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世界与哲学的相互作用的最初考察——马克思《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研读札记
2015-03-02李春生
李春生
(信阳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河南 信阳464000)
对世界与哲学的相互作用的最初考察——马克思《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研读札记
李春生
(信阳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河南 信阳464000)
摘要:马克思博士论文的选题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立场有关。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阐发了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一般差别及细节上的差别,一般差别可从真理与感性世界的关系、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人与现实的关系等四个方面来把握;细节上的差别可从原子的本质矛盾、原子作为存在的矛盾、原子本质向存在状态的转化、原子在现象世界的矛盾等四个方向来把握。通过对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文本研读,可以深入了解当时马克思的思想特点及其后来的思想发展历程。
关键词:《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马克思;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完成于1841年3月,这是马克思求学阶段哲学研究的一个总结和重要成果。这一时期的马克思哲学思想比较完整地反映在他的这篇博士论文中。
马克思在1837年坚定地改变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他彻底地放弃了专攻法学的打算,决心献身于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哲学。1938年,马克思加入了“博士俱乐部”,也就是青年黑格尔派。受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从1839年起,马克思对古代哲学史、主要是希腊后期哲学进行了系统的认真研究。不久,他确定把伊壁鸠鲁哲学作为其博士论文研究的内容,并写下了有关的摘要和笔记共7册。1841年3月他完成了题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的博士论文(当代研究者一般将该著作写为《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以下简称《博士论文》)。马克思由于提交该论文,在未经答辩的情况下就被耶拿大学哲学系授予博士学位。
《博士论文》是一篇代表马克思青年黑格尔派立场的典型著作。研读时我们要反复思考这样的问题:这篇论文从哪些方面体现了马克思的青年黑格尔派的立场,这为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怎样的前提?他的基本理论倾向、理论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现实价值何在?马克思的这篇论文在今天又有哪些现实意义?
一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马克思博士论文的选题背景。马克思的选题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立场有关。希腊后期哲学是青年黑格尔派共同关注的问题,而自我意识哲学体现了青年黑格尔派共同的哲学立场。马克思博士论文选题原因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哲学命运是共同的。马克思选定晚期希腊哲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并且首先把伊壁鸠鲁哲学确定为博士论文的研究重点,是有其深刻的思考的。他进行这一研究的理论目的,是想要借助于对希腊哲学史的批判考察,探索并确定黑格尔以后哲学发展的方向。在马克思看来,希腊哲学在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发展与黑格尔以后的青年黑格尔运动,有着某种历史的相似性——像“亚里士多德哲学”“黑格尔哲学”这样大一统的哲学解体后出现了哲学内部的分裂,从而都面临着哲学的多样化以及哲学向何处去的问题。根据黑格尔在哲学史中所阐发的哲学发展和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的观点,马克思把伊壁鸠鲁主义、斯多葛主义和怀疑主义看作希腊哲学移植到罗马的形态,是“罗马精神的原型”。正如罗马历史是希腊历史的必然发展一样,上述哲学也是希腊哲学的必然发展。从这个观点出发,马克思一反传统的看法,认为不能把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哲学发展看作是希腊哲学的“暗淡的结局”,在马克思看来,亚里士多德以后的这些哲学体系是希腊哲学发展的完成,因而它们“是理解希腊哲学真正历史的钥匙”。
