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中小学“名师制”的研究综述
2015-03-02王雪,严秀英
作者简介:王雪(1990-),女,吉林和龙人,延边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
严秀英(1974-),女,吉林和龙人,延边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心理与教育。
一、引言
从2004年到现在,许多专家和学者开始了解和研究名师,教育界兴起了“名师培养”的研究热潮。从“名师”到“名师培养”,再到“名师制”,逐渐地人们对“名师”的培养、“名师”具备的特性、“名师”的评选、“名师”的影响等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以“中小学名师”作为篇名在中国知网中进行检索,可以检索到4824条结果;以“中小学名师制”在中国知网中进行检索,可以检索到254条结果。在选取研究对象、内容、权威性等条件的限制下,共筛选出期刊26篇、核心期刊9篇、学术论文5篇、报纸4篇进行分析。“名师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可以提供理论依据,但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的体系,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
二、对“名师”内涵发展的研究
“名师”一词最早出现在《韩非子·初见秦》中,是指精锐的、著名的军队。《辞海》中对“名师”的解释是“有名的老师”。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名师的定义逐渐深化。郭华认为,“名师”关键在于“授课”,在于是否有自己独特的授课风格,是否有可彰显的教育话语体系。 ①
《基础课程教育》杂志主编成尚荣在论文《名师应当是思想者——谈教育主张与名师成长》中提到,教学主张、以教学主张为内核的教学风格是名师成长的必备条件。 ②童富勇和程其云在《中小学名师专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221位名师的调查》中提到,“名师”就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认可度、影响力,而且专业素质较高的优秀教师。 ③基于前人对“名师”的理解,张贤金、陈光明、吴新建在《中小学名师培养若干关键性问题的思考与评析》中进一步说道:“名师”,就是热爱教育事业,掌握教育教学的规律,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总结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具有人格魅力、见解独到,在一定范围内做出突出贡献,形成一定影响的优秀教师。 ④因此,“名师”的出现,引起了学校、家长、学生,乃至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名师”的选拔、培训、管理、评价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名师内涵经历了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人们对“名师”内涵不断地赋予其新的意义。
三、对“名师”的品质与培养的研究
(一)“名师”的品质
名师不是打造出来的,也不是吹捧出来的,名师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对名师个案的分析,逐渐找到了名师应具备的特质。在邓光明、冉泊涯的《新时期名师特质及其成长途径初探》一文中写到,新时期名师的重要品质为:一是崇高的精神力量,二是精深的专业知识,三是扎实的教学功底,四是精湛的研究水平,五是较强的领导能力,六是强烈的合作意识。 ⑤
(二)“名师”的培养
名师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也与组织的培养密切相关。杨文新在《关于中小学名师成长途径的思考》中提到,名师是自我主动发展、岗位锻炼和组织培养共同作用的结果。 ⑥人们通过培养名师想要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各种遴选方式也相应出现。我国各个地区对名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选择名师的方式做出了一些规定。在张贤金、陈光明、吴新建的《中小学教师培养人选的遴选:做法、评析与建议》一文中,以上海、江苏、山东、福建等为例,对一些典型省市中小学名师培养人选遴选的做法做出了分析。 ⑦为促进名师发展,郭子琪在《学校促进名师发展策略的时践与思考》中提出,一是要注重价值引领与人文关怀,二是要完善制度激励,三是要发挥名师研讨活动的有效促进作用,四是要着意提升名师领导力,五是要关注个人研修。 ⑧为了检验名师的培养是否对教育有优质提升,许多学者和专家进行了实证和分析。
名师的培养有利有弊,也会带来一些影响。教师是否对成为“名师”有功利性的想法,“名师”是否会对教师素质的提升带来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名师”培养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政府、学校、个人等对“名师”的培养也投入不同程度的人力、物力。如何使教师的培养逐渐转化成教师个人专业化的认识,避免漫无目的地学习。成为“名师”的过程是教师提高教师专业化、以点带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过程。所以,在如何培养“名师”,为什么培养“名师”,“名师”培养需要注意的问题方面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三、对“名师”的制度化的研究
“名师”的发展需要制度的保障。虽然在我国没有形成规范的、系统的、制度化的体系,但许多地方和学校都在积极探索。通过不断地改善、完善“名师制”才能为教师提供法律的保障。2008年,一些学者从“名师制”的内涵做出了概括。在《学校名师制度: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一文中指出:所谓学校名师制度是指按照特定程序,每年从学校一线教学岗位的教师中评选出一定数量的、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上有突出成绩的教师为学校“名师”,并给予他们特定待遇的一种教师管理制度。 ⑨
随着“名师制”的提出,“名师制”逐渐深化,“名师”的影响也逐渐加大。一些学者又从“名师制”的作用来说明“名师制”的重要性。2011年,庞建群在《谈名师的辐射作用细化名师制度》一文中提出:名师有辐射作用,能催发人才;名师制度的建立有激励导向作用;细化名师的制度、强化其辐射作用;培养名教师勤奋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和健康的心理。 ⑩如何细化,具体做法为:明确细化名教师的选拔制度;要有对名教师的养用制度;要制定名教师的流动制度。随后,其他学者也对名师制进行研究,但研究的成果还很少。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都证明了“名师”需要一种制度来保证他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建立一种规范的、系统的、制度化的体系,即“名师制”就迫在眉睫了。如何使“名师制”更加合理、规范、系统,需要进一步探讨。
四、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名师”内涵、“名师培养”和“名师制”的研究,发现名师的发展、培养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在“名师”的选拔、评价过程等方面存在问题。一些选拔条件,如崇高的精神力量师德师风;先进的教育理念;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丰富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教学功底;较高的教育理念素养;强劲的专业发展内驱力;蕴含发展潜能的个性心理品质;善于反思、学习、交流、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个别院校要求教师的年龄等。有些教师由于自身的素质条件可能望而生畏。对于年龄的要求也会打消年轻教师的积极性。学校、社会、政府等外推力在不同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名师”的选拔、评价过程。
