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四川桑椹菌核病发生情况调查
2015-03-02杨远萍谢忠良万津瑜
杨远萍 谢忠良 张 楠 万津瑜
(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四川 成都 610041)
调查研究
2014年四川桑椹菌核病发生情况调查
杨远萍 谢忠良 张 楠 万津瑜
(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四川 成都 610041)
近年来,四川蚕桑资源多元化开发蓬勃发展,特别是各地发展果桑产业积极性较高,据统计,2014年果桑种植基地超10万亩(6666.7 hm2),桑果产量突破3万t,农民桑果销售收入超过2亿元。但是,局部地区桑椹菌核病的严重危害,对果桑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在分析我省桑椹菌核病发生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对桑椹菌核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初步总结,提出了下一步防控重点。
1 四川桑椹菌核病发生情况
2014年对全省果桑菌核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汇总,范围涉及20个县(区、市)近10万亩(6666.7 hm2)果叶兼用桑园。从区域来看,全省除攀西地区气候干热、无菌核病发生外,其他地区因春季低温多雨、湿润寡照,菌核病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从果桑品种来看,无核大十发病面广、病情较重(见表1)。具体情况如下:
表1 2014年四川主要产区桑椹菌核病发生统计
(注:表格数据均来源于基地县(区、市)上报材料)
德昌、盐边等地无菌核病发生,原因分析:一般2月上旬桑树开花座果,3月中旬~4月底桑椹成熟上市,期间基本无降雨,空气干燥,相对湿度较小,不适宜菌核病的发生。
内江、宜宾等地发病程度为轻度,其中内江全市发病率5%以内,宜宾平均发病率为11.4%。原因分析:总的果桑面积比较小,零星分散,另外,东兴区2013年新发展果桑,受病原及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同时防治措施全面,发病率低;资中县组织专业队伍开展桑园内外统防统治工作,近3年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宜宾翠屏区种植“白玉王”、“金墙63号”、“红果2号”等晚熟品种,花期与病原传播期相对错开,发病几率降低。
南充、绵阳等地发病程度轻、中、重度均有,除嘉陵、涪城、游仙发病率10%以内外,其他区县25%~100%发病程度不等。原因分析:“无核大十”占总面积的60%,成熟早、花期长,与子囊孢子成熟萌发期相遇,平均发病率超过30%;另外,今春该片区降雨较多,阴冷潮湿,部分果桑基地外围环境不佳,存在水库、油菜和树林等不良因素影响,为病原的侵染和流行提供了条件。
2 桑椹菌核病流行规律
2.1 桑椹菌核病种类及病原
桑椹菌核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植物性病害,分为肥大性菌核病、小粒性菌核病和缩小性菌核病三种类型。已经报道的常见病原有三种,分别为桑实杯盘菌、肉阜状杯盘菌和桑椹核地杖菌[1]。
2.1.1 桑椹肥大性菌核病。桑椹肥大性菌核病病原为桑实杯盘菌,该病原菌属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柔膜菌目、核盘菌科、杯盘菌属。感染桑实杯盘菌的桑果变乳白色或灰白色,花被及子房肥大, 桑果明显膨大呈畸形,挑破病果后散发出带酒精味的腐烂臭气,病果中心形成黑色干硬的大菌核。
2.1.2 桑椹小粒性菌核病。桑椹小粒性菌核病病原菌为肉阜状杯盘菌,与桑实杯盘菌同属核盘菌科杯盘菌属。桑椹小粒性菌核病侵染桑椹小果后,病小果显著膨大突出,花被不肥大仅子房特别肥大,整个病椹呈灰黑色,在各病小果的子房内产生小型菌核。桑果易脱落。
2.1.3 桑椹缩小性菌核。桑椹缩小性菌核病病原菌为桑椹核地杖菌,病原菌属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柔膜菌目、地舌菌科、核地杖菌属。病果缩小,质地坚硬,灰白色,表面布有暗褐色细斑点,病椹内部形成黑色坚硬的菌核。
2.2 桑椹菌核病发生规律
2.2.1 传播途径及侵染循环。桑椹菌核病病原菌以菌核形式在土壤中越冬,次年春季2~ 4月果桑开花期间,遇适宜条件时,土壤中的菌核萌发抽生出子囊盘,子囊盘上着生子囊和侧丝,子囊释放出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借助风力传播到雌花上,引起初次侵染。病原菌入侵雌花后,菌丝大量增殖并侵入子房内,先形成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最后由菌丝形成菌核,菌核随病果落地,果肉腐烂而菌核残留入土越冬[2]。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可引起再次侵染,但由于果桑花期短,当年再次侵染几率很小,往往到翌年春季温暖多雨、土壤潮湿有利于菌核萌发,引起再次侵染。
2.2.2 发病规律。研究报道认为:桑椹菌核病的发生受到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气候条件、桑园管理水平、桑树栽植规格及剪伐方式、果桑树龄大小、果桑品种的抗病性差异等[3]。经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桑椹菌核病的流行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病原、宿主桑花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如果遇到低温多湿条件,则病原菌容易萌发;如果果桑开花期正好与子囊孢子成熟期相遇,则会增大发病几率。因此,气候条件和果桑品种是影响病原和花期的两个重要因素,对桑椹菌核病的发生及流行起关键作用。
