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线网络室内分布系统多网合一探讨

2015-03-03王思宇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年36期
关键词:无线网络

摘要:随着互联网业务的快速普及,多媒体和大数据业务成为重要的服务内容。经过调研发现,人们对无线网络的需求集中在室内,特别是对移动互联网络的需求,然而与其他网络的结合将会是室内无线网络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文章对无线网络室内分布系统多网合一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多网合一;无线网络;室内分布系统;互联网业务;移动互联网络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36-0069-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36.033

进入21世纪以来,通信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移动网络运营商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网络的需求,将无线网络服务区域由室外转移到室内,对移动宽带服务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然而,由于不同网络运营商都是独立布线的,导致室内线路众多,并暴露出一些问题,多网合一成为人们最迫切的要求。本文浅析了多网合一在室内分布系统中的优势,针对多网合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

1 多网合一在室内分布系统中的优势

1.1 有利于获得较高的投资效益

多网合一主要是指多种网络信号,在只使用公共的TCP/IP网络设备的情况下,统一对信号进行收集与传输,进而能够实现筒体控制和调节不同网络系统的目的。例如楼宇的可视对讲系统、小区门禁系统、防盗报警系统、车辆存放管理系统、广播电视系统以及互联网系统等集成在一个公共的网络系统平台中。正是由于多个信息控制与传输系统采用一套信号馈线、一个公共电源、设备高度集成统一,所以可以节省许多系统日常的运行管理费用和设备的投资费用,进而使得不同的运营商减少人力成本与前期施工成本的重复投入。加强多个系统在室内的无线网络合一,可以将室内的设备进行最大化利用,进而保障了投资效益最大化。

1.2 有利于实现灵活的组网方式

由于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不同,对网络系统的需求的具体内容也不同,所以传统的多个系统网络为了最大化地满足客户对系统网络的功能需求,特别是在社区内,势必会进行统一全面的网络组合。然而,在实际的生活中,并不是每个客户都需要这么健全的组网模式,这样不但造成设备管理运营商投资成本的“浪费”,还会直接增加客户的使用成本。而在室内采用多网合一的分布系统,可以充分根据客户的生活需求来灵活地进行网络系统的组合。系统可以借助公共设备,将不同的系统信号进行集中处理,也可以借助信号分离器,将自己所需的信号分离出来,使得网络布线的方式灵活

多样。

1.3 有利于提高通信的扩展性能

之所以会产生系统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方便人们的生活,可以让人们节省更多的时间,并且对不同系统的使用情况做到及时跟踪了解。目前,在室内的分布式网络系统已经可以做到二网合一,甚至是五网合一,即互联网、移动无线互联网、生活社区网、语音网以及短信平台网这五大网络系统集成在一起,进而形成一套具有多功能的新型的网络室内分布式系统。多网合一可以有效解决由于不同网络系统设备的不兼容带来的信号之间的干扰与通信体制的受限,进而减少不同信号之间对网络系统的相互影响作用,从而保障不同网络系统的使用性能,增强用户体验,提高通信的扩展性能。

1.4 无线网络的综合性价比较高

由于室内网络系统的搭建具体包括社区多网系统的搭建、办公多网系统的搭建、娱乐场所多网系统的搭建以及其他室内的公共多网系统的搭建,这就使得具体的搭建方案选择与实现的功能不同,但是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多网系统的搭建,经过初步计算可以发现,施工方案的实施可让多网系统(相对独立的网络系统而言)运营商在室内覆盖投资金额减少35%~55%。分布式多网系统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减少了集中信息处理能力对运营商总服务器的苛刻要求,最终实现在保证投资效益的同时,有效避免不同网络系统的重复勘探测试与进场施工工作,进而获得综合性价比较高的无线多网系统。

2 多网合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 各器件工作频率的匹配问题

前文已经提到,对多网合一的模式,由于各自网络系统的元器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工作频率,根据性能的不同,涵盖了LTE、WCDMA、WLAN、CDMA、GSM、DCS工作频段。而它们在具体工作的频率是有一定差别的,多网合一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不同网络系统元器件工作频率的匹配性。工作频率不匹配,就无法对不同系统的信号进行识别与传输,也无法根据统一的公共设备实现多个网络系统的同时控制与管理。这主要是由于在信号发射端,为了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刻意进行的不同频段的加密处理。

2.2 不同系统间信号干扰问题

尽管不同的网络系统对信号的传输与收集的工作器件的处理频段不同,但它们整体上的频率还是较为接近的,在采用多网合一的室内分布式无线网络系统后,公用的信号馈线会因不同系统信号而存在一些边带较为杂散的噪声以及交调噪声,这些其实都是不同信号互相干扰所表现出的宏观现象。这样对各自网络系统的使用效率和使用质量将会大打折扣,无法保障不同系统之间的网络使用自由度,同时增加了多个系统的干扰几率。

