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对比

2015-03-08杨掌娣刘绮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8期
关键词:胆结石开腹胆囊

杨掌娣 刘绮菲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对比

杨掌娣 刘绮菲

目的了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对胆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130例胆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和B组, 各65例。A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B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及住院时间。结果A组手术时间较B组短(P<0.05);A组出血量较B组少(P<0.05);A组术后疼痛得分低于B组(P<0.05);A组住院时间较B组短(P<0.05)。结论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具有操作简单、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的优势, 是治疗胆结石更为理想的方式。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手术;胆结石

胆结石是外科常见病, 近年来发病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1]。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该病的常用术式, 在临床被广泛使用。作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患者进行治疗, 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的130例胆结石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和B组, 各65例。A组男38例, 女27例;年龄35~76岁, 平均年龄(51.37±9.68)岁;病程6个月~5年, 平均病程(2.81±1.23)年;结石最大径2.8~23.5 mm, 平均(13.24±3.28)mm;单发结石41例, 多发结石24例。B组男39例, 女26例;年龄36~72岁, 平均年龄(50.89±9.02)岁;病程7个月~4年, 平均病程(2.65±1.18)年;结石最大径2.6~23.2 mm, 平均(13.07±3.15)mm;单发结石42例, 多发结石23例。所有患者均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检查而确诊, 排除手术禁忌证、其他脏器严重病变、精神及神经类疾病者。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均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体位为平卧位, 头稍比脚高, 且向左倾斜20~30°, 于脐下1 cm处作观察孔, 剑突下1 cm作主操作孔,右腋前线0.5 cm处及右锁骨中线下肋缘处0.5 cm处各作一副操作孔。常规建立气腹, 并按常规将Trocar、操作器械及30°镜依次置入, 对腹腔及Calot三角进行探查, 分离并离断胆囊动脉, 将胆囊管分离后引出胆总管, 并在近端使用钛夹夹闭, 使用剪刀将胆囊床分离, 后使用钳子将胆囊从腹壁口取出。仔细查看有无伤害其他脏器, 若无则将气腹关闭, 依次取出器械, 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留置引流管, 后常规缝合切口。B组为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方式仍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体位为平卧位, 于右上腹经右肋缘下或腹直肌作一长约5 cm左右的切口, 结扎胆囊管、胆囊动脉后剥离胆囊, 顺行或逆行切除胆囊, 取出胆囊后缝合切口, 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是否放置引流管。两组术后均按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为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及住院时间。术后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2]于术后24 h进行判定, 分值范围0~10分, 得分越高, 疼痛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手术时间较B组短, 出血量较B组少, 术后疼痛得分低于B组, 住院时间较B组短,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胆结石是临床一种较为常见的胆道疾病, 主要以厌食油腻食物、右肩或腹部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3,4]。该病主要以老年人为常见,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善,发病年龄呈现明显的低龄化趋势[5]。排泄、浓缩、贮存、转运胆汁是胆道系统的主要生理功能, 胆结石一旦发生会造成胆道发生阻塞, 致使胆道系统癌变的发生[6]。手术是针对保守治疗无效的胆结石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 术式以胆囊切除术使用最多。开腹胆囊切除术是既往常用的治疗方式, 手术切口较大, 给腹腔内脏器造成的损伤也较为严重, 患者术后疼痛明显。腹腔镜近年来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 有效的减轻了患者因开腹手术造成的痛苦。本组资料中6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与另65例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一组不但手术时间更短, 术中出血量更少, 且患者术后疼痛更轻, 住院时间更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目前治疗胆结石的金标准, 其应用可有效的避免开腹手术给肠壁和肠内气体造成的干扰, 同时还可为术者提供清晰的术野, 有利于术者在操作时观察器官表面和组织内部结构, 可增加对正常组织的保护和术者操作的精确性。

表1 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及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及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出血量(ml) 术后疼痛(分) 住院时间(d) A组 65 58.46±16.27 51.76±18.69 3.62±1.06 5.09±1.21 B组 65 75.89±17.81 68.46±18.15 5.48±1.12 7.35±1.46 t5.8254 5.1679 9.7244 9.6088 P <0.01 <0.01 <0.01 <0.01

综上所述, 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具有操作简单、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的优势, 是治疗胆结石更为理想的方式。

[1]越太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0):141.

[2]张宏业, 左明章.帕瑞昔布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效果观察.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1,30(8):654-656.

[3]崔鲜锋.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66例临床观察.中外医疗,2013,32(6):30-32.

[4]许勇. 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胆囊炎胆结石症的效果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3):35-36.

[5]苗景玉. 腹腔镜下切除术治疗胆结石68例分析.中国保健营养,2013,6(12):1177-1178.

[6]许铨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治疗效果分析.医学信息,2014,27(3):43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8.031

2015-01-07]

513036 清远市英德市浛洸镇中心卫生院外科

猜你喜欢

胆结石开腹胆囊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前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