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地区的语言及其文化价值
2015-03-02孙宏开
孙宏开
(1.中国社会科学院 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2.江苏师范大学 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徐州 221009)
东亚地区的语言及其文化价值
孙宏开
(1.中国社会科学院 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2.江苏师范大学 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徐州 221009)
[摘 要]
东亚地区的语言极其复杂,根据传统分类,大体分为汉藏、南亚、南岛3大板块。下位又可分为汉、藏缅、苗瑶、侗台、南岛、越芒、孟高棉等相关语族。他们之间的发生学关系错综复杂。本文拟根据史前人类学和考古学资料,梳理东亚地区早期人类活动及文化遗迹,探讨与现今东亚地区语言大体的格局及其可能的渊源关系。以求教于学术界,并引起讨论。[关键词]
东亚地区;史前文化;汉藏语系;发生学关系一、史前时期的文化背景
20世纪80年代初,由著名民族史专家翁独健领衔主编的《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中,对史前史有一段很有名的梳理。其基本观点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是从旧石器时代的文化发展起来的,其遗址已发现7000多处。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分布和特征看,不仅明确反映出几个文化中心或系统,也某种程度地反映了当时民族集团的情况。”
在上述指导思想的引领下,该书大体梳理了以下几个文化中心,他们对我们今天的民族分布格局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一,在仰韶文化及其发展起来的龙山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夏或华夏民族集团。
第二,在大汶口文化及其发展出来的山东龙山文化基础上,逐渐形成东夷民族集团。
第三,在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以及南方其他新石器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南蛮民族集团。
第四,在新乐下层文化、富和文化、红山文化以及北方其他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北狄和东北地区的民族集团。
第五,在马家窑文化和西部其他新石器文化的基础上和相互关系中,逐渐形成西戎民族集团。
历史学家们认为,考古文化不一定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具体标记,却与人们共同体、民族共同体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关系。考古所反映出来的地域、经济、文化、社会、习俗和某些精神文化的特征就是民族共同体的特征。这种特征虽然不是区分民族的唯一标志,却是一个重要的标志。特别是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原始社会时代。
根据上述考古资料提供的背景,我们大体可以推测中华各民族以及周边相邻地区国家和民族的地理分布和历史演变的脉络。这种演变与当今东亚地区的语言分布格局有一定的历史传承关系。
其中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陕西、河南、山西等地,这种文化始于7000年前,他与存在于8000年左右的河北磁山文化、河南的裴李岗文化有密切的继承关系,后来发展为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化,一般认为是夏族或汉族共同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河姆渡文化以及后发展起来的马家浜文化大体分布在江浙地区,距今约7000年,其后又发展出良渚文化、崧泽文化,分布地域大体相当。最主要出土大量印纹陶器,印纹陶文化时期往往是金石并用的文化,学术界公认为古越族的文化。
