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学术研究在新课程高考命题的实践创新
——以2014年全国普通高考文科综合课标卷Ⅱ第41题为例

2015-03-01刘晖龙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史观史学命题

刘晖龙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桂林541001)

历史学术研究在新课程高考命题的实践创新
——以2014年全国普通高考文科综合课标卷Ⅱ第41题为例

刘晖龙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桂林541001)

新课程高考文科综合(历史)命题,基于高考命题选拔性功能,立足于中学与大学教学的有效衔接,在命题实践上引入历史学术研究的视角,通过开放性试题的命制形式,考查学生对史学研究理论、研究方法等的了解程度,拓宽了历史学科素养能力考查的视阈。

新课程;历史;高考;学术研究;命题创新

本文以2014年普通高考文科综合(历史)全国课标卷Ⅱ第41题(以下称2014年课标卷Ⅱ第41题)为例,基于高考选拔功能的属性,立足于中学与大学教学的有效衔接、历史研究学术性及开放性命题的视角展开论述。

一、实现教学的有效衔接与高考选拔性功能是命题的立足点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明确指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1]。基于此,作为普通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学科的考试,命题的基本原则必须“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1]

基于高考选拔性的功能,高考历史学科命题立足于为高等学校输送具有学习能力与潜力的合格新生,为适应大学继续学习的准备和需要,实现从中学向大学学习的转换,即实现高中阶段学习与大学深造的有效衔接是试题命制的应有之义。因而,在新课程高考历史学科命题实践中,命题专家立足于史学研究的学术性特色,把大学及史学界关注的历史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成果等学术问题渗透于试题命制之中,通过对高中所学知识的重组,结合所学知识的运用方法,探究历史的学术问题,从考试的角度实现中学与大学教学的有效衔接。即运用相应的史学理论、史学研究的方法及视角、史学研究的新成果等去实现高考命题的选拔性。新课程高考命题的学术性主要表现是历史研究的方法与视角(史观、史法)、史学认识(史识)、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史论)等作为命题的基本内涵与载体展开考查。

2011年新课标卷Ⅱ第41题“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题目;2012年新课标卷Ⅱ第41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题目;2014年新课标卷Ⅱ第41题“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等系列命题,是近年来突出选拔性功能考查的典型题目。其命题意图就是立足于历史学科的学术性视角,要学生了解史学本身的发展、史学研究的方法、史学认识、史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从历史研究学术性的角度深化学科素养与能力的检测,具有历史学科的专业性和浓郁的学术品味,有利于有效区分考生的层次和高校选拔人才。

二、渗透历史学术研究体现新课程历史学科高考命题专业化发展趋势

1.基于史学研究范式的学术视角

“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1]史观也称之为史学研究范式,是指历史研究的基本视角及基本方法,也就是人们在观察与分析历史事物时,所持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新课程实施以来,着眼于考查学生运用一定的“史观”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阐释和评判的能力。全国普通高考文科综合(历史)科在命题上广泛渗透并运用了全球化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等史学研究的新范式。

2014年课标卷Ⅱ第41题(题目略),命题者呈现了两个不同时期即1972年版和2011年版“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以“世界近代史目录”历史教材史料作为命题的载体形式,由此创设相应的历史“新情境”、基于“新”角度、提出“新”问题,命制历史开放性题目,并在其中渗透和贯穿“史观”学术研究所蕴含命题丰富的内涵,实现能力考查的意图与目标。

2014年新课标卷Ⅱ第41题,继承了史学研究范式命题考查的形式,在命题实践上运用多元史观实现历史思维视角的转换,考查历史解读的多元性,考查独立理解和阐释历史现象的思维能力等,即在命题实践上引入历史研究的学术视角,考查学生对史学研究理论与方法能力掌握程度的检测目标。在史观的统领下,命题实践渗透与运用多元史观,并运用开放性试题的命制形式,考查学生对史学研究理论与方法能力目标的检测,既创新了历史学科能力在“史观”考查的新视角,又是试题命制及呈现方式上的创新。

