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表演性教学

2015-03-02本刊编辑部

现代教育科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后台剧场服饰

作者简介:张培培(1990-),女,山西文水人,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

俗话说“人生如戏”,戈夫曼把戏剧比拟引入社会学,开创了社会学理论中戏剧分析的范例。他把人生和社会看成是一场场戏剧表演,人们都在努力地表现自己,以期望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他使用戏剧和舞台的比喻来描述个人的行动,研究日常生活中人类的行为。这就为我们研究教育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戈夫曼戏剧理论中的一些概念,如前台、后台、印象管理等,都对解释当前教育情境的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 ①

学校之所以能成为剧场,是因为它具备了剧场的所有元素:教室、操场等场所具备了剧场场所的基本功能;学校中的教师和学生成为表演者和观众;学校中的一切表演活动都是以角色及角色扮演为核心的。教育就是在这样的剧场内进行的,这种以完成教育目的为使命的剧场,可以称之为“学校剧场”。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教室剧场”,这样教师的教学就可以称为“表演性教学”。一出戏要博得观众的喝彩、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各个环节、每个表演者的配合,教学也不例外。下面将采用戏剧分析的方法探讨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寻找提高教学效果的对策与策略。

一、教学准备

1.剧本与教案剧本。剧本与教案剧本是演出的文本缩影,主要由人物对话(或唱词)和舞台提示组成。舞台提示包括人物说话的语气、说话时的动作、人物上下场、场景或其它效果变换等,它涵盖了演出的种种细节,是演员在演出前必须研究的东西之一。同样地,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我们也需要这样一个剧本。它可以帮助教师提前了解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预测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教育中的剧本就是课程标准、教学计划等,具体到每一堂课,就是教师课前做的教案。教师要想把教学效果发挥到最大,就必须做好以下几点:(1)大方向上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认真钻研教材,包括课程标准、教科书和阅读参考书等。(2)了解学生,包括他们的年龄特点、原有的知识技能、兴趣和需要、学习方法和习惯等。(3)制定具体的教学步骤,包括知识的引入、教学方法的选择、时间的分配、练习题和作业布置等。总之,教师要把可能出现的每个细节都计划好。然而,教学中的剧本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变动、生成,这就需要教师机智处理。

2.布景与教室资源。布景是演出时必需的场景,它包括环境设置和道具。适宜的场景能够为演出营造出相应的氛围,并留给观众形象生动之感,使之印象深刻,增强演出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舞台即教室。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在对大量儿童进行研究后指出,人有三种表征系统:动作表象、图像表象、符号再现表象,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通过这些表象形式进行教学呈现。也就是说,教师可以利用教室的环境及资源配置来提高教学效果。首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干净整洁的教室、亮度适宜的灯光、适宜的温度等,这是最基本且必要的;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室的黑板与墙壁,如挂一些名言警句来激励学生或是利用一些字画来陶冶学生的情操,这是无形之中的影响;再次,教学用具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它是教师身体的延伸和器官功能的替代。比如,地理课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演示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移动,让学生观察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日食或月食。

3.戏服与教师着装。当戏剧演员出现在舞台上的时候,首先吸引观众眼球的是他们的服饰。着装是身份、角色和内心思想的表现,它先于语言开始了人们之间的认知与沟通。不同颜色和风格的戏服能够营造出不同的氛围,能够为戏剧效果增光添彩。同理,教师在课堂上的着装也应该有一定的讲究,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只能穿着制服讲课,还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服装。我们对教师服饰的基本要求是:利落、雅致、整洁、大方、庄重,不哗众取宠,拒绝奇装异服。服饰的教育功能在于对角色的认同与理解上,在学校剧场中,首先涉及的是性别角色服饰,其次是表演中的虚拟角色服饰。 ②性别角色服饰要求教师的穿着不要跨越社会对性别识别的基本标准,否则会造成学生的性别混乱。而虚拟角色服饰就涉及到了教学中的角色扮演,教师或学生穿着相应角色的服饰,能够使他们更快地融入角色。不同的服饰可以给学生传递不同的文化、世界与人生,比如幼儿园教师可以穿一些印有可爱图案的衣服;国学老师可以穿着孔子时代的古装讲课;艺术老师穿着夸张一点也不为过,他们都为了同一个目标,即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角色的认同及审美的养成等。

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如同舞台的表演一样,是教学戏剧的核心,是一出戏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学效果的高低主要是看教育者表演的好坏程度,这就要求教师采取各种表演技巧去赢得学生观众的认同。教师的表演主要有以下三种:

