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
2015-03-02田乐
田乐
(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安徽蚌埠 233030)
安徽省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
田乐
(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安徽蚌埠 233030)
以就业、人口和人民生活作为人口城镇化的指标,以经济发展、经济结构和经济外向性作为经济城镇化的指标,结合2000年至2013年安徽统计年鉴的数据,采用主成分等定量分析方法对安徽省的经济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进行协调性分析。结果表明,虽然经济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协调性正在逐步上升,但是经济城镇化仍然滞后于人口城镇化。对安徽省城镇化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由于安徽省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不平衡、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支柱性产业导致了经济城镇化的相对滞后以及这种不协调性的存在。
经济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主成分分析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的安徽,城镇化问题是很值得研究的。近年来,安徽省城镇化的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城镇化率从2000年的28%增长到2014年的47.86%,可以说进入了城镇化的高速发展阶段。但是目前安徽省的城镇化发展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城镇化总体水平上升,但仍相对落后,与浙江、江苏等东部沿海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其次,城镇体系不完善,层次结构不合理,缺少超级城市作为区域的精神象征和标识,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安徽的城市综合实力不强,竞争力较弱,基础设施落后,规划不合理等问题的存在都阻碍了安徽省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的实质是城市产业的升级,城市建筑用地的扩张以及非农人口的扩张过程。城镇化包括经济、人口和土地三个方面的城镇化。人口城镇化是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是城镇化的最终目的;经济城镇化是经济要素向城镇集中,经济比例逐渐增大的过程,经济城镇化是城镇化的动力,二三产业的兴起是经济城镇化的表现。本文通过经济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之间的协调关系来研究安徽省的城镇化现状,通过实例定性分析安徽省城镇化的状况,并根据定性分析的结果结合安徽省发展状况给出相应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法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经济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内涵,在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层次性的原则基础上,结合数据的可获取性和便于量化的角度,构建了研究经济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表1)。指标评价体系分为目标层、因素评价层、指标层三个层次。目标层包括经济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两个目标。指标层的选取包括十三个指标,指标的选取上基本上采用的是人均指标和比重形式,使得数据更加具有代表性和可信度。
(二)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以及标准化处理
本研究的数据是从2000年到2013年安徽统计年鉴相关指标直接截取或者整合而来的。各指标量纲的存在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Xij为指标实际值,为指标标准化以后的值。i为指标数目,范围是1—13,j为年份,从2000年到2013年,故取值范围为1—13。Ni为第i个指标的最大值,ni为第i个指标的最小值,在上述的指标中,除了恩格尔系数选用负向指标外,其余的指标值均选用正向指标。
2.数据分析以及指标权重的确定
运用SPSS的因子分析对上述标准化的数据进行处理,分别得出经济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两个指标体系的主成分,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由于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的指标评价体系均只有一个主成分,所以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最终系数:
表1 综合评价城镇化协调发展指标
ai为人口城镇化各指标系数,Ai为主成分分析的因子载荷,i取值为1—7;bj为经济城镇化各指标系数,Bj为主成分分析的因子载荷,j取值为1—6。
在对各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时,提取的均是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表2给出经济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特征根以及方差贡献率。表3给出的是成分的因子载荷矩阵。
表2 特征根以及方差贡献率
表3 主成分因子载荷系数
3.协调发展水平计算
假定D为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协调度,L为协调度,P为发展度;F(p)为人口城镇化函数,G(e)为经济城镇化函数,则D为:
上式中,ai,bj均为权重,我们在模型中假定经济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同等重要,故系数α,β均为0.5。
三、经济与人口城镇化的定量研究
安徽省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农业在安徽省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以经济方面欠缺活力,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建设需要经济发展作为支撑,经济增长,特别是城镇经济的增长,增加了需求的深度和广度,进而影响了总产出。总产出的增加会吸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从而经济的城镇化影响了人口的城镇化。二者之间的发展具有怎样的关系,二者之间发展是否协调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根据安徽统计年鉴所得到的数据,经过上述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我们将2000—2013年安徽省经济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的协调度分别为两个阶段,分别是过渡阶段和协调发展阶段。
(一)经济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指数分析
从经济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指数发展图(图1)来看,从2000年开始,安徽省的经济城镇化一直在增长,并且增长的速度很平稳,处于稳步上升的状态。而人口城镇化大体上处于上升状态,但是增长不是平稳增长,具有一定的波动。从总体上来说人口城镇化指数大体上高于经济城镇化指数。