2.“名师”的培养和发展缺乏专业化的指导。不同地区和学校对“名师”培养的政策不一,教师对自我的专业化发展目标不明确。一些“名师”因为出名而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些懈怠,更加重视“名”,而忘记作为“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对于自己的专业化发展没有专业化的指导。
3.对“名师制”的研究很分散。大部分专家和学者对“名师”的定义、特点、评选、培养方式等的研究居多。许多地方也采取了名师工程等方式培养“名师”,但其做法不一。有些地方或学校不能为教师提供多元化的平台,许多教师觉得自己缺少机会。
4.“名师”没有一种法律的保障,没有形成制度化。许多教师成为“名师”后,承担了更多的工作或压力,但付出更多的努力后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而“名师”又有着来自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的关注和期望,所承受的压力增加,一度感到疲惫。因此,有些教师流失了,选择其他回报高的工作,有些教师仍然默默工作,但缺乏积极性。
(二)对策
1.加强名师培养的可操作性。“名师”在选拔、评价过程等方面,主要是外在社会组织根据其目的、标准和程序进行拣选,经历制度序列中既有权力又有权威的正规组织或机构的鉴定,凭借某种证书证明名师的身份,参与了不同的经济需求或个人追求。在选拔方面,规定了参评教师的数量、入选条件等;在培训方面,规定了培训的具体内容;在管理方面,每个省份、每个地方、每所学校皆不相同;在评选过程,主要通过准备阶段、预选阶段、初评阶段、复评阶段和总结表彰五个环节。往往成为争议问题的是评委的评定,评委的主观性、情感因素、个人倾向等对评选结果是有影响的。虽然也有一些量化和细化的评定标准,但结果仍然存在一些争议。因此,在名师培养的过程中,应该使评定标准更加细化,考虑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影响和联系,使名师的培养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2.专业化地指导“名师”的培养和发展。在名师的培养过程中,需要专业化的指导。不仅要具有专业性的理论指导,还要有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在教学领域对其进行指导。有些地方实行了双导师制。这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结合。教师的发展需要有坚实的理论来指导教师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加强教师知识的积累,提高个人专业化的培养,形成良好的理论素养。同时,还要注重实践。名师在有“名”的同时,还要注重“教”。在教学中,运用自己的文化素养和能力讲好课,对得起名师的“名”,而不是将教师的本职工作忽略。名师在成名后,很多都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参与到学校的行政体系中,还有些名师将自己的一部分精力投入到了科学研究中,还得教课,这样就导致了教师工作的超负荷性。所以,名师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需要调节自己,在专业化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自己,承担起教学的责任。
3.对名师的研究系统化,为科学研究提供多元化的平台。关于名师的研究,人们逐渐有了新的认识。对于名师的选拔、培养、任用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些地区,如北京、上海等城市都纷纷开展了名师工程,创办了名师工作室,还有的城市开展了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星等的评选和表彰等活动,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平台,逐渐形成了以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县、市、省、国家等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的平台,让教师能够有机会展示自己、分享教学经验,同时也让更多的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因此,对于名师的研究要更加系统化,为科学研究提供多元化的平台。
4.为名师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在我国,还没有对“名师制”提出一个完善的制度,只不过是各个地区对教师制度进行一些探索而形成了一些制度。国家没有通过法律的形式为名师制提供保障,也没有形成固定的文件规定其选拔、评价的固定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作为教育中一个重要群体,应该予以重视。“名师”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需要一些制度作为保障。许多地区名师的流失造成了学校办学的“饥荒”。为什么名师会流失?很多人表示,他们的付出和收入差距大,心里会产生强烈的不甘心和落差。同样,面对家长、学生、学校、社会对名师的期盼,许多“名师”也表示自己承受的压力巨大。在工作中,有些“名师”承担了教学、教学研究、带青年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等工作,压力大,身心疲惫。教师制度问题成为一个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因此,在名师的培养中,为名师提供制度上的保障,才能使名师制更加完善。
综上所述,在我国,对中小学名师、名师的培养等的研究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同时,在名师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利弊。名师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许多积极的影响,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面对新的问题,需要用专业化、系统化、多元化、制度化的名师制度来提供支撑,才能使教师队伍更好、更快地发展。因此,要完善名师制,细化名师制,共同努力,实现名师梦,名教育梦。
注释:
①郭华.名师是怎样成长起来的——从对五位名师质的研究中谈起[J].中国教育学刊,2008(8).
②成尚荣.名师应当是思想者——谈教师主张与名师成长[J].人民教育,2009(1).
③童富勇,程其云.中小学名师专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221位名师的调查[J].教育发展研究, 2010,02:64- 68.
④张贤金,陈光明,吴新建.中小学名师培养若干关键性问题的思考与评析[J].教学与管理,2013,34:24- 26.
⑤邓光明,冉泊涯.新时期名师特质及其成长途径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2010,06:66- 68.
⑥杨文新.关于中小学名师成长路径的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03:11- 13.
⑦张贤金,陈光明,吴新建.中小学名师培养人选的遴选:做法、评析与建议[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03:22- 24.
⑧郭子琪.学校促进名师发展策略的时践与思考[J].教师管理,2013,05:38- 40.
⑨谌涛.校名师制度:“教而优则仕”之惑[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08(4).
⑩庞建群.谈名师的辐射作用细化名师制度[J].教育管理,2011,06:159-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