第二,哲学形式是共同的。马克思为什么如此强调伊壁鸠鲁派、斯多葛派和怀疑派哲学的历史重要性呢?究其原因便是它们都是黑格尔所说的“自我意识哲学”。而“自我意识哲学”,从马克思的观点来看,是当时德国时代精神的体现。把自我意识看作是时代精神的“负荷者”,是“博士俱乐部”的成员们所共有的观点。1838年,鲍威尔开始从自我意识的观点批判基督教;稍后,科本在《弗里德里希大帝和他的敌人》一书中借用自我意识哲学来论证自由思想。马克思自己也提到,他对上述诸体系的重视是直接受到科本的著作较深刻的影响。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谈道:“只是现在,伊壁鸠鲁派、斯多葛派和怀疑派体系为人理解的时代才算到来了。他们是自我意识哲学家。”[1]286马克思认为,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以后的哲学发展表现了某种历史的共同性,即自我意识(独立自由的个人意识)成了时代精神的体现。如果说在希腊后期,特别是在自由思想遭到践踏的罗马社会中,自我意识哲学的出现意味着人们力求逃避外部现实,企图在主体意识中寻找独立与自由,那么在黑格尔以后的德国,哲学家也面临着为自由而斗争的同样的任务。不同的是他们将不再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中去寻找自由,而是力求把哲学转化为意志来改变外部现实。马克思在谈到希腊自我意识哲学的独特形式及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时写道:“在伊壁鸠鲁派、斯多葛派和怀疑派那里自我意识的一切环节都得到了充分表述,不过每个环节都被表述为一个特殊的存在,而且这些体系合在一起看正形成了对自我意识的完备结构,——难道这都是偶然的吗?”[2]15马克思实际上是把古希腊晚期哲学的思想体系当作自我意识的先驱,从而借助于古希腊晚期哲学来表达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意向。
第三,哲学使命是共同的。在青年黑格尔派看来,哲学的使命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希腊晚期的哲学家们通过逃避现实来追求自由的圆融性和自我满足,保持内心的宁静,他们的自由不是改变世界的自由,是有限的自由,即在枷锁中的自由。青年黑格尔派认为,这种自由是悲哀的。由于自我意识哲学反映了争取自由与解放的时代精神,所以马克思的哲学批判活动最初就从这些体系的研究开始。马克思的论文正是这股思潮的一朵浪花。马克思试图借助研究希腊晚期哲学来探讨当时哲学的任务和哲学如何走向世界的,从而最终实现人类的解放。
二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一般差别。二是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具体差别。青年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立场是推崇伊壁鸠鲁,否定德谟克利特,按照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观点重整伊壁鸠鲁哲学,用青年黑格尔思想来重新包装伊壁鸠鲁哲学。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实际上包含有这样的几个原则:一个是费尔巴哈的感性原则:原子也就是有血有肉站在现实土地上的人;第二个是黑格尔的精神原则,也即是哲学的普遍性原则;第三个是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原则,它不具有依附性,是独立的精神和个别性的原则,也就是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和自由原则。
