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房址结构与农业传播

2015-03-07彭博

黑龙江科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房址渔猎三江平原

彭博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长春 1 30012)

1 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房址的发现

1.1 辽东半岛

辽东半岛主要是指沈阳以南的辽宁东南部地区。

本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以后洼下层文化最为典型。

后洼下层文化的房址主要分布于后洼遗址下层和北吴屯遗址。其中后洼遗址下层清理出半地穴式房址31座,有5座方形大房址,其中有2座的东南部有较短的门道,大房址周围分布着很多圆形小房址,共26座,室内有烧灰和垫土层。共有14座房址内发现用石块砌成的方形或长方形或圆形的灶址。房址穴壁外围有较浅的柱洞。北吴屯遗址共清理出8座房址,皆为半地穴式,其中两座为方形,六座为圆形,特点为斜直壁,居住面以黄土和烧灰的垫土为主,在穴壁内侧有一圈垂直居住面的柱洞,房址皆有短斜坡门道。

综合后洼遗址下层和北吴屯遗址的碳十四测定数据(经树轮校正),后洼下层文化的总体年代应为距今6500~6000年。

总体来看后洼下层文化的房址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房址从面积上可以分为大、小两个类型,大型房址的面积为50~60m2,小型房址的面积为13~30m2。第二,房址内的石板灶最有特色,且灶的附近经常发现生产工具。第三,房址的布局有以大房址为中心的特点,房址成排密集分布,甚至出现了利用早期房址的穴壁建造新地穴的现象。第四,聚落周边的浅槽中建有围栏。

1.2 辽河平原

辽河平原主要是指辽河中下游一带的冲积平原,为沈阳以北的区域。

本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以沈阳北部的新乐遗址早期遗存(也称新乐下层文化)为代表。

新乐遗址共发现房址38座,其中20座属于新乐下层文化。按照房址面积的不同可以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大型房址面积为70~95m2,中型房址面积为40~70m2,小型房址的面积为8~30m2,各类型房址虽然面积差距显著,但是也有着诸多共性。房址皆为方形或长方形的半地穴式房屋;灶址一般较深,有圆形和圆角方形,有直壁平底和寰底,部分房址中出现了多个灶;居住面有的经过烧烤;柱洞按多层次分布,一般在灶址的较远处有1~4根间柱。

新乐下层文化的年代经碳十四测定可定为距今7000~6700年。

新乐下层文化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新乐遗址的房址成组分布于东、中、西三个区域,房址排列整齐,以大型房址为中心,中型房址围绕大房址,小型房址分布在聚落边缘。第二,房址之间无叠压打破关系,说明建造和使用时间上差距不大。第三,有门道与无门道的房址共存,体现了门道产生阶段的过渡性特征。第四,从结构上看,柱洞分布密集、多层次,且房址面积越大,房屋结构越是复杂。第五,室内出现多个灶址,还出现了室内窖藏,说明了人口的增加和私有制的萌芽。

1.3 辽西山地

辽西山地主要指西辽河流域,包括辽宁省西部和内蒙古赤峰地区。

本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以赵宝沟文化最为典型。

赵宝沟文化的房址以赵宝沟遗址已发掘的18座最为典型,除此之外,在小山和白音长汗各发现两座。赵宝沟文化的房址可以依据面积分为大、小两类,大型房址面积在50~100m2,其最主要特点:一是室内的阶梯型布局,即房址内被认为划分为两个阶梯,高差为10~30cm。二是凸字形的布局,即在长方形的房址一面穴壁上挖出一个凸出壁外的小坑作为室内窖穴。

通过对赵宝沟遗址和小山遗址中的木炭进行碳十四测定,得出赵宝沟文化的年代大致距今7000~6700年。

赵宝沟文化的房址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有意识在室内修筑阶梯,对室内空间进行功能分区的意识增强。第二,室内窖藏普遍出现在各种类型的房址中。第三,房址的居住面为几乎不经加工的生土,但出现了对墙壁进行加工的现象,有意识地分隔室内和室外,可能与房址的建筑结构有关。第四,遗址中的房址布局整齐,多处居住址的发掘表明,房址的分布很可能与等高线有关。

1.4 松嫩平原

松嫩平原主要是指第二松花江和嫩江中下游为中心的冲积平原区,为东北地区的中心腹地。

本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以左家山下层文化最为典型,吉林西部的大安永合屯也大量存在这一时期的遗存。

