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群式产业转移:破解产业区域粘性的新思路

2015-03-02李停铜陵学院安徽铜陵244000

铜陵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粘性集群成本

李停(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集群式产业转移:破解产业区域粘性的新思路

李停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早期对产业区域粘性的研究局限在新古典分析框架下,忽视了产业转移的类生命特征和社会属性。产业转移不仅是产业布局的空间调整过程,也是生产关系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的转移过程。Probit模型验证企业嵌入原产地生产关系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越深,产业转移的成功概率越小。集群式产业转移可有效维系转移企业在原产地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生产关系网络,为破解产业区域粘性提供新思路。

区域粘性;行为主义;生产关系网络;社会关系网络;集群式产业转移

对产业转移的早期研究停留在动力方面,很少注意产业转移的阻力。近年来,国内学者在对我国区际产业转移问题研究中发现,存在诸多因素导致转移企业“粘附”在原产地,产业转移不再像梯度转移理论描述的无摩擦、光滑和线性的过程,表现出产业区域粘性。近年来,便利的高速交通网络建立使中部地区许多中心城市比如武汉、合肥进入长三角3小时经济圈,运输成本已大幅降低,依照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应该有助于产业转移。但现实情况是,产业转移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顺利,很多企业或是待在长三角忍受生产要素和商务成本上升的煎熬,或是“舍优取次”转移到省内欠发达地区,也不愿意转移到成本更低、市场更近的中西部地区。很显然,建立在新古典方法基础上的传统梯度转移理论已经解释不了这些经济现象。本文使用行为主义研究方法,试图挖掘产业转移的类生命特征和社会属性,认识形成产业转移区域粘性的真正因素,为破解之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一、产业转移粘性:现有研究和不足

(一)产业转移粘性的现有研究

早期研究倾向于从劳动力成本角度阐述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缓慢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来界定产业区域粘性的内涵。罗浩(2005)认为户籍制度完善消除了劳动力区际间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区域间的产业转移被劳动力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单向流动替代。[1]吴安(2004)区分了绝对劳动力成本和相对劳动力成本,指出考虑劳动生产率调整后的东部地区相对劳动力成本反而低于中西部地区,因此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存在粘性。[2]魏敏等(2004)发现传统梯度转移理论已经无法解释我国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扩大的趋势,原因是我国区际间梯度推移过程中存在生产要素区位引力场、沉没成本和思想意识等诸多粘性因素。[3]郭丽(2009)认为产业转移粘性是指产业在区域梯度转移过程中,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和潜在的诸多因素的存在,导致产业区域转移不能按照区域经济梯度循序进行,从而出现粘性。[4]程必定(2009)认为产业转移粘性是表示产业转移阻力的一个概念,它既包含市场效应,又包括政策效应,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5]

(二)研究不足

上述研究通过影响因素来界定产业区域粘性,存在着不足之处。一是任何穷举和罗列都是有限的,作为概念内涵界定,应抓住产业区域粘性的本质特征。二是现有文献多基于新古典主义研究方法,将以企业为微观基础的产业转移视为纯粹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过程,完全无视所在的生产关系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对企业转移产生的影响。杨玲丽(2012)认为产业转移不仅仅是单个企业的转移行为,而是涉及到企业生产关系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的转移。[6]无论是垂直分工还是水平分工,现代经济中任何一个企业的生产不再是完全孤立的,企业的生产只能是产业链某个环节,甚至是产品生产的某个阶段,企业生产深深根植于复杂的生产关系网络之中。另一方面,企业在原产地多年的经营中,对当地政府机构的社会资本投资具有比实物资本更大的沉淀性,也使得企业嵌入在转出地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尤其在全球分工形式从产业间到产业内再到产品内的背景下,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这种来自企业所处的生产关系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对产业转移的“粘附”作用,在特殊情况下可发挥比普通经济因素更大的影响力。

本文摒弃纯粹新古典主义研究方法,采用行为主义研究方法,充分考虑非经济因素对区域产业转移的阻碍作用,并深入剖析这些非经济因素的形成机理,为政府破解产业区域粘性提供新的思路。将产业转移理解成生产资源、生产关系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的空间转移,于是集群式承接产业转移可为我们破解产业区域粘性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通过集群式转移,企业可维持在承接地既已形成的共生网络关系,同时借助产业园区的协调尽可能维持社会关系网络,减少交易成本。破解产业区域粘性便从过往的外生经济因素,顺理成章地转变到提高集群式承接产业转移的成功概率上来。

