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哮喘病患者呼吸护理措施和临床应用体会

2015-03-08王灵香殷淑君吴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8期
关键词:哮喘病哮喘满意度

王灵香 殷淑君 吴艳

哮喘病患者呼吸护理措施和临床应用体会

王灵香 殷淑君 吴艳

目的分析和研究哮喘病患者呼吸护理措施和临床应用体会。方法70例哮喘病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 各35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在参照组护理干预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哮喘病患者治疗中,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 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

哮喘病;综合护理;临床应用

哮喘在临床上是较常见疾病类型, 其是由细胞组分与多种细胞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 患者临床症状常表现为广泛多变可逆性气流受限症状, 如胸闷、咳嗽、气急、喘息等, 其具有病情缠绵难愈、易反复等特点。为探讨哮喘病患者治疗过程中更为有效的护理方法, 本文对哮喘病患者呼吸护理措施和临床应用体会进行探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2014年3月本院住院治疗哮喘病患者70例, 其中男37例, 女33例;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61.6±6.3)岁。患者合并疾病类型有:高血压23例, 冠心病16例, 糖尿病11例, 慢性支气管炎21例。排除标准:语言沟通障碍患者;合并有精神类疾病患者。将70例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 各3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具体包括:①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准确记录液体进出量, 以保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预防窒息、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发生。②呼吸道护理:对于呼吸道内分泌物较多的患者, 应加强体位引流、及时帮助其排液、及时给予患者吸痰, 以保持其呼吸道通畅, 指导患者进行有效、主动咳嗽, 当患者出现哮喘症状时, 立即给予患者坐位或半卧位, 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 合理调节氧浓度与流量, 以保证患者动脉血氧含量在正常范围内。③用药护理:在给予患者应用氨茶碱、β受体激动剂治疗时, 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以避免药物应用过量, 加重不良反应;在给予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时, 应密切观察患者痰液性质、量等变化, 根据痰液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性药物, 以增加治疗效果。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时应保证患者空腹。吸入时采取侧卧位或坐位,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胸闷、喘憋、痰液堵塞呼吸道等症状, 若有, 及时进行处理。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雾化吸入后及时擦净患者口鼻附近水汽, 并让患者漱口, 防止真菌感染, 引发口腔炎。

试验组患者在参照组护理干预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具体包括:①心理护理:由于哮喘病患者多为老年人,身体各机能均呈现衰退状态, 加之哮喘发作时产生的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患者极易产生悲观、恐惧、绝望心理, 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适当的鼓励和安慰, 告诉其积极乐观的心态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 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向其介绍该疾病的相关知识,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能力, 提高治疗依从性[2]。②环境护理:将病房内的温度与湿度设置在较适宜范围内, 保证病房整洁, 避免室内放置可引发哮喘发作的各种花卉、皮毛、药品等过敏源以及使用有刺激性气味的消毒液体;同时注意给予患者保暖, 以预防感冒加重病情。③饮食护理:哮喘病患者病情较长, 呼吸负荷较重, 对能量的需求较大, 所以患者常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此时患者应接受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 鼓励患者少食多餐, 进食量不宜太多, 避免辛辣、油炸、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对尿量少的患者限制钠盐的摄入, 必要时服用利尿剂。④体位护理:仰卧位会引发哮喘发作, 因此, 指导患者取侧卧位, 并在其身体受力部位加用软垫, 以预防压疮的发生;当患者有不适感时, 及时协助患者变换体位, 并配合以翻身、拍背等基础护理操作, 以促进痰液排出。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接受1周治疗后,肺部啰音消失或基本消失, 哮喘症状消失或者明显减轻;有效:肺部啰音有所减轻, 哮喘症状有所改善;无效:哮喘症状及肺部啰音均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患者出院时, 将本院自行设计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发放患者, 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项目。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对比 试验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n(%)]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比[n, n(%)]

3 讨论

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 哮喘病患者的数量在临床上也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 哮喘主要病理改变为可逆性的气道阻塞,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遗传、免疫、精神及内分泌等因素有关。由于患者多为中老年患者, 各器官功能呈退行性改变, 其气道的防御功能降低, 气管内黏膜的纤毛运动也在减弱, 极易引发感染, 从而诱发哮喘发生[4]。临床上主要通过抗炎、抗感染、解痉等对症治疗来控制哮喘症状,但在护理的同时更需要科学、细致的护理干预[5]。

本研究试验组患者在常规呼吸内科护理基础上增加综合性护理, 让患者在心理、生理等方面尽可能的达到较舒适状态, 同时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 增加其治疗依从性。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试验组患者通过系统性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 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说明对于哮喘病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 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

[1]郭惠均.哮喘病患者呼吸护理的应用体会.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 (8):636-637.

[2]陈小丹, 李惠, 邹立华, 等.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中的应用.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 (6):833-835.

[3]祝黎芳.护理干预对改善哮喘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26-27.

[4]仵艳玲.对老年哮喘病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当代医药论丛,2014 (12):128.

[5]王会芹.哮喘病全科护理的护理方法探讨.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 (2):122-12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8.156

2015-01-08]

450006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哮喘病哮喘满意度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雨天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哮喘病人注意事项有哪些
探究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影响
得了哮喘该如何治疗呢?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