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视野 笔力纵横
——《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评介

2015-03-07王燕子

新文学评论 2015年3期
关键词:类型化言说青春

◆ 王燕子

多元视野 笔力纵横

——《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评介

◆ 王燕子

“80后”文学从提出之日起,从“80后”的概念到这群作家的评论,争议一直不断。但是,毫不讳言,当代文学的研究者必须向前看,“60后”、“70后”作家逐渐会淡出文坛,随之而至的主力军便是这一群与网络文化同期互动起来的“80后”作家,他们的特点,他们的创作走向都是我们无法忽视的当代文学最新的内容。广东财经大学的江冰先生在《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中以新锐多元的视角,丰富扎实的资料,评述了“80后”文学作家作品的特点及创作走向,贡献出了当代文学最新的研究成果,谱写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80后”文学史。

一、结构严谨,视野宏阔,全面解读了“80后”文学的文化特征

“80后”文学所处的阶段,是一个媒介化的时代。正如江冰先生所言,“新媒体是新一代人成长的核心关键词”,于是,“80后”可以被称为“从平面印刷媒体向数字新媒体过渡”的一代和“价值断裂”的一代,而“90后”则被称为了“完全数字化”的一代和“重建价值的一代”。因此,“80后”文学不仅仅是文学的问题,更是文化变更的问题,或者说是文化代沟的问题。

目前在网上经常疯传一些段子,说到“70后”、“80后”、“90后”的区别,这些区别可以出现在很多方面,但最根本的变化,在于媒介社会引发的文化代沟的产生。江冰先生正是发现了这一点,在“80后”文学的时代背景中点出了三个最主要的关键词:“网络文化”、“青春文化”,以及“大众消费文化”。全书的论述架构便是在这三个关键词的延伸中建立。

因为网络文化生存的背景,言说“80后”文学必然会关涉到传播学范围的网络互动的传播空间,“80后”的文学便是在粉丝互动中生产和传播的。他们并不重视主流媒体对他们的态度,他们看重的是粉丝群对他们的关注,在网络互动中产生群落聚集效应,为青年一代的精神需求,欲望表达自产自销。而“80后”的创作风格也会在网络中受到众多游戏方式的冲击,在碎片化言说方式中与当下的网络语言有所共鸣,视觉影像化的表达方式,更可以看成是视觉文化时代在网络背景中愈演愈烈的产物。

然而,这种在另类网络文化浸染中成长的“80后”作家,他们的创作风格决然不同于往昔作家。他们注重自我,言说青春,但此时的青春文化已不是前辈作家笔下的“青春”。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生人写他们的革命洪流,乡村情怀,70年代生人写他们小镇群落的城乡化冲击,80年代生人则是写他们在网络新时代如何彰显“我时代”的青春记忆。如江冰先生所言,王蒙为代表的一代青春文化是纳入颂歌时代的宏大叙事中,北岛和刘索拉为代表的青春文化,仍然是一种隶属于知识精英的某种理念式的努力。只有“80后”开创的“我时代”的青春才是自我狂欢的青春,他们可以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思想言论表达最自由的一代”。

但即便如此,自由也不纯粹。由于他们创作中带有了太多的亚文化特征,有着截然不同于主流文化的叙事语态,这时“80后”的文学创作的生存空间,则不免会感染上大众消费时代的特征,市场化的倾向以及类型化写作便是向“消费”文化看齐的结果。在商业潮流的翻滚中,“80后”文学的类型化写作带动了出版界的快速发展,与之相比,纯文学则成了“小众”读物。当然“80后”文学中也不仅仅是市场利益的纯粹产物,他们还持有着一定的文学理想,是新时代的文人群。如江冰先生所言:“这种追逐潮流的写作状态,不仅仅是作家主体自由性的体现,还包含了一种生存策略和时尚艺术定位。”

可以说,《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全书都是建立在三个关键词的架构中,在“网络文化”、“青春文化”,以及“大众消费文化”的互动关系下,发现“80后”的文学史意义,在分析他们所处的网络时代的特殊场域,在消费时代文化的背景下,言说“小我”的青春写作,这是一种去意识形态的潮流,与往昔作家有着不可忽视的“代际差异”。可以说,全书结构严谨,视野宏阔,全面解读了“80后”文学的文化特征。

二、数据说话,多学科互动,探索新媒体时代综合性学术途径

用理论说话,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解读案例,这是文学研究中常用的方式。但是,《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不仅如此,还多处使用定量分析,用数据说话,借用社会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试图探索新媒体时代综合性的学术途径。毕竟,当下的文学不仅仅是一个学科的问题,它可以辐射多学科的内容。于是,多角度阐释案例,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言说“80后”文学现象,更有时代说服力。

