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转录因子YY1在垂体瘤中表达的意义

2015-03-07孙文早

安徽医药 2015年9期
关键词:垂体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孙文早,王 亮,黄 晶,邹 毅

(湖北省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 仙桃 43300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转录因子YY1在垂体瘤中表达的意义

孙文早,王亮,黄晶,邹毅

(湖北省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 仙桃433000)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转录因子(Yin Yang-1,YY1)在垂体瘤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SP法)对临床垂体瘤组织标本进行VEGF和YY-1蛋白表达的检测,应用RNAi(RNA interference)的方法对大鼠垂体瘤细胞系做传代培养,培养的细胞进行VEGF和YY1干扰,干扰后提取蛋白,用western blot测两者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VEGF和YY1蛋白在侵袭性垂体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瘤(P<0.05)。RNAi的结果分析显示,当干扰VEGF后,YY1的蛋白表达也降低(P<0.05),反过来干扰了YY1因子后VEGF蛋白的表达也降低(P<0.05)。同时在垂体瘤中VEGF和YY1蛋白共阳性表达率为80.77%(21/26),VEGF和YY1蛋白共阴性表达率为78.72%(37/47),两组表达表达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VEGF和YY1蛋白在侵袭性垂体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瘤,且VEGF和YY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没有明显相关,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程度以及远处转移等存在一定的关系,且在垂体瘤中VEGF和YY1蛋白表达存在正相关。

关键词:垂体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录因子

垂体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于成年人,由异常分泌的激素导致脏器损害,垂体瘤中侵袭性垂体瘤易表现为恶性肿瘤的一些特性。垂体瘤的发生、发展与新生血管的形成密切相关,随着血管的形成,垂体瘤的侵袭潜能表现出来。而新生血管的形成依赖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龚晓燕等[1]总结VEGF的作用为促进血管内皮的增殖以及增加血管的通透性等,且VEGF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微血管密度以及恶性程度成正相关[2]。所以VEGF能特异的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对细胞的有丝分裂起促进作用,从而有助于肿瘤的生长,赵达等[3]的研究称VEGF对直肠癌的侵袭转移有密切关系。而转录因子YY1的作用非常广泛,对在细胞的分化增殖以及凋亡以及胚胎发育等方面起作用[4],除此之外,转录因子YY1(Yin Yang-1,YY1)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也被广泛研究,Zaravinos等[5]对36个公共基因表达数据库中多种类型肿瘤的YY1的转录水平进行分析统计,发现它的基因转录水平在大部分肿瘤中都显著增高。本文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转录因子(YY1)在垂体瘤中的表达情况做分析,并探讨两者表达情况对垂体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3例垂体瘤患者,包括男35例,女38例,平均年龄在45.3岁。所有患者行视力、视野检查,并做头颅CT、MRI检查,并对患者根据Hardy分级分期标准进行分组[6]。符合下列三项中任意一项者我们认为是侵袭性垂体瘤:(1)辅助检查显示肿瘤包绕双侧颈内动脉;(2)Hardy-Knosp分级分期:Ⅲ级或以上以及 C-E期;(3)病理证实鞍底硬膜和邻近骨质有瘤细胞。除侵袭性垂体瘤其余都归为非侵袭性垂体瘤。

1.2实验方法本实验研究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垂体瘤组织中VEGF以及YY1蛋白的表达。对标本进行常规固定、包埋、切片(4 μm)。用已知阳性表达的垂体瘤组织切片作阳性对照,PBS缓冲液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所有实验操作步骤按照SP试剂盒说明书严格进行。购买大鼠垂体瘤细胞系,做传代培养,并对细胞进行RNA干扰,提取相应蛋白做western blot,检测相应蛋白的表达情况。细胞培养及RNA干扰技术都按照相应操作说明严格执行。

1.3结果判断对所有组织切片进行镜下观察,在肿瘤细胞的胞核、胞浆中可见黄染的颗粒为VEGF阳性染色,在肿瘤细胞的胞核中可见黄染的颗粒为YY1阳性染色。我们根据黄染的深浅程度(0分:未见黄染,1分:有轻微黄染,2分:中度黄染,3分:重度黄染)以及黄染细胞所占的百分数(0分:未见黄染,1分:黄染细胞<25%,2分:黄染细胞25%~50%,3分:黄染细胞>50%)综合评定得分作为判定标准。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卡方检验。显著性水准α=0.05。

2结果

2.1VEGF和YY1蛋白在垂体瘤中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侵袭性垂体瘤和非侵袭性垂体瘤性别以及年龄相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VEGF和YY1蛋白在侵袭性垂体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VEGF和YY1蛋白在垂体瘤中的表达情况

2.2VEGF和YY1蛋白的表达对大鼠垂体瘤细胞系GH3进行传代培养,并分别做VEGF和YY1的RNA干扰,干扰24 h后,提取相应蛋白做western blot。对VEGF因子进行RNA干扰后,YY1的蛋白表达量较未干扰前降低(P<0.05),对YY1因子进行RNA干扰后,VEGF的蛋白表达量较未干扰前降低(P>0.05)。

2.3VEGF和YY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在73例我们选取的垂体瘤组织中,当VEGF蛋白阳性表达(26例)时,YY1蛋白阳性表达为21例,所以共阳性表达率为80.77%(21/26)。而当VEGF蛋白阴性表达(47例)时,而同时有YY1蛋白阴性表达为37例,所以共阴性表达率为78.72%(37/47)。通过分类变量关联性分析,我们可以认为VEGF和YY1蛋白表达存在正相关(P<0.05)。见表2。

