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规则下我国男子拳击小级别运动员2016年奥运会备战研究

2015-03-07樊庆敏

中国体育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拳法组合拳锦标赛

张 辉,樊庆敏,樊 蕊



新规则下我国男子拳击小级别运动员2016年奥运会备战研究

张 辉1,樊庆敏1,樊 蕊2

规则是项目发展的导向,2013年执行的新拳击竞赛规则在评分方式上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对拳击运动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拳击新规则变化的核心特征、规则变化前、后小级别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特征及备战措施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新规则使拳击回归了对抗的本质,规则改变的核心特征是对抗加强,提高了比赛的激烈程度;运动员出拳总次数、交手单元、组合拳的应用均出现了明显增加;单拳的应用、防守技术的应用、只防守未反击的应用都出现了明显的减少;新规则下我国拳击小级别运动员要想取得比赛的优势,就必须要加强进攻,提高出拳的频率,增强进攻的节奏和对抗能力,最大程度地去控制对手、控制场面,全面提高体能水平,以适应大强度对抗的需要。

奥运会;男子;拳击;小级别;规则

1 前言

竞赛规则是一个运动项目发展的导向,规则的变化必然会对项目的发展起到重大的影响。因此,根据规则的改变去适应规则、掌握规则,深入分析规则改变的本质特征,对项目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拳击运动从1904年进入第一届现代奥运会至今,竞赛规则共发生了3次重大的改变,规则的不断改善和改进使得拳击运动逐渐向着公平、准确、激烈和观赏性的方向发展[3]。在这3次重大改变中,2013年6月起执行的新规则是变化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改变。规则改变的核心是将拳击评分方式由原来的定量计数改为定性评价。本研究通过对新规则执行前、后的两次世界高水平拳击大赛——2012年奥运会和2013年男子世界锦标赛,小级别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的特征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结合拳击规则的变化趋势,分析拳击新规则的执行在技、战术层面上对小级别运动员造成的影响;研究新规则变化的本质特征,以期为我国男子拳击小级别备战2016年奥运会提供数据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研究

本研究以“拳击”、“新规则”、“技术”等为关键词,检索了中国知网中近5年相关文献195篇,重点阅读了近年来有关拳击技、战术特点分析方面的文献资料;通过国际拳联官网搜集了运动员信息、比赛和规则相关信息。

2.2 录像观察

通过央视网(www.cntv.cn)对2012年奥运会和2013年拳击世界锦标赛中男子拳击49 kg、52 kg、56 kg、60 kg 4个级别的决赛视频进行下载和存储,结合“金牌软件-技战术分析系统”对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术和战术的使用情况和效果进行统计和汇总。同时,为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减少误差,前期对数据统计小组人员进行了技、战术指标界定的培训,并结合回放和慢速回放方式由5人分工进行数据统计。

2.3 比较分析

对比分析拳击新规则变化的趋势以及核心特征,对新规则执行前、后的2012年奥运会拳击比赛和2013年拳击世界锦标赛中男子拳击4个小级别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进行比较分析。

2.4 数理统计

应用SPSS 13.0软件和Excel 2007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对新规则实施前、后运动员出拳次数的差异性进行验证,取P<0.05表示存在显著性差异。

