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学难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基于利益分析的视角

2015-03-02王飞

现代教育科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子弟学校流入地公立学校

作者简介:王飞(1986- ),男,山西平鲁人,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推动,大量的农民选择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随其父母涌进城市,造成了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难题。其实质也是教育公平的问题。所谓教育公平,是指社会保障每个人对教育资源、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都有平等的享受权,都有机会全面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体力。 ①由于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受教育权利实现过程中,涉及诸多利益相关者以及复杂的利益关系,而不能享受与城市孩子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因而,运用利益分析法——即是对各种社会现象从物质利益上探究它的内在动因和深刻根源 ②——对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学难的问题进行深层剖析,有助于认清这一问题的本质,并针对此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

一、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学难是诸多利益冲突的结果

在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利实现的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两个利益主体:一是输入地城市学生的利益,二是输入地农民工子女的利益。错综复杂地存在着流入地政府、流出地政府、公立学校、农民工子弟学校等利益相关者。正是由于这些利益相关者以及由此产生的复杂利益冲突的存在,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受教育的权利受到了各种阻碍,产生了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一)城市市民子女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利益冲突

一个城市的公立正规学校是有限的,能够容纳的学生数量有一定的限度,城市各种教育资源的利用也会受到在校在读学生数量的影响。学生数量越多,一定数量可用的教育资源就会变得有限。加之城市市民一般对子女的教育期望普遍比较高,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上声誉较高的公立学校,同时也期望一个班的学生尽量少一些。然而随着大量农民的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也大量涌入城市,进入学校,挤占城市有限的学校教育资源。

另外,城市市民担心农民工子女会给自己的子女带来不利的影响,因而会对农民工子女有排斥抵触的心理。而且在教育领域里,由于受到各方面利益的驱使,教育制度为两者提供的教育资源也会存有差异。优质的教育资源会倾向于处于强势的城市市民子女,强势群体绝不会轻易让出自己的既得利益,因而农民工随迁子女对教育资源的占有也变得异常艰难。这也就造成了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学难的问题。这种现状也正是城市市民子女与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利益争夺的结果。

(二)流入地政府与流出地政府的利益冲突

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七条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从上述相关规定不难看出,义务教育的实施有地域的职责范围,当地政府为那些属于本地户籍的适龄儿童提供教育。在城市,流入地政府有义务和责任为户籍所在地是城市的市民子女提供相应的教育资源,而作为流入地的农民工随迁子女户籍不属于当地,因而流入地政府不愿意承担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相关费用。

从2008年开始,国务院规定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学杂费。对符合当地政府规定接收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要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统筹安排在公办学校就读,免除学杂费,不得收取借读费。除此之外,流入地政府还应按照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实际接收人数对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公办学校足额拨付教育经费。如此一来,流入地政府就要额外承担本应由流出地政府承担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学的教育经费,流入地政府的教育负担无疑加大。因而,流入地政府为了减少增加的教育负担,就要纷纷为农民工随迁子女设置较高的入学门槛。加之,有些流出地政府本身财政状况差,顺势推掉了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教育经费负担,不愿与城市流入地政府共同承担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费用。

(三)公立学校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利益冲突

农民工随迁子女作为受教育权利的拥有者,是可以通过去公立学校学习来实现他们受教育权利的,然而现实是公立学校比较排斥农民工子女入学。涉及到的利益冲突可能有以下两方面:其一,在“两免一补”政策实施之前,公立学校要向就读的农民工子女收取一定的借读费来维持农民工子女就读的额外开支,这样的话,公立学校还勉强愿意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但是“两免一补”政策实施之后,有一部分费用就要公立学校来承担,额外入学的农民工子女产生的费用差额就无人填补,因而农民工子女入学公立学校就受到了排斥。其二,由于受地域教育条件差异的影响,城市的教育资源比较优质,而农村地区的教育条件比较落后,农民工子女之前可能在家乡受过一定的基础教育,公立学校固有的观念认为农民工子女在学习成绩方面要比城市孩子的学习成绩差一点。因而,公立学校不愿意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他们担心农民工子女入学公立学校会影响到学校的教学成绩,进而影响学校在社会中的声誉,给学校和任课教师带来负面的评价,由此公立学校也就排斥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

(四)流入地政府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利益冲突

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入学问题,但是由于人力、财力、物力有限,许多农民工子弟学校未能达到应有的办学标准,存在办学、安全等诸多问题。对于流入地政府而言,满足不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的难题,因而也就默许了不合标准的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存在。但是办学标准低、教学环境差、安全隐患多等问题的存在,流入地政府又不得不取缔一些非法兴办的农民工子弟学校。这样,流入地政府就陷入了默许与取缔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矛盾之中。一旦农民工子弟学校遭到取缔,教育供需矛盾加剧,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就又会凸显。

二、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学难题的解决对策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牵涉到多方利益相关者,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存在诸多利益冲突。基于以上利益分析,提出如下解决对策。

(一)流入地政府要担起管理之责

对于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难的问题解决,主要以城市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并指导公办学校依法依规接收农民工随迁子女就近入学,大力扶持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发展,给予其必要的帮助和引导。政府要对那些愿意接收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的公办学校予以政策上的倾斜。流入地政府应鼓励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办学,充分利用公办学校的资源对农民工子弟学校进行专项对口的帮助。流入地政府要统筹全局,充分协调政府与农民工子弟学校之间的利益关系,切实为农民工随迁子女营造一个良好的入学政策、制度环境。

(二)建立中央财政、地方财政、社会多元参与的教育投入体制

当前,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存在着城市流入地政府和流出地政府教育经费负担的利益冲突,因此建立中央财政、地方财政、社会多元参与的教育投入体制势在必行。首先,在财政资金上,中央和地方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分担拨付,流入地政府和流出地政府再进行相应份额的分摊,从而减轻流入地政府的财政压力。其次,鼓励社会多元参与的教育投入,多方筹措资金来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的顺利入学。中央政府还应统筹兼顾,从政策、制度方面规范流入地政府和流出地政府的责任,从根本上调和既存的利益冲突,一旦教育经费得到落实和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学难的问题才能顺利解决。

(三)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入学要求户籍制度改革

城市政府能否提供公平的义务教育是实现教育起点公平的关键。 ③但是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受到了许多限制,没有户籍保障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处于的城市学校教育的边缘状态。即使少数农民工随迁子女进入农民工子弟学校进行学习,但这些学校本身教育条件较差,农民工随迁子女所受的教育在质和量上都无法与当地户籍的在校学生相比,仍然无法分享当地优质的教育资源。因而进行必要的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合理的户籍制度意味着只要是合法的公民,都应享有平等的教育、医疗、就业等权利,农民工随迁子女应和城市市民子女一样享有受教育权利。因此,现有的二元户籍制度必须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消除二元户籍附带的不平等的制度安排,真正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学难的制度问题,让所有农民工随迁子女与城市市民子女一样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注释:

①冯虹,张艺.北京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探析[J].民族教育研究,2008,(4):52.

②佟明忠.利益分析——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方法[J].探索与争鸣,1986(4):14.

③金南顺.城市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探讨[J].济南大学学报,2006(3):26.

猜你喜欢

子弟学校流入地公立学校
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途径
三线建设时期的子弟教育需求与师资供给
浅析人口流动对流入地农村城镇化的影响
人口流动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综述
英国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
2016年美国公立学校排名
英国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
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学习存在问题与自我导向学习策略
The State Schools and Private Schools in the UK英国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
流动人口向哪里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