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时波强技术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弦脉脉象客观化中的应用
2015-03-07许轶君肖沪生
许轶君,肖沪生,徐 芳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超声科,上海 200032)
脉诊是中医最具特色的诊查方法之一,中华脉学博大精深,但由于“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脉经·序》),对脉象用客观的描记分析来代替主观的经验感觉一直是研究的方向。脉象仪检查是目前客观反映脉象信息的重要方法,且较为成熟。而超声领域的瞬时波强(wave intensity,WI)技术是一项可评估心血管系统总体功能的新技术[1]。两者均对心血管功能进行表达,具有可比性。有研究显示[2-4],高血压患者多存在弦脉特征,故本研究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目标人群,以弦脉为切入点,同步应用脉象仪和WI技术,比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组别和正常人的脉图参数和WI参数,分析这2项技术在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弦脉方面的价值,基于WI技术进一步完善脉象的客观化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0例,纳入标准根据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5]中的诊断标准,即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Hg。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甲亢、恶性肿瘤等全身其他器官和系统的重大疾病。超声测量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IMT≥1.0 mm(分叉处IMT≥1.2 mm)诊断为内膜增厚;IMT≥1.5 mm诊断为斑块形成[6],本研究排除斑块形成者。内膜不增厚的纳入A组(共36例),内膜增厚的纳入B组(共34例)。选择同期血压正常人33例作为对照组。
1.2 仪器与方法
1.2.1 仪器 DDMX-100脉象仪;Aloka Prosoundα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3 MHz。
1.2.2 血压测量 受检者取仰卧位,静息状态下测量右上肢血压2次,以平均值作为WI检测时的血压。
1.2.3 脉象测定 受检者取仰卧位,将脉象仪传感器固定于左侧桡骨茎突内侧桡动脉搏动处,记录50~225 g 6个压力段下的系列脉图,得到脉象参数:h1,主波幅度,主要反映左心室的射血力和大动脉的顺应性;h3,重搏前波幅度;h3/h1;h4,降中峡幅度;h4/h1;上述5个参数主要反映血管外周阻力、血管弹性。h5,重搏波幅度;h5/h1;以上2个参数主要反映大动脉弹性、主动脉顺应性和主动脉瓣功能情况。w1/t,主波上1/3处的宽度与脉动周期之比;w2/t,主波上1/5处的宽度与脉动周期之比;w1/t、w2/t均与h3出现的时间和外周阻力有关。
1.2.4 WI检测 受检者静息状态下,取仰卧位,连接同步心电图,检查部位选取颈总动脉开始膨大点近心端1.5 cm处。调节Beam Steer(B)键,清楚显示动脉管壁内膜—中层—外膜“明—暗—明”的3层结构,在B/M模式下,启动WI。将B模式取样线上的取样门置于血管前、后壁外膜—中层交界处;按规范操作进行适当调节并取样、冻结,输入收缩压、舒张压值。挑选5个以上连续并稳定的波形,再显示报告界面,得到 WI参数[7]:瞬时加速度波强(W1),主要与心脏收缩功能有关;瞬时减速度波强(W2):主要与心脏主动停止主动脉血流的能力及舒张功能有关;负向波面积(negative area,NA),主要与动脉弹性和外周阻力有关;R-W1,相当于射血前期时间;W1-W2,相当于射血时间;压力-应变弹性系数(pressure-strain elasticity modulus,EP)、血管硬化参数(β)、血管顺应性(arterial compliance,AC)、管径增大指数(augmentation index,AI)、分别由 β、WI值推导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及 PWVWI):均与动脉弹性相关。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时,计量资料先行组间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者行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先行数据转换,经转换后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者再行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行符号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非参数法。所有P值经过双侧检验,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A组、B组在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1)(均P>0.05),3 组具有可比性。
