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年中、日女排技、战术效果研究
2015-03-07陈品
陈 品
近3年中、日女排技、战术效果研究
陈 品
研究分析在大赛时中、日女排两队之间的技、战术发挥的异同,了解中国女排的优势和不足,为今后备战提供参考。主要运用比较研究法、录像分析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纵向对比在2012—2014年间中、日女排在发球、接发球、接发球进攻及防反4个方面的差异。研究认为,中国女排发球缺少变化、接发球到位率低、过分倚重接发球进攻,忽视防反,技术结构亟待完善。建议中国女排的各项技术要协调发展,今后应加强“全面型”运动员的选拔和训练。
中国女排;日本女排;技、战术效果
1 前言
《2011—2020年奥运争光计划纲要》明确指出:“2016年夏季奥运会,集体球类项目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个别项目取得突破。”中国女子排球队曾是国人的骄傲,但现在离冠军似乎越来越远。然而,日本女子排球队在世界大赛上屡获佳绩。同为亚洲球队,在打法上存在共同之处;中、日女子排球队都曾为世界冠军之队,有着光荣和相似的崛起之路。因此,研究中、日之间的比赛得、失分规律,对提升我国女子排球队的实力大有裨益。不仅如此,在近年来中、日交战的记录里,中国队输多胜少。为什么中、日女排的差距如此之大?同为亚洲球队,在人种上并无区别,主要的原因应该归结为对排球项目制胜规律的把握不够,排球运动训练科学化不足。因此,有必要研究分析在大赛时中、日女排两队之间的技、战术发挥的异同,了解中国女排的优势和不足。
近5年以来,对女排的研究集中为世界大赛上,如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的女排技术统计的研究。这些研究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排球运动训练理论和实践。但是围绕中、日之间在世界大赛上的差异研究较少,这方面动态的研究不足,仅凭一次大赛的统计分析结果,我们无法找到相似球队的实力提升路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将2012年奥运会中、日女排比赛、201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中、日女排比赛及2014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中、日女排的比赛作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调研
通过对近5年的排球技、战术统计方面的国内、外文献进行调研,以了解世界女子排球运动发展趋势;同时得出这个方面研究的不足。
2.2.2 录像统计法
对以上中、日女排的比赛,进行录像分类统计。由于比赛时间跨度大,所以,本研究只选取有代表性的3次大赛进行分析。通过对中、日女排近4年来竞技表现的研究,重点从中、日女排双方的技、战术指导思想上寻找两队的差距。
2.2.3 比较研究法
对中、日女排技、战术特征及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寻找中国女排在大赛失利的原因。
2.2.4 数理统计法
Data volley统计软件将9×9 m的比赛场区平均的分为9个3×3 m的正方形区域,编号依次见图1,这样使得统计结果更加精确。
在发球效果的统计过程中,Data volley统计软件将发球效果分别定义为:
半分效果:对方接球过网,但被我方在网口直接扣球成功或拦网成功得分。
不佳效果:被对方很好的接到。
一般效果:对方无法组织快攻。
发球较好的效果定义为:对方无法组织进攻。
此外,Data volley统计软件将效率的计算公式定义:
Efficiency %=(得分动作次数-失分动作次数)/动作总次数。
图 1 排球比赛场地区域划分示意图
3 研究结果
3.1 中、日女排发球技、战术效果
通过表1可知,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日女子排球比赛中,中国队发球加权值为3,发球实际效率为1%;日本队发球加权值为1,发球实际效率为-4%。
2013年大奖赛中、日女排比赛中,虽然中、日两国女排发球加权值相同,均为3。但从发球实际效率上看,中国队的发球效果不及日本队。中国队的发球失误率高,发球得分率低。
表 1 本研究中、日女排发球效果一览表
2014年大奖赛中、日女排比赛中,中、日女排发球效果趋于相同。通过中、日女排发球效果的比较,可以看出:2012年奥运会结束后,新一届中国女子排球队的发球技术不及上一届中国女排。比赛中,除了主攻手王一梅选择跳发球技术以外,很难再看到其他运动员运用跳发球技术。当前世界排坛发球的潮流应是:在发球稳定性的基础上,合理把握 “攻击性和策略性”之间的关系,权衡利弊制定发球战术。但中国队在发球策略的选择上过于求稳,在比赛中没有把自身的发球优势发挥出来。
3.1.1 不同起始区域发球线路分布
由图2可知,中国队在1号区域共有12次发球,效率是17%;5号区域的发球次数为11次,效率为-18%;6号区域的发球次数为51次,效率为2%。日本队1号位的发球次数为17次,效率为-12%;5号区域的发球次数为33,效率为3%;6号区域的发球次数为6,效率为-17%。
由图3可知,中国队在1号区域共有21次发球,效率是-10%;5号区域的发球次数为35次,效率为-9%;6号区域的发球次数为40次,效率为-6%。日本队1号位的发球次数为52次,效率为0%;5号区域的发球次数为19,效率为0;6号区域的发球次数为34,效率为-6%。
由图4可知,中国队在1号区域共有20次发球,效率是-10%;5号区域的发球次数为44次,效率为-5%;6号区域的发球次数为52次,效率为2%。日本队1号位的发球次数为49次,效率为0%;5号区域的发球次数为49,效率为-8%;6号区域的发球次数为17,效率为6%。
图 2 本研究2012年奥运会中、日女子排球队不同起始区域发球线路分布图
图 3 本研究2013年大奖赛中、日女子排球队不同起始区域发球线路分布图
