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例慢性咳嗽患儿病因与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分析
2015-03-07陈建萍,张乾,章学英等
123例慢性咳嗽患儿病因与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分析
陈建萍, 张乾, 章学英, 薛春琴, 陈辉, 许芳明, 姜玮
(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 儿科, 上海, 200237)
关键词:慢性咳嗽; 常见病因; 肺炎支原体; 儿童
儿童慢性咳嗽是儿科门诊常见病症之一,国内外均制定了有关儿童慢性咳嗽诊治指南及病因诊断程序。为了解本地区慢性咳嗽患儿常见病因构成特点,本文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123 例患儿进行病因诊断的随访研究,并了解慢性咳嗽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4月在上海徐汇大华医院儿科就诊咳嗽>4周的患儿123例,其中男70例,女53例;0~3岁15例,>3~6岁74例,>6~14岁34例,平均年龄(5.23±2.61)岁。所有入组病例均符合以下标准:咳嗽症状持续>4周,年龄≤14岁;且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症状;肺部无明显异常体征;胸部X线无明显肺部病变;愿意配合接受电话或门诊随访。
1.2 研究方法
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1],设计儿童慢性咳嗽病因调查表。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标准[2]:颗粒凝结法(PA)抗体滴度持续>1∶160,或双份血清(间隔1~2周)抗体滴度值,恢复期滴度上升4倍或下降至原来的1/4;MP抗体≥1∶80,为阳性,提示有既往或现症MP感染的可能。
1.3 评价标准
入组儿童根据《指南》制定的诊断程序,进行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与分析及相应的治疗,并将MP抗体检测纳入首诊时必备检查项目之一。所有入组病例均于首次就诊后半月、1月、3月、部分为6个月的门诊或电话随访、观察疗效、动态评估、及时修订诊断与治疗方案。疗效评价: ① 痊愈:症状、体征消失; ② 显效:病情缓解,症状或体征未完全消失; ③ 无效:用药4周后病情无明显改善或加重者。结果判断: ① 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符合,诊断明确; ② 临床表现与某种病因高度相符,但无明确的实验室检查支持,经过试验性治疗有效,即临床诊断; ③ 经现有辅助检查与诊断性治疗无效,即病因未明。
1.4 统计学处理
慢性咳嗽病因分布以某种病因占病因总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用统计软件R实现,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辅助检查结果
所有病例均给予血嗜酸细胞(EOS)与MP抗体检查。EOS升高31例(25.20%),MP抗体≥1∶80为阳性58例(47.15%), 不同年龄与病因慢性咳嗽患儿MP抗体检测结果见表1。
呼气峰流速(PEF)及肺通气功能检查78例,PEF/第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80%为58例,60%~79%为18例,<60%为0例;过敏原检测67例,阳性45例;25例行副鼻窦CT检查, 19例有副鼻窦炎改变,其中伴有腺样体增生14例; PPD检查10例,均为阳性。
表1 不同年龄与病因慢性咳嗽患儿MP抗体检测结果
2.2 治疗效果
123例患儿经治疗与随访3~6个月,其中113例(91.87%)痊愈,5例(4.06%)显效,3例(2.44%)无效,2例失访。病因诊断明确118例(95.94%), 病因未明5例(4.06%)。病因明确者中,单一病因者108例(87.80%), 其中CVA 37例(30.08%), PIC 36例(29.26%), UACS 35例(28.45%); 复合病因者10例(8.13%), 其中CVA+UACS 9例,PIC+UACS 1例。
3讨论
儿童慢性咳嗽是指咳嗽症状持续>4周称为慢性咳嗽[1],是各级医院儿科门诊常见病症,欧美各国问卷调查显示高达9%~33%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咳嗽[3]。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发病年龄上以3~6岁学龄前儿童为主,共有74例(60.16%), 不同病因组患儿同样是以学龄前儿童为多见,与国内学者报道一致[5]。此年龄组儿童慢性咳嗽发病较高的原因主要与儿童随着年龄增长,活动量增加及幼托机构儿童密度高,接触各种病原与过敏原机会的增加,故儿童患病机会增多[4]。国内多中心与大样本资料研究[5]表明,CVA、UACS、PIC是引起中国儿童慢性咳嗽常见主要原因。本地区儿童慢性咳嗽常见病因同样主要为CVA、PIC、UACS, 且临床特征在儿童慢性咳嗽常见病因诊治上有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MP感染已成为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近年来MP感染与慢性咳嗽的关系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6-8]。由于发病机制的特点,咳嗽是MP感染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表现;新修的《指南》[9]明确指出,MP感染是应该首先考虑和排除的特异性慢性咳嗽的重要病原。本组资料检测结果显示的MP抗体检测阳性率(47.15%)与国内学者报道相仿。回顾笔者2002—2004年对本院儿科门诊2326例患儿及通过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本地区1 817例2~15岁儿童调查显示,MP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7.34%[10]与30.7%[11], 表明慢性咳嗽患儿MP抗体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儿科门诊呼吸道感染患儿与社区儿童(χ2=28.3862,P=6.855)。
