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道次双点渐进成形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2015-03-02王秋成魏瑞晖
曹 江 ,王秋成* ,邱 磊 ,李 宁 ,魏瑞晖
(1.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4;2.杭州博冷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9)
0 引 言
传统的金属板料成形技术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医疗器械、饮料容器等行业,由于模具制作周期长、制作费用比较高,故适用于产品定型后的大批量生产。当前对产品零件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品种、小批量等特点,企业如何快速适应市场需求越来越成为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而近年来新出现的金属板料渐进成形技术(incremental forming,IF),是一种无模成形(dieless forming)新技术,可明显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降低新产品制作成本,并具有很高的工艺柔性,可获得形状非常复杂的零件外形[1]。根据成形中与板料接触点的个数,可渐进成形技术可分为两类[2]:单点渐进成形(SPIF)和双点渐进成形(TPIF)。而根据渐进成形时所采用的道次数目,又可以将其分为单道次成形和多道次成形。相比单点渐进成形方法,双点渐进成形增加了一个全形或局部的支撑模具,且在成形的过程中,需要夹持装置随工具头同步向下移动或者凸模向上运动。根据Silva M B 等[3]学者的研究成果,双点渐进成形零件在成形极限和成形精度上均高于单点渐进成形;双点渐进成形更适应于商业上制作复杂零件[4]。
对于单道次渐进成形,零件厚度分布遵循余弦定律。根据余弦定律可知,当用于成形的板料越薄,成形角度越大时,成形零件越容易出现破裂现象,因此薄板直壁件成形一直是渐进成形研究中的一个难点问题[5]。当前,针对薄板陡角零件的渐进成形,多道次成形工艺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采用多道次渐进成形方法,通过引入更多的变形材料,使得某些局部材料的减薄现象得到减缓,从而制作出厚度分布更加均匀的陡角度成品。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开展了多道次渐进成形的相关研究,Skjodt M 等[6]采用多道次成形方法成功制作了球形件和直筒形样件,国内沈黎萍等[7]也成功制作了球形件,而周六如等[8]成功制作了方盒形样件,以上研究缺乏对多道次渐进成形机理与变形规律的深入研究,以及成形路径的优化设计等。
本研究针对多道次双点渐进成形中材料变形规律问题,建立典型圆锥台件双点渐进成形有限元模型。
1 多道次双点渐进成形数值模拟
1.1 材料与样品
本研究采用的板料为1060 圆形铝板,直径为160 mm,厚度为1 mm。板料参数如表1 所示。
表1 材料参数
成形的目标零件如图1 所示。
图1 目标零件
1.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本研究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 作为数值模拟的平台,所建立的双点渐进成形有限元模型如图2 所示。
图2 双点渐进成形有限元模型
结合双点渐进成形过程的特点,夹持装置、支撑模具和成形工具头均不参与变形,因此本研究采用刚体模型;板料的单元类型选用shell163 显式壳单元,材料模型为三参数Barlat 材料模型[9],夹持装置、支撑模具和工具头则均采用solid164 显式实体单元;综合模拟的精度和成本,选择映射法划分网格,将零件成形区域的网格大小设为1.5 mm,非成形区域设为3 mm,夹持装置、支撑模具和工具头的网格大小均设为2 mm。
结合成形特点,有3 个约束和3 个接触对需要定义。约束工具头的3 个平动自由度,夹持装置和支撑模具全约束;3 个接触对分别为板料与工具头、板料与夹持装置、板料与支撑模具,均为面面接触,由于工具头和板料的接触部位会进行良好的润滑,属于边界摩擦类型,摩擦系数取0.1,在板料与夹持装置、板料与支撑模具之间则无润滑条件,属于干摩擦,摩擦系数取0.25。
1.3 工具头与夹持装置运动轨迹的加载
工具头运动轨迹的加载是板料渐进成形模拟中的一个难点。在ANSYS/LSDYNA 中通过将三维运动分解为关于时间参数的3 个平面运动T-X、T-Y 和TZ 进行加载,X、Y、Z 的坐标可以从已获得的成形轨迹中直接提取,对于时间T 参数则要结合实际加工及有限元计算精度和成本进行设置。本研究进行的是多道次成形,还涉及到轨迹的衔接问题,通过直接将前后道次工具头X、Y、Z 的坐标进行合并,然后分别进行加载,可获得3 个时间历程曲线,四道次成形时的曲线如图3(a)、3(b)、3(c)所示。对于双点渐进成形,在实际成形过程中,夹持装置会同步向Z 向运动,因此除了对工具头轨迹的加载外,还需要给出夹持装置的运动轨迹,在第一道次加工时夹持装置的运动轨迹为工具头Z 向轨迹,当第一道次加工完成后,后续道次夹持装置位置保持不变,夹持装置四道次成形时间历程曲线如图3(d)所示。相比等高轨迹,螺旋轨迹在层与层之间不存在下刀问题,无压痕,成形质量更好,故选用螺旋轨迹进行成形模拟,而由于通用的CAM 软件无法直接生成该类型加工轨迹,本研究通过Matlab 编程的方法来获取圆锥台件多道次双点渐进成形下的螺旋加工轨迹。