大溪文化与屈家岭文化,主要分布在湖北、四川、湖南,大溪文化略早于屈家岭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两种文化比较相似,有明显迹象均受仰韶文化的影响。这两种文化基本上已经处于比较发达的农业社会,学术界倾向于属南蛮民族集团。
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今甘肃、青海、宁夏,距今6000年左右。其后又发展为齐家文化,分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等。他们与仰韶文化有密切关系。从民族脉络来看,属于我国后来称为的西戎民族集团。与今藏缅语族语言的历史渊源关系密切。这种文化后来又向南迁移和传播,一直到喜马拉雅南麓。
此外,福建、两广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以洞穴为主,还存现为贝丘、岗丘、沙丘、台地等类型,距今约5000年。出土的印纹陶与河姆渡文化相似,学术界普遍认为与古越文化有密切关系。台湾省发现的新石器遗址,遍布全省。其中最主要的有台北八里乡大坌坑遗址、圆山贝丘遗址、高雄林元乡凤鼻贝丘遗址,距今约5500年。这种文化与两广地区的贝丘文化十分相似,有许多共同点,说明他们之间有密切关系。其中出土的印纹陶、彩陶、黑陶、石锛与大陆东南沿海新石器的器物有许多共同点,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是从大陆传播过去的。
二、东亚地区的语言集团
潘其风在《中国古代居民种系分布初探》一文认为,“以山顶洞人为代表的北方晚期智人群体可能更多地与现代亚洲北部极区蒙古人种相关:以柳江人为代表的南方智人群体趋向蒙古种的南方类型。”“发展到新石器时代,上述蒙古人种发展进程中的地域性差异更趋明确。大致有三个不同的种系分布区。”即分布在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居民、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居民和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居民。他进一步分析,北方地区可能存在两个种族群体,以新开流组为代表的东部地区可能与极区蒙古类型人种接近,西部则可能生活着与北亚人种相关的扎赉诺尔人的后裔。
吴安其根据上述资料进一步分析:“东北地区的史前文化背景中出现了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满—通古斯语和朝鲜语。华南地区史前文化背景中出现了南岛语、南亚语。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地区的史前背景中出现了汉藏语系的语言。”
语言与民族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上面我们大体梳理了中国这块版图上史前文化和民族集团的情况。他们后来又发生了哪些变化,他们与现存的民族格局和语言格局究竟是什么关系?东亚地区的语言集团,根据传统语言学界的分类,大体分为汉藏、南岛、南亚3大板块。其中学术界讨论最多的是与3大板块相关下属的汉、藏缅、苗瑶、侗台、南岛、越芒、孟高棉等下位语族。这些下位语族,分别属于3大板块中的一部或全部。
我们前面提到,由河北磁山文化、河南的裴李岗文化发展起来的仰韶文化以及后来发展为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化,一般认为是夏族或汉族共同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到商代我们从甲骨文看到的语言,已经是汉语祖先无疑。经过长时间的分化融合,成为东亚地区使用人口最多、分布面最广的语言。对于汉语的性质,近几年学术界把他看作混合语的观点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赞同。现今中国大陆汉语的方言,已经分化为10个大区(片),96个小片。此外他还传播到东亚许多国家。
根据考古和人类学家研究,马家窑文化应该是藏缅语族各族群的祖先。他们从甘肃、青海、宁夏等黄河、长江的源头,向南、向西扩散,一直到喜马拉雅南麓。在迁徙过程中,在四川、云南、西藏等地留下许多遗址。现在我们从语言特点和族群分布,已经知道除了中国境内外,还在中国南部相邻的巴基斯坦、不丹、老挝、孟加拉、缅甸、尼泊尔、泰国、印度、越南等国家都有分布。据不完全统计,有族群(语言)400多个(一说有300多个),语言大体可以分为喜马拉雅语支、藏语支、那嘎—波多语支、库基—钦语支、米佐语支、景颇语支、羌语支、缅语支、彝语支、克伦语支等10个。他们远近关系的树形图如下:
河姆渡文化以及后发展起来的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崧泽文化,与古越人的关系十分明显。我们大体可以把他看作侗台语族群的先民。这支族群从原来的江浙陆续南迁和西迁,直至两广、海南,往西直至我国的云南、泰国、老挝等国家。梁敏、张均如二位先生在他们的著作《侗台语族概论》一书里,将侗台语各语言的谱系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对各语言的远近关系用非常形象的谱系树(见下页图1)做了非常清晰的表述。
大溪文化与后发展起来的屈家岭文化与仰韶文化有较密切的关系,均受仰韶文化的影响。后来不断南下,从长江流域往两广、湖南、贵州、云南乃至越南、老挝、泰国迁徙。形成后来的苗瑶语族。王辅世、毛宗武二位先生所著《苗瑶语古音构拟》一书,较详细描述了苗瑶语族的内部发生学关系。大体是:
苗语支——苗语、布努语、巴哼语、炯奈语
瑶语支——勉语
畲语支——畲语
前面我们提到,福建、两广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以洞穴为主,与台北八里乡大坌坑遗址、圆山贝丘遗址、高雄林元乡凤鼻贝丘遗址有明显类似之处。那么,侗台文化与南岛文化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邓晓华、王士元二位先生在运用词源统计分析方法及分子人类学方法开展研究后,对这一问题有一段明确的论述:“我们讨论了壮侗语族的形成过程及其时间深度,分析了南岛语族发源地及其扩散的方向问题,分析了壮侗语族与汉语、原始汉藏语以及原始南岛语之间的关系,认为南岛语族生活在以华南为中心的广大区域,约4000B.P.开始分离,并经东南沿海或西南—中南半岛向台湾及南洋群岛扩散。”
南岛语究竟有多少种,众说纷纭,根据台湾学者的研究,大体分为4个群支。倾向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从台湾地区向外扩散。他们的分支大体如下表:
至于南岛语和大陆各支系语言之间的关系,则有各种各样的解读,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需要更多、更确凿的证据才能够服众。
图1④梁敏、张均如:《侗台语族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页。
三、东亚地区各语族之间的关系
东亚地区有数百种语言,他们之间的互相接触、互相影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他们之间哪些有发生学的关系,却一直是近一个世纪以来学术界争议的焦点。主要的学术观点有以下几种:
第一,三十年代,李方桂在中国语言学年鉴著文,较全面地对中国的语言进行分类,他对汉藏语系的分类的基本框架是这个语系包括汉语、台语族(或称壮侗语族或侗台语族)、苗瑶语族和藏缅语族。1973年,美国加州大学创刊《中国语言学报》,李先生再次著文《中国的语言和方言》,对他的观点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中国语言学界受这种观点的影响很深,新中国成立后,罗常培、傅懋眅著文再次肯定了李方桂的分类意见,并对汉藏语系所属的语族、语支、语言作了较详细的介绍。近十多年来,中国大百科全书、马学良主编的《汉藏语概论》等都采用了这一传统观点。
第二,1972年,美国学者白保罗(Paul K.Benedict)出版了他的专著《汉藏语言概论》,提出汉藏语系仅包括汉语和藏—克伦两个语族,不久后他的另一本专著《澳台语系:语言和文化》把苗瑶语族和台语族归入澳台语系,把台语族改称加岱语族。他的观点得到了西方多数汉藏语言学家的赞同。
第三,九十年代以来,法国学者沙加尔(Laurent Sagart)提出汉语和澳台语系有发生学关系,他1990年在美国德克萨斯举行的第23届国际汉藏语会议上,作了题为《汉语和南岛语有发生学关系》的发言,其后,1993年他在美国加州大学出版的《中国语言学报》第21卷第1期上发表了《汉语和南岛语:发生学关系的证据》,提出汉语和南岛语有一批同源词,声韵调有严谨的对应关系。赞同他这一观点的有中国南开大学的邢公畹教授,他提出“在人类历史上有两支规模最大的语系:一支从南向北延伸,叫做印度欧罗巴语系;一支从北向南延伸,叫做汉藏澳台语系。”这一观点,实际上把李方桂的汉藏语系、白保罗的南岛语系和南亚次大陆的南亚语系都包括在里面了。这个观点提出以后,得到中国境内部分学者的认可,并把它简称为“华澳语系”。
