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老年脑梗死患者脂蛋白酯酶基因多态性
2015-03-05冯清春胡少敏王兴文吴碧莹黄志萍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海南海口5700
黄 达 冯清春 胡少敏 王兴文 吴碧莹 黄志萍(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海南 海口 5700)
热带老年脑梗死患者脂蛋白酯酶基因多态性
黄达冯清春胡少敏王兴文吴碧莹黄志萍1
(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海南海口571100)
〔摘要〕目的研究热带地区老年脑梗死患者脂蛋白酯酶基因HpL多态性分布及其与脑梗死的关联性。方法检测海南省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及脂蛋白酯酶HindⅢ及PvuⅡ位点基因多态性,并与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HindⅢ位点的三个基因型TT、TG、GG在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P<0.05),TT和GG在组间的OR值分别为1.279和0.56。PvuⅡ位点的三个基因型CC、CT、TT在脑梗死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脂蛋白酯酶基因HindⅢ位点的突变可能与脑梗死的发生存在关联,等位基因GG对热带地区中老年人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而TT可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脑梗死;脂蛋白酯酶
1海南省干部疗养院
第一作者:黄达(1971-),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神经内科相关疾病的治疗与科研工作。
研究脑梗死发生的遗传因素,可能为揭示其发生机制提供线索,进而为脑梗死的预警及个体化医疗提供参考〔1〕。脂类代谢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AS)及脑梗死的重要原因,脂类代谢相关基因的突变可能影响脂类代谢过程。LPL编码脂蛋白酯酶基因是血浆脂蛋白中甘油三酯(TG)代谢的关键酶,是决定(AS)患病水平的重要候选基因〔2〕。近年LPL基因的多态性相继被报道,HindⅢ(T/G)及PvuⅡ(C/T)位点多态性是两个争议性较强的位点〔3〕。本研究以海南省本土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以上两个位点与脑梗死的关联性进行探索。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及纳入标准脑梗死组病例入选标准: (1)首次发生急性脑梗死住院。(2)年龄50~70岁,性别不限。(3)经头部CT确认为脑梗死。(4)出生并生活在海南。排除:脑出血患者,癌症等其他重症患者。对照组入选标准:年龄50~70岁,未发生脑梗死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依据以上条件筛选出脑梗死患者181例,男131例,女50例,平均年龄68.3岁;对照组208例,男140例,女68例,平均年龄63.1岁。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性别比例、地区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样本的采集采集患者静脉EDTA抗凝2 ml,利用试剂盒提取样本的基因组DNA。
1.2.2血脂水平的检测利用生化自动检测仪对患者血脂进行检测。
1.2.3基因多态性检测提供基因组DNA,委托深圳华大基因对脂蛋白酯酶基因HindⅢ和PvuⅡ两个多态性位点进行检测。公司最终提供位点序列信息。
1.3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19.0软件行χ2检验。
2 结果
脂蛋白酯酶基因的HindⅢ多态性位点在海南人群中均可检测出TT、TG、GG三种基因型,且三种基因型的组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P<0.01) ; TT和GG的组间分布频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P<0.01)。TT在脑梗死患者和对照组中的比值比为1.279,说明该基因型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PvuⅡ的检测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脂蛋白酯酶基因多态性检测〔n(%)〕
3 讨论
脂蛋白脂酶是脂质和脂蛋白代谢的关键酶,通过催化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乳糜微粒内核中TG的水解而实现组织和脂蛋白之间的脂质交换及利用〔2〕。遗传多态性是个体差异和疾病发生的分子基础,近些年来报道的LpL基因非编码区存在多种SNP位点,HindⅢ和PvuⅡ分别位于该基因第八和第六内含子,其突变可导致上述两个酶切位点的消失〔4〕。研究表明上述位点的分布频率在不同人群中有所不同,尤其是亚洲人群与欧美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差异较大。此外,针对其跟血脂及冠心病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关联性研究结果也存在争议〔3~5〕。
海南岛在区域上相对隔离,与我国其他地区有着较大的差异。本次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本岛原住居民。研究结果表明PvuⅡ的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在脑梗死组和健康对照中无显著差异。而崔璐璐等〔3〕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其等位基因C可能增加高脂血症的患病风险,进而影响AS及脑梗死的发生。本研究结果与其结果发生矛盾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样本群的不同,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样本量的问题,而扩大样本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可能揭示其原因。
本研究表明HindⅢ位点多态性可能与热带地区中老年脑梗死的发生相关,TT是热带中老年人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GG可能是保护因素之一。
4 参考文献
1龙海泳,崔宏建.进展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 34(13) : 3653-4.
2顾彬,赵迎春.脂蛋白酯酶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的研究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2; 39(6) : 534-7.
3崔璐璐,王敏,黄青阳.脂蛋白酯酶基因PvuⅡ多态与中国人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Meta分析〔J〕.遗传,2010; 32(10) : 1031-6.
4吐尔逊·买买提,古海尔·玉苏甫,宋曼殳,等.新疆维吾尔族老年人脂蛋白酯酶基因HindⅢ和PvuⅡ位点多态性与血脂的关系〔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3; 21(4) : 402-5.
5李莹,姚震.脂蛋白酯酶基因PvuⅡ酶切位点多态性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J〕.海南医学,2011; 22(13) : 120-3.
〔2015-01-13修回〕
(编辑徐杰)
基金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813271)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5) 16-4545-02;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16.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