图3 工具头与夹持装置运动轨迹时间历程曲线
2 多道次双点渐进成形路径设计
2.1 多道次渐进成形路径规划遵循的原则
(1)顺逆相间原则。采用顺逆相间原则将可以有效地避免所加工的零件出现扭曲现象,以及材料单向堆积现象,因此,针对相邻的两个道次应尽量采用相反方向的轨迹。
(2)变形合理原则。多道次渐进成形,理想情况应是每一道次的变形量合理且均匀。在渐进成形过程中,成形的影响因素较多,只通过参数的选择难以达到对成形的定量控制,因此,除了要选取合理的加工参数外,还要给每一道次分配合理的变形量。在多道次成形中,变形量的合理分配很大程度取决于所选取的成形角度,因为成形角度与零件的壁厚密切相关。
2.2 多道次双点渐进成形路径设计方案
本研究对壁角为60°的典型圆锥台件分别进行单道次、两道次和四道次成形,对两道次和四道次成形均设计了两种方案,该方案如图4 所示,两道次成形方案Ⅰ和Ⅱ的间隔角度分别为30°和15°,四道次成形方案Ⅰ按固定间隔角度设计,固定为10°,方案Ⅱ则按变间隔角度设计,随着成形角度的增大,逐渐减小间隔角度,分别为15°、10°和5°。为遵循顺逆相间原则,前、后道次的成形轨迹均按相反方向设计。
图4 两道次和四道次成形路径设计方案
模拟中所采用的成形工具头直径为6 mm,成形轨迹为螺旋轨迹,螺旋轨迹最重要的两个参数是螺距和步进旋转角[10],螺距设为0.75 mm,步进旋转角度设为1°,考虑加工速度平稳,以单个螺距来计算,匀速走完一个螺距为3.6 s。
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3.1 节点流动分析
通过绘制节点流动曲线图,可以观察到多道次成形过程中的材料流动规律。根据四道次成形方案Ⅰ,分别提取第一、二、三道次及成形结束后,在中心XZ截面上各节点坐标,绘制各道次的半截面曲线,并间隔几个节点,将各道次对应的节点采用虚线连接,该虚线即为节点流动曲线(曲线图如图5 所示)。由图5 可知,在第一道次时,节点几乎没有径向移动,从后续道次开始,各节点明显向内部移动,那么材料会从较大的圆周上流动到较小的圆周上,周向的应变将发生明显负增长。
图5 四道次方案Ⅰ节点流动曲线示意图
为了比较不同道次数目和道次设计下材料流动情况,本研究取零件斜壁区域对应的相同节点号,绘制该节点随时间在X 方向上的位移曲线(曲线图如图6 所示)。由图6 可知,在单道次成形中节点位移量很小,而随着成形道次增多,节点流动非常明显,则说明从非零件形状区域流入零件形状区域的材料越多,同时发现,在相同道次不同间隔角度下,节点径向移动量基本相同。这说明成形道次数目是材料径向流动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图6 节点随时间变化的位移曲线图
3.2 应变分析
通过对应变的分析,可进一步了解多道次双点渐进成形下的材料变形规律。本研究通过选取零件斜壁相同位置的单元,绘制随时间变化的应变曲线图(曲线图如图7 所示)。由图7 可知,在单道次成形中,第一主应变迅速增长为一个较大的数值,第二主应变几乎为零,而在两道次和四道次成形中,第一主应变和第二主应变均随着成形道次的增多不断增大,且处在同一量级,这进一步证实了3.1 节中周向应变负增长的情况。
图7 随时间变化的应变曲线图
另外,本研究通过对比两道次的两个方案发现,最大第一主应变和最大第二主应变值差异均较小;对比四道次的两个方案发现,最大第二主应变值差异较小,而方案Ⅰ的最大第一主应变值则要明显高于方案Ⅱ,这是由于在前三道次时,方案Ⅰ的成形角度均未超过方案Ⅱ,第一主应变值始终低于方案Ⅱ,而进行第四道次时,第一主应变值则迅速增长超过方案Ⅱ的第一主应变值,这说明随着成形道次的增多,成形角度对应变值的影响增大。
3.3 壁厚分析
根据零件壁厚分布情况,可以直接对道次数目的影响和路径设计的合理性进行评估。过中心XZ 截面方向零件单元壁厚变化曲线图如图8 所示。可以发现,随着成形道次的增多,最小壁厚值不断增大,如相比单道次成形,两道次和四道次成形最小壁厚分别提高了约25%和50%,壁厚分布的均匀程度也不断提高。同时还发现,对于两道次成形方案Ⅰ和方案Ⅱ,斜壁厚度分布差异很小,最小壁厚分别为0.521 mm 和0.534 mm,仅相差约2.6%,而对于四道次成形的两种方案,方案Ⅱ和方案Ⅰ的最小壁厚分别为0.642 8 mm和0.597 7 mm,采用方案Ⅱ的最小壁厚提高约7.5%,斜壁厚度分布更均匀。因此,随着成形道次增多,成形角度对壁厚分布均匀性的影响越明显。
图8 截面单元壁厚分布比较图
4 实验验证
基于本课题组开发的渐进成形专用机床[11],笔者采用螺旋进刀方式,以机床润滑油作为润滑剂,对模拟中各个方案进行渐进成形实验;本研究采用的材料参数与模拟中相同,工具头直径为6 mm,加工速度按照走完一个螺旋3. 6 s 来设置。在实验板料上印制2 mm的圆形网格,并在同一截面方向,从中心点开始等距离制作红点标记,有网格和红点标记的一面为非成形面。
采用四道次方案Ⅱ双点渐进成形的圆锥台如图9所示。观察零件非成形面的圆形网格变化可知,参与零件成形的区域,圆形网格在周向的直径均产生不同程度减小,且在零件斜壁开口处,周向直径减小达到最大,这与模拟中第二主应变的分布情况相同(分布云图如图10 所示)。本研究采用游标卡尺测量实验网格数据,通过取对数计算最大第二主应变值约为-0.2 mm,与模拟误差约为9%,实验和模拟结果基本相符。
图9 采用四道次方案Ⅱ实验成形的圆锥台
图10 四道次方案Ⅱ模拟结束后第二主应变分布云图