1.理想化表演。理想化表演是指掩饰那些与社会公认的价值、规范与标准不一致的行动,而表现与社会公认的价值、规范与标准一致的行动。 ③教师要想扮演好自己的教育者角色,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就必须在学生面前掩饰一些事物,以免破坏自己在他人心中的美好形象。比如,教师在过去生活中的秘密性纵欲行为(吸烟、酗酒等);教师在之前教学中的准备失误,以及修正这些错误的步骤;掩饰美好成果背后探索的艰辛等等。总之,教师要保证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个完美的社会教师形象。另外,教师的教学内容也必须是经过选择的、有益于学生发展的知识,教师借助于表演向学生传递的是社会的正能量,要避免对学生的消极影响。

2.神秘化表演。演员经常通过限制自己与观众的接触,而将其演出神秘化。借助自己与观众之间制造“社会距离”,演员可以在观众中造成一种令人敬畏的形象,还可以避免观众演出提出质疑。 [4]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自己渊博的知识、神奇的经历、权威的身份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这样,学生便会对教师产生尊敬之情,并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积极的配合。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采取一些有意为之的戏剧性行为,比如制造悬念、设计动作、设置情境等,这样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探究欲,有助于教学效果的发挥。同时,教师需要掌握一个度,不要以高高在上的态度俯视学生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关心与交流。

3.补救性表演。补救性表演是在遇到一些意外状况时采取的行动,如无意动作、不合时宜的闯入、失礼、当众吵闹等都会导致表演的不协调。 ⑤戈夫曼提出的几项补救措施可以运用到教学的过程当中。首先教师要采取一些预防性措施,如在教学之前要不断地练习,这样讲课的时候便会胸有成竹。其次,一些保护性的措施也可以避免教学的中断,如上课时有他人闯入,教师可以采取不关心的态度,继续讲课。再次,学生的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犯了错,学生能够给予适当的反馈和善意的体谅,那么表演就能顺利地进行下去,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最后,教师要经常反思并加以学习,运用积累的或借鉴的经验机智地处理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三、教学之后

1.剧组成员与教师集体。剧组成员即剧组所有人员。剧组成员必须彼此协作才能在观众面前保持一致的情景定义。在一个班级中,班主任和各科教师就是剧组成员。有时候剧组成员只有一个,比如单独的语文教学,可能演员只有语文老师。而有的教学,剧组成员可能是很多人,他们可以同时演出,也可以不同时演出,比如小学的品德课。因为我国的道德教育是渗透到其他学科中的,因此除了教品德这门课的老师外,剧组成员还涉及其他科目的老师。这时,任何一位教师不恰当的举动都会泄露或破坏整个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教育素养、处理好自身与其他教师之间的关系、保守舞台演出的秘密等。教师剧组就是一个秘密社会,虽然他们知道社会中存在着一些丑陋现象,但是都共同保守着这个秘密,呈现给学生的还是一个美好的理想的社会。

2.后台与办公室。后台是演员化妆、换装与休息的地方,是不让观众看到的,同时限制观众和局外人进入的区域。在前台,人所表现出来的是社会化了的自我,而在后台,人们所表现的则是自我中自发的、本质的那些部分。 ⑥在学校中,教师的后台即是没有学生在场的区域。最具有后台代表性的是办公室,在那里,教师可以随心所欲地说话和表现某种行为,而不用考虑是否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但是后台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果有学生闯入办公室,即使不是自己班的学生,后台也变成了前台。这时就要求教师立马停止那些不合时宜的言谈举止,转变自己的角色,否则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另外,家庭、社会也是教学剧场的后台,要使教学效果最大化,就需要各方积极配合、协同一致地去教育学生,发挥多方面力量的优势。

总之,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为我们从微观的角度研究教师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构建合理的表演性教学提供了建设性的建议。但是,学校剧场表演和真正的戏剧演出还有一些区别:第一,作为艺术的戏剧表演是单向度的表演,而学校剧场表演则是教师与学生互为表演者和观众的表演。第二,剧场的戏剧演出一般要求表演者忠实于剧本,而学校演出的剧本则会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发生变化。第三,真正的戏剧表演有一定的虚假性,而教师表演的目的则是纯粹地为了学生的生成与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运用拟剧理论时不能生搬硬套、浅尝辄止,而要体会戏剧艺术中无形(下转16页)

猜你喜欢

后台剧场服饰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欢乐剧场
雪人的服饰
Wu Fenghua:Yueju Opera Artist
后台暗恋
论《日出》的剧场性
后台朋友
后台的风景
开心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