表2 VEGF和YY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3讨论

垂体瘤是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虽然是良性肿瘤,它的生物学行为却差异很大,仅用辅助影像学检查我们很难客观的评价其生物学行为。而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对垂体瘤相关的多种细胞因子进行研究,从而对它的生物学特性有个更好的理解,从而对临床工作具有更好的指导意义。垂体瘤的发生发展与新生血管的形成密切相关。VEGF能与血管内皮细胞受体相结合,从而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在恶性肿瘤中,VEGF的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7]。而核转录因子(YY1)是一种对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凋亡起重要作用的因子,其通过下调Notch配体从而对增殖起负调控作用[8]。刘光辉等[9]的研究称其在肿瘤的侵袭迁移过程中发挥作用,同时段海峰等[10]的研究称其对垂体瘤的侵袭作用有关,YY1通过上调MM-2、MM-9的表达来实现它的侵袭性作用。所以本实验通过对垂体瘤患者的VEGF和YY1的表达情况进行探讨,以期阐明两者在垂体瘤中表达的意义。

VEGF和YY1广泛表达与人体各种组织细胞中,VEGF是已知的促血管生长的重要因子,而YY1参与众多的生物学过程。本实验研究中,73例患者分为侵袭性垂体瘤和非侵袭性垂体瘤,他们在性别以及年龄上相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VEGF和YY1蛋白在侵袭性垂体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多项研究认为的VEGF与肿瘤的血管形成及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作用相一致。肿瘤的发生发展需要血管的支持,在侵袭性垂体瘤中VEGF的表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瘤,这与它的生物学特性相吻合,说明VEGF的确参与垂体瘤的生长过程。YY1在侵袭性垂体瘤中的高表达,也与Nigris等[11-12]认为的YY1的高表达与预后不良有关相一致。有研究称YY1的活性抑制后,肿瘤细胞的凋亡会增加[13]。通过我们的RNA干扰研究分析VEGF和YY1蛋白的在垂体瘤中的表达,当VEGF因子被干扰后,YY1蛋白的表达降低(P<0.05),当YY1因子被干扰后, VEGF蛋白的表达降低(P<0.05)。最后我们的研究分析了VEGF和YY1蛋白的表达的相关性,在73例我们选取的垂体瘤组织中,当VEGF蛋白阳性表达(26例)时,YY1蛋白阳性表达为21例,所以阳性表达率为80.77%(21/26)。而当VEGF蛋白阴性表达(47例)时,而同时有YY1蛋白阴性表达为37例,所以阳性表达率为78.72%(37/47)。通过分类变量关联性分析,我们可以认为VEGF和YY1蛋白表达存在正相关(P<0.05),目前关于VEGF和YY1蛋白在垂体瘤中的共表达问题还未见报道。

参考文献:

[1]龚晓燕,保永亮,黄金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肿瘤侵袭转移[J].安徽医药,2013,17(1):3-5.

[2]黄芳.VEGF和 CA153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疾病进展的关系[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147-148.

[3]赵达,候小明,冯颖,等.大肠癌中C-Met VEGF及其受体KDR的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J].中国肿瘤临床,2010,37(16):941-944.

[4]张风林,应奇,高苏慧,等.亚临床型垂体腺瘤卒中的诊治[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3,10(4):221-223.

[5]Zaravinos A,Spandidos DA.Yin yang 1 expression in human tumors[J].Cell Cycle,2010,9(3):512-522.

[6]马驰原,王汉东,史继新,等.垂体瘤术后残留短期内再次手术治疗:联合与分期[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8(6):298-300.

[7]孔令建,赵晶,曲波,等.Survivin,COX-2及VEGF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与肿瘤微血管密度的关系[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20):2048-2053.

[8]石丽芳,芮红兵.DLL4基因对白血病细胞株 K562细胞中 YY1和c-Myc蛋白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1,19(6):1399-1403.

[9]刘光辉,李黎,张帆.脑胶质瘤组织中 BMP-7与YY1 mRNA表达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0,15(2):98-100.

[10] 段海峰,范月超.转录因子YY1对垂体瘤侵袭性的影响[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4,11(6):416-418,422.

[11] Nigris F,Napoli C.YY1 overexpression is associated with poor prognosis and metastasis-free survival in patients suffering osteosarcoma[J].BMC Cancer,2011,11:472.

[12] 梁恩顺,余永传,朱海东,等.两种伽玛刀剂量区间治疗功能性垂体腺瘤对比研究[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9(1):24-26.

[13] Martinez-Paniagua M,Vega MI,Huerta-Yepez S,et al.Galiximab signals B-NHL cells and inhibits the activities of NF-κB-induced YY1 and Snail resistant factors: mechanism of sensitization to apoptosis by chemo-immunotherapeutic drugs[J].Mol Cancer Ther,2012,11(3):572-581.

(收稿日期:2015-01-22,修回日期:2015-03-26)

doi:10.3969/j.issn.1009-6469.2015.09.045

猜你喜欢

垂体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看似“中年发福”,竟与垂体瘤有关
垂体瘤术后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其应对方式及希望水平的影响
月经紊乱、视力下降, “元凶”竟然藏在脑子里
容易被误诊的垂体瘤
性功能障碍可能是长了脑瘤
猛长个儿,是发育还是疾病?
褪黑素通过HIF—1α/VEGF信号通路减轻急性肾损伤的研究
β—catenin和VEGF在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热痹康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periostin蛋白水平与VEGF、ET—1及hs—CRP的相关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