通过图2~图4可以看出,日本队在比赛中的发球线路多选择斜线,尤其在6号区域的发球多向两侧分散,很少有直线球。而且在比赛中、日本队发球起始区域多选择在1号区域和5号区域,从这两个区域发出的球,行走的线路长,而且变化多。反观中国队在比赛中发球起始区域多选择在6号位,虽然中国队的发球线路直线和斜线均出现,但从各个起始区域的发球效率看,中国队在各个起始区域的发球均不及日本女排,说明中国队的发球缺少变化,没有特点。
图 4 本研究2014年大奖赛中、日女子排球队不同起始区域发球线路分布图
3.1.2 发球落点区域效果比较
在2012年奥运会比赛中,中国队的发球多集中在场地的中间区域,即5、6、7、8、9五个区域。发球落点效果好的区域集中在8、9两个区域。日本队发球落点多集中在场地的左后区域,即7、5、6三个区域。发球落点效果好的区域是7号区域(图5)。
在2013年大奖赛中,中国队的发球多集中在场地的中间区域,即1、5、7、8、9五个区域。发球落点效果好的区域集中在8、9两个区域。日本队发球落点多集中在场地的左后区域,即1、5、6、7、8、9六个区域。发球落点效果好的区域是7号区域(图6)。
图 5 本研究2012年奥运会中、日女子排球队发球落点分布图
图 6 本研究2013年大奖赛中、日女子排球队发球落点分布图
在2014年大奖赛中,中国队的发球多集中在场地的5、6、7、8、9五个区域。发球落点效果好的区域集中在8、9两个区域。日本队发球落点多集中在场地的1、5、6、7、8、9六个区域。发球落点效果好的区域是7、8两个区域(图7)。
发球的落点越难,一传的到位率就越低,破坏一攻的进攻节奏,比赛技术串联运用也就越复杂,防守的可能性就越大。通过图5~图7可以看出,发球落点集中,对对方接发球来说是有利的,既便于对方接发球选位,又减少移动中接球的次数,从而降低接发球的难度,势必使对方一传到位率高,易于组织有效进攻。在2012年奥运会和2013年、2014年大奖赛的中、日女排比赛中,中国队从发球技术的运用、发球线路的选择及发球落点的选取,都缺乏针对性,因此,在个人发球攻击性不给力的情况下,发球缺少变化,无疑是给对手增加获胜的机会。
3.2 接发球效果
接发球是组织进攻的开始,是组成各种进攻战术的基础。只有接发球到位才能组成各种快速、多变的集体进攻战术。因此,世界各队都将接发球视为一攻的“生命线”。我国排球的技、战术风格是以快攻型打法为主,各种快攻战术的跑动、实施和运用,都需接发球到位做保障,没有接发球到位做保障,一切快速多变的快攻战术皆为泡影。所以,接发球作为一攻的起始环节,一直是各队最强调稳定性的一项基本技术。
表 2 本研究中、日女排接发球效果一览表
通过中、日女排接发球的效果可知,在2012年的中、日女排比赛中,中国队接发球效果的加权值为6;日本队接发球效果的加权值为2;在2013年的中、日比赛中,双方接发球的加权值相同,均是3; 2014年大奖赛中、日女排的比赛中,中国队接发球的加权值为4;日本队接发球的加权值为6。
目前,世界各国排球队员的“高大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伦敦奥运会结束后,入选成为新一代的中国女排队员们拥有着前无古人的身高优势,但能否在比赛中成为赢球的队伍,在近几次大赛中均得到否定的验证。诚然,身高能够帮助一支球队在排球场上取得某些技术环节的优势,特别是主动得分环节,但也带来了另一些技术环节的弱点,而这些弱点往往会在与一支技术全面的强队的对抗中被对手利用。由此可以看出,中国队是在“高大化”的基础上强调技术的全面性;而日本队则是在技术全面的基础上强调“高大化”,由于侧重点的不同,结果就自然不同。
3.3 接发球进攻效果
由表3可知,在2012年的中、日女排比赛中,中国队接发球进攻的加权值为7;日本队接发球进攻效果的加权值为4。在2013年的中、日比赛中,中国队接发球进攻的加权值为6,日本队接发球进攻的加权值为5; 2014年的中、日女排的比赛中,中国队接发球进攻的加权值为6;日本队接发球进攻的加权值为6。
表 3 本研究中、日女排接发球进攻效果一览表
以上数据表明,与日本队相比,中国队接发球进攻从之前占有绝对优势,到如今不如日本队。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1)中国队的接发球到位率低,造成她们的战术攻组成率低,从而使日本队很容易形成拦防体系;2)由于中国队个人的突破能力有限,缺乏强有力的强攻队员。3)从近两年里,中、日女排比赛中的被拦失分率和被拦回率可以看出,日本队的信息小组在赛前已对中国队的技、战术布置十分熟悉,在比赛过程中,为日本队随时提供场上变化的即时分析。因此,日本队的拦网组成率要高于中国女排。
3.4 防反效果
防反是排球比赛中第2得分技术,一支队伍的防反能力在比赛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2012年的中、日女排比赛中,中国队防反的加权值为5;日本队防反的加权值为4;在2013年的中、日比赛中,中国队防反的加权值为6,日本队防反的加权值为5;2014年中、日女排的比赛中,中国队防反的加权值为6;日本队防反的加权值为6。
表 4 本研究中、日女排防反效果一览表
过去实行发球权得分制时,有些教练员过分强调防反在比赛中的重要性,主张在平时训练中需要花费主要精力练习防反的能力。现在每球得分制的实施,提高了接发球进攻在比赛中的地位与作用。因此,又有一些教练员又过分倚重接发球进攻,在训练中提出要以更大的比重来抓接发球进攻的效果。诚然,防反水平高,容易巩固发球权,从而减少接发球进攻的次数,也可以弥补接发球进攻系统中的薄弱环节。但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与日本女子排球队比较,近3年来中国女子排球队在发球策略的选择上过于求稳,在比赛中没有把自身的发球优势发挥出来,发球缺少变化,没有特点。
2.中国女子排球队的接发球到位率低,造成她们的战术攻组成率低,从而使日本女子排球队很容易形成拦防体系。
3.每球得分制的实施,提高了接发球进攻在比赛中的地位与作用。因此,中国女子排球队有一些教练员又过分倚重接发球进攻,在训练中提出要以更大的比重来抓接发球进攻的效果。
4.技术结构亟待完善,运动员需要全面发展,重视“小球”技术和“串联”技术。
4.2 建议