2.5 专家访谈

针对拳击新规则改变的特点以及对我国拳击小级别运动员的影响,访谈了部分拳击界专家(表1)。

表 1 本研究访谈专家一览表Table 1 The Interviewed Experts

3 结果与分析

3.1 新规则下我国拳击小级别面临的问题

小级别是我国拳击项目的优势级别,我国业余拳击在世界大赛上的突破就是以邹市明为代表的小级别开始的,从2003年拳击世界锦标赛获得开创历史的一枚银牌,到2012年奥运会中卫冕49 kg级冠军,开创了我国男子拳击的最好成绩。以邹市明为代表的我国拳击小级别的成功,正是突出了我国拳击小级别运动员灵活的特点,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利用速度和灵活的优势取胜[2]。在邹市明后,我国又出现了吕斌和张家玮两位优秀的小级别运动员,并且逐渐成为项目突破的重点运动员,在2014年亚运会,国家队就把49 kg级吕斌、52 kg级常勇和56 kg级张家玮3个小级别运动员确定为重点。此次新规则的改变旨在还原拳击项目对抗的本质特征,由于摘掉头盔,比赛的实际对抗时间增加,拳手在比赛中需要更为细腻的击打技术、出色的抗击打能力和全面的体能储备[1],这对我国拳击以往的快、灵、巧的打法,无疑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2013年采用最新10分制评分的亚洲拳击锦标赛中,我国男子拳击只有49 kg级吕斌获得了一枚铜牌,52 kg级麦清贤和60 kg级刘强两名运动员均是首轮即遭淘汰,而且都是在有效拳明显领先对手的情况下,由于缺乏比赛的有效控制,整场比赛表现出得点不得势的局面[3]。同年10月举办的2013年拳击世界锦标赛中,我国男子拳击队无人进入前8名,创造了“历史之差”[2]。这两次比赛真实的反映了我国拳击在新10分制规则下的水平,拳手普遍表现出对新规则的不适应,暴露出技术单一、体能较差、对抗能力亟待提高等短板[1]。我国拳击要想保持在小级别上的优势,并在小级别上取得更大的突破,就必须及时转变思维,深刻理解拳击新规则的内涵,全面把握规则改变对运动员在各方面产生的影响,积极应对。

3.2 拳击竞赛规则演变趋势及新规则变化的核心特征分析

拳击竞赛规则重大的系列改变是从2009年正式执行的,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国际拳联对比赛规则进行了一次较大改动,将原来的4个比赛回合改变为3个回合,每回合比赛时间也由原来的2 min,改为3 min。虽然一场比赛总的时间还是11 min,但是实际对抗时间就由8 min变成了9 min,比原来增加了1 min,休息时间也相应的减少了1 min。

为了提高运动员比赛中对抗的激烈程度,2010年1月起,国际拳联又采用了新的计分方法,取消了之前的“1 s的时间窗口”评分方式,改为在每个回合结束后取比分接近的3名评判的平均分作为最后得分,最后计算3个回合的总分[3]。从这次规则改变的情况看,裁判员在评分过程中已经不再只看重拳手出拳清晰、有力的单拳进攻,而是要求拳手的击打拳清晰、有力度外,还要保持在比赛中的主动优势,技术上体现出攻防转换能力强,进而提高对抗能力。对运动员产生的影响是规则修改后拳手只有提高拳法的击打力度和密度,才能有希望赢得比赛。

2013年6月1日,国际拳联对拳击比赛规则进行了史上第3次重大修改[3],变化的核心是将原来定量的评分方式,修改为和职业拳击相似的定性评分方式,也就是10分制(表2);第二项改变就是男子拳击比赛摘掉了头盔,使得业余拳击也逐渐回归到拳击本质的对抗特征。这次规则的修改对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得运动员不得不更进一步的提高比赛中出拳击打的力度和密度,在任何阶段都要积极进攻,争取场上的主动。以往定量评分过程中如果一方比分占优,那么在后面的回合中这名选手就可以消极进攻来消耗比赛的时间。因此,比赛的观赏性就会大打折扣。本次规则修改的核心目的就是鼓励选手多出拳,多进攻,从而提高比赛的激烈程度,提高比赛的观赏性。10分制评分系统中对于优势判定的原则有5条,注重选手每个回合的整体优势来判定胜负:1)击打有效部位的有效拳数量;2)整场比赛的优势及比赛的控制;3)比赛的主动性;4)运动员技战术水平;5)犯规次数及对规则的执行情况[13]。依据新规则的要求以及国际拳联修订规则的初衷,此次新规则变化的核心是鼓励运动员提高出拳的力度和密度,增加交手回合,增加对抗性,进而提高比赛的观赏性。运动员要想赢得比赛,必须要加强进攻,提高出拳的频率,提高进攻的节奏,最大程度地去控制对手、控制场面,全面提高体能水平,以适应大强度对抗的需要[3]。

