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导管癌进展后预后的相关因素研究

2015-03-02贲鄂宜廖峰林

实用癌症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相关因素进展

周 文 谭 成 贲鄂宜 廖峰林 邹 巍 杨 进

作者单位:443300 湖北省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乳腺导管癌进展后预后的相关因素研究

周文谭成贲鄂宜廖峰林邹巍杨进

作者单位:443300 湖北省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导管癌进展后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乳腺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评价患者的生存情况,对影响乳腺导管癌进展后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142例患者均发生复发或转移,局部复发75例,复发率52.8%,肺转移72例,骨转移54例,肝转移43例,脑转移22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4.5%、62.7%、43.7%。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ER、PR、c-erbB-2、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复发情况、肿瘤转移情况、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治疗方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ER阳性、低分化、淋巴结转移、肿瘤复发、多器官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进展的乳腺导管癌患者,ER状态、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复发转移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根据上述因素判断患者预后并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乳腺导管癌;进展;预后;相关因素

(ThePracticalJournalofCancer,2015,30:541~543)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乳腺导管癌则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可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70%左右[1]。乳腺导管癌一旦发生转移即发生进展,其预后变得明显恶化,中位生存时间仅为15~30个月[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发生进展的142例乳腺导管癌的临床资料,研究了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自2004年至2009年收治并确诊142例发生进展的乳腺导管癌患者,均获得随访并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年龄30~82岁,平均年龄(48.7±14.4)岁。分化程度:高分化22例,中分化40例,低分化80例;原发肿瘤大小8 mm~82 mm,平均大小(56.4±20.2)mm;雌激素受体(ER)阳性68例,阴性74例;孕激素受体(PR)阳性98例,阴性44例;c-erbB-2阳性87例,阴性55例。治疗方式:新辅助化疗128例,手术治疗132例,新辅助放疗54例,内分泌治疗87例。局部复发75例;远处转移:1个器官转移80例,2个器官转移40例,多器官转移22例。

1.2随访方法

采用电话随访或门诊随访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5年后或患者死亡后停止随访。随访过程中记录患者的生存情况,并计算两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生存率的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检验水准设定为a=0.05,当P<0.05时,认为其具有统计学差异性。

2结果

2.1随访结果

142例患者均得到良好随访,均发生复发或转移,局部复发75例,复发率52.8%;远处转移142例,肺转移72例,骨转移54例,肝转移43例,脑转移22例。142例1、3、5年生存例数分别为120例(84.5%)、89例(62.7%)、62例(43.7%)。

2.2影响乳腺导管癌进展后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ER、PR、c-erbB-2、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复发情况、肿瘤转移情况、肿瘤大小、治疗方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而年龄对患者生存率无显著影响(P>0.05),见表1。

2.3影响乳腺导管癌进展后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ER阳性、低分化、淋巴结阳性、肿瘤复发、多器官转移、治疗方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PR阳性、c-erbB-2阳性、肿瘤直径≥50 mm不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3讨论

乳腺癌的病因、病理机制均未完全阐明,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月经初潮年龄早、绝经年龄晚、不孕及初次足月产的年龄等均与乳腺癌的发生相关,表明乳腺癌的发生与女性内分泌关系密切。而一级亲属中有乳腺癌病史的人群其乳腺癌发病风险是普通人群的3倍,表明基因也是影响乳腺癌发生的重要因素[3]。除了与乳腺癌发生相关,内分泌及基因与患者的预后同样密切相关。杨如菊[4]报道,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NED)的患者C-erbB-2表达较低,ER、PR表达较高,却预后明显较好。姚江[5]研究发现BRCA1和BRCA2的突变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主要通过转录途径作用于CerBb-2,因此BRCA1、BRCA2、CerBb-2可作为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本组研究与上述报道一致,ER阳性患者、PR阳性患者、c-erbB-2阴性的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ER阴性患者、PR阴性患者、c-erbB-2阳性的患者。这再次证实乳腺癌是一种激素依赖性的肿瘤,其生长、侵袭、转移、复发等均受到雌激素和孕激素调节,并与肿瘤组织受体表达密切相关[6]。

表1 影响乳腺导管癌进展后预后的单因素分析(例,%)