二、产业区域粘性影响因素

(一)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使发达省份和欠发达省份工资相对差异日益缩小

企业是利润最大化的主体,其它因素不变,企业选址必然考虑劳动力成本。随着我国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改革日臻完善,消除了阻碍劳动力区际转移的制度壁垒,劳动力已演变成自由流动要素。要素的自由流动使不同梯度地区的工资成本差距日渐缩小,企业因为工资成本差异进行转移的动力减弱。从图1的中部地区平均工资占东部地区平均工资比的折线图变化趋势上看,两地区相对工资差异呈缩小趋势①。经济理论表明,企业对相对价格而不是绝对价格做调整,中东部工资相对差异的变动使企业因工资成本差异重新选址的动力下降。

图1 2004—2013年间中东部工资比变化折线图

(二)欠发达省份土地成本、环境成本上升也削弱企业转移动力

与劳动力不同,土地和环境属不能移动的不可再生资源,不存在要素流动使价格趋同的机制。沿海地区过去产业转移一个主要动机就是出于环境和土地成本的考虑。但近年来环境状况的持续恶化,中部省份深知靠牺牲环境和资源获得发展的弊端,纷纷出台政策加大转移产业的环保门槛,杜绝中部地区成为“污染避难所”。如安徽省出台“区域限批”制度,如果一家企业或是地区出现环保违规,省级环境部门有权暂停这一企业或地区所有新建项目的审批。其它省份陆续出台政策,对污染企业实行“零容忍”。

随着国家征地补偿标准和农村集体用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完善,留给地方政府借助低土地成本招商引资的空间越来越小。中部省份也深知过去地市级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的拼资源、拼地价等行为弊端,纷纷出台政策纠正招商引资过程中的恶性竞争。在建设用地指标日益紧缺的背景下,中部省份的土地成本也是节节攀升。税收对企业转移动力同样不容乐观。过去地方政府也只地税上对转移企业分时段部分减免,从经济理论上讲,这种一次性总量减免税收并不影响企业行为的边际条件。可以说,新古典分析框架下土地成本、环境成本和税收成本的差异对企业转移动力的影响,在新形势下都会有不同程度下降。

(三)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行政挽留难以发挥对产业区域粘性的持久作用力

如果将产业区域粘性界定成各种因素形成对产业转移的阻力,严格意义上讲,包括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环境成本和税收成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区域粘性。上述因素都是转移动力下降,而非阻力上升。发达地区对转移企业进行行政挽留,才是产业转移真正意义上的区域粘性因素。尤其是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省份,出于GDP、税收、就业和区域协调发展的考虑,会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产业向省内欠发达地区优先转移,进行行政规劝和挽留。2005年3月7日,广东省下发《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从土地审批、资金支持和税收抵免等方面,扶持产业园区建设政策。2005 年8月11日,江苏省下发《关于加快南北产业转移的意见》,从项目贷款、专项资金为苏南产业转移到苏北提供优惠。

在当前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行政挽留对产业转移的影响力总体趋势会下降。其一是来自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的约束。2010年9月6日,国家发改委颁发《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产业转移要坚持市场导向,较少行政干预,打破地方封锁,消除地方保护。其二是发达省份自身产业结构调整的自我约束。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区际合理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有利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外部约束下,行政挽留也难以发挥对产业区域粘性的持久力。

(四)产业转移粘性:超越新古典的解释

新古典主义基于经济人假设,将产业转移视为完全理性企业的利益最大化过程,对产业区域粘性的研究局限于劳动力、土地、环境和税收等纯粹的经济因素。行为主义把企业理解成更饱满的社会人,产业转移不仅是生产力的空间优化过程,也是生产关系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的重新配置过程。