表 2 拳击竞赛评分规则演变情况一览表[3]Table 2 The Evolution of Boxing Competition Evaluation Rules

3.3 新规则实施前、后小级别运动员拳法应用对比分析

拳法的应用是拳击运动中唯一的对抗方式,运动员平时训练和比赛中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提高拳法的应用能力,提高出拳的速度、节奏、时机、连续出拳的能力和出拳的力度[12]。因此,拳法的应用也是比赛中得分的唯一方式。

在执行新规则后的2013年世界锦标赛中,4个级别运动员出拳的总数比2012年奥运会多了约10%,各回合出拳数也有明显的变化(表3),说明新规则执行后运动员出拳数有了明显的提高,对抗的交手回合增多,对抗更加激烈。新规则鼓励出拳、鼓励对抗的初衷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表 3 2012年奥运会与2013年世界锦标赛小级别运动员出拳总数运用对比一览表 (次)Table 3 The Comparison of the Total Number of Blows of the Lightweight Boxers in the 2012 Olympic Games and the 2013 World Championships

3.4 新规则实施后小级别运动员技术运用对比分析

拳击是双方运动员通过出拳击打对方有效区域得分获胜的运动项目,拳击技术是项目的核心技术,也是实现得分的唯一途径[12]。不同的拳法有不同的应用距离、时机、方式和效果。

对新规则实施前、后运动员出拳次数的数据采用卡方检验确定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显示(表4),2013年世界锦标赛4个级别运动员前直(χ2=827,df=1,P=0.00<0.01)、后直(χ2=944,df=1,P=0.00<0.01)、前摆(χ2=685,df=1,P=0.00<0.01)、后摆(χ2=210,df=1,P=0.00<0.01)、前勾(χ2=136,df=1,P=0.00<0.01)、后勾(χ2=278,df=1,P=0.00<0.01)拳法的应用次数与2012年奥运会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前直、后直和前摆3种拳法的应用次数提升较为明显,提升次数分别为93次、54次和103次,提升幅度达到了25%、12%和35%;而后摆、前勾和后勾3种拳法的应用次数则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直拳和摆拳的应用距离属于中远距离,勾拳的应用属于中近距离,通过数据看,直拳和前手摆拳应用的增多说明双方运动员的交手回合比2012年奥运会有了明显的增多,中远距离的对抗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后手摆拳由于出拳幅度大,进攻和防守速度较慢,和勾拳一样在比赛中的运用明显减少。体现了运动员在新规则实施后,通过贴靠、搂抱等方式相互纠缠的近距离对抗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改变了以往多采用的打吊结合的打法,转变为以中远距离为主的进攻频率高、对抗激烈的紧逼式打法为主。

3.5 新规则实施后小级别运动员战术运用对比分析

拳击比赛的核心目的就是获胜,在复杂的技、战术对抗中,需要运动员具备全面的竞技能力。在比赛过程中技术是手段,战术是策略,战术的周密安排可以使技术得到有效的实施,在什么距离进攻、主动还是防反、什么节奏、什么时机都需要战术策略的贯彻与执行[11]。运动员的一次进攻或反击都可以看作是双方运动员的一次交手单元。从表5的对比结果看,2013年世界锦标赛小级别运动员共交手769次,而2012年奥运会共交手636次,相对于2012年奥运会,2013年世界锦标赛小级别运动员交手单元提高了21%。从战术应用的角度看,两届比赛中都是主动进攻的次数要明显高于防守反击的次数,2012年奥运会数据更加明显。在实施新规则后可以发现,运动员在2013年世界锦标赛中防守后反击的应用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只防守而没有反击的使用次数由81次降低到了56次,说明运动员防守反击战术的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运动员更加注重全面的对抗,场上的主动意识增强。以往规则要求只要运动员击打的拳能够清晰、有效,就能得到裁判的认可[8]。所以运动员在比赛中往往采用打吊结合的策略,只注重主动进攻的效果,而忽视了防守反击的应用,一味的强调争取多得点,为了减少失点在防守技术应用后较少的反击或者不反击。而新规则的改变使得运动员更加注重在任何阶段的进攻效果,提高了双方的交手回合,提高了防守反击战术的应用。