2.2 3组间脉象参数比较(表2) 表2显示:A、B组脉象参数均符合弦脉表现。A组较对照组h1、w2/t增高(均 P< 0.05)。 B 组较对照组 h1、h3、h4、h3/h1、h4/h1、w1/t、w2/t增高,h5、h5/h1降低(均 P<0.05)。 B 组与 A 组相比较,h3、h4增高,h5、h5/h1降低(均 P< 0.05)。
2.3 2种技术参数相关性比较(相关系数r值)(表3) 表3显示:A组W1与h1呈正相关;NA与h3、h4呈正相关;β 与 h3、h4、h3/h1、h4/h1呈正相关;EP 与 h3、h4呈正相关;PWVβ与 h3/h1呈正相关;AI与 h3、h4、h3/h1、h4/h1呈正相关。B组W1与h1呈正相关;NA与h3、h4呈正相关;β 与 h3、h4呈正相关,与 h5、h5/h1呈负相关;EP 与 h4呈正相关;PWVβ、PWVWI均与 h3/h1呈正相关;AI与 h3、h4、h3/h1、h4/h1呈正相关。对照组 W1与h1呈正相关;NA 与 h3、h4、h3/h1、h4/h1呈正相关;β 与h3、h3/h1呈正相关;EP 与 h3、h4呈正相关;PWVWI与h3/h1呈正相关;AC 与 h5、h5/h1呈正相关;AI与 h3、h4、h3/h1、h4/h1呈正相关,与 h5、h5/h1呈负相关。
表1 一般资料比较
表2 3组间脉象参数比较(±s)
表2 3组间脉象参数比较(±s)
注:h1:主波幅度;h3:重搏前波幅度;h4:降中峡幅度;h5,重搏波幅度;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 A 组相比,△P<0.05,△△P<0.01
h1(l/mm) h3(l/mm) h4(l/mm) h5(l/mm) h3/h1 14.26±4.88 10.80±4.33 6.42±2.44 0.20±0.77 0.69±0.18 17.19±5.49* 12.35±4.76 7.26±3.05 0.18±0.92 0.74±0.20 18.75±5.23** 14.67±4.06**△ 9.13±3.00**△ -0.41±0.80**△ 0.80±0.17*h4/h1 h5/h1 w1/t w2/t 0.41±0.11 0.01±0.05 0.23±0.05 0.17±0.05 0.43±0.15 0.01±0.05 0.25±0.04 0.20±0.04*0.50±0.14* -0.02±0.04**△ 0.26±0.04** 0.21±0.04**组别 例数对照组 33 A组 36 B组 34组别 例数对照组 33 A组 36 B组 34
表3 2种技术参数相关性比较(相关系数r值)
3 讨论
脉诊是中医学诊断疾病的一种特色诊法。弦脉是脉诊中非常重要的脉象之一,如触按琴弦[8]。高血压属于中医学“眩晕”“头痛”等范畴,许多学者认为高血压患者多存在弦脉特征,高血压弦脉的出现率在80%~90%[2]。弦脉可能是高血压的征兆,有助于高血压的早防早治。鉴于原发性高血压与弦脉的密切相关,本研究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内膜不增厚组(A组)及内膜增厚组(B组),同步运用WI技术及脉象仪,通过分析WI参数与脉图参数,探讨弦脉、脉象参数及WI参数间的相关性。
脉象仪是一种客观反映脉象信息的装置,参数包括 h1、h3、h4等。 本研究中,原发性高血压 A、B 组均较对照组h1增高,原发性高血压早中期代偿性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增强,故h1增高。同时,A组较对照组w2/t增高,B 组较对照组 h3、h4、h3/h1、h4/h1、w1/t、w2/t增高,h5、h5/h1降低。上述参数均反映外周血管阻力、血管弹性、顺应性等信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交感兴奋、儿茶酚胺类活性物质体内分泌增多,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同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兴奋,而具有强烈扩血管作用的前列腺素(PG)类物质(如PGl2、PGF2和PGA2等)减少,不但如此,构成血管壁中层的平滑肌细胞对上述各种神经、体液加压因素的敏感性也增高,细胞膜磷脂更新,细胞内钙升高,致血管平滑肌收缩,从而使外周阻力增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内膜表面开始不光滑、不平整,继之动脉壁通透性增加,循环系统中红细胞、血小板及胆固醇可进入内膜并黏附于该处,平滑肌细胞由中层游移至内膜沉积下来并增生,内膜变厚、结缔组织增多,于是血管壁增厚、纤维化,弹性降低,变硬、顺应性降低,外周阻力进一步增高[9],故 h3、h4、h3/h1、h4/h1、w1/t、w2/t增高,h5、h5/h1降低。 A 组为初期改变,表现尚不显著,因此与对照组比较,仅w2/t增高。
WI是一种能够综合评价心血管整体功能的新技术[10-12],亦能提供心脏收缩功能、外周血管阻力、血管弹性、顺应性等方面的信息。W1主要与心脏收缩功能有关,本研究显示,W1与同样反映左心室收缩功能的h1呈正相关。NA主要与血循环外周阻力及血管的顺应性有关。β、PWVβ、PWVWI三者均反映血管的硬化程度[13]。EP代表动脉血管的弹性,AC代表血管顺应性,AI动脉硬化时,AI增大[14]。本研究显示,NA、β、PWVβ、PWVWI、EP、AC、AI均与同样从不同角度反映血管弹性、顺应性、外周阻力情况的脉象参数h3、h4、h3/h1、h4/h1及 h5、h5/h1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有学者认为[15]弦脉是由多种因素引起脉搏形体改变的脉象,如动脉血管弹性减弱、血管壁紧张度增高,或血管发生退行性变化,呈现出平直搏动的征象。其机制多与心脏泵亢进或正常、每搏输出量增多、血管壁弹性减弱或硬化、外周阻力增加、周围血管紧张度增加、或局部血管缩小、血压增高或正常,以及循环血量增多等因素有关。