与其他恶性肿瘤一致,乳腺癌的预后与其临床病理因素关系密切[7]。张毅[8]分析了青年女性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表明青年女性TNBC患者具有乳腺癌家族倾向、病情隐匿、临床分期晚、增殖侵袭性强、复发转移率高、预后较差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而上述特征也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李博艳[9]分析了12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表明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较小患者预后显著较好。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无进展时预后较好,何妮[10]分析了1050例乳腺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平均无进展生存期(PFS)可达39个月,进展后(POS)生存期为29个月,总生存期为67个月。本研究142例患者均发生了复发转移,复发率达52.8%,转移的器官数目则不尽相同。复发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25.4%,无复发患者的5年生存率则为60.0%。随着转移器官数目的增加,患者的生存率逐渐减少,多器官转移的生存率仅为13.6%。黄志华[11]分析了影响患者复发、转移的因素,肿瘤分期晚、肿块大、存在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为浸润性、CerbB-2及Ki-67阳性是早期乳腺癌发生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发生复发转移的风险更高。本研究单因素分析表明,给予新辅助化疗、新辅助放疗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生存率均较高,尽管手术方式存在姑息的乳腺切除术、改良根治术、保乳手术等,其中姑息手术预后最差,改良根治术效果最佳,而保守手术可能有更多复发可能,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掌握上述治疗的适应症并尽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表2 2影响乳腺导管癌进展后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综上所述,对于进展的乳腺导管癌患者,ER状态、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复发转移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根据上述因素判断患者预后并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陈茂山,袁杰.p5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重庆医学,2014,43(9):1069-1071.

[2]王斌,王晓文.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灶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3,16(9):720-721.

[3]徐煜林,周冰,冯红芳,等.65岁以上老年乳腺癌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5(2):249-252.

[4]杨如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预后因素的分析〔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3,26(5):420-423.

[5]姚江,童超,周志梅,等.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因素与BRCA1和BRCA2表达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6):108-110.

[6]聂冬,尤庆山,栾谨微,等.72例乳腺癌患者化疗失败后个体化治疗的远期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J〕.中华肿瘤杂志,2013,35(12):941-945.

[7]吴晓,吴名耀.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09,17(8):1481-1483.

[8]张毅,王燕,王伟,等.青年女性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影响预后的多因素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1):2092-2099.

[9]李博艳.12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因素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39-40.

[10]何妮,彭康强,周露茜,等.影响乳腺导管癌进展后生存时间的Cox多因素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4,35(1):144-151.

[11]黄志华,凌飞海,崔世恩.早期乳腺癌复发、转移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3):60-62.

(编辑:吴小红)

Research on Related Factors for Prognosis of Progressive Breast Ductal Carcinoma

ZHOUWen,TANCheng,BENEyi,etal.TheFirstPeople'sHospitalofYidu,Hubei,443300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affecting prognosis of breast ductal cancer in progression.Methods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data of 142 cases of breast ductal carcinoma was conducted,and Kaplan-Meier method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patient's survival,Log-rank test single factor analysis and multivariate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gnosis of breast ductal cancer.Results142 cases all had recurrence or metastasis,and there was 75 cases of local recurrence,the recurrence rate was 52.8%.there was 72 cases of lung metastasis,54 cases of bone metastasis,43 cases of liver metastasis,22 cases of brain metastasis.1-,3-,and 5-year-survival rates were 84.5%,62.7%,and 43.7%.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ER,PR,c-erbB-2,differentiation,lymph node metastasis,tumor recurrence,tumor metastasis,tumor size,clinical stage,treatment were the risk factors affecting prognosis of patients (P<0.05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ER-positive,poorly differentiation,lymph node metastasis,tumor recurrence,multi-organ metastasis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affecting prognosis (P<0.05).ConclusionFor patients with breast ductal cancer in progression,ER status,degree of differentiation,lymph node metastasis,tumor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a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affecting prognosis,we should determine and choose the appropriate treatment based on these factors.

【Key words】Breast ductal carcinoma;Progress;Prognosis;Related factors

(收稿日期2014-09-12修回日期 2014-12-21)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30(2015)04-0541-03

DOI:10.3969/j.issn.1001-5930.2015.04.022

猜你喜欢

相关因素进展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仿生学应用进展与展望
影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因素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
部分城市居民抗日战争了解度的调查分析
大学生运动损伤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剑杆织机设计与人机工程相关因素分析
髌骨下极骨折治疗的疗效及相关因素的影响分析
寄生胎的诊治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