左家山下层文化的房址在腰井子遗址发现7座,在左家山遗址发现1座,可惜破坏都很严重,根据仅存的遗迹可识别出该文化的房址有圆角方形和圆形两种,其中除左家山遗址的1座房址有10cm左右的浅穴之外均未发现穴壁或墙壁,但居住面边缘用黏土砌成了宽5~10cm,高3~7cm的凸棱,居住面涂抹了一层2~5cm厚的黄白色黏土,不经烧烤。未发现间柱,但壁柱十分规则地分布于居住面周围,且左家山遗址的房址柱洞内有高20cm左右生土二层台,与腰井子遗址中的柱洞形态明显不同。在腰井子F3东侧和F2南侧没有凸棱处发现了黑褐色的路土,疑似门道。

两个遗址中发现的房址明显不同,从居住面上看,左家山遗址的居住面为半地穴式,有门道,且居住面上发现的遗物有少量的骨针、骨锥和骨角料以及蚌壳等。腰井子遗址的居住面经过加工,居住面上发现了石斧、石凿、玉饰、骨器、蚌饰等,属于便携工具和装饰品。笔者认为,两个遗址系同一人群使用的不同性质的遗址,左家山遗址体现了长期性,而腰井子遗址体现了临时性,可能与人群的季节性迁徙有关。

同属这一地区的大安后套木嘎二期遗存的房址也体现出这样的特点,以12DHAIVF3为例,房址内多见成堆的蚌壳、鱼骨等食物,经鉴定为春季捕捞,少见动物骨骼;居住面上出土细石叶、石镞、骨锥等代表渔捞经济的工具。与左家山文化不同的是,F3更明确地体现了长期性与临时性的辩证关系,该房址可能是古代先民在冬春之际在临近渔捞区修建的临时性居址,用于收集鱼蚌以弥补狩猎食物的短缺,但该房址并非一次性使用,而是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多次往返,这种长期的临时居址或临时的长期居址体现了当时与左家山下层文化相似的半定居的季节性渔猎经济形态。

左家山下层文化的年代距今约7000~6500年,后套木嘎二期遗存距今约6500~6000年,二者年代上大致相近。

1.5 三江平原

三江平原主要是三江平原北起黑龙江、南抵兴凯湖、西临小兴安岭、东至乌苏里江,是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不断迁移和泛滥所形成的冲击平原。

本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发现的房址较少,仅以小南山文化比较典型。

小南山文化未发现明确房址,但在第二层下发现直径7m、厚0.1m的圆形居住面,西侧随地势呈坡状,可能是门道,居住面东侧有一瓢形寰底灶址,未发现柱洞,居住面上出土大量打制的石镞、矛头等工具。三江平原的另一典型文化新开源文化未发现房址,推测可能当时尚未出现半地穴式的房屋和聚落,或者与松嫩平原相类似,这是发现了季节性居址,定居居址并未发现。

2 通过房址研究东北地区的经济形态

对东北地区经济形态的分析主要应注意农耕经济与渔猎经济关系问题,从辽东半岛、辽河平原、辽西山地、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五个区域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房址来看,由于其各自所代表的经济形态不同,即使同样是定居性质的聚落,其经济成分和发展阶段也不尽相同,因此要更加关注各区域房址的差异性。

以后洼下层文化为代表的辽东半岛,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属于暖热湿润气候,植被茂密,动物繁多。其定居遗址明显经过严格的划定,并以栅栏作为边界,密集的房址布局说明在短期之内人口迅速增加,可能出于一种向定居过渡的状态。针对潮湿的气候对居住面进行防潮处理,说明房址可能是长期使用的;房址居住面上发现的磨制石斧、磨盘、磨棒等农业工具与石镞、石球、网坠等大量渔猎工具共存,说明了原始农业与渔猎经济并存。

以新乐下层文化为代表的辽河平原,气候特点与辽东半岛类似。从新乐遗址中房址复杂的建筑结构,有序的规则布局上,可以推测其定居程度要高于后洼下层文化,而且从柱洞上看,个别房址还经过多次修缮,系长期使用的结果。室内窖穴中出土的碳化谷物说明农业已经产生,产量已经可以存储,但成堆的兽骨和大量的渔猎工具,特别是象征渔猎的太阳鸟木雕,说明渔猎经济仍然存在,对此可能有原始的崇拜。

以赵宝沟文化为代表的辽西山地,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属于温暖的半干旱气候,与黄河流域相似。赵宝沟文化的定居性质更为明显,已探明该遗址分两个区域,仅一区就发现84座房址,成排分布,规划整齐,方向大体一致,而且在二区坡顶的平台上发现用圆角方形石块垒砌的平台,说明该遗址已经有明显的功能分区,系长期定居的迹象。此外,在赵宝沟遗址中房址居住面上经常出土石耜,说明该地区的农业已经进入了耜耕阶段,比辽河平原、辽东半岛的刀耕火种更为先进。