图1 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指数变化曲线
(二)协调发展水平分析
根据陈凤桂等人的研究,我们将城镇化协调类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失调类、过渡类和协调类,并且给出三个类别的相应指标的取值区间。参见表4。
根据表5的城镇化协调度评定的结果,结合表4给出的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的类型,可以吧2000—2013年的经济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协调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过渡阶段(2000—2002)和协调发展阶段(2003—2013)。
表4 协调发展类型评价标准
表5 安徽省城镇化协调发展评定结果
1.过渡阶段(2000—2002)。从协调度和发展度的角度看,过渡阶段的协调度为0.33、0.19、0.26,明显低于同时期的发展度。可见发展水平是影响经济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协调度低的主要原因。2000年到2002年各年的人口城镇化指数均高于同年的经济城镇化指数,由此可见,过渡阶段的协调发展类型属于经济城镇化滞后型。
2.协调阶段(2003—2013)。从发展度与协调度的数值来看,发展度在各个时期的数值均高于协调度,但是协调发展水平在0.6以上,城镇化的协调水平已经进入协调阶段。并且在协调阶段协调发展水平也在逐步增加,说明在2003年到2013年这个期间,经济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协调,正在逐步进入优质协调阶段。但是从经济城镇化指数和人口城镇化指数来看,经济城镇化依然比人口城镇化指数低,此阶段依然属于经济城镇化滞后型。
四、原因和政策建议
(一)各阶段经济城镇化滞后型的原因
1.城镇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安徽省是传统的农业大省,人口大省,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使得传统的农耕技术被农业现代化技术代替。耕种技术的改进使得原先的劳动密集型的农业转变为工业现代型农业,因此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大减少,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因此安徽省也是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村的剩余的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加速了人口城镇化的进程。
2.城镇化刺激了工业的发展。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刺激了工业化深度的发展,相比于农业产品,工业产品收入弹性更大。城镇人口的增长增加了对工业产品的需求,城镇企业也会增加,规模增大,这种数量和规模的增加带动了工业部门的发展。城镇化的过程中,人口大量的向城镇涌入并且聚集在工业发展相对发达的区域,这种聚集一方面随着生产要素的聚集推动了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对工业品的需求增加促进了工业的发展,从而带动了经济的城镇化。
3.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
根据图2所示的安徽省从2000年到2013年的三次产业结构比我们可以发现:第一产业增加值在全省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正在逐年减少,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增加值在全省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正在逐年增加,由此可见近年来工业化进程有了很大的发展,对全省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减少使得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第二产业增加值的上升,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得经济快速发展,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也增大,进而使得经济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更加协调。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在全省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虽然比较平稳,但是近年来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说明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比较滞后,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这对拉动经济增长,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作用不够明显,因此2000—2013年期间安徽省的城镇化进程都属于经济城镇化滞后型。
图2 三次产业结构
4.安徽省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根据图3我们可以看出安徽省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近年来随着全国经济的增长,安徽省的经济也在呈现出增长的态势,并且作为安徽省的两个经济的增长极合肥和皖江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在逐年加快,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差距也逐渐拉大。区域的经济发展与周边地区有着各种复杂交错的关系,并不是单独发展的,然而经济发展强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该区域的经济总量和人口数量,城镇规模越大就会有越明显的规模效应,这种规模效应对周边的资本、资源和劳动力的吸引力就会越大。经济的发展取决于这些生产要素的集聚程度以及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占据地理优势的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在城镇发展初期,吸引了更多的人口涌入,但是合肥市二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明显滞后于人口增加的速度,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的发展出现了不协调性。这种不协调产生越来越多人口与经济之间的矛盾,未解决这种矛盾,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发展,协调经济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之间的关系。皖江地区临江,是安徽省的另一个增长极,皖江地区的经济有奇瑞、江淮等汽车产业作为支撑,带动经济的增长,吸引劳动力。相比于合肥圈和皖江地区其他地区经济显然不占据太多的优势,使得经济发展比较缓慢,总体水平比较低。
5.缺乏核心产业的支撑
安徽省相比于江苏浙江等发达地区,缺乏核心产业支撑经济的发展。二十世纪以来提出中部崛起战略,安徽省开始实施东部发展战略,刺激了安徽省城镇化的发展,加快了安徽省城镇化的进程,非农产业比重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转移,但是安徽省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工业化基础相对薄弱,支撑性的产业少,不足以接纳大规模涌入的劳动力,出现了盲目城镇化的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和资本和资料的大规模向城镇集聚,二三产业的发展,人口和经济的发展逐渐协调。虽然安徽省近年来二三产业的比重逐渐增加,但是支撑性的核心产业依然相对较小,即使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协调性越来越好,但是仍存在着经济城镇化滞后现象。