生产关系网络是关联企业在长期经济交往中形成的一种非正式经济组织安排,既包含同一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也包括同一行业内企业间的竞合关系。生产关系网络对处在网络任一节点企业至关重要,因为该网络可降低企业经营未来的不确定性、节约交易成本和提高交易效率。生产关系网络作为处在市场和科层组织之间的一种非正式安排,可有效综合市场和科层组织在资源配置中的成本节约优势,充分发挥生产关系网络资源配置中的自组织功能。企业为节约交易成本也会在日常经营中进行关系投资,以嵌入到生产关系网络中。但同时也使单个企业被生产关系网络深度套牢,成为产业区域粘性的新古典以外的影响因素。

中国是一个十分强调人际关系的国家,很多时候人情大于法制。人际关系的好坏和人脉资源的多寡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的成败,社会学家将社会关系视为一种可以给企业带来利益流的“资本”,称之为社会资本,以区别于传统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社会关系网络是社会资本的载体,表现形式多样化,或是企业上下游关联企业是同学、亲戚,或是企业间长期频繁交往建立的相互信任的良好关系,或是与当地金融、环保、税收和政府部门等有关人员保持的必要联系。社会资本投资作为社会关系网络这个非正式组织形成的主要途径,具有区别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特有性质,主要有高度沉淀性、外部性和门槛效应。正是因为社会资本投资具有的沉淀性、外部性和门槛效应,社会关系网络就像是集群内的准公共物品,单个企业无力也无法独立承担,需要与集群内其它企业合作构筑。单个企业进行转移时,沉淀在集群内的社会关系投资无法像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那样随空间转移,也会产生产业转移的阻力,形成超越新古典的产业转移区域粘性影响因素。

三、实证研究

(一)数据来源和回归模型

企业转移决策并非连续观测值,故选用Probit二元离散选择模型比较合适。郎溪县承接无锡市特种装备制造业,是近年来皖江城市带集群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典型案例。课题组对72家迁移企业发放问卷,有效问卷回收63份。加上转移失败的14家企业资料,模型研究样本容量为77。其中选择转移观测值为1的样本点63个,选择不转移观测值为0的样本点14个。回归模型如下:

式(1)左边Y是被解释变量产业转移,其观测值为1和0,分别表示转移和不转移。Xj是各种解释变量,包括企业特征属性变量和转移环境属性变量。企业特征变量为企业年龄,反映企业嵌入社会关系网络的程度;转移环境变量包括工资成本、税收成本和环境成本等新古典意义区域粘性的影响因素,也包括产业共生度变量,以检验社会关系网络对产业转移概率的影响。各解释变量含义及赋值情况见表1。

表1 解释变量含义及指标赋值情况

(二)研究假设

新古典主义将产业转移视为企业权衡转移收益和成本后的理性选择结果。新经济地理学认为产业转移的动因是集群扩张时的离心力超过集聚力,尤其是原产地的土地、商务等不可贸易产品价格上升所致。依据这些理论,就工资、税收和环境等成本因素对转移概率的影响做如下假设。

假设1:承接地和转出地工资、税收和环境成本差距越大,企业转移概率越高。

根据前文研究结论,产业转移不仅是单个企业经营场所的迁移,也是社会关系网络和生产关系网络的转移。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网络是超越新古典的产业区域粘性的影响因素,二者对产业转移概率的影响大小、方向和显著性是模型检验的重点。企业嵌入到转出地社会关系网络和生产关系网络的深度,使用企业年龄和产业共生度指标替代。显然,企业年龄与企业嵌入社会关系网络的深度、产业共生度与企业嵌入生产关系网络的深度,都存在高的统计正相关性,是不错的替代指标。

假设2:企业年龄越大,嵌入到转出地社会关系网络越深,产业区域粘性越强,从而转移概率越低。

假设3:产业共生度越高,嵌入到原产业集群内的生产关系网络越深,产业区域粘性越强,从而转移概率越低。

(三)模型回归结果及解释

应用Eviews7.0软件对(1)式进行参数估计。为避免因多重共线性导致不能分辨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独立作用,采取逐步回归法逐个引入被解释变量。以McFaddanR2和AIC值的变化判断模型形式,经过多次尝试和比较,表2列出主要回归结果。

表2 主要模型回归结果

模型1、2和3的回归结果中,解释变量企业年龄对产业转移概率有负向影响,且都通过了1%以上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这验证假设2的正确性,年龄越大的企业嵌入到转出地的社会关系网络也越深,强的产业区域粘性越强降低了转移的成功率。