第一,我们先来看《博士论文》的第一部分,也就是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一般差别。我们需要搞清的是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一般差别表现在哪些方面,以及他们的哲学倾向。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一般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真理和感性世界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德谟克利特的基本立场是把感性世界和原子世界割裂,认为原子和虚空是真实的世界,原子之外是虚空。这样他就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个问题,千变万化的感性世界、经验世界是什么?他认为,感性世界不是从真理原则推导出来的,不是原子的自然外化、自我显示,感性世界中的大量东西是假象,只有少量的反映事物本质的东西跟原子联系起来。这样,德谟克利特实际上认为,存在着的东西没有真理性,而真理性的东西又没有存在。反之,伊壁鸠鲁却把感性世界看作是真实的,认为感性世界表现了原子的存在方式,原子的感性真实性、感性原则就是原子的固有原则。原子作为本质真理和感性世界是有关的,原子是一种本质的真实存在,感性世界是显现原子存在的方式。在伊壁鸠鲁看来,本质世界与现象世界是不能相互矛盾的,凡是作为原子(原则)而规定的东西,都必须体现在现实世界(经验生活)中。因此,他不把感性世界看作主观的假象。而认作客观的现象,他以感性知觉为真理的标准,认为“一切感官都是真理的报道者”[2]20。
(2)知识和实践的关系。德谟克利特认为,感性世界不是从原子世界推导出来的,把握这个世界靠知识。所以,他一生致力于探求知识,研究物理学、伦理学、数学等百科全书式的各种科目、各种艺术,认为只有知识才能把握感性世界。为了求得实证的知识,他走进广阔的世界去收集材料,增进经验、知识和观察,把不断地追求新知识当作最大的享受和乐趣。他说:“我发现一个新的因果联系比我获得波斯国的王位更喜欢!”而伊壁鸠鲁则认为,感性世界就是原子的自我显现,感性世界是真实的,不可怀疑的。他注重内省,自我体验,认为存在的真理在于自我的体验,通过内省的方式体验存在的真理,反对追求外在的知识,并在哲学里面感到满足和幸福。他认为“一个人倾心降志从事哲学,他用不着等待;他立刻就会得到解放。因为服务哲学本身就是自由”[2]22。伊壁鸠鲁轻视实证知识,因为按照他的意见,这种科学对于达到真正的完善并没有什么裨益。德谟克利特为了求取真知,漫游世界各地;而伊壁鸠鲁却独守其雅典的花园,不愿外出;德谟克利特对知识感到绝望,自己弄瞎自己的眼睛;而当伊壁鸠鲁感觉死的时辰快要到来之时,洗了一个温水澡,要求饮一杯醇酒,并且勉励他的朋友效忠于哲学。
(3)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在反思的形式上,德谟克利特把必然性看作现实界的反思形式,把一切都归结为必然性和因果联系。“照德谟克利特看来,必然性是命运,是法律,是天道,是世界的创造主”[2]23。“人们替自己虚构出偶然性这个假象——这正是他们自己束手无策的表现”[2]23,因为偶然性是同强有力的思维发生斗争。而伊壁鸠鲁则反对必然性,因为必然性是人所不能驾驭的命运,是对人的自由的否定。他强调偶然性、顿悟、灵感、直觉、生命感悟,强调通过非逻辑的方式获得真理。他说:“在必然性中生活,是一个不幸的事,但在必然性中生活,并不是一个必然性。走向自由的道路到处都是开放着的,这些道路是很多的,是很短的、容易走的。”[2]23他们两人,一个强调知识,另一个强调顿悟;一个强调必然性,另一个强调偶然性。
(4)人与现实的关系。德谟克利特哲学以自然为中心,把人放在从属于自然必然性的位置上,面对着无穷的自然界,他像掉进了无底的知识深渊里。而伊壁鸠鲁哲学则渴望确立个人的自由和独立,把个别自我意识当作世界的中心,把原子变成了包含着独立和自由的个别自我意识的象征。德谟克利特强调的是人对自然必然性的服从和追求,把意识对现实的反映确立为绝对原则;伊壁鸠鲁则强调人相对于现实世界的独立与自由,他把意识对自然的能动关系确立为绝对原则。
在阐发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一般差别时,马克思比较欣赏伊壁鸠鲁的两点:一是伊壁鸠鲁以感性世界为基础把整个世界一元化了,建构了世界的统一性;二是伊壁鸠鲁哲学表现出了强大的能动性和自觉性,为人能动性的活动提供了空间。
第二,关于德谟克利特哲学和伊壁鸠鲁哲学在细节上的差别,也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表现。
(1)原子的本质矛盾。原子的本质矛盾就是原子的二重性特征:一方面,原子作为万事万物构成的质料,另一方面原子又是世界千变万化、物质运动的源泉。他们俩都承认原子的运动,众多事物是由原子的运动产生的。德谟克利特认为只有两种运动形式证明原子是世界变化的根源和万事万物的质料,但在马克思看来,伊壁鸠鲁比德谟克利特更高明,因为伊壁鸠鲁提出了原子的偏斜运动。正因为有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才有原子的碰撞,万事万物才能形成,碰撞是万物形成的根源,也是这种运动形式才导致事物的产生。所以,这个差别在马克思看来非常重要。原子的两种运动形式表明原子运动是被动的、强制的,没有达到自为的存在,而偏斜运动表明原子的自由自觉的特征,偏斜运动体现了原子的自我运动,是原子最重要的运动形式。而自主性、自我运动原则才是事物运动的根据。马克思的《博士论文》高度赞扬了伊壁鸠鲁的原子理论,认为他提出的原子“偏离直线”代表了对绝对必然性的挑战,为个人摆脱因果必然性和个人自由意志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
