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专项身体训练周期负荷安排特点及板块特征

2015-03-07周文福

中国体育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李玲全运会板块

周文福,崔 鑫



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专项身体训练周期负荷安排特点及板块特征

周文福,崔 鑫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个案研究和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发现12届全运会女子撑竿跳高冠军李玲赛前中周期训练的负荷安排特征基本与积累、转换和实现板块安排一致,小周期训练计划中核心课程负荷集中且指向性明显,呈现出明显的板块特征。这套周期负荷体系是经典周期理论与板块理论相结合的一种复合性体系,是在有重要比赛的赛前中周期中嵌入一个板块周期,并以此解决特定的训练目的和任务。

撑竿跳高;女子;周期负荷;板块

1 选题依据

经典的周期训练理论通过训练、比赛和恢复3个阶段周期性地安排运动员的训练过程,在训练安排中普遍存在同步发展多种能力的训练安排,如在准备期中既安排大量的力量素质训练,也安排大量的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训练[2]。这样的安排很难使运动员在较长的时间跨度内长时间的保持较高的竞技状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竞技体育运动也蓬勃发展起来,很多表演性的商业比赛及非重大比赛贯穿了整个年度的各个阶段,运动员参加比赛的次数越来越多。优秀运动员在一年的时间里,大都会有持续300~320天的赛季前和赛季的准备,多数世界顶级运动员的基础能力(最大力量、有氧恢复能力)在长达5~8个月的比赛期中均维持在足够高的水平,这一长时间的高峰状态与传统的准备期和比赛期不相吻合。可以说为了适应新的赛制,运动员的专项训练周期安排已经出现了相应的调整,即在他们的训练安排过程中,基础能力和恢复都被纳入到比赛期的训练当中,形成了一个新的训练过程安排理论,板块周期训练理论[3]。

板块周期是训练板块与序列中周期的理论概括,训练板块是指一种高度专项化集中式训练负荷的周期模式。在这个训练模式中,由几个训练因素组织集合成一种具有专项功能的和彼此间紧密联系的单元,一个基本的中周期板块包括积累板块、转换板块和实现板块3个部分[3]。积累板块以发展运动员的基础能力为主要任务,负荷量较大,负荷强度较低,运动员可得到充分的恢复;转换板块以发展运动员专项能力为主要任务,负荷量减小,负荷强度增大,运动员得不到充分的恢复;实现板块以运动员顺利参赛为主要任务,负荷量较小,负荷强度最大,运动员得到全面的恢复。板块周期训练是根据不同的运动能力训练痕迹效应的持续时间来安排的,不同的运动能力训练痕迹效应的持续时间不同,有的持续时间较长,可达到30天左右,有的较短只有5天左右(表1)。练习效应持续时间较长的有氧能力和最大力量的训练通常安排在训练周期的前面,在练习效应消失前可安排下一次训练,练习效应持续时间较短的最大速度的训练通常安排在比赛的前期,可使所获得到训练效应直接在比赛中得以发挥。板块训练周期这种按运动能力的痕迹效应安排训练内容的形式最显著的特点是短期内训练负荷的高度集中性,即在训练组织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训练和比赛任务安排不同的训练板块,短时间内最大限度提高训练的负荷强度,以突出发展某项运动能力,更加重视高度指向性的训练强度,增加了训练的针对性,同时,影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各种素质在板块训练中依次连续发展而不是同步发展。所以,具有高度集中性的训练负荷指向不同,时间也不同,有效的避免了由于局部训练量的积累而造成的损伤[1]。

表 1 中断训练后不同运动能力 训练痕迹效应的持续时间一览表[1]

近年,我国部分田径项目有所突破,跳跃项目中的跳远、跳高和撑竿跳高国内优秀运动员的成绩已经跻身世界优秀水平。特别是女子撑竿跳高项目,从2013年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李玲、任梦茜的全年比赛安排来看,重要比赛的间隔基本在1个月左右(表2)。从2名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发展趋势来看,李玲全年呈现出4个高峰,第1个高峰出现在5月份,第2个高峰出现在7月份,第3个高峰出现在8月份,第4个出现在9月份,特别是在全运会上,创造了4.65 m的新亚洲纪录;任梦茜全年竞技状态基本稳定,各月最好成绩基本稳定在4.40 m(图1)。

