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的对比研究

2015-03-08贾纪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8期
关键词:开腹肌瘤复发率

贾纪云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的对比研究

贾纪云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方法88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4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肌瘤残留率、复发率及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后其肌瘤残留率、复发率及妊娠率分别为2.3%、4.5%、86.4%, 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后后其肌瘤残留率、复发率及妊娠率分别为20.5%、22.7%、61.4%, 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 其可有效的改善患者预后, 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手术;肌瘤残留;妊娠结局

本院为对比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 提高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 将接收的88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并分别给予其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 且观察组取得了显著效果, 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接收的88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4例, 观察组患者年龄最小37岁, 最大47岁, 平均年龄39.4岁;其中15例患者为单发肌瘤,29例患者为多发肌瘤, 肌瘤直径最小4.7 cm,直径最大为12.0 cm, 平均直径6.5 cm;对照组患者年龄最小36岁, 最大年龄47岁, 平均38.9岁;其中16例患者为单发肌瘤,28例患者为多发肌瘤, 肌瘤直径最小4.6 cm, 直径最大12.0 cm, 平均直径6.4 c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比较的价值和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方式进行麻醉, 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 取患者头低脚高的膀胱截石位, 并及时建立二氧化碳人工气腹, 将其压力维持在13 mm Hg (1 mm Hg=0.133 kPa), 并在患者脐上缘、左下腹、右下腹及脐左旁穿刺, 置入腹腔镜及器械, 并在肌瘤及肌壁交界部位注射6 U垂体后叶素。利用电凝钩在子宫肌瘤突出最为明显的位置纵行切开肌瘤便面的浆膜层,然后沿假包膜剥离子宫肌瘤, 然后置入旋切器, 粉碎肌瘤,通过套管取出。最后利用可吸收线对切口进行间断缝合, 逐层关闭。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 即在患者下腹正中部位切开以纵行切口, 或在患者耻骨联合上方切开一适当大小的横形切口, 然后经腹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肌瘤残留率、复发率及妊娠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后其肌瘤残留率、复发率及妊娠率与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比较[n(%)]

3 讨论

子宫肌瘤也叫纤维肌瘤、子宫纤维瘤, 是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该病病灶具有多发性, 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则极易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威胁[1,2]。因此, 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虽取得一定的效果, 但其效果并不理想[3]。近些年来, 随着微创技术在临床上的使用及发展,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也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应用, 且禁忌证也逐渐放宽, 传统的阔韧带肌瘤、直径>5 cm的黏膜下肌瘤、数目>3个的多发性肌壁间肌瘤等特殊部位的肌瘤也逐渐可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4]。且该治疗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治疗方式而言,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不仅可有效的减少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同时还可取得良好的病灶清除及预防预后复发的效果, 因而逐渐得到医生及患者的认可。

作者认为对于直径较大的肌瘤, 因其创面缝合操作难度较大, 且手术时间较长、出血量多, 因此, 手术过程中应利用垂体后叶素, 或采用夹闭处理方式等对子宫肌瘤的血液供应进行阻断, 从而避免因术中大量出血对术野造成影响, 进而影响手术效果;而对于子宫后壁肌瘤则应理应多功能举宫器尽量将子宫向前折叠, 从而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而对于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术前则应利用超声扫描等进行相应的辅助检查, 从而明确子宫肌瘤的数目及位置[5]。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后其肌瘤残留率、复发率及妊娠率分别为2.3%、4.5%、86.4%, 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后后其肌瘤残留率、复发率及妊娠率分别为20.5%、22.7%、61.4%, 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 其可有效的改善患者预后, 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1]王瑞敏, 侯懿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重庆医学,2014,43(7):852.

[2]张秀玲.止血带可逆性阻断子宫动脉上行支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4,30(1):71.

[3]李芳.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180例临床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0):3385.

[4]张瑞作.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39例临床观察.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7):3458.

[5]段晓义.经阴道与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比研究.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1,31(12):186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8.067

2015-01-04]

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人民医院妇科

猜你喜欢

开腹肌瘤复发率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前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