表 4 2012年奥运会与2013年世界锦标赛小级别运动员各拳法技术统计一览表 Table 4 The Statistics of the Boxing Technique of the Lightweight Boxers in the 2012 Olympic Games and the 2013 World Championships

表 5 2012年奥运会与2013年世界锦标赛小级别运动员战术运用对比统计一览表Table 5 The Statistics of the Comparison of the Tactics Application of the Lightweight Boxers in the Two Games

3.6 新规则实施后小级别运动员防守技术运用对比分析

防守技术是拳击运动重要的技术之一,也是反击技术的应用基础。从表6统计结果看,运动员在两届比赛中只有格挡和抱头防守技术的使用率没有较明显的变化,而闪躲、步法和贴靠防守的使用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尤其是贴靠防守下降幅度最大。另外,拍击和迎击防守的使用率出现了明显的上升,尤其是迎击防守。从整体上看,防守技术的应用在新规则实施后出现了明显的下降,2013年世界锦标赛比2012年奥运会在防守技术的应用上减少了43次。

从各防守技术的应用方面看,闪躲、步法和贴靠防守技术使用率的下降反映了新规则实施后,运动员不再选择被动防守,而是加强了进攻,尤其是拍击和迎击防守使用率的上升更加说明了这一点(图1)。老规则中强调运动员的得分和保分能力,为了减少失分,运动员会在比赛中采用闪躲、步法和贴靠去化解或抑制对方的进攻,而不去反击,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去进攻。尤其是一方运动员比分领先后,会过多的采用步法迂回和贴靠防守等来拖延比赛的时间,保护自己的优势,使得比赛的观赏性大打折扣。新规则的修改从根本上改变了运动员消极对待比赛的现象,根据新规则的核心特征,运动员要想赢得比赛就必须在每个回合3 min的时间里,积极主动,加强进攻,提高攻防节奏,提高场面的控制能力。而防守技术整体使用率的下降和拍击、迎击个体防守技术使用率的上升就是最直接的体现。

表 6 2012年奥运会与2013年世界锦标赛小级别运动员防守技术运用对比一览表(次)Table 6 The Statistics of the Comparison of the Defense Application of the Lightweight Boxers in the Two Games

3.7 新规则实施后小级别运动员组合拳运用对比分析

组合拳是单拳技术的应用组合,具有进攻连续性和全面性的特点。在以往以点数得分的规则要求下,运动员往往注重单拳的得分能力,强调单拳击技术击打的清晰和力度,在双方运动员组合拳的对攻中,规则方面也不予鼓励。老规则对于组合拳进攻的应用一般不予得分,除非效果非常明显的单拳。在新10分制的评分规则下,运动员的优势判定是以场上的综合表现为依据,规则改变的核心就是强调对抗。因此,新规则的改变对运动员技术的应用将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表7的统计数据看,新规则实施前、后小级别运动员组合拳的应用出现了一定的变化,2013年世界锦标赛组合拳的整体使用次数相比2012年奥运会提升了27%,尤其是两拳组合拳,无论是使用次数和个体的使用率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图 1 2012年奥运会与2013年世界锦标赛小级别运动员防守技术应用对比统计图Figure 1. The Statistical Chart of the Comparison of the Defense Technique Application of the Lightweight Boxers

2012年奥运会2013年世界锦标赛总次数使用率(%)总次数使用率(%)2拳21466307743拳732282204拳216225多拳21661汇总329417

