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NS的自助游用户界面交互设计定位
2015-03-07莹郑州师范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刘 莹郑州师范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基于SNS的自助游用户
界面交互设计定位
刘莹
郑州师范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本文以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认知学等理论为支撑,对以自助游用户为中心的SNS网站界面进行分析、归纳、定位与设计,旨在为自助游用户提供更功能化、人性化的服务。
关键词SNS网站;自助游;用户需求;界面设计
目前中国的社交网站已经开始进行市场化的细分。从开始单一的交友网络到带有主题性质的SNS。各类SNS网站云集,网络上针对SNS的描述种类繁多。SNS即为社会化网络服务,是Social Network Service 的缩写。SNS的概念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真正应用于互联网是在2003年美国的Myspace创建之后。Myspace经过4年的发展,就拥有两亿名注册用户[1]。
目前,SNS已经成为最受业界以及网民欢迎的互联网应用之一。麦克卢汉在其著作《理解媒介》有这样的描述——人类延伸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从技术上模拟意识的阶段。人类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凭借各种媒介而得以延伸[2]。如他所描述的一样印刷媒体延展了人类的视觉,广播延展了人类的听觉,电视延展了人类的视觉。互联网集合了印刷、广播、电视的所有优势,同时联合移动媒体,使随时随地享受媒体带来的便捷成为可能。然而,SNS是一种可以集合几乎所有网络应用的社交媒体,这些应用可以涵盖网络社区交友、即时通讯、资源共享、网络游戏、博客、播客、RSS、电子商务等等,成为“一切媒介的媒介”[3],人因为媒介而得以延展,在这个过程中人也演化成了媒介。
每种界面都有其特定的用户群,因而具有特定的市场细分与需求。目标用户群的定位决定了软件的设计与功能要求。在设计前针对目标客户群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可以减短用户群适应界面的过程。以自助游用户需求为基础,具有现实意义。把传统的自助游网站融入SNS的元素,充分体现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满足自助游用户在线交友以及线下活动的需求。最终通过网络“使用”,“满足”自助游用户的求知、展示、释放、沟通的心理需求。
1 用户个人信息交互设计定位
用户个人信息的建立从注册开始,其余部分包括用户身份,网上状态播报,声誉的建立。
注册:SNS网站需要创建或者保存个人信息,那么就需要用户进行注册。然而注册的过程中存在着风险,如果网站内容在用户看来价值不大,那么他们就会放弃注册。那么在何时进行注册邀请,非常关键。尽量安排在用户浏览网页时,需要加入群、下载必要信息或者上传文件时发出注册邀请。注册界面交互设计时,应当考虑与自助用户特点有关的问题:1)允许用户创建于电子邮件地址相同的用户名。深度自助游用户大多都拥有自己的绰号,然而在注册过程中,他们理想的用户名可能被占用。这会使用户产生负面情绪。通过电子邮件地址登陆,可以使用户昵称不再必须具有唯一性。2)注册完毕,页面转跳回到原来的任务中。分享型SNS网站用户是为了信息而注册,在邀请注册之后让用户自动转跳回原来任务,会鼓励用户继续深度游览。在调研中显示,大多自助游用户因为出行需要才登陆网络寻找信息,对于这种自发加入的用户,进行类似的交互设计显得非常重要。3)注册表单的简单化。针对自助游用户的SNS 分享型网站重点在于旅游信息的分享。因此用户注册内容的完整性要求不高。其中,内容简单指的是只收集最基本的信息即可开始使用。形式简单指的是注册时,输入框应避免分页呈现、逐步收集。
用户身份:SNS 网站的核心用户通过自我展示、借助共享向网站贡献内容,从而形成了内容丰富的、相互交织的社区。在网站上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将会使用户的粘着度增强。在网络上展示内容从而肯定自己,是自助游用户的心理需求。社交环境不同,需要展示的形象也有差异。构建用户身份界面交互设计时,考虑与自助用户特点有关的问题应注意。1)用户个人资料自定义,可以设置大众选项,无需设置必填项目。用户更多的关注站内信息的质量,而非提供者的素质。因此这给了用户建立个人资料很大的宽容度。2)用户个人主页内容显示,允许用户调整。好友信息更新的即时展示,也充分符合网站的传播特性。3)允许用户通过RSS订阅网上其它活动,以此来补充站内信息。