表 2 我国2名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2013年各月参赛最好成绩一览表

注:数据来源于国际田联官方网站。

图 1 我国2名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2013年各月参赛最好成绩趋势示意图

从上面的数据和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与经典的周期训练不同,我国2位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在1年中长时间的保持着较高水平的竞技状态。这种长时间保持较高水平竞技状态的训练安排与板块周期理论较为接近。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摸索我国优秀撑竿跳高运动员的专项身体训练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国运动员自身特点的周期负荷体系,这套体系是经典周期理论与板块理论相结合的一种复合性体系。也就是说,在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专项身体训练安排过程中,既有相当于经典周期理论中的准备期、比赛期和恢复期,也一定有为了解决特定训练目的和任务训练板块,例如,积累板块、转换板块以及实现板块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周期负荷安排为研究对象,观察对象为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李玲,亚洲纪录保持者(4.65 m),国际健将。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调研

结合本研究需要,利用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以及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国际田联官方网站、中国田径协会官方网站等书籍资料和电子资源数据库,收集和整理关于撑竿跳高运动员专项训练方面的资料,包括著作、期刊以及学位论文等100余篇(部),并重点了解了撑竿跳高运动员专项身体训练周期安排方面的文献资料,为本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2.2 专家访谈

走访国内优秀撑竿跳高教练员12名,其中,国家级教练员3名,高级教练员7名,中级教练员2名;走访从事撑竿跳高教学的教师5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2名,讲师1名。

2.2.3 个案研究

跟队观察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李玲冬训、赛前及比赛阶段的训练安排。

2.2.4 对比分析

通过传统周期训练理论与板块训练理论的比较研究,揭示撑竿跳高运动员李玲专项身体训练周期安排过程中的板块特征。

3 研究结果

3.1 李玲全运会赛前训练一般准备中周期安排情况

以李玲备战第12届全运会赛前训练一般准备中周期安排为例,该中周期时间一共安排了4周的时间。整个中周期以恢复周开始,接着安排了连续的冲量周、冲强度周,最后,又以恢复周结束。之所以先安排1个恢复周是因为李玲刚参加完田径亚锦赛,并取得了4.54 m的优异成绩,完成了上个阶段的训练和比赛任务,需要有一个调整的时间形成超量恢复。接下来的冲量周和冲强度周是在超量恢复的基础上施加新的训练负荷刺激,以打破现有的平衡,形成新的生物适应。为了避免过度疲劳和产生新的超量恢复,最后又安排了1个恢复周。整个中周期安排了3种小周期的组合,冲量周、冲强度周和恢复周(表3)。

表 3 李玲备战第12届全运会赛前训练一般准备中周期的安排特点一览表

注:依教练员训练计划。

表4给出了李玲赛前训练一般准备中周期中的1周训练计划。该周负荷安排的特点是负荷量与负荷强度都很大,特别是训练强度,如负重练习的最大重量、速度练习最高速度、跳跃练习的最远距离等均达到或接近,甚至超过了运动员的极限。从图2可以看出,本周安排了3次高强度的力量素质训练,分别在周一、周三和周五。2次高强度的专项技术训练,在周四和周六。这种安排是在1个小周期中安排3次高强度的力量素质训练课和2次高强度的技术训练课,充分体现出李玲在赛前训练强调训练强度的过程中,训练负荷强度的高度指向性。

表 4 李玲备战第12届全运会赛前训练一般准备期周训练安排情况调查结果一览表

续表 4

注:依训练现场观察与教练员训练计划整理。

图 2 李玲备战第12届全运会赛前训练一般准备期周训练负荷强度安排趋势示意图

3.2 李玲全运会赛前训练专项准备中周期安排情况

以李玲备战2013年全运会赛前训练专项准备中周期安排为例,该中周期时间一共安排了3周的时间。整个周期中以赛前训练周开始,接着是1个比赛周,最后以冲量周结束,其中, 在比赛周李玲参加了世界田径锦标赛,

成绩为4.55 m,达到了为重要比赛赛前训练冲击训练强度的目的(表5)。比赛后未安排专门的恢复周,其原因是世锦赛后李玲的参赛欲望突然增强,教练员采用增加训练量的方式来防止李玲最佳竞技状态过早的出现。在这3周的中周期安排中,前2周训练负荷强度基本达到了本人的极限水平,特别是在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创造了个人的最好成绩,训练负荷的刺激深度进一步增加,并通过1个加量周很好地控制住了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为参加重要的比赛奠定了基础。

表6是李玲全运会前1个典型的赛前训练周训练计划,本周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课次相应减少,总训练量有所降低,训练内容更加突出专项特征,体操类的练习数量和完整助跑过杆的次数增多。结合图3训练负荷强度安排趋势可以看出,本周主要的训练集中在专项技术上,一周安排了2次高强度的技术训练,分别在周一和周四;专项身体训练方面突出速度素质和体操能力的练习,专门的力量素质练习只在周六安排了1次,强度控制在了中等强度以上。这种训练安排的特点是在适当降低训练负荷量的情况下保持了专项技术和速度素质训练的强度,既有利于运动员调整状态,也使运动员保持较高的竞技状态。

