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之我见

2015-03-02李可闻

现代教育科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人格素养专业

作者简介:李可闻(1991-),女,辽宁鞍山人,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史。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谁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教师在社会中担任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角色,其自身专业素养的高低对教学质量、教学效率、学生学习效果等都产生直接的影响。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师应不断改造、提升、深化自身专业素养,为语文学科的教学奠定坚实基础。笔者认为,提升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应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一、知识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语文学科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取决于它的多种功能和奠基作用,对语文学科知识的扎实掌握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前提条件。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前必须夯实教学基础,充盈教学内容,明确教学任务,补充、完善相关教学知识,同时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特征,对症下药。因此,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就一定要完善教学基础知识,强化教学专业知识,丰富教学相关知识。

(一)完善语文教学基础知识

掌握语文教学基础知识是语文教师展开语文教学工作的首要条件,与此同时教师更要提高并完善自身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情感态度,思维品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思想观念以及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等诸多内容。

高质量的语文素养并非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中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在于学生自身的学习,更依赖于语文教师的语文专业知识积累和科学的指导方法。教师可通过互联网自学、参加学校讲座、沙龙、外出学习等方式不断完善夯实语文教学基础知识,丰富自身的情感素养,提高自身的思维品质,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开拓自身知识视野,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只有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会给予中小学生最正确、最及时、最有效的全方位教学指导。

(二)强化语文教学专业知识

现代中小学教育课程趋于整体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要求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具有终身学习的眼界,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内容,深化专业知识结构,转变专业教学理念。语文教师强化自身教学专业知识的途径便是不断寻找正确恰当的教育理论来指导教育实践,教师一定要具有勇于实践的精神,将自己的教学设想与教学构思付诸于实践,并且在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质的飞跃,教师要忠于自我,忠于实践,才会不断积累自身教学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能力。

(三)补充语文教学相关知识

语文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丰富,涉猎广泛,包罗万象,现代教育中的课程教学更加倾向于各学科之间的穿插与融合,因此中小学语文教师在完善教学基础知识与强化教学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应拓宽视野,在闲暇时间尽自己所能去多了解和接触与语文学科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譬如,哲学、社会学、逻辑学、历史学、自然科学等学科,并将其融入到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在丰富自身学识的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所以,中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日里要多看、多读、多接触、多了解、多学习、多借鉴与语文教学相关的读物,提升自身语文专业素养。

二、能力素养

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教师教学基本能力与教学创新能力,二者均是在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师应全面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与时俱进。

(一)夯实语文教学基本能力

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能力主要体现在“听、读、说、写、书、画”六个方面。如何判断一名语文教师是否具备语文教学的基本能力,主要从这六个方面来考察。

“听、读、说”三方面表现为语文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中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的发展速度参差不齐,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口头语言讲解课文内容,表达教学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便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究竟教师该如何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呢?一是借助电视、收音机等媒体设备观看收听对提高自身表达能力有帮助的电视节目和广播;二是借助在公共场合的演讲机会,多说、多练、多表达,提高自身的朗读与讲课水平,使其在语言表达时生动活泼,更具有感染力;三是借助校外专门培训语言表达能力的机构,在其培训、指导与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写、书、画”三方面表现为语文教师的板书与写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板书是不可缺少的教学辅助工具,想要学生看清楚、看懂,教师的板书就一定要清晰、大方、美观。在业余时间,教师可以报名硬笔书法课,随专业人士练习书法。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应该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日常要多阅读书籍,多写文章,多发表,日积月累,写作能力定会提高。

(二)培养语文教学创新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创造性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策略”,教师在使用新的教学方法之前首先应具备创造能力,即创造性地理解与使用教材的能力,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创造性地探索、运用、整合各种教学策略的能力。这种教学创新能力并非一蹴而就,教师需要长期付出努力,并拥有坚持不懈的钻研精神。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二者之间的碰撞中,思考、探索、研究,提出自己独特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同时教师也要关注和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走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最前沿。

三、人格素养

人格素养是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制高点,教师的人格特征通常会显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其对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与真挚崇高的情感素养。因此,中小学语文教师应不断完善自身人格素养,提高自身人格魅力。

(一)修正自身人格缺陷

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其拥有崇高的人格是开展教学工作与日常交际的重要前提,但是在日益竞争的工作环境中,巨大的工作压力与繁重的工作任务会给教师带来身体上的疲劳与精神上的负担。譬如,教师评比优秀教工职称、教师论文发表、教师提高班级成绩等。久而久之,教师长时间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会对教师身心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严重者则会质疑自身教学能力。

上述情况在教师群体中时有发生,这便需要教师启动自身调节系统,在工作之外的闲暇时间调整自己的心态,放松自己的心情,多阅读有关正能量的书籍与新闻。严重者在必要时也可咨询专业心理人士,从而纠正和转变原有认知结构中的错误观念,相信自己的能力,肯定自我价值,在不断的学习中完善自身人格,提高人格素养。

(二)提升自身人格魅力

语文教师在完善自身人格的同时,应进一步提升自身人格魅力,努力成为学生学习与借鉴的榜样。语文教师在闲暇时间可以参加社会团体举办的优秀专业教师学术交流会,与优秀人士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以其长处补其自身不足。另外,教师也可在假期时间外出旅游,感受多元文化的熏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感受山川河流的震撼,感受林间小溪的俏皮,这些美好的事物都是滋补心灵的一剂良药,对提升教师生活感悟、语文素养、人格素养都帮助良多。只有不断充实与学习,教师才能灵活地驾驭教材,轻松地诱发出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使每个学生都能正确认识自身人格发展中的能力、智慧,发挥自身最大潜能,使其在融洽有爱的氛围中体验成功。

四、品德素养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同时也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还是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在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师品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语文学科与德育的联系密切相关,作为语文教师应以德为先,自觉强化自身道德观念、道德行为、道德修养。

(一)增强自身道德观念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以理念指导实践为开端,语文学科的教学也不例外,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才能指导、教授和启发学生。语文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增强自身道德观念:一是定期参加校内外举办的道德课题讲座;二是订阅与思想品德相关的图书和杂志;三是培养道德意识,在自我不断的思考与反思中增强自身道德观念。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做到知识传授与德育渗透相统一,能力培养与道德熏陶相一致。

(二)监督自身道德行为

教师的道德行为不仅是判断教师品德是否合乎规范的首要标准,同时也是学生形成和发展道(下转144页)

猜你喜欢

人格素养专业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