3 桑椹菌核病的防治
防治思路上重点围绕桑椹菌核病的发生规律采取措施,从减少(杀灭)病原菌、切断其传播途径,以及控制花期和环境等方面入手,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在具体方法上,提倡采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即重点采取物理防治、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辅以化学防治措施。
3.1 减少(杀灭)病原、阻断传播途径
3.1.1 合理深耕与覆盖。结合桑园冬管,对果桑桑园土地进行深耕翻土可有效抑制菌核萌发。特别是发病严重的果桑园,在采果后或冬季结合施冬肥对桑园进行全面的深耕,可使部分病原菌被深埋土中而不利于其萌发。
3.1.2 及时清除病果。及时清除树上和散落到地上的病果,远离果桑园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病原菌在果桑园的积累,这是控制来年病情的一项重要措施。
3.1.3 地膜覆盖和土壤消毒。可以采用地膜满园覆盖,切断子囊孢子传播途径。根据菌核病的发病规律,当气温达到15℃左右,子囊盘开始出土时是土壤消毒最佳时期,667 m2桑园用5~7 kg石硫合剂(1:8的硫磺粉和石灰粉)均匀撒在田间,或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液消毒桑园,可抑制菌核的萌发和杀死刚萌发的幼嫩芽管。
3.2 选栽抗病品种和合理品种布局
目前,我省栽植的果桑品种较多,包括“无核大十”、“嘉陵30号”、“德椹1号”、“蜀果1号”、“红果1号”、“红果2号”、“堡坎61号”、“台湾果桑”、“白玉王”等,但是在局部区域类单一品种所占比重比较大,如攀西地区“德椹1号”占90%以上,内地主要是“无核大十”和“嘉陵30号”占主导,一旦发病风险巨大。为了减少大面积发病风险,尽量避免桑树开花期与病原子囊孢子成熟期时间一致,建议优先选用抗病力强品种,同时兼用早熟和中晚熟品种,同一地区栽植2~3个品种。
3.3 实施环境控制,恶化病原生存条件
3.3.1 合理间作。许多农作物和蔬菜都有菌核病,特别是油菜、大豆、草莓等容易发生菌核病,有的能与桑树交互感染,因此,果桑园不宜套种这些作物,也不宜种茄子等蔬菜,在桑园周围亦应尽量避免栽种。
3.3.2 合理剪伐。冬季剪除细弱枝、下垂枝、病害枝和枯枝,保持桑园通风透光,避免阴暗潮湿。
3.3.3 科学施肥。重施基肥,轻施追肥,多施有机肥;重施磷、钾肥,勿偏施氮肥,以免造成土壤呈碱性。
3.3.4 科学栽植。控制果桑种植密度,低洼地、通风不良的地块,栽桑密度要适当偏小;完善桑园排涝设施,降低桑园湿度。
3.4 化学防治
目前,生产上常用于桑椹菌核病的防治药物包括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腐霉利(速克灵)、异菌脲(扑海因)、代森锰锌等,从各地试验反馈情况来看,对菌核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需要注意用药前要把握关键时期(桑花始盛期、盛花期、盛末期),严格按照说明书用药,不得擅自加大剂量。杀菌剂要注意交替使用,效果更佳。
4 小结与讨论
4.1 发展果桑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因我省各地气候环境、立地条件不同,又因果桑产业是新兴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很大问题,因此,各地在发展果桑的时候要因地制宜,优势区域优先发展,条件不成熟的地方建议先行试点试验,稳步推进。
4.2 气候条件和果桑品种是关键因素
桑椹菌核病的发生受多因素影响,我们初步分析认为,气候条件和果桑品种是影响桑椹菌核病发生的关键因素。气候低温多湿利于桑椹菌核萌发;果桑花期与子囊孢子相遇,则发病几率增大。
4.3 桑椹菌核病的防治要抓住重点环节
在防治桑椹菌核病的时候,要围绕发病规律,抓住重点环节,从减少(杀灭)病原菌、切断其传播途径,以及控制花期和环境等方面入手,结合当地气候条件、桑树开花时间等实际情况,采取科学防治措施。
4.4 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
桑椹菌核病相关的基础理论、流行规律研究较少,得出的结论定性的较多,有试验数据支撑的较少。而影响桑椹菌核病发生的因素众多,仅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今后还有很多工作要继续推进,比如,研究影响桑椹菌核病流行的温湿度条件、果桑品种的抗病性,探索栽植规格、桑园地理位置等因素对桑椹菌核病的影响,油菜等其它植物菌核病是否会感染桑椹。因此,桑椹菌核病的流行规律及防治措施仍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1]浦冠勤,毛建萍,朱引根,等.桑椹菌核病的发生与综合治理 [J].中国蚕业,2008,(3):50-54.
[2]谷少伟,刘英,李锦源,等.桑椹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J].蚕学通讯,2013,33(4):29-36.
[3]李培民,俞如良,史如金,等.桑椹菌核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J].植物医生,2003,16(6):24-25.
2014-11-20
杨远萍(1978-),女,硕士研究生,从事蚕业管理与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