1.中国女子排球队的各项技术要协调发展,各项技术之间,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只有保持它们相对的均衡发展,才能在比赛中提高运用技术的水平,从而确保比赛中技术的稳定发挥,为赢取比赛的最终胜利做铺垫。忽视任何一项技术,都会阻碍其他技术的提高,进而会影响比赛中技术的发挥,以至导致比赛失利。
2.中国女子排球队今后应加强“全面型”队员的选拔和训练。2012年奥运会后重组的中国女子排球队只强调选拔“高大化”的运动员,对“技术全面”指导思想贯彻力度不够,从而导致运动员特点不突出,没有形成特长,进而成绩下降。
[1]白真,聂海涛.第9届女排世界杯中国队技、战术统计与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185-186.
[2]董新华.2011年世界杯女排赛中外女排发球效果的比较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9.
[3]靳小雨,姜冠军,任汝岗.中国女排与世界高水平女排攻防战术运用能力的比较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3):129.
[4]孟春雷,李毅钧.中外优秀女排运动员拦网技、战术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5) :141.
[5]屈东华,张岩.女排不同拦网阵型下的36种进攻组合效果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1):122.
[6]王恒.我国女子排球实力演变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0,(1):54-58.
[7]薛少朵,许浒.中国女排的战略选择——是“五一”还是“四二”配备[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1):119-123.
[8]尹洪满,龙明.排球比赛分竞赛过程多级结构理论模型与实战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3):76.
[9]展更豪,刘锦.中国女排在2004年奥运会上的主要竞争对手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9):1266-1268.
[10]张兴林,李毅钧,钟秉枢,等.中国女排技术统计分析与变革启示:以201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为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26(2):162.
Longitudinal Comparative Study on th China and Japan Women’s Volleyball Skills and Tactics’s Effect in Recent 3 Years
CHEN Pi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China and Japan women’s volleyball skills and tactics’s effect in major competition,understands ou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China women's volleyball team.By using the method of comparative study,video analysis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the longitudinal comparison is made on aspects of serving,receiving,receiving attack and defence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team in 2012—2014.The result shows that China women's volleyball team’s serve is lack of change,return is low,an excessive emphasis receiving offensive and ignore the counter-attack,it is necessary to reform the technical structure.It suggests that the technology of China women's volleyball team need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and should strengthen the selection and training of comprehensive type of player in the future.
Chinawomen'svolleyballteam;Japanwomen'svolleyballteam;technicalandtacticaleffect
1002-9826(2015)02-0057-06
2014-06-26;
2015-01-14
陈品(1965-),女,浙江温州人, 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与体育社会学,Tel:(0571)85070811, E-mail:pinchen66@126.com。
浙江科技学院 体育部,浙江 杭州 310023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ngzhou 310023,China.
G84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