网上状态播报:1)通过状态播报可以明晰网络好友的即时状况。例如:在线提示可以向其它用户传递一种信息——用户在线,可以进行交流。情感图标的提供可以为用户提供一种心情状态描述。所处环境特征描述,例如:“我在听某某歌”,“我在玩某某游戏”。通过操作系统将类似信息上传,能够更好的描述用户当前状态。2)标识来访用户。在用户个人主页显示到访用户,可以降低网络虚拟社区的冰冷感。
声誉的建立:网上声誉复现了现实社会中此类问题的模型。用户网上的声誉与现实世界中的并不完全相同,然而基本原理及影响是相同的。而且在社交产品界面上提供的声誉度量相对简单。社区的价值观、以及所鼓励的行为都可以通过激励机制来建立。例如:自助游用户关注度较大的为经典线路攻略信息,为了促进信息的上传,可对上传者进行积分等奖励政策,从而达到丰富完善信息的目的。对于开展线下活动的小组或者发起者来讲,声誉具有很强的重要性,小组成员针对此次活动的有利评价,将是下次活动发起的基础。
2 社交对象交互设计定位
社交网络由一群因共同的兴趣点而联系在一起的用户组成。早起社交网站建立之后遇到瓶颈,因为在进入网站找到朋友之后,无事可做。类似的社交网站缺少社交对象模型,除了构建社交图谱之外,没有实质的社交活动。与社交对象建立的行为与动作是社交的重点。这包括社交对象的确立、共享、传播、反馈的交互设计,同时也是目标用户在线活动的重点。
1)通过用户的收藏行为来建立社交对象。用户保存网站、页面、截图、视屏等相关内容,可以提供简便的方法让用户保存自己感兴趣的对象。例如一键转载、或者一键添加关注。如图1所示,豆瓣网在注册之后提示添加兴趣组群,这样进入社区会有兴趣点的产生,而不是注册之后马上变得无事可做。
2)社交对象的共享:共享可以分为私人共享与公众共享。通过社交对象的共享建立用户的沟通。
3)社交对象的传播:用户间保持联系是社交网络发展的关键。网站围绕某个话题展开,然而人们谈论的话题很难界定与设计。关键是要为用户建立灵活的框架。允许他们定制内容。社交对象的传播可以通过博客、博客等方式进行。
4)反馈:留言、评论都是增加用户粘着度的有效方法。自助游用户群面对网络匿名帖、灌水帖的宽容度较高。因此管理员针对此类帖子可适当的放宽要求。自助游用户在信息反馈上不够积极。建立一键反馈的交互可以促进用户的交流。大多自助游用户能够在网络上真实表达自己的看法,然而在指出方式上却倾向于婉转提出,这存在中西文化差异。因此在选项设置方面,非黑即白的级别设置是不可取的。只投赞成票会误导网友“一片祥和”,也很难使质量高的内容通过投票的方式置顶。
社交关系交互设计包括社区人际关系建立,以及如何通过交互设计促进用户的虚拟关系带到线下发展。通过社交网络查找好友,建立便携式社交图谱。可直接将已有的社交群转入新的社交网络。强连接建立的同时包含弱连接,为用户好友群设置分组设计。社交网络中,潜水客户会占到社区用户总数的99%[4]。要通过多种方式体现他们的存在,例如文章的点击量、文章的转载次数等方式使用户参与到社交活动中来。
社交网络不仅提供在线服务,现在涌现出的大量社交工具也具有了更强的协作性。邀请工具、日程表功能、社交图谱是应用非常广泛的功能。GPS功能、移动设备的迅猛增长,促进社交活动的线下发展。地理位置标记、地理数据融合、移动定位功能可以围绕我们在线活动提供周围环境信息。尽管人们因为兴趣点的吸引而引发社交关系,然而一个团体的演进过程最终会把人们牵引、聚集在现实社会中。
目前,我国以QQ空间、人人网、开心网为代表的SNS网站已经发展比较成熟。从SNS网站的诉求来看,始终是以用户为中心。随着专业信息的多样化,新的传播技术将大众按意识形态、品味、价值逐渐分化为碎片化的社会。网站界面形态的个性化内容逐渐增多,用户作为信息制造者与传播者的角色日益显著,个人展示的机会日益增多。各类主题的SNS网站的运行,都需要研究目标客户群的心理情感、文化背景、行为特点等,以此为基础开发满足客户需求的服务。不同的生活背景会对设计隐喻、逻辑分类产生很大的影响。任何操作规范、交互方式都需要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用户是决定界面形态的关键因素。建立良好的人机交互,需要针对目标用户做深入调研,试图从心理情感、文化背景、行为需求上去深入用户,以此指导网站的界面设计。
参考文献
[1]丁欣,李尧,李烨.决胜SNS[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208.
[2]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
[3]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M].何道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周年国.界面设计—人机沟通的艺术[J].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学报,2006,12:14-15.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5)139-01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