。对入院1~2 d内患者进行护理评估, 给予一般护理, 教导患者正确咳嗽排痰技巧, 并给予全面的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健康教育以及叮嘱其戒烟、戒酒。对于住院3~4 d患者, 注意患者痰液色、质、量等情况变化, 观察治疗与护理效果、药物作用以及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对于住院5~7 d患者, 需详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给予针对性健康知识教育;注意患者痰液变化, 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对于8~11 d住院患者, 需指导并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并做好出院指导工作。叮嘱患者尽量少到公共场合, 避免着凉感冒, 加强身体锻炼, 按时服药。在临床护理路径表中对已实施的项目画“√”, 在未实施项目画“×”, 避免护理工作出现遗漏现象。

1.3 观察指标[2]详细统计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对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分。在患者出院前1 d, 采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价, 量表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护理、健康教育、护理质量、沟通交流以及服务态度等方面, 满分为100分。得分≥80分, 为十分满意;得分60~80分(且包含60分), 为基本满意;得分<60分, 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以及住院情况比较 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评分以及住院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评分以及住院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健康知识评分(分) 住院时间(d) 住院费用(元)观察组 45 93.7±4.6a 7.1±2.0a 2210.8±302.1a对照组 45 78.5±6.4 10.2±2.5 3358.7±298.7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受多种因素(如炎性因子、免疫因子、肺部血管病变等)长期影响引发的, 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 部分患者伴有喘息症状, 多发于秋冬季节。病情一般呈进行性缓慢进展, 大部分患者伴有阻塞性肺气肿, 甚至部分患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以及肺动脉高压, 对患者身体健康威胁极大。现阶段该疾病主要是以对症治疗为主, 目的为缓解其临床症状。由于该疾病迁延不愈, 患者需长期服药控制, 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 治疗依从性逐渐降低, 因此治疗期间给予患者有效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理念, 根据患者不同病情,给予针对性护理方案, 提高护理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系统性[3]。同时患者也可明确护理目标, 积极主动参与到自身疾病治疗与护理中, 提高治疗与护理依从性。

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1.1%,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有效缩短了住院时间, 减轻了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负担, 提高了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徐红艳.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应用.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9):103-104.

[2]李亚丽, 葛景雯, 何兴峰. 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吉林医学,2013,34(30):6410-6410.

[3]胡冰, 王立辉.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护理体会.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4):111-11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8.172

2014-12-01]

450000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科

猜你喜欢

支气管炎住院满意度
妈妈住院了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