表 5 李玲备战第12届全运会赛前训练专项准备中周期的安排特点一览表

注:依教练员训练计划。

表 6 李玲备战第12届全运会赛前训练专项准备期周训练安排情况调查结果一览表

续表 6

注:依训练现场观察与教练员训练计划整理。

图 3 李玲备战第12届全运会赛前训练专项准备期周训练负荷强度安排趋势示意图

3.3 李玲全运会比赛中周期安排情况

以李玲备战2013年全运会比赛中周期安排为例,该中周期一共安排了2周的时间(表7)。因为刚参加完世界田径锦标赛,且并未进行调整,所以,这2周的安排特点是前1周训练量有所下降,但均保持在中等负荷强度范围内,从而使运动员获得一定的休息。第2周保持一定的训练强度,但训练量显著减小,并做好赛前准备,参加比赛。在全运会赛场上,李玲以4.65 m的成绩打破了由高淑英保持的亚洲纪录,成为了亚洲女子撑竿跳高的领军人物。可以说,李玲的赛前训练安排的非常得当,参加全运会时基本上达到了本人的最佳竞技状态。

表8为李玲全运会比赛周的训练计划,从数据可以看出,在比赛周训练负荷量与强度的安排均较小,训练的目的也是以保持和调整竞技状态为主。李玲比赛周训练安排的最显著的特点是注重对专项速度素质的练习,安排了1次主要的速度素质训练课和1次技术训练课(图4),这样安排的目的在于既可以使运动员很好地将竞技状态向比赛上调整,同时,又可以进行心理上的充分放松。

表 7 李玲参加第12届全运会比赛期训练中周期的安排特点一览表

注:依教练员训练计划。

表 8 李玲参加第12届全运会比赛周训练安排情况调查结果一览表

续表 8

注:依训练现场观察与教练员训练计划整理。

图 4 李玲参加第12全运会比赛周训练负荷强度安排趋势示意图

4 分析与讨论

4.1 周课训练计划安排的板块特征

小周期是构成板块周期的重要结构要素。根据专项目的、负荷水平、负荷设计的持续时间的特点,小周期的类型可分适应小周期、负荷小周期、冲击小周期、赛前小周期、比赛小周期和恢复小周期6种。每种小周期的目的、负荷水平、具体设计和持续时间上都不同。例如,适应小周期可以设计在新训练阶段的初期或以训练营的形式开始,主要目的是适宜负荷的初始适应,通常安排5~7天;负荷小周期主要是一些基础的训练,通常持续1周,但该时间不固定;冲击式小周期主要是集中最大负荷训练,持续时间不超过1周;赛前小周期基本为1周时间,主要目的是为接下来的比赛提供心理、身体和技术、战术上的调整,同时为经过一系列训练负荷刺激后的机体进行恢复;比赛小周期的目的是成功参加比赛,比赛的重要性及性质决定了练习内容、特点和持续时间,在一些情况下,持续时间会超过1周;恢复小周期的安排取决于运动员的疲劳程度和训练准备需求,在赛季中期,训练营的训练或比赛后进行的恢复小周期通常持续3~4天[2]。

从李玲周课训练计划的整体安排来看,包括了冲量周、冲强度周、赛前训练周、比赛周和恢复周,虽然名称不同,但与板块周期理论中的小周期内容安排及持续时间基本一致。例如,冲量周与负荷小周期基本一致,主要是一些基础的训练,通常持续1周,但该时间不固定;冲强度周与冲击式小周期基本一致,主要是集中最大负荷训练,持续时间不超过1周;赛前训练周与赛前小周期基本一致,基本为1周时间,这种小周期的显著特征就是减小负荷,主要为接下来的比赛提供心理、身体和技、战术上的调整,并进行完全或部分恢复;比赛周与比赛小周期基本一致,主要是调整状态成功参加比赛,在一些情况下,持续时间有时会超过1周。在冲量周、冲强度周和赛前周,每周课安排2~3个训练高峰(图5A、图5B),每个训练高峰的训练内容高度应具有高度的指向性。