拳击评分方式的改变直接导致了拳击技、战术打法特征的改变[8],运动员要想赢得比赛,就必须在比赛中加强进攻争取主动,提高交手回合,提高进攻的节奏,提高拳法的综合应用能力,从而体现出自身的综合实力[3]。在新规则下的拳法应用中,以往只靠单拳得分和保分的打法已经不再适合拳击运动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单拳应用方面,两年的数据没有明显的差距,新规则下的2013年世界锦标赛小级别运动员单拳共使用了636次,只比2012年奥运会多了6次。在组合拳的应用方面提升幅度较明显,2013年世界锦标赛使用了978拳,2012年奥运会使用了836拳。另外,在拳法的使用率方面,单拳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组合拳出现了明显的上升(图2)。说明拳击新规则的使用,最大程度上鼓励运动员的对抗,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比赛中进攻效率低、对抗不激烈和比分优势后不出拳的现象。运动员只有在比赛中积极主动进攻,提高攻防节奏,充分利用每回合的时间,最大限度的控制对手、控制场上的主动,提高组合拳使用的次数和使用率加强进攻,充分展示自身的优势,才能获得比赛的胜利。

图 2 2012年奥运会与2013年世界锦标赛小级别运动员单拳和组合拳使用率对比分析图Figure 2. The Analysis of the Comparison of the Usage of Single Blow and a Series of Blows of the Lightweight Boxers

4 新规则下我国拳击小级别运动员2016年奥运会备战措施

4.1 深入理解新规则变化的核心特征

规则是项目发展的导向,规则的修改必然会对项目的发展起到较大的影响,本次拳击规则的重大改变,对拳击竞技能力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正确认识规则变化的核心,深入理解规则变化的本质特征,是项目优势发展的基础。

4.2 转变训练观念提高运动员的对抗能力

以往我国拳击小级别的训练理念是突出“快”,把“快”看作项目的核心和我国小级别拳击的优势,比赛中多以“打吊”和“吊打”的技、战术为主,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大的成功。而新规则的改变,使得拳击运动的发展更利于欧、美拳击强国运动员强对抗的打法,我国主要靠灵活多变、单拳抢点、保点的打法已经不再适应拳击新规则的要求。新规则评分的标准主要依据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主动性、控制比赛节奏、控制对手、敢打敢拼以及全面的技、战术水平能力[13]。这就需要我们及时的转变训练观念,以拳击运动对抗的本质特点为基础,重点提高运动员的对抗能力。

4.3 强化体能适应强对抗下的比赛

新规则实施后,运动员比赛中的对抗加强了,拳法的应用提高了,对抗更加激烈了。新规则对运动员3个回合的比赛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赛中至少要保持2个回合的优势,而且另外1个回合的表现不能差距太大,这对运动员的体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规则下我国拳击小级别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中,要重视强对抗下的专项体能训练,提高运动员体能的适应能力,保证运动员3个回合强对抗的体能储备。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规则的改变对拳击运动员技、战术的应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得业余拳击逐渐回归对抗的本质。新规则变化的核心是鼓励运动员提高出拳的力度和密度,增加交手回合,以综合表现判定胜负,进而提高比赛的观赏性。

2.新规则加强了拳击运动员比赛中的对抗,使得运动员出拳总次数、交手单元、组合拳的应用均出现了明显增加,单拳的应用、防守技术的应用、只防守未反击的应用都出现了明显的减少。

3.新规则下我国拳击小级别运动员要想取得比赛的优势,就必须加强进攻,提高出拳的频率,增强进攻的节奏和对抗能力,最大程度地去控制对手、控制场面,全面提高体能水平,以适应大强度对抗的需要。

5.2 建议

1.新规则执行的时间尚短,各国都在积极的学习和适应新规则下的比赛。新规则的改变相对欧、美拳击强国影响不大,反而更适合他们的打法特点。而对于我国拳击运动的发展将是一项严峻的挑战。因此,我国拳击教练员和运动员要深入理解新规则修改的核心特征,调整训练思路,转变训练观念,在新规则的导向下提高我国小级别运动员的全面对抗能力。

2.从新规则变化的核心特征看,提高运动员的对抗能力和全面的竞技能力是业余拳击运动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我国拳击小级别运动员在备战2016年奥运会的过程中应以加强运动员的对抗能力为主,根据运动员的技战术特点,全面提高直拳、前手摆拳单拳技术和两拳及多拳组合拳的应用能力,加强攻防转换的节奏和二次进攻的应用,全面提高强对抗下的体能水平。

[1]本刊记者.新规则下中国拳击何去何从[J].拳击与格斗,2013,(10):18-21.

