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几点思考
2015-03-02施彩虹
施彩虹
(武警政治学院政治机关工作系外警教研室 上海 200435)
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几点思考
施彩虹
(武警政治学院政治机关工作系外警教研室 上海 200435)
贯彻落实习主席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坚持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构建一体化国家安全体系,推进国家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建设。
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道路国家安全体系综合保障能力
当前世界正面临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各种国际力量相互较量,新旧矛盾相互叠加。我国正处于在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综合国力、核心竞争力、抵御风险的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但一些西方国家为了阻止中国崛起,不断加大西化、分化力度,千方百计进行牵制遏制。国内各种经济社会的热点问题相互叠加传导,带有阶段性特征的社会矛盾发生的数量多,牵涉的面广,影响社会稳定因素明显增多。面对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和我国安全发展所面临的困难,习主席深刻把握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家安危环境的发展变化,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第一次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新理念。如何贯彻落实习主席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笔者将从如下三方面思考:
必须坚持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习主席提出,“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就是要使国家安全各领域各要素的功能作用和相互关系,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平发展战略和优良文化传统的内在要求相一致。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保障。习主席从世情国情实际出发,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深刻阐明了党在国家安全中的核心领导地位。中国特色安全道路首先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坚持走中国特色安全道路的目的所在。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国家安全的内涵不仅包括主权国家及其中央政府,还包括中国境内的中外法人和个人以及境外的中国法人和个人。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的国家利益已经远远超出了国土范围,向海外大大拓展,国家安全所涵盖的领域也更多更广。随着中国企业和公民大踏步地走出去,中国国家安全的边界日益向外延伸,维护和拓展海外利益日趋成为中国国家安全一项重大工作。以一串数据为例,从1950年到1978年,我国公民出国28万人次,平均每年仅1万人次。而从1978年至2008年,我国公民出国达5000多万人次,比前28年增加了200多倍。2010年是6000万人次,2011年是7000万人次,2012年8200万人次,2013年9300万人次,去年已经突破一亿人次。一亿人次就意味着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能有我们中国公民,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保护他们的人身、财产安全,让他们享有应有的人道主义待遇已经被提到议事日程。一个强大中国的安全发展,必须首先让她的人民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拥有安定的生活。只有走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这一切才能得以保障。
必须构建一体化国家安全体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只有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会推进。当前,我国面临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有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构建集十一大安全(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在这个安全体系中,政治安全是根本。习主席告诫我们:国家有被侵略、被颠覆、被分裂的危险,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有被破坏的危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有被打断的危险。随着我国不断发展,外国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渗透破坏指向愈加明确,活动愈加猖獗。2014年香港发生的非法“占中”活动,就是敌对势力对中国颜色革命的一次试水,他们精心策动香港版“颜色革命”,妄图使香港成为对中国内地进行颠覆、渗透的桥头堡。做好防范“颜色革命”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经济安全是基础,通过引领国家战略、促进体制改革、发展实体经济,为国家安全提供坚强动力。为此,在最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强调: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丝绸之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建设,加快互联互通、打通通关和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这将为我国经济转型发展提供良好机遇,必须从国家安全的高度确保经济安全发展。文化安全是支柱,它涉及意识形态层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指引作用。我们要做大做强民族文化产业,主动应对西方强势价值观与意识形态渗透。坚持“以我为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综合创新”,打造有说服力、吸引力、亲和力、竞争力的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强化公民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统筹内宣与外宣,改进网络时代舆论斗争方式方法,有效增强党和政府公信力与话语权。都说要搞乱一个民族,就先搞乱它的历史,毁灭一个国家,就先毁灭它的文化。那些大V、公知就是这样做的。苏联解体前,政治笑话满天飞,而今在我们的网络微信里,类似的段子也不胜枚举,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信息安全是保障。习主席强调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尤其是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智慧城市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当用户面对如“棱镜计划”、“支付宝安全门事件”等许多个人信息及敏感隐私数据被泄露时,我们越来越意识到,信息安全不仅给我国的大数据产业发展带来严重威胁,还时刻影响着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必须推进国家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建设。要推动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推进国家安全各种保障能力建设,首先必须要科学运筹国家安全战略的总体布局。为此,习主席决策组建了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并亲自担任主席,加强了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统一领导;2014年12月22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国家安全法》草案;2015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国家安全战略纲要》。其次必须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确保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但重中之重,必须要确保军队仍然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强柱石。虽然在维护国家安全的手段和选择增多了,可以灵活运用、纵横捭阖,但军事手段始终是保底的手段。要树立底线思维,保持战略清醒,始终立足最复杂最困难的情况,着眼应对最严重的事态谋划。在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过程中,按照能打仗打胜仗核心要求拓展深化军事斗争准备,着力提升军队维护国家安全的实际能力,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强军兴军不竭动力,努力建设与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只有注重综合施策、多管齐下,统筹运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种手段,才能大力推进国家安全各种保障能力建设,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整体合力,确保我国安全发展。
[1]刘慧.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5.
[2]林治远.外国国家安全战略与军事战略教程[M]军事科学出版社,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