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腹泻治疗中的微生态制剂应用分析

2015-03-08刘彦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8期
关键词:蒙脱石制剂杆菌

刘彦通

小儿腹泻治疗中的微生态制剂应用分析

刘彦通

目的探讨分析微生态制剂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10例小儿腹泻患儿,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105例。对照组使用蒙脱石散进行治疗,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以微生态制剂治疗,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95%,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 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在小儿腹泻治疗中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小儿腹泻;微生态制剂;蒙脱石散;应用效果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的一种疾病, 小儿免疫功能低下,肠黏膜屏障功能较差, 多种因素可引起胃肠道功能的紊乱,从而导致呕吐、腹泻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 容易造成营养不良, 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 严重者会造成死亡[1]。微生态制剂又被称作益生菌、活菌制剂或者生态制剂, 它通过调整微生态种群或群落结构, 从而帮助纠正生态失调、紊乱,统一机体内外环境, 使得宿主处于最佳生长发育状态。微生态制剂不仅具有活菌功能, 激发机体免疫活性;而且有丰富的营养, 帮助增强机体抵抗力。本文旨在研究微生态制剂在小儿腹泻中的临床应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210例小儿腹泻患儿, 男110例, 女100例, 年龄6个月~3岁,平均年龄(1.1±0.9)岁。所有患儿都符合小儿腹泻相关诊断标准[2]:腹泻次数增多, 每天在3次以上;大便性状改变,为水样便或者糊状;镜检显示后, 大便无或偶见少量白细胞。

按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来看,126例轻度脱水患儿,70例中度脱水患儿,14例重度脱水患儿。将21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105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蒙脱石散, 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所有患儿治疗前都有对其对症治疗, 如调整饮食、降温止吐等治疗方法。另外,根据患儿脱水的严重程度给患儿相应的补液, 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和酸碱平衡等症状。

对照组年龄<1岁的患儿口服蒙脱石散1袋/d,3 g/袋,分3次服用;年龄1~2岁的患儿服用蒙脱石散1~2袋/d,3 g/袋,同样分3次服用;年龄>2岁的患儿,2~3袋/d,3 g/袋, 分3次服用。

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用温水送服金双歧杆菌三联苗辅助治疗。药品规格为0.5 g/片,6个月~3岁的患儿服用2~3次/d,2片/次。服用时间和蒙脱石散间隔1~2 h。经治疗后, 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1~2 d后, 患儿的临床症状如脱水、发热症状等都消失, 大便次数减少至每天2次以下,大便性状呈黄色成型软便;有效:经2~3 d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如脱水、发热症状基本消失, 大便次数每天2次,大便性状呈黄色软便;无效:治疗3 d后, 患儿的上述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有效+显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后,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95%,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24%, 对照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n(%), %]

3 讨论

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 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3]。其发生与小儿自身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对摄入食物适应能力差, 以及机体防御功能有关。也与病毒感染及滥用抗生素有关。腹泻时, 肠道内厌氧菌菌数目减少1000倍, 肠道失去天然屏障, 抵御外来菌侵袭能力下降[4]。金双歧所含三种菌, 长型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口服金双歧后可直接补充和增加肠道内正常菌数量,抑制病原菌生长和繁殖;三联活菌定植于肠黏膜表面, 行成具有防护作用的生物学屏障, 有效改变肠道内的微生态环境,恢复肠道功能, 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杨小苏等[5]使用活性金双歧杆菌三联苗治疗80例小儿腹泻, 其总有效率达到100%,并且显效占85%, 患儿大便次数减少显著, 大便性状也得到良好的改善, 大大缩短了病程。使用微生态制剂金双歧杆菌三联苗治疗小儿腹泻比单纯使用蒙脱石散效果更优, 金双歧杆菌三联苗和内源性维生素结合, 可以促进机体内脂肪、糖和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从而益于患儿成长发育。

然而, 在应用微生态制剂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尽管人们已经意识到抗生素的滥用或者治疗措施不当带来的危害, 如菌群失调、耐药菌株生成, 从而加重了患儿机体内微生态失衡, 使得微生态制剂在维持微生态平衡重广泛使用,但是微生态制剂在临床应用中仍然存在许多未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对其作用机理的阐述, 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 有人提出微生态制剂有定植抗力、生态占位、免疫调节、生物夺氧、降低肠腔pH值以及抗菌等作用, 这些说法都不足以全面系统地阐明其作用机理。对微生态制剂临床实验的规模尚小、中心较少, 仍缺乏对其深刻的认识和使用经验。因此,在微生态制剂的应用中, 应该明确所选择的微生态制剂的适应证。微生态制剂对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婴幼儿腹泻和肠道菌群失调都适用, 但也禁用于有严重创伤、恶病质、结核等患儿。微生态制剂也并非营养保健品, 应用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微生物制剂在于抗生素联合使用时, 服药时间应注意间隔1~2 h。因为它与抗生素联合使用会产生耐药性,双歧杆菌对红霉素、林可霉素、青霉素类、交沙霉素、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和克拉霉素等有高度敏感性。目前, 没有研究表明微生态制剂可以取代抗生素在小儿腹泻中的作用,因此, 抗生素应作为首选方法来治疗对致病菌引起的感染,然而, 对于共生菌失调而引起的病症, 应选用微生态制剂。

综上所述, 微生态制剂在治疗小儿腹泻中的作用不可小觑, 且其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值得临床上广泛使用。

[1]Candia N, Parra GI, Chirico M, et al. Acute diarrhea in Paraguayan children population: Detection of rotavirus electropherotypes. Acta Virologica,2003,47(3):137-140.

[2]唐宝.微生态制剂在治疗小儿腹泻中的应用.中外医学研究,2014, (7):52-53.

[3]沈晓明, 王卫平.儿科学.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6.

[4]周贤刚, 钟渠, 李锐.金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Meta分析.中华儿科杂志,2005(6):457-461.

[5]杨小苏, 于力, 胡小娟.活性双歧杆菌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广州医学院学报,2001,29(4):57-5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8.121

2015-01-08]

528445 中山市三角医院儿科

猜你喜欢

蒙脱石制剂杆菌
蒙脱石中元素杂质铅的质量控制
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 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吸附研究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乳杆菌属分类学地位变迁后菌种名称英解汉译检索表(二)
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作用及其产品开发
侧孢短芽孢杆菌A60
蒙脱石散可治口疮
元胡止痛系列制剂4种工艺比较
FAO/WHO农药固体制剂标准导则简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