[2]杜文杰.新形势下的新举措 中国拳击面临“二次创业”[EB/OL]http://boxing.sport.org.cn/home/gnxx/2015-03-17/466500.html.

[3]樊庆敏,王德新,张辉.国际拳联2013评分规则对我国男子拳击选手技战术特征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6):125-128.

[4]樊庆敏.潜优势项目特点与制胜规律研究—拳击[R].北京:国家体育总局拳击跆拳道运动管理中心,2012.

[5]韩跃刚.山东省与国内优秀男子拳击小级别运动员组合拳运用对比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28(1):88-90.

[6]刘大庆,张莉清,周爱国,等.我国潜优势项目特点与制胜规律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11):107-114.

[7]宋红海,樊庆敏,臧广悦.第29届奥运会拳击比赛技战术得分特点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11,47(6):77-80.

[8]宋红海,樊庆敏,臧广悦.规则变化对我国拳击运动发展趋势影响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1):117-118.

[9]王德新,樊庆敏,王兴.世界优秀拳击运动员普列布道尔吉·塞尔丹巴进攻技术特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11):126-127.

[10]王德新,樊庆敏,荣敦国,等.我国拳击+91 kg级伦敦奥运会主要对手的技战术特征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12,48(2):63-66.

[11]王德新,胡亦海,荣敦国,等.世界优秀男子拳击选手制胜技术特征与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6):64-66.

[12]王德新,王兴,梁慧子,等.新规则下世界拳击强国乌克兰运动员技战术特征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28(3):67-69.

[13]王德新,吴瑛,荣敦国,等.2012伦敦奥运会拳击项目的备战对策:基于2011年世界锦标赛赛况的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24(3):245-250.

[14]于德顺,张辉.拳击运动[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2:218.

[15]张辉,樊庆敏.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拳击冠亚军技战术运用特点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4):140-145.

[16]WALLACE,BILL.How to beat a taller opponent[J].Black Belt,2008,(3):62-67.

Study on Chinese Lightweight Male Boxers Preparating for 2016 Olympic Games under the New Rules

ZHANG Hui1,FAN Qing-min1,FAN Rui2

Rules are the orient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vent.The new rules in 2013 for grading in boxing match have made great changes,which makes effec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boxing.This paper conducted a systematic analysis on core characteristics of new rules,the tactics and the strategies of lightweight boxers adopted before and after rules and Olympic preparation strateg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rules make boxing to return to its essence as a competitive sport.The co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nges lie in the strengthening of rivalry and intensifying of the competition.There’re remarkable increases in the number of punches,against the times,and combination of punches;there’re also decreases in the number of single punches,defense tactics,and the cases of defense without countering back.For lightweight boxers who want to have good performances in the match,they must reinforce their attack and improve the frequency of the punches;besides,they should also increase their speed of attacking,and improve their rival ability.Moreover,they should try to control their opponent and the match,improve their physical ability to satisfy the need for intensive rivalry.

OlympicGames;male;boxing;lightweight;rule

2015-03-06;

2015-09-01

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YETP1250)。

张辉(1981-),男,山东郓城人,讲师,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训练,Tel:(010)62989118,E-mail:44560304@qq.com;樊庆敏(1973-),男,山东郓城人,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训练,Tel:(010)62989118,E-mail:fanqingmin70@163.com;樊蕊(1981-),女,山东郓城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Tel:(010)59035235,E-mail:32244904@qq.com。

1.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2.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体育教学中心,北京 100089 1.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2.China Youth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tudies,Beijing 100089,China.

1002-9826(2015)06-0097-06

10.16470/j.csst.201506013

G886.1

A

猜你喜欢

拳法组合拳锦标赛
第十四届全运会空手道资格赛(第一站)男子组手
——67公斤级拳法技术趋势分析
打好“组合拳” 书写新答卷
“披萨锦标赛”
2022.02二月羽坛:洲际锦标赛纷纷上演
好眼力锦标赛
打好“组合拳” 攻克“坚中坚”
狗拳非遗难寻传
Some IQ quizzes
猜拳
“组合拳”中出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