(2)原子作为存在的矛盾。原子作为存在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原子有没有特质。伊壁鸠鲁认为,就原子的概念或本质而言,原子本身是不发生变化的,而就原子的直接存在而言,外在的相互排斥的每个原子的特殊的质又总是变化着的。所以,这就形成了原子的不变的概念和变化着的原子的存在之间的矛盾。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本身不存在特殊的质,他也没有把包含在原子的概念和存在之间的矛盾客观化。因此,产生了伊壁鸠鲁和德谟克利特关于原子的质的观点的差别。马克思指出,原子的概念或本质与原子的存在之间的矛盾,形成了伊壁鸠鲁的主要兴趣。马克思说:“由于有了质,原子就获得了同它的概念相矛盾的存在,就被设定为外在化了的、同它自己的本质相区别的存在。”[2]38在这里马克思还是采用了黑格尔的思辨的方法,即把存在看作是本质的外在化。德谟克利特只是从原子的特性与现象世界的差别的形成关系上,而不是从原子本身来考察原子的特性,所以,他认为原子具有形状、位置和秩序上的差别。这些差别实际上是对原子的外形及其相互关系而言的,并没有从原子内部说明运动的原因。而伊壁鸠鲁明确提出了原子具有体积、形状和重量的属性,进一步揭示了原子自身运动的原因。
(3)原子本质向存在状态的转化。德谟克利特没有解决这个问题,而伊壁鸠鲁的过人之处在于解决了这个问题。德谟克利特把感性世界和原子世界割裂,感性世界游离于原子世界之外,他用知识的方式把握感性世界,没有达到原子世界和感性世界的统一,这是因为德谟克利特把原子仅仅理解为构成物体的元素和物质基质,未能把握住原子的内在矛盾性,没有赋予原子以能动性和创造性原则。在马克思看来,伊壁鸠鲁则揭示了原子的二重性:一方面作为元素的原子,构成了世界万事万物的质料、元素,另外一方面原子是创造万物的原理和宇宙形成的始基。也就是说,伊壁鸠鲁不仅把原子理解为构成万物的质料或元素,而且理解为创造万物的力量源泉。原子的这两重性质被伊壁鸠鲁视作它的不同规定性,他把原子的这两种属性合而为一,在本质世界里,原子是“绝对的形式”,而在现象(存在)世界里,它便降为“绝对的质料”或“基质”了。这样,那“在原子的概念中所包含的存在与本质、质料与形式之间的矛盾,便被设定在个别的原子本身内了”[2]46。于是,从本质世界(原子)向现象世界(具体事物)过渡的桥梁就架通了。
(4)原子在现象世界的矛盾。现象世界即具体自然界有两种形式:空间与时间。现象的空间形式表现为组合,而它的时间形式表现为变化,因此时间就是自身反映的变化。德谟克利特把组合看作自然界的唯一形式,因而不理解现象自身何以有变化,他把变化归之于主体的意识。而在伊壁鸠鲁看来,组合(空间规定)作为具体自然界的形式只是被动的,现象的主动形式乃是时间。因为时间作为事物自身变化的反映,之所以表明现象之为现象,是因为抽象同一、永恒不变的东西,绝不是现象。从现象世界、具体自然界中抽去了时间就意味着消灭了一切生灭变化,意味着取消了现象世界本身。因此时间乃是现象世界的本质的规定,是它的绝对的和主动的形式。如果说,在本质世界里基本的矛盾是质料和形式之间的矛盾,在现象世界里便表现为空间和时间的矛盾,即现象的被动形式和它的主动形式之间的矛盾。德谟克利特未能把握这一矛盾,因而他一方面把现象和本质混为一谈,把现象只看作是原子的组合;另一方面他又把现象和本质完全分离开来,把现象不是看作“本质的自然”,即原子的映象,而是看作“主观的假象”。伊壁鸠鲁由于把握住了时间与空间、主动形式与被动形式的矛盾,因而把时间看作现象的自身反映,把现象世界看作原子世界的映象。
从对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两人的哲学特质的对比中,马克思欣赏伊壁鸠鲁哲学的两个方面:一是感性原则。伊壁鸠鲁把原子从抽象的本质世界还原为感性世界,把抽象的逻辑世界还原为千变万化的感性世界;二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基础上的统一性原则。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把原子看成是自我意识的化身,是自由独立的,强调自我意识的整体性和完整性。而德谟克利特只是把原子看成机械运动的点。实际上,马克思在《博士论文》里力图把费尔巴哈的感性原则、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和黑格尔的整体性原则辩证地统一起来,这是马克思这篇论文的最大特色。
第三,在《博士论文》里,马克思虽然站在伊壁鸠鲁的立场上,澄清古代和近代的哲学家对伊壁鸠鲁哲学所持有的偏见和谬误,极力为伊壁鸠鲁哲学做合理性辩护,但如果我们更细致地阅读这个文本的内容,可以发现,马克思并不是完全赞同伊壁鸠鲁哲学,实际上,马克思对伊壁鸠鲁哲学也有不满意的地方。
(1)马克思不满意伊壁鸠鲁过分忽视实证知识,一味地强调内省,没有把原子的世界化作为一个原则。德谟克利特把感性世界和原子世界割裂,马克思不同意;伊壁鸠鲁认为原子世界的自我统一就是世界本身的统一,马克思也不赞成。
(2)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的感性世界是不彻底的。伊壁鸠鲁不承认原子有它的感性原则。原子在感性世界没有原型,那么原子的感性确定性如何完成?马克思贯彻了黑格尔的原则,认为理性再好还要通过感性的中介,从现实中寻找理性,原子没有感性原型就是抽象的和空洞的。马克思认为,按照伊壁鸠鲁的规定,天体就是原子的感性原型。但是伊壁鸠鲁又断然否定这一论判,因为他认为天体本身就是神。伊壁鸠鲁不把原子还原为感性世界,这体现了他的价值观。
