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区县报采编人员的读书学习
2015-03-01张学其
张学其
(丰都新闻社,重庆 408200)
浅谈区县报采编人员的读书学习
张学其
(丰都新闻社,重庆 408200)
区县报是重庆市的一级党报,是重庆媒体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但与其他党报相比,还存在人员科班出身少、流动性大,办报规矩懂得不多、文字功底差、写稿编版差错多等问题。编采人员应在读书学习中增强本领,补足短板。这就需要学习马列主义新闻观,懂得新闻采编规矩;学习新闻采编理论,提高采编能力;阅读中市党报和有影响力的都市报,学习采编经验;学习现代汉语知识,打好采编工作基础等知识。
区县报;采编人员;读书学习
区县报是重庆市的一级党报,是党的执政方针的传播者、政策法规的解读者、百姓生活的记录者。它坚持政治家办报方针和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总基调,为区县经济社会发展摇旗呐喊、鼓劲加油。
区县报是区县委的机关报,是区县委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是区县委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当地新闻舆论宣传中起着主渠道和核心作用,具有权威性、指导性和舆论引导功能,对党委的中心工作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对群众具有针对性的服务作用,是中市党报的补充和重庆媒体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同时,报纸作为当日之新闻、过后的历史,是一个地方历史的记录者、文化的传播者,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受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也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
经过二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了气候。各区县报一般都有了几十名职工,办起了报纸、网络、手机报等媒体,成为区县党委政府的重要喉舌及当地群众的重要精神食粮。但区县报与中央和省市区主办的党报比起来,还存在报纸内容不够厚重,采编人员业务水平不高等问题。
笔者在新闻记者编辑岗位上工作了24年,其中担任县委报道组长和报社副总编17年,主任记者职称,2012年曾获“重庆市第五届十佳书香家庭”称号,市作协会员,酷爱读书。本文针对记者编辑等采编人员读书问题提一些建议。
一、区县报采编人员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估算,重庆39家区县报中,职工总数在千人左右,采编人员约800人。当前,区县报采编人员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人员流动性大,专家型采编人员少
各区县报一般定性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普遍较少,固定人员不足时只好大量聘用临时人员。人员分为在编和聘用等不同渠道。
区县报社是一个很锻炼人的地方,被称之为区县人才的摇篮,基本上是成熟一个被挖走一个。《丰都报》1991年7月1日创刊以来,先后在报社工作过的职工有60多人,除4人退休外,有30多人调到其他部门或辞职另谋职业。这些人出去后很快成为各单位的骨干,有18人成为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其中4人为正处级、11人为副处级。2人到了主城的新闻单位,1人为重庆日报部室副主任,1人为主城一家区级党报的部室主任。
由于骨干采编人员大量外流,区县报采编人员岗位长期处于青黄不接状态。目前,各区县报专家型人才很少。据我了解,区县报中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人员不到10人。
(二)科班出身少,办报规矩懂得不多
区县报特别是远郊区县报,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低,引不进人才,一些高等院校新闻专业毕业的学生,宁愿放弃所学专业,到主城的一些企业打工,也不愿到区县报应聘。而区县报所需人员,编制内的从学校等事业单位选调,聘用人员则从非新闻专业的大学或专科生中选聘。
由于这些人或转行而来,或刚从学校毕业踏入社会,对新闻工作知之甚少,不懂采编规矩,全要从头学起,而需要学些什么,均是边工作、边摸索,出了许多事故。某县级报出现过一位记者参加县委书记组织的会议时,没有听会,而凭想象编造了领导讲话内容,受到县委书记严厉批评。有记者为了完成工作量,多挣分,改文件、编新闻、盗用通讯员稿件。
由于采编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一些区县报所办报纸像工作简报,整版稿件由豆腐块组成,缺乏通讯、评论、调查报告等深度报道,没有厚重感,吸引不了读者。