既往研究者[16-17]分析高血压弦脉的脉图及脉象仪参数发现,弦脉往往表现为 h1增高,提示弦脉脉力较强;h3、h4、h3/h1、h4/h1、w1/t增高,提示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管弹性降低;h5、h5/h1降低,提示血管顺应性降低。本研究结果与此相符,体现了高血压弦脉的脉象特征,进一步印证了弦脉与高血压的密切相关性,即弦脉是高血压出现概率最高的脉象。本研究中的脉象参数通过脉象仪技术所测得,数值化的各脉象参数将传统手指切脉所得的主观脉象——弦脉客观化,具有可记录、可分析、可比较的客观化优势。本研究发现,A组W1与h1呈正相关;NA 与 h3、h4呈正相关;β 与 h3、h4、h3/h1、h4/h1呈正相关;EP 与 h3、h4呈正相关;PWVβ与 h3/h1呈正相关;AI与 h3、h4、h3/h1、h4/h1呈正相关。 B 组 W1与 h1呈正相关;NA 与 h3、h4呈正相关;β 与 h3、h4呈正相关,与 h5、h5/h1呈 负 相 关 ;EP 与 h4呈 正 相 关 ;PWVβ、PWVWI与 h3/h1呈正相关;AI与 h3、h4、h3/h1、h4/h1呈正相关。 对照组 W1与 h1呈正相关;NA 与 h3、h4、h3/h1、h4/h1呈正相关;β 与 h3、h3/h1呈正相关,EP 与 h3、h4呈正相关;PWVWI与 h3/h1呈正相关;AC 与 h5、h5/h1呈正相关;AI与 h3、h4、h3/h1、h4/h1呈正相关,与 h5、h5/h1呈负相关。脉象仪参数作为WI参数与脉象间的重要桥梁,间接反映了WI参数与脉象间的相关性,从另一角度进一步将脉象客观化。
综上所述,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WI技术及脉象仪的同步检测,发现脉象仪参数体现了高血压弦脉的脉象特征,印证了弦脉与高血压的密切相关性,同时发现WI参数及脉象参数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间接反映了WI参数与弦脉脉象的相关性,进一步完善了脉象的客观化研究。
[1]孟园峰,勇强,李治安.波强度——一种新的血流动力学指标[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8,17(7):634-636.
[2]袁肇凯.郭振球教授对高血压病凭脉辨证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1993,20(10):15-18.
[3] 杨冠男. 弦脉与高血压[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增刊):364-365.
[4] 戎平安.92 例高血压病脉象分析[J]. 黑龙江中医药,2005,48(4):14.
[5]刘力生,吴兆苏,朱鼎良,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9.
[6]周永昌,郭万学,燕山,等.超声医学[M].6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689.
[7]何娟,郝力丹,陈金玲,等.瞬时波强技术评价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弹性功能[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3,15(4):217-220.
[8] 刘冠军.中华脉诊[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61-162.
[9]周艳珂,袁建军,牛瑜琳.应用瞬时波强技术评价慢性肾衰竭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6):1053-1056
[10] 肖沪生,徐智章,张爱宏,等.Wave intensity的命名探讨[J].上海医学影像,2008,17(2):81-82.
[11]王晓静,刘明辉.波强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9,6(4):386-387.
[12]王晓静,刘明辉,彭清海,等.瞬时波强度评价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管内皮功能[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5(8):1400-1402.
[13]林仙方,郑哲岚,彭晓慧.多普勒超声评价高血压患者主动脉顺应性的应用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4,20(7):512-514.
[14]肖沪生,银浩强,章怡炜,等.应用新版eTRACKING技术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研究[J]. 上海医学影像,2006,15(2):87-89.
[15]杨洪明,杨绍戊.脉理探遂[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249,292,295-297.
[16]张叶青,童耀荣,王忆勤,等.高血压病弦脉和非高血压病弦脉脉图参数的比较[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2,14(1):1302-1305.
[17]吴喜庆,陆小左,张玉兰.不同年龄生理病理性弦脉脉象特征研究[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338-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