三
青年马克思,在写作《博士论文》的过程中,虽然深受黑格尔哲学和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哲学的影响,但是并没有毫无批判地接受,而是采取辨证扬弃的态度,把两者的合理因素作为建构自己观点的要素吸收过来,从而对自己先前的思想做了一次自我深化和总结,进而为下一步新的理论和政治实践活动奠定了起点。
第一,马克思对伊壁鸠鲁哲学的批判实质上是对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哲学隐晦的批判。鲍威尔把自我意识绝对化,并把其抽象地同现实对立起来,崇尚对现实采取纯粹否定与批判的立场。这固然能产生一种抽象的精神自由,却不能产生任何能够变革现实的力量。事实上,鲍威尔又倒退到费希特式的主观唯心主义。
第二,虽然马克思很重视伊壁鸠鲁原子偏斜说所包含的追求自由的意义,但是不同意他把自由看成是脱离外界的自我意识的宁静,或是纯粹的思想自由和主观的任性。在马克思看来,不能通过把人同周围环境分开并把二者绝对对立的办法来实现自由,孤立主体的内心自由是“脱离定在的自由,而不是在定在中的自由”[2]47。只有当人不被看作“抽象的个别性”,而是从人同周围环境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中来考察人的时候,自由问题才能解决。
第三,马克思辩证地分析了哲学和世界、人和客观现实的关系,初步探讨了哲学与世界的相互作用问题。他认为,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哲学和世界的相互作用促使哲学不断扬弃自身的内在缺陷,世界也不断合理化。马克思指出:“当意志从阿门塞斯的阴影王国里走出来,转而面对着那世界的,并没有意志而呈现的现实时,一个本身自由的理论的精神,将会变成实践的力量——这乃是一条心理学的规律。”[2]77虽然马克思此时对“实践”的理解还未超出唯心主义的立场,但是,以实践作为主体和客体关系的中介,为他后来正确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马克思.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蔡宇宏)
·哲学研究·
The First Investigation o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World and the Philosophies
——The Notes of Karl Marx's Doctoral Dissertation
LI Chunshe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 Xi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nyang 464000, China)
Abstract:The topics of Karl Marx's doctoral disserta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philosophical position of the Yong Hegelians. In the doctoral dissertation, Marx explained the normal differences and the particular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atural philosophy of Democritus and Epicurus, and we can learn it from four aspects. We can go deep in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rx's thoughts at the moment and his special road by reading Karl Marx's doctoral dissertation.
Key words:Doctoral Dissertation; Marx; Democritus; Epicurus
作者简介:李春生(1965-),男,河南平舆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 (14XKS041);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2-JD-029)
收稿日期:2015-01-20;收修日期:2015-04-25
中图分类号:A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15)04-0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