第四,王敬骝于2001年在昆明召开第34届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学术讨论会上提出了华夏语系假设,他认为汉语、藏缅语、苗瑶语、南亚语、侗台语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即将出版《华夏语研究萃编》,将进一步系统化他的学术观点。
我们从历史、考古资料梳理出来的民族文化概况,在今天东亚地区现存的语言信息里,是否能够捋出他们之间比较确凿的渊源关系,很难!这种错综复杂的渊源关系,靠个人单枪匹马的力量,无论是超远程构拟也好,不同层次构拟法也罢,都难以服众。
四、依靠大数据集体攻关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汉藏语系历史比较研究,往往都采用手工劳动,收集和排比资料,难度可想而知,涉及的面也受到很大的局限性。自从计算机在科学研究方面运用以来,首先用它开展汉藏语系历史比较研究的是美国加州大学的马提索夫(James A.Matisoff),他于1984年申请到一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称汉藏语系词源学词典(简称STEDT),开展汉藏语系语言的资料收集,并录入计算机,做同源词的语音构拟。这个项目曾经10多次获得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基金和人类学基金的资助。现在他们完成的数据库已经挂在网上。
1998年,我们也开展“汉藏语同源词研究”项目,一批专家学者被组织在课题组内进行联合攻关。经过数年的潜心研究,完成一批专题,分别收集在我和丁邦新主编的《汉藏语同源词研究》文集里。其中最主要的一项是利用这个机会,收集资料,建设为历史比较研究用的词汇语音数据库。为国内外深入研究汉藏语系者服务。在香港科技大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语信司等机构的支持下,截至2007年底,已经收集到境内外300多种汉藏语系语言资料计划放进数据库。其中包括各语族构拟和上古汉语构拟资料,每个语言或方言包括1332核心词表。进入数据库的每个词,都带有40多种标记,包括音节数;每个音节的声、韵、调切分,有利于语音对应比较和同源词的确认;有词根位置的标注和词缀的标注;有词源的说明;另有11部汉藏语系最主要语言的词典,这些大容量的词典资料,有利于做词族研究和语音对应研究。本系统具有强大的管理和检索功能。这是一个目前国际汉藏语学界资料最丰富、检索功能最强、设计思想最先进,而且可以和境外资料交换和接轨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的语言有汉语方言、藏缅语族语言、侗台语族语言、苗瑶语族语言、南亚语和南岛语系的语言资料。
在开展历史比较研究拟测原始母语的过程中,过去有一些人往往采用远程乃至超远程构拟法,即将两种差异极大、分化时间极其久远的语言来进行比较研究,在所谓的严格语音对应规律的基础上,确定一批“同源词”。这种方法虽然比较简便,但是这些“同源词”往往经不起进一步的检验。最主要的是这些词在该语言集团内部并不一致。因此这些同源词的可信度大大降低。我们这次比较研究,是在大数据的支持下,将比较对象的语言集团中大部分语言词表收集起来(已经收集到近400种语言和方言点的语料),做出对照词表。然后选出最有代表性的、存古现象比较多的语言开展比较研究。选择的词首先在该语言集团(语族)内部多数是有同源关系的,然后开展语族之间的比较。在此基础上判断哪些是原始遗存,哪些是共同创新。最后做出原始共同语的构拟。
另外,在开展汉藏语系语言历史比较研究过程中,困扰研究人员最头痛的问题是区别同源词和借词的问题。持不同意见的人在否定不同意见者提出的同源词时,往往会指出它不是同源词,而是借词。我个人认为,提出同源词固然要论证,说它是借词,也要需要论证,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借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总之,不论说他是同源词还是借词,都需要证据。我们确定的同源词,往往在同语族乃至同语系都可以找到证据。如果说他借用,那么他在这个语言集团分化以前就已经有关系了。
构拟的语音形式并不是现存语言现象杂乱的堆砌,而是洞察了大量音变规律,根据原始汉藏语语音系统的理论框架,有选择地将原始遗存找出来。构拟的形式一定能够解释所拟测的对象语言现存的语音形式。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构拟的语音形式与所有具体语言之间的语音演变规律有深入的了解。有些现象暂时无法解释,也许是音变规律中的例外,可以存疑。但这方面一定是局部,我想这应该是允许的。
我们已经建成的一个数据库,我们能够利用这个数据库做些什么?
