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师范学院化学专业学生自主知识产权—专利申报的实践途径
2015-03-01赵朴素徐继明
宋 洁 赵朴素 李 乐 周 镈 徐继明
(淮阴师范学院 江苏淮安 223300)
淮阴师范学院化学专业学生自主知识产权—专利申报的实践途径
宋 洁 赵朴素 李 乐 周 镈 徐继明
(淮阴师范学院 江苏淮安 223300)
本文基于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平台,依托淮阴师范学院基础实验室的资源条件,以获得学生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为目标,以表面张力测定实验装置设计的专利申报为例,介绍了自主知识产权申报的具体实施途径和方法,为丰富本科化学专业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知识产权意识提供参考。
大学教育 创新能力培养 自主知识产权
一、专利选题分析
1.立足于学生已具备的知识条件
物理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物理化学的实验方法,训练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化学实验技术,并加深对物理化学中某些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它对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动手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淮阴师范学院化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学生从大二下学期开始学习物理化学及实验的课程,同时还开设了仪器分析、文献检索等专业课程,在此之前,已修完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课程,学生已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他们能够利用所学知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专业课题的研究工作。[1]
2. 选定适合申报国家专利的课题
专利的申请具有特定的要求,因此,研究内容必须适合申报国家专利。液体表面张力测定实验是各高校化学专业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内容[1],也是表面科学的基本问题。目前使用的几种测量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问题,有些装置无法将毛细管尖端调节至与待测液面精确相切,造成测量结果误差大;有些无法使用恒温装置,不能测定不同温度时溶液的表面张力;还有些无法连续测定不同浓度溶液表面张力,必须预先配制好不同浓度的溶液,浪费财力、物力和人力,造成环境的污染,急需对装置进行改进,更重要的是,这类研究成果具有申请国家专利的可能。因此,我们选择这个实验申报了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液体表面张力测定装置设计及电学测控方法”为课题正式进入研究。[2]
二、项目实验条件
本项目依托淮阴师范学院开放基础实验室为实验条件。高校实验室不仅具有教学和科研功能,还具有对外开放、对外服务的能力,是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实验基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基地,也是教师教学、科研活动的主要场所[2]。我校拥有省级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中心现有仪器设备2181台件,设备总价值达3200余万元,实验用房面积达12000 m2,建有各专业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实训室以及创新研究实验室50余个,面向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等八个专业开设化学、化工类实验,年教学超18万人时数。中心坚持对外开放,与地方基础教育部门以及地方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为周边三十余个单位开展人员培训和样品检测服务。开放实验室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所需的场所和主要实验设备。
三、项目实施途径
在合理选题的基础上,开始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对课题进行广泛的调研和初步的研究,通过申报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制定明确的研究目标、详细的研究内容以及合理的研究进度,促进项目的按期完成。
1.项目实施的技术路线如下:
2.专利的申报
在文献检索课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专利的相关知识,为专利的申请准备了充分的理论知识,在专利申请的过程中,学生们独立完成了技术交底书的初稿,在和指导教师反复探讨后,学生们又与代理人多次沟通,最终提交专利申请,其中“螺旋可调式恒温液体表面张力测定装置”获得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题为“螺旋可调式恒温液体表面张力及电学测控方法”的国家发明专利,已经进入了实质审查阶段。
3.研究工作的总结
最后,学生还需全面总结整个实验研究的过程及成果,形成书面报告,此外还需完成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为教师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资料。
四、项目成效
1.学生能力的培养
(1)从化学基本问题出发选择课题,原理易懂、方法易行,再逐步探究其深层原理,不断将研究引向深入,这种由简单到复杂的研究过程,符合认知及学习的规律,能够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自主设计研制实验仪器装置集成化、智能化,可直接应用于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同时,又将文献检索课程的知识应用于专利的申请中,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3)将自主研发设计的产品,申报淮阴师范学院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发明专利,把智力成果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不仅是创新型国家科技成果法制化的要求,同时顺应了现代大学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4)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实验设备、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
2.教学的改革提高方面
(1)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新方法;
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学生需要反复进行实验,能够加深知识的理解,不仅如此,他们还作为助教,帮助老师指导下届学生,丰富了实验教学的形式,能够切实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2)是实验室开放的新形式;
项目完全在开放实验室中完成,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学生们研发的新设备,又可以应用到本科实验教学中,实现了学生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成果转化。
(3)是实验学科教学改革的新途径;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可有计划地分步实现物理化学实验教材及仪器设备的更新,既提高了学校实验教学的水平,同时又极大地节约仪器设备更新换代的成本,是推动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改革的有效方法。
[1] 上官荣昌.物理化学实验(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林卉等.高校开放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M],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
*基金名称: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重点项目) 基金号:201510323006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