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构成》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2015-03-04郭维维
郭维维
【摘要】作为专业基础课,《形态构成》在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是培养学生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的重要课程。随着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更加突出对学生设计思维的启发,注重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法。因此,要提高《形态构成》课的教学有效性,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统一,必须发挥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领作用,促进课堂教学向学生的专业技能转化,使学生专业技能得到真正提高。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形态构成》;主导性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往往强调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鼓励主动练习、自主设计,通过增强自主设计的创新精神来提高教学质量。由于学生素质不高,特别是手绘基础差,对于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环境设计专业而言,《形态构成》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教学方法相对滞后、理论讲授大于设计训练、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实际情况。因此,提升教学有效性成为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形态构成》课教学有效性面临的问题
《形态构成》课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养成与专业理论体系的奠基具有重要用。但是,由于教师水平不高,上课只晓得照着课件读,极少涉及设计前沿,导致许多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主动性较差,对布置的手绘作用敷衍了事,有的索性雇人代笔。此外,教学中设计的不少设计内容已经过时了,完全脱离现实生活需求,特别是部分教师不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情,不考虑与教学目标的关系,在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时盲目机械地模仿,缺少全局思考。
二、提高《形态构成》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首先,教师要把自身的素质作为提高的重点。教师必须从学生发展前沿和学生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优化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以便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为以后教学内容的展开起好铺垫作用。教师要以马克思主义艺术观作为立身之本,培养自身丰富而专业的教学办法,注重对教材内容的取舍与重构,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想知道什么,想学习什么,使学生乐于学,乐于设计。
其次,教师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发挥主导性作用。教师应当在理论教学和设计训练中都做到关注每名学生,注意学生思维和情绪变化,注意引导、推动、鼓励,激发。特别是在手绘训练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情绪焦躁、注意力不能集中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会互相传染,导致课堂气氛浮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体验学习”为目标,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自主设计的机会,给学生以“自己去想、自己去画”的时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再次,有效的课堂活动需要评价手段的支持。教师应根据学生完成设计任务的情况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形态构成》上许多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不是靠教师照着教材喋喋不休念出来的,而是靠学生自己想象自己画出来的。正因为如此,教师要加强手绘的训练力度,将之作为教学的主要手段来巩固已学知识。教师布置练习要有前瞻性、全面性,要处理好“质”与“量”关系。只有这样,教学才能有序、高效地进行,才能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和统一。
三、提高《形态构成》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时代的进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对于《形态构成》这一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长春大学旅游学院针对学情实际,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已经取得较大进展,特别是教学条件改善显著。然而,设备的更新不等于质量的提高,生源素质偏低、教学质量不高等诸多问题仍然突出。作为教师,如何使学生学习了《形态构成》课程以后专业素养得到提高、接下来的课程能够学好、学生毕业后能找到工作,成为环境设计专业培养过程中所遇到的至上课题。对于专业基础课《形态构成》而言,没有有效的教学,学生不可能得到发展,教学质量难以最终落实到教学有效性上。
《形态构成》是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学习生涯的奠基,是专业素质和创新意识形成的关键。在这门课程当中是否学有所成,对设计思维的塑造、创新意识和手绘技法的提高都将产生深刻印象,而且将直接影响以后的专业学习。因此,要提高《形态构成》课程的教学有效性,必须优化课堂教学内容,调动学生自主设计的兴趣,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手绘技法,从而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转化为成果,使办学投资人的各项投入有所回报,真正地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