图3 各地区生产总值
(二)政策建议
经过上面的实证分析,我们发现经济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之间的协调性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安徽省城镇化到各个时期,虽然经济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协调性逐步增大,但是经济城镇化总是滞后于人口城镇化,为保证经济与人口的城镇化更加协调,我们给出一些的政策建议。
1.改革户籍制度,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户籍制度的存在使得城乡二元关系结构很难被打破,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受到诸多阻碍。农业户口在城镇得不到公平合理的待遇,享受不到城镇居民享有的医疗和教育等等,这使得农业劳动力虽然向城镇转移但是与农业之间联系依然很紧密。
2.推动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强城市的经济实力。今年,安徽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二三产业的发展成为城镇化的主要推动力。坚持工业强省,坚持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和现代化,形成强大的产业基础是经济稳定增长的保障。服务业相较于工业有较高的弹性,实现较高的城镇化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也要注重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的发展与城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目前安徽省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落后,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小,就业承载力有限。因此,可以通过加快发展服务业带动城镇化,促进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协调发展。
3.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的劳动力承载度。政府通过扩大饮用水、电力和交通运输服务业的获取方式,可以给居民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基础设施建设是构建城镇基础体系的重要元素,城镇发展越快基础设施的先进度和覆盖度就越全面。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提高了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高质量的生活条件也吸引了劳动力的转移。在基础设施建成期间,对劳动力的需求解决了城镇对转移的劳动力的承载力的问题。
4.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支柱性产业,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安徽省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要想实现经济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就必须在省内的各个地区发展当地的支柱性产业来承载农村转移的剩余劳动力。支柱性产业的形成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从而集聚劳动力。在实现经济城镇化的同时形成人口城镇化。
五、结束语
从2001年开始,安徽省经济快速增长,城镇人口比例增加,二三产业比重增大,安徽省的经济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本文通过对经济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得出经济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协调,但是安徽省任然处于经济城镇化滞后,经济的增长并不足以承载城镇人口的增长。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比如改革户籍制度,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支柱性产业等等,推动安徽省城镇化协调健康发展。
[1]陈俊峰,宋雨洁,钱永佳. 当前安徽城镇化的发展困境与对策[J]. 中国名城,2011,(06):21-26.
[2]王娟. 安徽城镇化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应对思路[J]. 中国集体经济,2014,(24):19-20.
[3]郭永昌. 扩权强镇 政策新动力——安徽城镇化的经验分析[J]. 小城镇建设,2009,(11):33-36.
[4] 郭彩霞.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实证研究[J].特区经济,2009,(12):290-291.
[5]陈凤桂,张虹鸥,吴旗韬,陈伟莲. 我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 人文地理,2010,(05):53-58.
[6]董峰. 我国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研究[J]. 时代金融,2014,(24):39+43.
[7]杨兰锦. 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的协调与互动关系研究[J].时代金融,2014,(21):41.
[8]程莉,周宗社. 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的协调与互动关系研究[J]. 理论月刊,2014,(01):119-122.
[9]陈春. 健康城镇化发展研究[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8,(04): 7-9.
[10]曹文莉,张小林,潘义勇,张春梅. 发达地区人口、土地与经济城镇化协调发展度研究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02):141-146.
[11]朱丽萌. 环鄱阳湖地区县域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思考[J]. 当代财经,2006,(08): 84-89.
[12]尹宏玲,徐腾. 我国城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特征及差异研究[J]. 城市规划学刊,2013,(02):10-15.
[13]王亚力,彭保发,熊建新,王青. 2001年以来环洞庭湖区经济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进程的对比研究 [J]. 地理科学, 2014,(01):67-75.
[14]李子联. 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之谜--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解释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 (11):94-101.
[15]姚士谋,张平宇,余成,李广宇,王成新. 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J]. 地理科学,2014,(06):641-647.
F292
A
1672-4658(2015)04-0031-06
2015-06-25
田 乐(1992-),女,安徽淮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流通经济理论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