(三)文字功底差,写稿编版差错多
区县报采编人员由于流动性大、新手多,加之语言文字知识比较复杂,导致许多采编人员在写稿编版过程中差错多。
重庆报刊审读,每月编发的审读通报中,都要列举出大量差错。而各区县有一批细心的读者,也经常对当地区县报评头论足,指出其瑕疵。因此,报刊被人们称为一门遗憾的艺术。
(四)古文基础弱,在当地文化领域缺乏权威性
区县报作为一个地方的重点文化单位,办有文学方面的副刊,成为推动当地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部分区县报的采编人员是作家,担任区县作协的主席、副主席职务,在当地文化领域很说得起话。但许多区县报,在这一块上是短板,没有几个采编人员在区县文化领域有地位。
要在文化领域有所建树,必须要有较好的古文基础。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留传下来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文精品力作,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学习这些古诗文是提高区县采编人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区县报采编人员要在当地文化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捷径。
二、为提高区县报采编人员能力开点“书方”
提高区县报采编人员业务能力是当前区县报的重点工作,我认为重点要在采编人员的读书学习上下功夫。在此,笔者特为区县报采编人员开些“书方”。
(一)学习马列主义新闻观,懂得新闻采编规矩
区县报在办报过程中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与中央精神保持高度一致,按新闻规律办事,不得违背党的方针政策。要把好政治关,采编人员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通过学习懂得办报规矩。
一是要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常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无产阶级的新闻观,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反映和体现。
它是一个博大的体系,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新闻观,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我国历代领导集体的新闻观。
二是要知道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和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必须坚持的原则。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社会舆论;宣传马列主义,占领思想阵地;传播典型经验,服务经济建设;培养四有新人;建设精神文明。
三是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内容,那就是在新闻工作中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原则,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积极开展舆论监督和新闻批评,树立准确、鲜明、生动的新闻文风,注意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
四是了解新闻采编的一些要求,在宣传中,对涉疆涉藏,涉港澳台的宣传要按有关规定执行,在稿件中不能有凶杀、暴力、色情、淫秽等方面的内容等。
(二)读点介绍新闻界成功人物的书籍,立志搞好新闻工作
区县报采编人员,要想在新闻战线建功立业,必须要有办好报纸的精神支柱支撑。一些名记者的事迹,可以激励我们为办好区县报而努力奋斗。
从清末以来,我国涌现出了许多知名记者,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应是范长江、邹韬奋、穆青、郭超人等名家。他们写出了许多彪炳史册的精品力作。而在重庆新闻界,罗成友、向泽映等长江韬奋奖得主的先进事迹,也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真实记录了中国西北部人民的困苦生活和红军长征的情况。新华社原社长穆青撰写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阐释得淋漓尽致。
罗成友是重庆日报有名的田坎记者,党的十八大代表。向泽映不怕艰辛,进行了渝效行、千里走乌江等采访活动,现虽为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总裁,仍坚持走基层,抓活鱼,写出了许多好稿。