(1)在这个库里,包括了东亚6个大语言集团的语音和词汇数据,因此,这个数据库将给使用者一个整个东亚各语言及其方言的语音和词汇的整体面貌,尤其可以看到不同语言集团的总体语音格局。
(2)由于数据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书面形式,另一种是网络的软件形式,因此利用方法有很大的不同。书面形式的最大利用率是词表。即1000多个常用词的词表,每个词表根据语言关系远近,将300多种语言同一词汇意义的词排列在一起。您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他们的语音形式。有经验的的专家学者大体可以确定他们是否同源以及语音关系的远近。因此这个词表是研究汉藏语系同源词的一个利器。也是检验已经确定的同源词的可信度。
(3)利用这个词表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做不同层次的语言远近关系的比较研究。可以做语系层次的,可以做语族层次的,也可以做语支层次的。甚至可以做一个语言内部方言差异度的比较研究,以求得与被比较语言之间远近关系值。因此这个词表对于研究汉藏语系不同层次语言集团的发生学分类极其重要。也是检验已经提出的发生学分类意见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4)用这个词表,可以研究语言和方言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甚至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自动生成语音对应规律。
(5)我们还有一个设想,就是利用计算机软件来寻找和确定同源词。大家知道,同源词的识别主要依靠语音对应规律。几十年来,不同层次语言的语音对应规律已经确定的有几百条,现在我们已经将各种语音对应的数据,整理成一个软件,用它来开展词汇比较研究,检验参与比较的词项是否有对应规律的支持,有哪几条对应规律支持?对应规律支持越多的词项,同源的机率就越高。现在有了这个大数据库,有条件来开展这项试验。当然这里面还有许多难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6)这个数据库还蕴含了许多类型语言学的信息,例如语音系统的结构类型、词汇音节状况的类型等,因此它也是开展类型语言学研究的一份不可多得的语言资料库。
五、展现一个例证“月亮”
我们从这个数据库中抽出1332条常用词,做成对应词表。使用这个词表的学者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我们所要进行比较的对象语言的语音形式。但是使用这个词表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语音演变规律的知识,否则很难开展同源词辨识的研究。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已经有过许多积累。根据这些积累,解释同源词的可能性应该没有太大的困难。但是这些积累仅仅是经验之谈,要将这些经验上升为理论,仍然需要下很大的力气。
我们假设“月亮”一词在原始汉藏语里的读音是*splaŋ或*sklɑŋ。那么它在各语言中的演变轨迹是:
汉语、部分藏缅语*splaŋ→slaŋɚ→laŋɚt→ŋɚt→yɚ
南岛语、苗瑶语、部分藏缅语*splaŋ→pla→pala或bala→la→la
侗台语*sklaŋ→klaŋ→kɤaŋ或laŋ→kaŋ或naŋ
南亚语“月亮”一词的读音变化基本上没有规则可循,只有个别语言似乎可以看出有一定渊源关系,很难确定。
这里无法逐个对所有的语言音变规则进行说明,有待于《汉藏语同源词谱》来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即使那样,仍然有一些无法解释的例外。
东亚地区的语言与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当今,国家实行“一带一路”的经济战略,语言和文化软实力的研究可以与经济建设相配合。我们将一如既往将这一研究推向前进,以期取得进一步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包拟古著,潘悟云、冯蒸译:《原始汉语与汉藏语》中华书局,1995年。
[2]Baxter William H.,A Handbook of Old Chinese Phonology,Mouton de Gruyter,1992.
[3]本尼迪克特:《汉藏语言概论》中译本,乐赛月、罗美珍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语言室,1984年。
[4]陈其光:《汉藏语声调探源》,载《民族语文》1994年第2期。
[5]陈其光:《汉语苗瑶语比较研究》,载丁邦新、孙宏开主编:《汉藏语同源词研究(二)》,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年。
[6]邓晓华、王士元:《中国的语言及方言的分类》,中华书局,2009年。
[7]丁帮新:《丁帮新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8年。
[8]丁邦新:《说“五”道“六”》,载《民族语文》2005年第3期。
[9]丁邦新主编:《李方桂全集》(1-13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008年。
[10]黄布凡:《古藏语动词的形态》,载《民族语文》1981年第3期。
[11]黄树先:《汉语核心词探索》,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12]黄行:《论语言的系统状态和语言类型》,载《民族语文》1998年第3期。
[13]江荻:《20世纪的历史语言学》,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14]江荻:《论声调的起源和声调产生的机制》,载《民族语文》1998年第5期。
[15]金理新:《汉藏语系核心词》,民族出版社,2012年。
[16]金理新:《汉藏语的数词》,载潘悟云主编:《高山流水——郑张尚芳教授八十寿诞庆祝文集》,中华书局,2012年。
[17]高本汉:《汉文典》(中译本),潘悟云等译,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
[18]Li,Fang-kuei,A Handbook of Comparative,Tai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1977.
[19]梁敏、张均如《侗台语族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20]Matisoff James A.Sino-Tibetan Linguistics:Present State and Future Prospects,Annual Reviews Antheopol.1991,20:469 -504.