例如,在谈及“80后”文学诞生与发展,皆离不开网络文化的背景时,江冰先生认为,此时的“80后”文学出现的“我时代”的青春记忆,皆不是往昔的“青春”。“小我”成了文化代沟特有的标签,其中最明显的是,从极端集体主义转换到极端的个人主义,信仰之词被漠视。这些定性化的论述,并不是凭空言说,在江冰先生主持的“80后”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曾进行了一次完全由“80后”大学生设计实施的问卷调查:《广州地区高校学生信仰问题调查报告》,用随机抽取的定量研究的方式调查约200名大三、大四的学生,在一个“你认为当今大学生的信仰状况”的问题中,有40.3%的人认为大学生出现了信仰危机。此类的调查研究,“80后”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一直都在延续。正是在一系列的数据中,研究者们发现了“80后”作家及其所面对的读者群的特点。我手写我口,“80后”作家将他们的困惑,他们的不适,他们的喜怒哀乐据实描述,自然引发起“80后”、“90后”这群粉丝读者群的回应。

再如,对类型化写作的分析,如何在消费时代迎合读者的阅读习惯,类型化写作自然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但是,哪些人倾向类型化阅读,在网络时代这种类型化阅读有一种什么样特征?这都需要论者细细描述才行,毕竟在前网络时代的消费文化中已然有了类型化写作,那新媒体时代的消费文化的类型写作呢?在《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一书中,论述类型小说的网络阅读状态一节,列出图形表格,用数据分析说明青少年网络阅读与网络普及程度特点,并从阅读的频率数据及阅读类型的数据分析,看青少年阅读习惯和类型小说的阅读特点。从数据分析中发现青少年普遍从类型小说中阅读受益,他们还有着自己的评判和选择的标准,等等。这些结论一般无法用定性分析的方式得出,而用数据分析其中的比例和倾向,则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类型化写作对青少年的利弊影响,以及阅读体验的种种特点。可以说,该书在研究方法上,尝试探索新媒体时代综合性学术途径是非常有效的。

三、个案研究与比较研究相结合,多层次、立体纵横式绘制“80后”文学发展图谱

“80后”文学不是铁板一块,虽然会有一些同期相似的特点,但每个“80后”作家因为家庭背景、所学专业,以及地域特色等方面的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的特征。江冰先生在书中采用了个案研究以及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多层次、立体纵横式绘制出“80后”文学的发展图谱。

例如,同样是写“我时代”的青春记忆,但是“80后”作家各有不同特色。江冰先生曾这样描述他们各自的特点:

这种“自我书写”直接满足了“80后”的“阅读期待”——

春树:寻求“边缘化”的个人生活圈子的情感需求,以“另类”姿态张扬自我;

韩寒:表达现存教育制度压抑下个人精神自由的渴望,以叛逆行为抵抗社会;

郭敬明:明丽的“青春忧伤”与亲情渴望,强烈地表达一种青春期的情感诉求;

张悦然:青春的迷惘与成长的疼痛,在美丽而迷幻的境界中讲述伤感的故事。

类似这样的同中之异或者异中之同的论述,在书中比比皆是。这种结论来自文本细读,通过对各个有代表性的作家的文本梳理,背景了解,然后才会有如此细致的定位解说,而不是大而化之的简单定论。这种解读方式是当下一些学者不屑做的细读工作,在某些人看来,这些都是泡沫,有何阅读的价值?问题是,你不去阅读,如何有评论其价值的资格?学者最基本的工作应该是从文本细读做起,这种硬功夫才能浪里淘金,评点当下文学的趋势。

从江冰先生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发现,“80后”文学并不是一个文学流派,而是一个文化现象,在文化多样化、网络化、民主化、市场化的背景下,出现的一批具有青年亚文化特征的人群,立于非主流文化与边缘另类文化之间,言说着“我时代”的青春记忆。随着时代的发展,“80后”的成熟,他们的文学现象也会有一些改观,目前已经可以看出几大块的发展轨迹。以韩寒,郭敬明,张悦然为代表,他们或者进行文化转型,或者正在进行市场化延伸,或者进入传统文学主流。从他们作品的特点,从他们粉丝群落的聚焦热点都可以看出“80后”的分化潮流。可以说,这种分化带着一种不可改变的多元化消融力,在各自领域内进行着同化和异化的矛盾冲撞。

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类型化言说青春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秋天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献礼
浅析美国商业电影中的新闻形象
“小妞电影”在国内的类型化发展
不动产登记信息承载之权利
青春不打烊
灼见利害,善辨人言
沉默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