2.基于“史法”的学术性视角

试题在命制过程中,命题者通过提供“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相关“史料”,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真实的、可靠的材料。学生可依据1972年版世界近代史目录A所提供的内容情境,获取充分的信息并进行解读得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与当时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经过一系列的武装斗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进而认识人类社会的历史演进正是由于不断地革命(阶级)斗争,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新的阶级夺取了国家政权,建立新阶级的统治,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的信息内容。

命题首先通过呈现1972年“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A”的内容及编写体例作为命题的情境材料,即呈现这一历史时期的“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A”所包含的基本内容特色,由此判断这一“历史教材”产生于怎样的历史时代背景中(史料中隐含着相应的时代背景)。可依据试题材料与情境所呈现的信息与内容,通过对信息的解读,调动和运用与之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从而得出1972年“世界近代名教材目录A”的编纂采用何种研究方法,作者持什么立场与态度,也就是史学研究关于的“史法与史观”的运用。具体在命题实践中,基于一定的历史观点,把“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A”这个历史事物与相应特定的时代背景里展开论证分析,以此考查学生能把历史问题置于特定历史时代背景与条件之下进行分析的基本能力与方法。“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A”的内容与特点,可从题目中隐含的20世纪70年代(1972年版)的时代背景,受到当时社会历史的现实影响,主要体现阶级斗争的社会现实,由此而深刻影响到历史研究的范式(史观),在1972年特定的历史时期,革命史观(阶级斗争史观)占据史学研究的主流,在1972年这一特殊历史与时代的背景下,研究者所持之立场及史学研究范式(史观)的不同,因而形成史学认识不同。通过调动和运用了历史材料产生的时代背景知识,由此而推论出历史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式是基于革命史观的立场。因而在教材的目录呈现出以革命运动(阶级斗争)为历史发展主线的编写特色。

3.基于“史识”的学术性视角

命题采用表格形式及比较的方法,提供的2011年版目录B的内容信息,考查学生对历史事物即“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发生的变化进行描述和阐释:由于研究者的立场及所运用的史学研究范式(史观)发生了变化,历史教材目录编写的视野从个别国家的革命为主线的内容转向了同一历史时期世界历史(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及同一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的整体发展情况,目录呈现出的是欧洲历史的转型与发展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在物质文明上呈现为工场手工业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政治文明上体现为政治革命(尼德兰革命、英国革命等)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与巩固”;“在精神文明上体现为思想科学化、理性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反映思想革命与社会变革的关系”;“在国际关系及人类历史的交往上体现为人类历史从分散到整体的进程(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活动等),这些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流与发展,世界由彼此相对孤立的状态走向紧密联系,不仅推动欧洲向近代社会过渡,促进了欧洲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而且这一变化对世界历史的进程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由此而深入探讨和论证21世纪(2011年版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的今天,历史研究的视角和历史研究方法已突破了传统革命史观(阶级斗争史观)的局限,研究历史的方法理论视野从革命史观(阶级斗争史观)等向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的转变,从而认识和分析历史事物即“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的编纂体例及内涵在这个时代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基于此认识推断出“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形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的内涵;“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现代化的主要观点”。通过解读和分析,得出其历史研究的方法和视角是全球史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等。

4.基于“史论”的学术性视角

命题运用历史开放性题目的创设,深化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力度,充分体现在题目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以此使学生对历史事物产生相应的质疑与设问,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动机,调动学生的思维,通过考证辨析与区别历史事物,在问题的探究解决过程中,渗透历史的认知与理解,由此实现对学生历史研究的意识与历史研究科学方法的考查功能。

其命题立意学科素养能力的检测目标,考查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及视角,考生通过解读并判断试题所提供的史料形态的差异,运用一定的逻辑形式及思维方式,对相关史料做出科学合理的推断,考生通过对史料信息的提炼和归纳,从而对历史事物做出相应的解释和说明,这其实就是对相关历史结论探究与验证的过程。由此,实现对历史材料与历史结论之间所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正确理解的考查,符合并体现了历史学科素养能力的认知过程,即从“史料”到“史实”再到“史论”和“史识”的思维过程,也与“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探究性学习的本质相吻合。