图 5 本研究李玲训练双高峰和三高峰负荷安排模式示意图

表9给出了李玲2013年赛前训练期的一次核心训练课,从本次课的整体安排来看,是以力量素质训练为核心的课程,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均达到了一个较高的高峰,充分体现出了板块训练负荷高度指向性的特征。可以说李玲的周训练计划与板块训练负荷高度集中性和各素质阶段发展的特征基本吻合,最大限度的降低了过度疲劳累积风险,并为高效率的完成后续的高强度训练做好了准备。

4.2 中周期训练安排的板块特征

在各种周期训练中,教练员最注重的就是中周期训练的安排。中周期训练由包含着不同层次和不同水平训练活动的若干个训练周组成。这些训练周既有各自显著的特点又彼此关联,共同组成一个统一连贯的训练过程。各训练周负荷的组合有多种形式。表10显示了李玲赛前训练阶段的负荷安排特点。整个赛前训练共安排了9周,被分为3个主要阶段:赛前训练一般准备阶段4周,主要突出力量素质的训练负荷;赛前训练专项准备阶段3周,主要突出专项技术和速度素质的训练负荷;比赛阶段2周,专项素质与专项技术的负荷强度适中,负荷量较低。从9周整体的训练周期和训练负荷安排情况来看,李玲的赛前训练板块特征明显,基本实现了积累、转换和实现板块所能达到的训练目的,并取得了显著的训练效果,在李玲创造新的亚洲纪录时,李玲的俄罗斯助教鲍里斯预言,以李玲现在的竞技能力,跳过4.80 m只是时间问题。不管李玲是否能跳过4.80 m,可预见的是,近几年李玲在亚洲撑竿跳高项目上的霸主地位难有人撼动,这其中板块训练安排所起到的作用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表 9 李玲2013年冬训阶段一次核心训练课的安排情况一览表

注:依训练现场观察记录。

表 10 李玲第12全运会赛前训练负荷的安排情况调查结果一览表

注:依教练训练计划。

5 结论

1.从李玲全运会赛前训练9周整体的训练周期和训练负荷安排情况来看,基本上与板块训练中的积累、转换和实现板块的安排一致。积累板块4周,主要突出专项力量素质的训练;转换板块3周,主要突出专项技术和专项速度素质的训练;实现板块2周,专项素质与专项技术的负荷强度适中,负荷量较低。

2.从李玲全运会的赛前训练周计划安排情况来看,与板块周期理论中的小周期内容安排及持续时间基本一致,各专项素质训练按运动能力的痕迹效应在训练板块中依次连续安排,各项训练内容具有高度的指向性,短期内实现了训练负荷的高度集中性和阶段性,降低了过度疲劳累积和运动损伤的风险,并最大限度的发展了李玲的专项竞技能力,收到了很好的训练效果。

3.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摸索,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的专项身体训练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国运动员自身特点的周期负荷体系,这套体系是经典周期理论与板块理论相结合的一种复合性体系。从李玲全运会的赛前训练安排情况来看,是在有重要比赛的周期中嵌入式的安排了1个板块周期,这个板块周期也是为了解决李玲特定训练目的和任务而专门安排的。

[1]部义峰.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体系的理论与实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6):99-101.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316-438.

[3]VLADIMIR I.板块周期-运动训练的创新突破[M].王乔军,毕业,陈飞飞,译.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9-137.

Feature and Plate Characteristics of Elite Pole Vault Athletes’ Special Physical Training Load Aggragement in China

ZHOU Wen-fu,CUI Xin

Through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expert interview,case study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this paper found out that the female pole vaulter LI Ling’s periodic training load arrangement before competition in the 12th National Games kept with the accumulation,transformation and realization plate arrangement.The core curriculum load in Micro cycle training program concentrates significantly,and shows obvious plate characteristics.This set of cycle load system is a complex system of classical cycle and plate theory.It is embedded in periodic before important competition.The main purpose is to solve the specfic trainng objective and task.

polevault;woman;periodicload;plate

1002-9826(2015)03-0023-07

10.16470/j.csst.201503002

2014-10-30;

2015-01-28

周文福(1978-),男,黑龙江虎林人,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田径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Tel:(0631)5687566,E-mail:zhouwenfu2000@163.com;崔鑫(1984-),男,山东威海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训练学,Tel:(0631)568756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体育部,山东 威海 264209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t Weihai,Weihai 264209,China.

G823.2

A

猜你喜欢

李玲全运会板块
板块无常 法有常——板块模型中的临界问题
身体陀螺转转转
朝中主持词翻译习得
朝中主持词翻译习得
本周热点板块表现个股
骄傲的孔雀
第12、13届全运会田径项目成绩对比及建议
全运会日程表
全运会近千名医护人员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完美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