本研究采用游标卡尺测量各红色标记点的径向距离,并根据各点初始位置计算所产生的径向位移值,各方案下各标记点径向位移值的比较如图11 所示。可发现各标记点径向移动值均随着成形道次的增多而增大,对四道次成形的两种方案,各标记点径向位移值相差很小,对两道次的两种方案,由于方案Ⅰ参与变形的材料面积大于方案Ⅱ,则在7 号点之后将没有可比性,而在7 号点之前两方案各标记点径向位移值基本相同,因此验证了模拟中得出的成形道次数目是材料径向流动的主要因素。
图11 各标记点径向位移值的比较
针对实验成形零件,沿着中心截面方向,并间隔相同距离测量斜壁厚度,测量设备为专用的厚度计(包括一个测量表和一个顶针),将测量结果绘制成厚度变化曲线图(曲线图如图12 所示),可发现成形道次越多,最小壁厚越大,壁厚分布也越均匀,且成形角度对壁厚分布均匀性的影响增大。取四道次方案Ⅱ下的模拟和实验斜壁厚度变化曲线进行比较的结果如图13 所示。由图13 可知,壁厚变化规律一致,且最大壁厚误差控制在5%以内,因此可认为模拟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图12 各成形零件斜壁厚度分布的比较
5 结束语
(1)通过以上单道次、两道次和四道次双点渐进成形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多道次双点渐进成形中材料产生明显的径向流动,在周向方向的应变,特别是零件开口区域,出现明显的负增长;成形道次数目是材料径向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随着成形道次增多,材料径向流动增大;同时,成形道次越多,零件最小壁厚越大,厚度分布均匀性越好,且成形角度对壁厚分布均匀性的影响增大;
图13 模拟和实验零件斜壁厚度分布比较
(2)考虑成形角度影响的变间隔角度路径设计方法,可提高多道次双点渐进成形零件壁厚分布均匀性,且成形道次越多作用越明显。
(3)在成形板料表面印制圆形网格和制作标记点进行验证实验,通过观察网格变化、以及对各标记点的径向移动和对零件斜壁厚度值的测量比较发现,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1]CAO J,XIA Z C,GUTOWSKI T G,et al. A Hybrid Forming System:Electrical-Assisted Double Side Incremental Forming (EADSIF)Process for Enhanced Formability and Geometrical Flexibility[R]. Northwestern University,2012.
[2]JESWIET J,MICARI F,HIRT G,et al. Asymmetric single point incremental forming of sheet metal[J]. CIRPAnnals-Manufacturing Technology,2005,54(2):88-114.
[3]SILVA M B,MARTINS P A F. Two-point incremental forming with partial die:theory and experimentation[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 Performance,2013,22(4):1018-1027.
[4]ATTANASIO A,CERETTI E,GIARDINI C,et al. Asymmetric two points incremental forming:improving surface quality and geometric accuracy by tool path optimization[J].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2008,197(1):59-67.
[5]王 莉,莫健华,黄树槐. 金属薄板直壁件数字化渐进成形过程的实验研究[J].锻压技术,2004(6):9-11.
[6]SKJODT M,BAY N,ENDELT B,et al. Multi stage strategies for single point incremental forming of a cup[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erial Forming,2008,1(1):1199-1202.
[7]沈黎萍,高锦张,蒋 松,等.板料渐进成形半球形件的路径研究[J].锻压技术,2010,35(6):40-44.
[8]周六如.基于数控渐进成形技术的方形盒成形工艺[J].锻压技术,2009(4):65-68.
[9]高锦张.板料数控渐进成形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10]朱 虎,扶建辉,姜在宽.金属板材数控渐进成形螺旋线轨迹生成[J].农业机械学报,2009(10):223-226.
[11]WANG Qiu-cheng,HU Hai-han. Experimentation and design of prototype device for three point incremental forming[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4(494):579-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