国内学者多中心的研究[5]表明,儿童慢性咳嗽病因的复杂性和可变性,有些病因彼此间是有重叠的。也有学者[12]研究报道,MP感染可能诱发变应性鼻炎发作,并加重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程度。MP是仅次于病毒,与CVA发生、难以缓解以及恶化有关的病原体[13]。本研究结果显示,MP抗体检测阳性率在不同年龄(χ2=0.375,P<0.829)、不同病因(χ2=4.383,P<0.223)患儿中,其结果无显著差异。提示MP感染可与儿童慢性咳嗽病因并存,因此在儿童慢性咳嗽诊治中应予以排除或确定,进行及时正确的诊治。本研究重视了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治,可能是提高本组病例治愈率的因素之一。
由于医疗条件限制,未开展24 h动态食管PH监测与痰液细胞学检测,导致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与非哮喘性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NAEB)不能得到相应的诊断,可能会对病因分析产生一定的偏倚。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试行)[J]. 中华儿科杂志, 2008, 46(2): 104.
[2]陆权, 车大钿.肺炎支原体性胸腔积液[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8, 23(4): 241.
[3]李斌恺, 赖克方.慢性咳嗽的流行病学[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0, 33(1): 62.
[4]罗泽民, 蔡燕. 不同年龄儿童慢性咳嗽病因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 2011, 29(2): 138.
[5]中国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研究协作组.中国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多中心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 2012, 50(2): 83.
[6]尚云晓.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1, 26(4): 250.
[7]陈志敏.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再认识—从发病机制到临床治疗的探讨[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 27(4): 253.
[8]计明红, 潘家华.小儿慢性咳嗽的诊断体会[J].临床肺科杂志, 2011, 16(1): 29.
[9]乔红梅, 鲁继荣, 刘丽, 等.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小儿慢性咳嗽临床观察与随访[J].临床儿科杂志, 2007, 25(6): 451.
[10]陈建萍, 杨波, 李恒涛, 等. 上海梅陇地区2002—2004年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06, 13(1): 63.
[11]陈建萍, 李恒涛, 杨波, 等.上海梅陇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情况[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7, 22(10): 738.
[12]熊春华.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 2012, 50(18): 130.
[13]Daian C M, Wolff A H, Bielory L, et al. The role of atypical organisms in asthma[J]. Allergy Asthma Proc, 2000, 21(2): 107.
[14]陆权, 刘恩梅.中国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治现状[J]. 中华儿科杂志, 2012, 50(2): 81.
[15]赖克方, 陈如冲, 林玲, 等.不同病因慢性咳嗽临床特征的诊断价值[J].中华结核和呼吸病杂志, 2009, 32(6): 418.
基金项目:上海市卫计委基金(20134250); 上海徐汇区卫生局基金(XHTSZK1009)
收稿日期:2015-04-20
中图分类号:R 5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5)17-190-02
DOI:10.7619/jcmp.20151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