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春西汀联合巴曲酶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对血液指标的影响

2015-03-05南阳市中心医院耳鼻喉二病区河南南阳473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16期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血液流变学

曲 莉(南阳市中心医院耳鼻喉二病区,河南 南阳 473000)

长春西汀联合巴曲酶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对血液指标的影响

曲莉
(南阳市中心医院耳鼻喉二病区,河南南阳473000)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长春西汀;巴曲酶;血液流变学

第一作者:曲莉(1980-),女,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耳鼻喉专业的研究。

突发性耳聋(SD)是临床耳鼻喉科常见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疾病,致病原因多不明且突然发生,多为单侧听力下降〔1〕。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病菌感染、免疫功能下降或血管病变等相关,患者多表现为突发性的耳聋、耳鸣、耳朵堵塞感以及眩晕等症状〔2〕。该病一定程度上有自愈倾向,目前临床治疗方法不一,最佳治疗方案尚无统一定论,但众多学者更倾向于通过改善循环来治疗SD〔3〕。本研究就使用长春西汀联合巴曲酶治疗老年SD的疗效进行临床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40例老年SD患者,均符合中华耳鼻咽喉科学会制定的SD诊断标准〔4〕。其中男78例,女62例;年龄65~80〔平均(73.5± 3.6)〕岁;发病位置:单侧118例,双侧22例;病程1~8 d,平均(4.5±2.6) d;电测听耳聋程度:重度聋(71~90 dB) 77例,中重度聋(56~70 dB) 46例,轻度聋(41~55 dB) 17例。所有患者均排除恶病质及意识不清等症状,剔除严重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病变患者及对该药物过敏者。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委员会标准,且经患者知情同意,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70例,其中研究组:男38例,女32例;年龄(71.2±3.3) 岁;病程(4.7±2.9) d;单侧发病58例,双侧12例;重度聋37例,中重度聋24例,轻度9例。对照组:男40例,女30例;年龄(73.8±3.5)岁;病程(4.3±2.5) d;单侧发病60例,双侧10例,重度聋40例,中重度22例,轻度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发病位置及耳聋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口服治疗,口服维生素C(浙江瑞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H33021139) 2.0 mg/d,地塞米松(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H12020514 ) 10 mg/d以及三磷酸腺苷(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H44024661) 80 mg/d等。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巴曲酶注射液(北京托毕西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H20031074)治疗,静脉滴注,10 BU/次,每2 d使用一次,连续治疗10 d;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长春西汀注射液(匈牙利吉瑞大药厂生产,批号: H20070336),静脉滴注,20 mg/次,1次/2d,连续治疗10 d。

1.3评价指标依据2006年《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中SD诊断标准,痊愈: 0.25~4 kHz各频率听阈受损频率听阈恢复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或达此次患病前水平;显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 dB;有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 dB;无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改善<15 dB。总有效率= (痊愈+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血液指标检测: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静脉血4 ml,离心分离血浆后在2 h内检测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细胞比容并于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的纯音听阈(PTA)值。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比较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85.7%)显著高于对照组(62.9%) (χ2= 4.23,P<0.05)。其中痊愈17 vs 12例,显效28 vs 25例,有效15 vs 7例,无效10 vs 26例。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及血细胞比容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n=70)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n=70)

与治疗前比较: 1) P<0.05;与对照组比较: 2) P<0.05

组别 时间 血浆黏度(mPa·s)全血黏度高切(mPa·s)全血黏度低切(mPa·s)血细胞比容(%)研究组治疗前 1.9±0.3  5.9±1.3  11.3±3.9  50.1±4.9治疗后1.3±0.21) 2)4.0±1.11) 2)7.7±2.51) 2)39.8±4.31) 2)对照组治疗前 1.9±0.4  5.8±1.2  11.5±4.1  49.8±5.0治疗后 1.6±0.31) 5.3±1.21) 9.3±3.21) 46.9±4.81)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TA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PTA值〔研究组(51.0±19.8) dB,对照组(64.5±19.7) dB〕均明显低于治疗前〔(69.8±19.9) dB,(70.1±20.1) dB〕,且治疗后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4.02,P<0.05)。