通过阅读这些名记者的传记和作品,可以学到他们献身新闻事业的执着追求,可以学到他们敬业爱岗、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崇高精神,可以学到他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可以学到他们深入现场、严谨细致的采编方法。目前,《范长江传》《邹韬奋自述》《埃德加·斯诺传》《穆青传》等传记已出版,通过他们的故事来激励我们在区县报中建功立业,争取在采编工作中有所建树,成为本区县中的名记者名编辑。
(三)学习新闻采编理论,提高采编能力
区县报采编人员半路出家的多,没经过新闻专业的正规培训,光靠自己的探索写稿、编稿,很难快速成为高手,需要学习专业新闻理论知识。
在专业知识学习中,应分层次进行学习。对新进入区县报的采编人员来说,应学透一本编辑学、采访学方面的书籍。
在选读这方面书籍时,应重视书的高起点和权威性。例如,复旦大学最近编印的一套《新闻采访学》《新闻编辑学》就比较权威,每册字数在20万字以内,适合区县报采编人员学习。
而对于在区县报工作了多年的采编人员,则应钻研几册新闻学方面的权威著作,阅读《中国记者》《新闻记者》《新闻研究导刊》等权威新闻期刊,提高自己的新闻采编能力。
(四)阅读中市党报和有影响力的都市报,学习采编经验
农村有句俗话,叫做“妹妹不会做鞋,嫂嫂有个样”,区县报采编人员要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需要阅读几份权威的党报和都市报。
《人民日报》《重庆日报》等中市党报,编采阵容强大,力量十分雄厚。许多老报人一生都在报社辛勤耕耘,成了专家型人才;新入职的年轻人大都是新闻专业毕业的精英人才,具有很强的冲劲和闯劲,写出的稿件很有分量。这些报纸导向把握十分精准,编辑工作少有差错,许多稿件很有深度,整张报纸显得大气厚重,值得我们区县报学习。
而《重庆晚报》《重庆晨报》是我市的老牌都市报。这些报纸经过几十年的办报积累,其可读性、灵动性已深入人心,成为老百姓喜欢看的报纸,区县报采编人员要学习他们在可读性上下的功夫,增强区县报对读者的吸引力。
(五)学习现代汉语知识,打好采编工作基础
区县报采编人员文化层次低的多、半路出家多、年青职工多,语文基础没有打牢,在采编稿件中,普遍存在错别字多、病句多等现象。最近,网上有一篇文章说,一个大学生去应聘,400多字的简历中,有数十处差错。在区县报工作的采编人员虽没有这样严重,但语文基础较差的不是个别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建议区县报采编人员认真学习《现代汉语》一书。《现代汉语》是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主要内容有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是小学到高中语文基础的集合,只要将这套书读懂,再加以实践,采编人员的写作基本功可以说比较扎实了。
(六)学点古诗文和对联知识,增强文字功底
大批优秀的古典诗词歌赋和文章,均是经过大浪淘沙而留下来的经典。古典文学、史学修养是区县报采编人员的一项基本功,它会融汇到我们的新闻采编中,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文言文过硬的人,写出来的稿子文字一般比较简洁、干净,比喻比较生动。
在一个区县,要成为文字功底深厚、在当地文化领域具有较大影响的人物,必是古文功底深厚的饱学之士。区县报是传播当地文化,提高当地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必须培养一批古文基础较好的人,才能引领当地文化发展。《丰都报》3名社领导均是县作协会员,有的还担任副主席或委员职务,在当地文化界较有影响。而报纸长期致力于“丰都善文化”、“长江文化”、“移民文化”的宣传,成为引领当地文化大繁荣的重要载体,深受读者喜爱。
采编人员读古文重点应读记叙方面的文字,如《汉书》《史记》《古文观止》和四大名著等。通过学习,做到字词语句通顺流畅,句意表达完整优美,用词造句准确生动。还应读一些常用的诗词,从中学习优美句子。
而对联知识是我们区县报青年人比较缺乏的,而我们区县报做标题时,往往要用很多对仗工整的句子,以提高文化品位,吸引读者眼球,这就需要掌握对联写作知识。
采编人员可以买一本基础的对联知识方面的书,学习对联基础知识,对联知识理论方面的内容不多,规则也不多。例如,笔者手里的一本《中华对联写作》,不到20万字,就对对联源考、规则、写作、修辞等讲得十分清楚,读懂后对写作对联很有好处。我认为,区县报采编人员,至少应读懂一本对联知识方面的书籍,对写好稿子,编好版面,办好报纸都大有益处。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区县报采编人员只要认真读书,用心想,下功夫学,采编本领就会快速增长,办报水平就会快速提高。
G216.2
A
1674-8883(2015)18-0080-02
张学其,丰都新闻社党支部书记,主任记者,从事新闻工作24年,在县委报道组、丰都新闻社担任负责人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