以左家山下层文化为代表的松嫩平原,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属于温凉的半湿润气候,其居住形式属于定居与流动相结合的模式。左家山房址居住面附近发现了少量农业生产加工工具,可能与辽河一带农业的传入有关,但是这一地区作物生长期较短,产量不高,甚至可能主要是针对采集经济,因此冬春季节还需要通过渔猎补充食物来源。腰井子遗址出土的工具大多与渔猎有关,而且居住面内发现成堆的鱼骨,应属于渔猎经济的居址。这一地区经济形态上的最主要特点是由气候条件引起的多种方式在地理上的分离,有些遗址可能存在渔捞与狩猎经济的分离,在房址上的反映是多个临时性居址共同构成的生业圈。

以小南山文化为代表的三江平原仅发现一个居住面,在居住面上未发现任何与农业有关的工具,该居址的居住时间无法判定,依据附近的新开源文化中出现的鱼窖可以判定当时的经济形态应以渔猎为主。该地区全年温差较大,比较寒冷,直至青铜时代还未产生农业。

总体来看东北地区可以依据房址是否存在大小差异划分为两大区域,即辽西山地、辽河平原、辽东半岛为辽河流域,这一地区的房址在面积上有显著差异,可能与等级、财产有关。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各自为一个区域,二者的房址都没有明显的大小之别,三江平原甚至没有出现典型的定居居址。从经济形态上看,从辽河流域到三江平原,由南至北体现了定居和农耕影响的减弱。辽河流域已进入典型的定居生活,农耕经济的成分相对较大,技术比较发达,但渔猎经济仍占主体地位;松嫩平原属于过渡区,介于定居与迁移之间的居住状态,受南部影响产生原始农业,但由于气候条件并未形成明显迹象,可能与采集差别不大,群体流动性的渔猎经济提供了绝大部分的食物来源。三江平原的居住状况不详,未发现任何农业迹象,渔猎经济为其全部的食物来源,特别是渔捞经济所占的比重要远大于狩猎带来的效益。

综上,通过比较东北地区五大区域的房址来研究其经济形态,可以划分出五个类型(如表一):根据有无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划分出Ⅴ型,根据是否完全定居划分出Ⅳ型,根据有无储粮窖穴划分出Ⅲ型,根据农耕技术的先进程度划分出Ⅱ型和Ⅰ型。

表1 东北地区经济形态类型Tab.1 Northeast regional economic morphological types

从Ⅰ型到Ⅳ型体现了定居生活的减弱和农业成分的落后,这种类型区分反映了新石器时代中期旱作农业已经初具规模,该地区年代更早的兴隆洼文化也发现有相当发达的农业聚落,作为黄河流域传入东北地区的门户,与黄河流域的联系是相当紧密的。因为当地的气候与黄河流域颇为类似,农业发展较快,并继续向北和向东南两个方向传播。向北传入松嫩平原,但由于水热条件不足而并未发展壮大,也没能继续北上传入三江平原;向东南经由辽河平原传入辽东半岛,农耕经济在辽河平原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但在辽东半岛还属于发展初期,虽然在后洼遗址下层也发现了石铲等工具,但由于未发现明显的粮食遗存和窖穴,因此不能确定是农业工具,建筑工具的可能性更大。当然,在传播过程中气候的差异也使得这一地区的旱作农业远不如辽西山地发达。Ⅴ型所体现的是未受农业文明影响的东北地区原始的渔猎经济形态,三江平原由于其自身的气候特点和地理位置,直到青铜时代出现原始农业。但是,在各个区域来看,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渔猎经济仍然是主要的经济形态,由于特殊的气候和资源条件,农业在东北地区始终无法维持生计,而只能依附于采集经济成为季节性的食物补充,而采集经济的加强同时也增强了对作物的选择性。

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东北地区经济形态体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动态性的特点。一是原始农业与渔猎经济长期共存,渔猎经济为主。二是农业经济的发达程度体现出总体从南向北递减的特点。这一时期是黄河流域的农业文明扩张的时代,农耕经济对东北地区房址和聚落的影响是比较深刻的,一方面,农业为东北的史前文明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从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居住址。另一方面,随着人口增加,最终形成的定居聚落也成为农业生产的保障。

[1] 许玉林,傅仁义,王传普.辽宁东沟县后洼遗址发掘概要[J].文物,1989,(12):1-22.

[2] 李晓钟.沈阳新乐遗址1982-1988年发掘报告[J].辽海文物学刊,1990,(11):83.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队.内蒙古敖汉旗赵宝沟一号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88,(01):1-6.

猜你喜欢

房址渔猎三江平原
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房址分析
满语渔猎词语butha初探
山西吕梁德岗遗址
不听批评的周厉王
『青铜之繁』——宴乐渔猎攻战纹图壶
新时期赫哲族渔猎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内蒙古中部发现8000余年前的16座房屋遗址
三江平原地区农田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内蒙古中南部新石器时代的社会形态
—— 以岱海地区为例
松嫩—三江平原地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