3 讨论

SD病因复杂,发病率约为(8~14.6) /10万,该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有学者指出〔5〕,内耳血液循环受阻、病毒感染以及血管功能障碍等是造成SD的主要原因,其中内耳血液循环受阻是致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可通过扰乱内耳血管功能,诱发血栓形成等而引起发病〔6〕。目前,对于SD的治疗临床尚无统一标准,常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改善微循环、抗病毒以及抗凝剂等,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预后不佳〔7〕,因此,更为合理高效的治疗手段受到人们的关注。

巴曲酶为一类天然精制丝氨酸蛋白酶单成分溶血栓的药物,主要提取自南美洲响尾蛇毒液,是一种凝血酶类似物,是231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肽,可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纤维蛋白原并缓解小血管痉挛状态〔8〕。巴曲酶的主要作用机制为选择性地作用于血浆纤维蛋白原A链末端甘氨酸和精氨酸之间的肽腱,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从而阻止血小板血栓的形成〔9〕;同时通过降低血管内的钙离子浓度并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以修复耳蜗血管内皮损伤〔10〕;另外,巴曲酶可有效抑制红细胞黏附、聚集,抑制血管痉挛,改善患者耳蜗血液流变学,进而达到改善耳蜗微循环及血供并增加听毛细胞供氧功能。长春西汀为一种高效扩血管药物,自小蔓长春花中提取,该药物可有效活化腺苷酸环化酶增加细胞内的环磷酸腺苷水平,同时作用于脑血管系统、舒张血管平滑肌并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而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的作用〔11〕;另外,长春西汀可有效抑制血液中血小板聚集、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并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显著改善血液微循环状态〔12〕。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改善患者病情,但使用巴曲酶与长春西汀联合治疗SD疗效优于仅使用单药巴曲酶治疗。分析原因,巴曲酶可明显降低SD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改善耳蜗血管微循环,增加耳蜗供血能力并有效恢复听毛细胞功能;而长春西汀可进一步降低患者血液黏稠度,改善其血液流变学状态,从而与巴曲酶协同作用扩张脑血管,促进脑代谢,抑制血栓形成,同时有效清除血液自由基,起到抗氧化作用,减轻自由基对耳蜗的损害。

4 参考文献

1代林林,马肖男,冯立明,等.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负性情绪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 12 (31) : 6142-4.

2许元腾,张榕,王英歌,等.巴曲酶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短期疗效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 31(19) : 3715-6.

3郭颖,姜涛,李宪华,等.巴曲酶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2; 33(16) : 36-7.

4王丽,关淑芬,孙慧子,等.巴曲酶和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高龄患者突发性耳聋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 34(8) : 2103-5.

5农应全,梅晓峰,梁海春,等.β-七叶皂甙钠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4; 54(24) : 87-8.

6董华丽.巴曲酶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26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 20(7) : 1158-9.

7罗宏伟,李玉环,侯庆军,等.巴曲酶注射液联合甲强龙和金纳多治疗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14; 42 (7) : 82-3.

8梁汝庆,华烨,丁新生,等.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对沙土鼠缺血-再灌注神经保护作用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 9(22) : 4241-3.

9刘明秋.长春西汀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2; 15(33) : 3921-2.

10支颖,刘志平.长春西汀治疗青少年突发性耳聋并应用TCD监测的临床意义〔J〕.医学信息,2013; (28) : 607.

11聂敏.长春西汀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 7(29) : 173-4.

12张向博.长春西汀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 8(15) : 7-8.

〔2015-01-09修回〕

(编辑袁左鸣/滕欣航)

〔中图分类号〕R764.4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5) 16-4675-02;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16.122

猜你喜欢

突发性耳聋血液流变学
突发性耳聋的流行病学调查
葛根素联合利多卡因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观察
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对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意义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
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
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临床特征探讨
降纤酶在脑梗死急性期治疗过程中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不同温度的造影剂粘度对CAG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影响临床观察
突发性耳聋120例疗效与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甲钴胺对6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耳鸣症状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