[21]Matisoff James A.Handbook of Proto-Tibeto-Burman,System and Philosophy of Sono-Tibetan Reconstruc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3.
[22]潘悟云:《喉音考》,载《民族语文》1997年第5期。
[23]潘悟云:《汉藏语中的次要音节》,载石锋、潘悟云编:《中国语言学的新拓展》,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1999年。
[24]潘悟云、冯蒸:《汉语音韵研究概述》,载丁邦新、孙宏开主编:《汉藏语同源词研究》(一),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年。
[25]Sagart Laurent,The Roots of Old Chinese,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9.
[26]孙宏开:《藏缅语若干音变探源》,载《中国语言学报》创刊号,商务印书馆,1983年。
[27]孙宏开:《藏缅语复辅音的结构特点及其演变方式》,载《中国语文》1985年第6期。
[28]孙宏开:《原始藏缅语构拟中的一些问题——以“马”为例》,《民族语文》1989年第6期。
[29]孙宏开:《藏缅语语音和词汇·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30]孙宏开:《论藏缅语语法结构类型的历史演变》,载《民族语文》1992年第5、6期。
[31]孙宏开:《藏缅语疑问方式试析——兼论汉语、藏缅语特指问句的构成和来源》,载《民族语文》1995年第5期。
[32]孙宏开:《原始汉藏语的复辅音问题(关于汉藏语音节结构构拟的理论思考之一》,载《民族语文》1999年第6期,第1-8页。
[33]孙宏开:《原始汉藏语的辅音系统(关于汉藏语音节结构构拟的理论思考之二),纪念王力先生一百周年语言学学术国际研讨会论文,2000年8月,北京。载《民族语文》2001年第1期,第1-11页。
[34]孙宏开:《原始汉藏语中的介音问题—关于原始汉藏语音节结构构拟的理论思考之三》,第34届国际汉藏语会议论文,载《民族语文》2001年第6期,第1-12页。
[35]孙宏开:《论藏缅语中动词的使动范畴》,载《民族语文》1998年第6期,p.1-11。英文稿载美国《藏缅区域语言学》第22卷第1期。
[36]孙宏开:《关于汉藏语系里的代词化现象——一个语法化的实例》,载《东方语言学》P.1-4,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
[37]孙宏开:《关于原始汉藏语音节结构的理论思考》,载《汉藏语同源词研究》(四),广西民族出版社,2011年。
[38]孙宏开:《汉藏语系历史类型学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载《语言研究》2011年第1期。
[39]孙宏开:《原始汉藏语语音系统的拟测》复旦大学第二届语言进化与遗传进化国际会议论文,载《现代人类学通讯》2011年第5卷。
[40]孙宏开:《汉藏语系语言的共同创新》,载《民族语文》2014年第2期。
[41]孙宏开:《前缀,前置辅音还是二者兼而有之——有关汉藏语系音节结构构拟的讨论》,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2015年。
[42]孙宏开、胡增益、黄行:《中国的语言》,商务印书馆,2007年。
[43]颜其香、周植志:《中国孟高棉语族语言与南亚语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
[44]邢公畹:《汉藏语系研究和中国考古学》,载《民族语文》1996年第4期。
[45]邢公畹:《汉藏语同源词初探》,载丁邦新、孙宏开主编:《汉藏语同源词研究(二)》,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年。
[46]徐世璇:《汉藏语言的语音屈折构词现象》,载《民族语文》1996年第3期。
[47]王辅世、毛宗武:《苗瑶语古音构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48]张济川:《藏语词族研究——古代藏族如何丰富发展他们的词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49]张均如:《壮侗语族塞擦音的产生和发展》,载《民族语文》1983年第1期。
[50]赵秉璇、竺家宁:《古汉语复声母论文集》,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年。
[51]郑张尚芳:《郑张尚芳语言学论文集》(上、下),中华书局,2012年。
[责任编辑 范俊军 责任校对 王 桃]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基于大型词汇语音数据库的汉藏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批准号:12&ZD174)。[作者简介]
孙宏开(1934—),男,江苏张家港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收稿日期]
2015-06-20[中图分类号]
H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0-5072(2015)09-00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