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的有效性研究
2015-03-02王凝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王凝(辽宁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中学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的有效性研究
王凝
(辽宁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116029)
人际交往中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其中言语行为是人与人沟通的主要媒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时更少不了言语行为。而且有效的课堂言语行为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关乎教师的专业发展,对学生言语水平、言语表达及言语规律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目前中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言语行为缺乏足够的重视,缺乏对言语行为影响学生认知水平、表达能力、知识积累等重要作用的认识。
基于课堂言语行为的重要性及面临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探讨中学教师课堂教学言语行为,了解学生心目中高效课堂教师与低效课堂教师分别在言语行为上的表现差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做才能发挥言语行为应有的教学效果。
一、概念界定
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于1923年首次提出言语行为的概念,它是指在实现交际目的而在具体的语境中使用言语的行为,他将言语行为看作是“思想的信号”,而不是“行为的方式”。①
教师的课堂言语行为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交际,是教师与学生进行知识传递、情感交流中使用的言语行为,而且教师的言语行为渗透着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可以表现出对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及语言认知规律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学生知识学习和语言表达有重要影响,对教学质量也有决定性作用。
本研究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言语行为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教学性言语行为、管理性言语行为与常规性言语行为。其中,教学性言语行为包括导入语、讲解语、提问语和评价语,管理性语言行为中包括组织管理语和纪律管理语,常规性管理言语行为主要指师生日常交流的一系列语言。
二、有效与低效课堂教学非言语沟通的差别分析
1.有效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言语行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认为有效教学的教师在教学性言语行为上能够做到语言表达清晰流利、语法准确、语速适中、语音语调有起伏,提问互动有技巧,讲话幽默,讲话亲切,语言过渡自然;在管理性言语行为上,能够做到不用权威性语言;在常规言语行为上,能够与学生进行谈心式对话,能够以平等的地位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感到被尊重,教师的言语间的词汇量丰富,内容生动。
2.低效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言语行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所认为低效教学的教师在教学性言语行为上,课程内容表达不清楚,照读PPT,语音过高或过低,提问环节少反馈,口音重,和学生无共同语言,喜欢讲口头禅,讲话无趣;在管理性言语行为上,使用权威语言;在常规性言语行为上,低效课堂的教师以自我中心,与同学的互动较少,言语沟通不考虑学生的感受,缺少站在学生立场讲话的意识。
三、建议
1.教师要注意教学性言语行为的运用。
(1)教学导入语。导入语在新授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一节课的开场白,意味着一节课的开始。教师要在运用导入语的过程中要注意,首先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主题明确,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其次要做到有逻辑性,短暂的导入语能够与讲解内容有契合之处;再次要注意普通话表达能力以及语音语调的变化,通过语音语调的起伏变化,能够突出表达的重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课堂讲解语。教师在课堂讲解中言语行为体现在教师对知识内容的整理与讲解。据调查表明,约有91%的同学认为有效的教学言语沟通是教师运用了适当的教学方法。如,教师在课堂上能课堂上能结合自身经验、引用实用的例子辅助说明教学内容、帮学生拓展课外知识,或者是发表比较个性鲜明的自我观点等等。其共同的效果是通过教师语言引导,让学生能有效吸收课堂知识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课堂提问语。提问语作为教师课堂教学中言语行为的又一表现,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开发学生的智力,唤起学生的思维活动,而且提问的质量决定这一节课的有效程度。教师要在提问语上做到,首先问题明确、清晰,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要用适应中学阶段学生理解能力的语言去表达,做到学生能听懂,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回答。其次要注意问题的有序性,教师在提问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有逻辑地进行提问。再次避免简答问答,教师在提问之后,要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理答,或相应补充说明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或是借助开放式问题和启发性语言引导学生思考,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挥提问在教学中的应有作用。
(4)课堂评价语。教师评价语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教师教学机智的表现。②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依据中学生的接受能力适时调整自身的评价语言,配合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氛围,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及时评价。对于学生的个体行为,教师要遵循这一年龄阶段学生心理敏感、自尊心强的特点,根据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进行学生可以接受的、有建设性的评价。
2.教师要注意管理性言语行为的运用。管理性课堂言语行为的主要对象是学生,教师能否合理运用管理性言语行为,影响着一堂课的顺利进行。教师有效的课堂言语行为,可以使学生积极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这里所谈到的管理性言语包括两方面:一是组织教学管理言语行为,二是纪律管理言语行为。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为其布置学习任务,给学生留有努力的余地,避免权威性语言,如“你必须找出文中描写任务心理特征的词语”,这样不仅不会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校任务中,反而会带着压力不情愿地完成任务,结果并不理想。在纪律管理中,教师要在课前与学生做好纪律约定,提示学生注意扰乱课堂纪律的行为,这时就可以配合适当严肃的语言。
3.教师要注意常规性言语行为的运用。常规性言语行为是指教师在课前、课间、课下与学生沟通交流,对学生教导时涉及的言语行为。有效的教师学会与学生沟通的常规性言语艺术是必要的。首先,教师应有与学生沟通的想法,并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而不是静静地等着学生来找老师,只有老师怀有这样的态度,才能启动与学生沟通的步伐。③其次,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发现自己在言语沟通方面的不足,然后进行相应的加强,如故事法、交流法。再次,既然教师强烈地想与学生沟通就一定要用自己的诚心真心来对待学生。最后教师要语气应平和,注意言语沟通时的方式,以和学生平等的身份,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
四、结语
高效的教师言语行为引导一线的中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课堂师生互动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回答予以积极评价,做到理答及时有效,在恰当的时候给予学生的反馈不仅可以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其次,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涉及到重难点知识时应当以独特的言语行为引起学生的注意,通过语音、语调的变化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有利于学生记忆的形成。最后,教师在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在教组织与管理时要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树立威信。再次,教师在与学生的常规性言语行为中要注意谈话的语气,要用平和的语气真诚地与学生沟通。
注释:
①亢晓梅.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理论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1(04).
②张健.新课程与传统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机智比较[J].基础教育研究.2001(01):19-20.
③王治武.沟通——融洽师生关系的金钥匙[J].课程教育研究.2014(24):242.
王凝(1993-),女,内蒙古丰镇人,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