2.3 各器件功率损耗差异问题

采用多网合一的室内分布式无线网络系统,在公共的设备平台运转时,由于其工作频率不同,使得信息的传输效率和传输功率的损耗程度不一,而整个多网合一的无线网络系统的额定功率与功率的分配主要是根据器件的电阻电容数值大小来决定的,因此也就不能确保全部的系统硬件设备都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从而对信号来源的功率输出与信息存储传输的容量都带来一定的影响。

2.4 不同系统器件的兼容问题

对同一套系统网络而言,由于需要实现的信息管理目的不同,不同的元器件在进行正常工作时,所表现的工作方式是不同的,利用的制式原理也是不同的;对不同系统网络而言,相同的元器件在实际工作中所采用的工作制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会使得器件工作时出现相互干扰,当采用多网合一室内分布式无线网络系统后,一些元器件很难同时满足所有独立网络系统的需求,具体表现就是设备的不兼容问题。

3 解决措施

3.1 解决频率匹配措施

由于独立网络系统的工作元器件所涵盖的频段包括TD-SCDMA、WCDMA、WLAN、CDMA、GSM、DCS、TD-LTE、FDD-LTE,它们在额定电压的工作频率为800~2500MHz。为了有效解决元器件工作频率匹配的问题,一方面可以借助LTE和CATV技术进行中间的介入,将所有的工作元器件的频率向两端扩展,使其额定功率下的工作频率分别达到450MHz和2760MHz,进而加强不同元器件的相互匹配与适应性;另一方面进行统一信号载体的编制与代码开发,使得不同网络系统的信号可以在一套较为简单的信号设备中实现信号的统一传输,而后再结合具体使用的特点,对信号进行分类管理,进而在解决元器件工作频率相匹配的同时,加强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

3.2 解决信号干扰措施

对多网合一的室内网络系统而言,干扰的主要原因是信号馈线的共用。一般而言,信号干扰的三大因素包括信号干扰源、敏感源和耦合路径。这三个因素只要同时存在就会产生不同系统间的信号强干扰。因此,可以从这三个要素下手解决。首先,对系统设备在连接时,尽量不直接与墙面、地面接触,可以采用PPR管材将信号馈线进行隔离处理;其次,对敏感源的减弱可以通过接电点电势相等的措施,限制由于电势差产生的电磁干扰,使信号在发射与传输过程中,避免因电磁干扰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后,在不同的元器件之间使用信号隔离器,保障信号传输的相对独立,将信号干扰降至最低。

3.3 解决功耗差异措施

首先,综合考虑各个网络系统的用能需求,改变现有的机械式无元器件的集成方式,对部分设备进行量身设计与定制,进而有效降低工作器件功率过剩或不足引起的功率损耗问题;其次,规范馈线使用标准体系建设。对多网合一的室内分布式网络系统,使用统一标准的信号共用馈线,有效避免由于信号传输馈线的型号差异引起的功率损耗的问题;最后,改进不同工作元器件的电路连接方式,针对不同元器件工作的频率,在扩展频段的同时保障其额定电压处于最优性能。无元器件的功率损耗是可以通过相应的技术来改善的,这一点已经得到国外一些企业的证实。

3.4 解决设备兼容措施

多网合一的室内分布网络系统是一个新型的网络系统,对设备不兼容的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从软件系统入手。前文已经提到,正是由于不同工作元器件利用的工作制式方式不同,而产生的不兼容问题,这就要积极研发包容性较强的软件控制系统,进而营造出使用频段宽、模功率相对稳定的系统工作环境。除此之外,高兼容性系统还有利于降低不同器件在工作时的互相干扰程度;另一方面,从硬件设备入手。随着机械制造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对硬件设备的生产水平有了极大提高,需要充分挖掘多网合一室内分布式网络系统对硬件设备的各种需求加强分析,开发多功能、适用范围广、条件较为宽松的无元器件。

4 结语

总而言之,多网合一在室内进行分布式网络系统的搭建是未来不可逆转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无论是从经济投资效益的角度,还是从用户对室内综合网络系统的要求来看,都具有很大的改进。

参考文献

[1]吴爱华.无线网络室内分布系统多网合一思路探讨

[J].移动通信,2015,(16).

[2]林东.无线网络室内分布系统多网合一思路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4,(4).

作者简介:王思宇(1981-),男,吉林安图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工程师,工学硕士,研究方向:GSM、TD-SCDMA、TD-LTE室分设计。

(责任编辑:秦逊玉)

猜你喜欢

无线网络
时间触发卫星无线网络同步仿真研究
滤波器对无线网络中干扰问题的作用探讨
基于信令分析的TD-LTE无线网络应用研究
无线网络的中间人攻击研究
基于Zigbee无线网络“电子围墙”安全防护系统的实现
无线网络环境下工业过程运行反馈控制方法
工业无线网络在自行葫芦输送线的应用
TD-LTE无线网络高层建筑覆盖技术研究与应用
基于频域的无线网络并行信道竞争机制
认知无线网络中基于隐马尔可夫预测的P-CSMA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