三、开放性试题的命制拓宽了历史学术研究在学科素养能力检测的目标

1.试题载体的生动活泼与形式多样

在新课程实施以来,高考命题实践通过呈现和和使用“新材料”,即使用教材中未曾出现过的新素材,其载体形式包括“表格数据、历史地图、报纸、传单、漫画、诗歌、考古资料、报纸、研究著述、小说”等多样化的材料。2014年课标卷Ⅱ第41题命题的实践,大胆探索与创新试题的载体及形式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命题通过提供两个不同年代的编写体例与形式不同的“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命题的素材运用了关于不同历史时期里“历史教材”编纂体例的形式与内涵的差异问题。使用的是“教科书编纂”这一形式的“新”素材,这是在普通高中历史教材甚至于历史教学内容中从未出现过的材料情境,这突出反映了高考命题“新”材料“新”情境典型范例,这充分说明新课程高考历史学科试题载体的生动活泼与形式多样。

试题不仅运用“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作为命题的“新”材料情境,使历史试题呈现出“新”的载体,以此巧妙间接地渗透历史学科素养能力的考查意图于丰富新颖的材料情境之中,基于“新”材料、着眼“新”视角、创设“新”问题、探究“新”观点,使试题的素材呈现出广泛性的特色,从而试题的载体形式更加生动活泼。

2.试题开放性的设问深化了历史思维品质考查的功能

命题所设置的问题是“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命题的设问形式,没有以往试题所限定的“应答”规定性,即学生答题时,无须回答相同内容与统一形式的问题,这样就给予了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从而使试题设问的开放性大大提升,极大地深化了历史思维品质多样性的考查功能。考生可以依据所学知识以及试题所提供的材料多角度、多层面、多渠道地思考并论述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试题这样的设计形式在于允许和鼓励考生思维求异与思维创新,即考生基于某一独特的视角,形成考生个体的独到见解,陈述考生个体的创见等等。试题设问的开放性,赋予了考生答题空间较大的发挥,对于考生求异思维、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十分必要,必将有利于考生思维品质培育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试题开放性的设问形式,无疑是开放性试题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3.思维向度考查的开放性凸显历史学术研究丰富的内涵

“历史思维是人类对社会历史进行理性认识的思考,它体现了人类思维的特性和历史思维的特点。”[2]思维向度多元性的考查充分体现在题目中开放性问题的设计上:“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考查目标就是考查学生如何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分析和探讨问题,并运用历史学科思维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特色是考查发散性思维,考查学生如何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多种思维方式,实现从单向思维、定向思维向多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转变。

本题在命题实践上运用多元史观实现历史思维视角的转换,考查历史解读的多元性,考查独立理解和阐释历史现象的思维能力等,即引入历史研究的学术视角,考查学生对史学研究理论与方法能力掌握程度的检测目标。把“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层级的能力考核目标与历史研究的视角和历史研究方法渗透交融。既创新了历史学科能力在历史研究学术方向与内容考查的新视角,又是试题命制及呈现方式上的创新。

总之,2014年课程标准卷Ⅱ第41题命题以历史学术研究的视角入手,凸显衔接性、专业学术性和开放性的特色,必将有利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贯彻落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利于高校的人才选拔,也必将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1]教育部考试中心.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12-149.

[2]刘芃.历史学科的教学与测量[J].历史教学,1994(12):16.

[责任编辑:陈学涛]

G633.51

A

1002-1477(2015)07-0077-04

10.16165/j.cnki.22-1096/g4.2015.07.018

2014-12-26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GFA111027)。

刘晖龙(1969-),男,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史观史学命题
一个不容忽视的高考考察维度——比较史观
全球史观在初三历史复习中的运用
和而不同 学以致用——近两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多元史观刍议
史学漫画馆
史学漫画馆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
当代史学的转向
史学研究纵横谈(上)