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效果观察

2015-03-08李展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8期
关键词:阴转率利福平肺结核

李展谋

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效果观察

李展谋

目的探究利福喷丁与利福平两种方法治疗肺结核的效果, 并观察它们的应用价值。方法140例肺结核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70例, 实验组患者均采用利福喷丁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利福平进行治疗, 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痰检阴转率、药物的毒副作用以及患者的空洞闭合率。结果治疗结束后, 实验组的治疗效果、痰检阴转率、空洞闭合等指标相对于对照组更良好, 且对肝脏的伤害也显著低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不同方法治疗肺结核的方案中比较得出, 利福喷丁相比于利福平具有更高疗效的优势, 并且毒副作用较低,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利福喷丁;利福平;肺结核;治疗效果

相关数据显示, 肺结核患者的数量在近几年不断地增高,随着它引起的死亡率越来越大, 肺结核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已经成为医学界研究的一大方向。肺结核[1]是属于一种慢性病, 可传染, 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所引起, 当人的免疫力较差时, 结核病会侵入其他器官[2]。当人体感染了此种结核菌并不一定立刻发病, 只有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才容易发病, 若发现较早并尽快治疗可以临床痊愈。

利福喷丁与利福平都是医学上可用来治疗肺结核患者的药物, 对于两者的不同疗效和安全性比较仍没有完全统一,本文为了探究利福喷丁[3]与利福平[4]两种方法治疗肺结核的效果, 以及临床价值, 对这两种方法治疗过程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住院部2010年7月~2011年11月收治的14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70例, 对照组患者男48例, 女22例, 年龄18~70岁, 平均年龄(42.8±4.2)岁;初治患者为50例, 复治患者为20例;肺结核Ⅲ型患者35例(50%)。实验组患者男50例, 女20例, 年龄16~73岁, 平均年龄为(43.1±5.4)岁;初治患者为44例, 复治患者为26例;肺结核Ⅲ型患者32例(46%)。经医院影像检查结果所示, 所有患者均无其他器官的大问题, 心、肝、肾等器官功能完好无损, 排除所有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严重消化道疾病患者、神经系统疾病患者[5]。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2.2 治疗方法 实验组患者均采用利福喷丁进行治疗, 患者每日早晨服用0.75 g乙胺丁醇[6]和1.25 g吡嗪酰胺以及0.3 g异烟肼,1次/d, 另外还需服用2次/周利福喷丁, 服用0.6 g/次, 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患者服药量改为每日早晨服用0.3 g异烟肼,1次/d, 另外还需服用2次/周利福喷丁, 0.6 g/次。对照组采用利福平进行治疗, 患者每日早晨服用0.75 g乙胺丁醇和1.25 g吡嗪酰胺[7]以及0.3 g异烟肼还有0.45 g利福平,1次/d, 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患者服药量改为每日早晨服用0.3 g异烟肼和0.45 g利福平,1次/d。两组患者均共治疗6个月后停药。治疗结束后比较两小组的治疗效果和痰检阴转率、药物的毒副作用以及患者的空洞闭合率。

1.3 治疗效果观察指标 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定期进行X线胸片检查, 每月都需复查肝功能检验, 检查抗酸杆菌的变化, 观察并及时解决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 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140例肺结核患者经过6个月的治疗均完成化疗总疗程, 实验组中初治患者的有效率为93.18%, 高于对照组初治患者的有效率70.00%;实验组复治患者的有效率为92.31%, 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60.00%;实验组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2.86%, 高于对照组总的治疗总有效率67.14%, 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肺结核的疗效比较 [n(%), %]

2.2 两组患者X线变化和痰检阴转率变化比较 前3个月用药结束后, 实验组和对照组痰检阴转率达到95.7%(67/70)和58.6%(41/70), 整个疗程结束后, 实验组和对照组痰检阴转率达到98.6%(69/70)和64.3%(45/70),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 实验组和对照组病灶吸收率达到97.1%(68/70)和67.1%(47/70), 空洞闭合率达到88.6%(62/70)和60.0%(42/70), 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药物的毒副作用比较 整个化疗期间,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出现肝脏被损害的现象, 但相比于实验组, 对照组患者出现肝脏损伤的严重度显著更高,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医学分类中, 利福喷丁和利福平药物都属于抗生素类,且属于利福霉素族抗生素。部分专家指出, 越来越多的结核患者对利福平药物的耐药性在增加, 都是由于患者的治疗不规则, 或者是因为继发性耐药患者的相互传染导致, 使得体内同种类型的耐药菌株逐渐升高。

有相关报道称, 无论是血液浓度的高峰期或者是半衰期,利福平的效果都不及利福喷丁,6个月的周期时间内持续治疗, 导致更进一步减少了半衰期。利福喷丁对结核杆菌是有抑制作用的, 一般抑制浓度可达0.11~0.26 g/ml, 而利福平对结合杆菌的抑制浓度一般为0.05~0.13 g/ml, 约为利福喷丁的1/2。利福喷丁的抗菌活性也显著强于利福平, 半衰期约为12 h, 用药后7 h即可使得血药浓度达到最大值, 长久与高效两种特点均在利福喷丁身上体现。所以在选择治疗肺结核病症的方案上, 利福喷丁相比于利福平更具有优势, 适合跟进化疗的全部进程, 具有效果强、毒性低的特点, 在临床应用上是个不错的选择。

肝功能受到损害是大部分结核患者经过化疗治疗后的并发症, 轻微者只是肝脏部分功能受到影响, 而严重者容易导致死亡, 需引起患者的高度重视。从本次研究中发现, 使用利福喷丁治疗方法的实验组患者肝脏受损率显著小于使用利福平治疗方法的对照组, 所以利福喷丁更适合用于结核化疗。有学者提出, 利福喷丁的优势众多是因为它具有比其他物质更高的蛋白结合律, 利福喷丁的蛋白结合率往往可高达95%,这与它的疗效持久性具有很大的联系, 其组织的停留时间较长, 因此治疗过程中只需用药2次/周即可, 间歇性用药对患者更加适宜。

综上所述, 利福喷丁相对于利福平具有高疗效、低毒性的优点, 更好地防止了肝功能被损害, 治疗效果显著, 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1]邓家英, 彭浩.利福喷丁与利福平对肺结核患者肝功能影响的比较.临床肺科杂志,2012,17(6):1081-1082.

[2]赵冠人, 李国栋, 冯端浩, 等.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Meta分析.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2,9(2):73-77.

[3]翟广, 李波, 李玉芹, 等.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7(3):523-528.

[4]徐学昌.利福喷丁与利福平在肺结核治疗中的药效比较及安全性评价.海峡药学,2012,24(4):85-86.

[5]彭浩.利福喷丁、利福平在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比较.临床肺科杂志,2013,18(7):1331-1332.

[6]陈月华.利福喷丁与利福平在肺结核治疗中的药效比较及安全性评价.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7):4550-4551.

[7]曹晓枫.利福喷丁与利福平对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肝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12):30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8.076

2015-01-06]

514300 丰顺县慢性病防治院

猜你喜欢

阴转率利福平肺结核
核苷(酸)类似物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功能性治愈慢性乙型肝炎研究进展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利福平可改善持续性肝细胞分泌衰竭患者的胆汁淤积
注射用胸腺肽α1联合环丝氨酸治疗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率及血清T细胞亚群、γ-干扰素水平的影响
T-SPOT.TB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
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给予恩替卡韦与干扰素序贯治疗的效果观察
异烟肼和利福平治疗方案对单耐异烟肼或利福平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7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HBV-DNA阴转率的影响
利福平治疗结核病的最佳剂量探索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