模型4、5和6的回归结果中,解释变量产业共生度对产业转移成功概率也有强烈、显著的负向影响。平均来看,共生度每提高1单位,对产业转移成功概率边际影响提高8个单位。这验证假设3的正确性。对于共生度高的产业,企业嵌入到生产关系网络程度也越深,从而转移概率越低。

模型1和4中工资成本差异对转移概率影响为负,模型2和5中税收成本差异对转移概率影响方向不确定,都未能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工资成本、税收成本,这些传统上新古典主义认为的转移动力因素,对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的驱动力逐渐下降。

四、结论与政策启示

过去对产业转移区域粘性的研究拘泥在新古典分析框架下,将产业转移视为纯粹的经济理性决策过程,完全忽视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类生命特征和社会属性。工资成本、税收成本和环境成本等新古典意义上的影响因素,严格意义上是转移动力的削弱,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转移粘性因素。本文采取行为主义研究方法,将产业转移理解成生产关系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的同时转移过程,重视产业转移过程中企业的类生命特征和社会属性。经验研究表明,传统上新古典主义认为的转移动力因素,对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的驱动力逐渐下降。企业年龄越大,嵌入到转出地的社会关系网络越深,降低产业转移的概率;共生度越高的产业,企业嵌入到生产关系网络的程度越深,降低产业转移的成功率。

如果产业转移的阻力主要源自企业置身所在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生产关系网络这个研究结论成立,那么破解区域粘性的关键便应该是尽可能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维持转出地各种关系网络,集群式承接产业转移为破解产业区域粘性提供了新的思路。集群式承接产业转移首先可以维持企业在原产地早已形成的共生网络关系。这种共生网络关系实际上就是生产网络关系,借助集群式产业转移可以化解因生产关系网络破坏形成的产业转移阻力。企业对生产关系网络维系的关系投资,在承接地仍然为企业带来收益流。其次,通过产业园区协调和政府行政配套改革,集群式承接产业转移可以尽可能维持企业在原产地的社会关系网络。其中,社会关系网络中以亲缘为纽带的关系投资可随集群式产业转移在承接地继续维系,而对转出地政府机构的关系投资无法在承接地继续发挥作用。承接地政府需要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努力实现政府从管理角色向服务角色的转变。同时产业园区管委会注意做好转移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协调工作,重新搭建企业与承接地地方政府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将社会关系网络对产业转移粘性的影响降到最低。

注:①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后经笔者整理。

[1]罗浩.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与产业区域粘性[J].中国工业经济, 2003,(4).

[2]吴安.中国产业和劳动力逆向流动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4,(12).

[3]魏敏,李国平,王巨贤.我国梯度转移粘性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J].当代财经,2004,(8).

[4]郭丽.产业区域转移粘性分析[J].经济地理,2009,(3).

[5]程必定.产业转移“粘性”及安徽战略选择[J].江淮论坛,2009,(5).

[6]杨玲丽.“组团式”外迁:社会资本约束下的产业转移模式——上海外高桥(启东)产业园案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2,(7).

Industrial Clustering Transfer:A New Way to Resolve Regional Cohesion

Li Ting
(Tongling University,Tongling Anhui 244000,China)

Early studies on regional cohesion limited in the neoclassical framework,ignoring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of life-kind and social characteristic.Industrial transfer is not only the spatial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layout,but the transfer process of production relation network and social relation network.Empirically probit model verifies the deeper of enterprise embedded in production relation network and social relation network,the smaller of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probability.Clustering transfer can effectively maintain production relation network and social relation network which has been formed origin area,and provides a new way to resolve regional cohesion problem.

regional cohesion;behaviorism;production relation network;social relation network;industrial clustering transfer

F127

A

1672-0547(2015)02-0055-04

2015-02-23

李 停(1972-),男,安徽池州人,铜陵学院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产业组织、计量经济。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的皖江城市带集群式承接产业转移机理及对策研究”(AHSKY2014D58)。

猜你喜欢

粘性集群成本
一类具有粘性项的拟线性抛物型方程组
2维带部分粘性Tropical Climate方程的整体适定性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皮革面料抗粘性的测试方法研究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家庭医生增强基层首诊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